水稻病害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1674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病害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水稻病害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水稻病害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水稻病害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水稻病害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稻病害Word格式.docx

《水稻病害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病害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稻病害Word格式.docx

主要发生在穗颈下第一、二节上,初为褐色或黑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整个节部。

潮湿时,节上生出灰绿色霉,易折断。

发生早而重时,亦可造成白穗。

5.穗颈瘟和枝梗瘟:

发生于穗颈、穗轴和枝梗上。

病斑初呈浅褐色小点,逐渐围绕穗颈、穗轴和枝梗及向上下扩展,病部因品种不同呈黄白色、褐色或黑色。

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发病迟的则谷粒不充实,其危害轻重与感病迟早密切相关。

6.谷粒瘟:

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

发病早的谷壳上,病斑大而呈椭圆形,中部灰白色,以后可延及整个谷粒,造成暗灰色或灰白色的瘪谷。

发病迟的则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点。

严重时,谷粒不饱满,米粒变黑。

稻瘟病无论在何部位发生,其诊断要点是病斑具明显褐色边缘,中央灰白色,遇潮湿条件,病部生灰绿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学名:

有性态为灰色大角间座壳菌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属子囊菌亚门大角间座壳属真菌。

无性态为稻梨孢菌PyriculariaoryzaeCav.属半知菌亚门梨孢霉属。

病原形态:

分生孢子梗3~5根成束或单生,不分枝,有2~8个隔膜,基部淡褐色,上端色淡;

分生孢子梗顶端屈膝状,有明显孢痕。

分生孢子倒梨形,成熟时通常有2个隔膜,有脚胞;

分生孢子密集时呈灰绿色。

病原生物学:

菌丝体发育适温26~28C。

分生孢子形成适温25~28C。

饱和空气湿度最适;

相对湿度降至90%以下,孢子形成大大降低(10%)且不能萌芽;

在80%以下时,几乎不能形成。

相对湿度96%以上且有水滴存在时,孢子才能良好萌发

稻瘟病菌组成极其复杂,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生理小种组成复杂。

来源于水稻上的稻瘟菌除侵染水稻外,还可侵染小麦、大麦、玉米、狗尾草、稗、早熟禾、珍珠粟、李氏禾和雀稗等23属38种植物。

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

因此,病稻草和病谷是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

未腐熟的粪肥及散落在地上的病稻草、病谷也可成为初侵染源。

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昆虫也可传播。

该病有多次再侵染。

孢子接触稻株后,遇适宜温、湿度,萌发并直接侵入表皮,也从伤口侵入,但不从气孔侵入。

双季稻和单季稻混栽区可增加病菌侵染的机会。

早、晚稻的病秧移栽到本田后,提供了叶瘟发生的条件。

早稻发病,田间菌量增加,不仅直接诱发早稻穗颈瘟,而且加重晚稻秧田和单季晚稻本田叶瘟的发生;

连作晚稻秧田和单季晚稻本田发生叶瘟,也会增加相互感染的机会。

早稻收割后,病草如不移走,其上产生的孢子又会传播到连作晚稻本田,引进叶瘟和以后的穗颈瘟。

发病条件

此病是一种气流传播、具多次再侵染,与环境和品种关系密切的病害。

1.品种抗病性:

水稻品种之间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差异极大。

已鉴定和命名了30多个抗稻瘟病基因。

2.气象因子:

温度、湿度、降雨、雾露、光照等对稻瘟菌的繁殖和稻株的抗病性都有很大影响。

3.栽培管理措施:

栽培管理措施直接影响水稻的抗病性和通过影响田间小气候而影响病菌的生长发育。

因而,改进栽培管理措施,特别是合理施肥,控制灌溉水对稻瘟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①施肥。

②灌溉。

③品种布局。

4.地理条件:

山区地势高,因光照少、水温低、气流强、云雾多、结露时间长,水稻生活力减弱,有利于病菌的传播、侵染和发病,往往发病重于平原稻区。

病害控制

1.种植抗病品种根据稻瘟病菌在不同地区的生理小种组成选择不同的抗病品种。

同时要注意做到:

①抗病品种定期轮换。

②抗病品种合理布局。

③应用多主效抗病基因和微效抗病基因品种。

2.减少病源①不用带病种子。

②处理病稻草。

③带菌种子消毒。

1%石灰水浸种,取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澄清液浸种,时间长短因气温高低而异,15~20C浸3天,25C浸2天并保持水层深20cm左右和不搅动水层,以便病菌在水层和石灰形成膜层下窒息而死;

80%402浸种2~3天;

强氯精浸种12~24h。

3.改进栽培方式,加强水肥管理。

4.药剂防治用于防治稻瘟病的化学药剂较多,防治苗瘟一般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施药;

防治穗颈瘟可于破口至始穗期喷施1次杀菌剂,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期施第二次药。

①20%和75%三环唑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杀菌剂。

②其它有效药剂有:

富士一号(稻瘟灵)、50%异稻瘟净、20%三环唑•井、13%三环唑•春雷霉素、40%克瘟散等。

水稻白叶枯病RiceLeafBlight

由于品种、环境和病菌侵染方式的不同,病害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

1.普通型:

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短侵染线,后沿叶脉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向下加长加宽而扩展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可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

病健组织交界明显,呈波纹状(粳稻品种)或直线状(籼稻品种)。

湿度大时,病部易见蜜黄色珠状菌脓。

此病的诊断要点是病斑沿叶缘坏死,呈倒“V”字形斑,病部有黄色菌脓溢出,干燥时成菌胶。

2.急性型:

发生在环境条件适宜或感病品种上。

病叶暗绿色,迅速扩展,几天内全叶呈青灰色或灰绿色,随即迅速失水纵卷青枯,病部也有蜜黄色珠状菌脓。

3.凋萎型:

一般不常见,多在秧田后期至拔节期发生。

病株心叶或心叶下1~2叶先呈现失水、青枯,随后其它叶片相继青枯。

病轻时仅l~2个分蘖青枯死亡;

病重时整株整丛枯死。

如折断病株茎基部并用手挤压,有大量黄色菌脓溢出;

剥开刚刚青卷的枯心叶,也常见叶面有珠状黄色菌脓。

4.中脉型:

在剑叶下1~3叶中脉表现为淡黄色症状,沿中脉逐渐向上下延伸,并向全株扩展,成为发病中心,这类症状是系统侵染的结果且在抽穗前便枯死。

稻黄单胞杆菌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Ishiyama)Swing,假单胞菌科黄单胞杆菌属。

病原形态与生理性状:

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

单鞭毛极生;

不形成芽胞和荚膜,但在菌体表面有一层胶质分泌物。

革兰氏染色阴性。

生长最适温度为26~30℃。

致死温度在无胶膜保护下为53℃,10min;

在有胶膜保护下为57℃,10min。

寄主范围:

病菌主要侵染水稻,还可侵染茭白、游草和一些其它杂草,但杂草上发病不普遍。

病原菌生理分化:

白叶枯菌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

根据病菌对不同水稻品种的致病力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

用国际水稻所(IRRI)和日本两套鉴别品种时,亚洲9个国家的白叶枯病菌菌株可分成27个小种。

越冬:

病菌主要潜伏于稻种表面、胚和胚乳表面随病稻种越冬或随病稻草、稻桩越冬,作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病菌也能在马唐等多种杂草和茭白及紫云英上越冬。

带菌稻种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新病区的主要初侵染源。

老病区则以病稻草为主要侵染源。

侵入途径:

病菌从叶片的水孔和伤口、茎基和根部的伤口以及芽鞘或叶鞘基部的变态气孔侵入。

传播:

病菌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病菌在病株的维管束中大量繁殖后,从叶面或水孔大量溢出菌脓,遇水、湿溶散,借风雨、露滴或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

有多次再侵染。

此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气候因素、栽培条件与耕作措施等。

品种的抗病性:

一般糯稻抗病性最强,粳稻次之,籼稻最弱。

水稻品种抗白叶枯病的基因有显性、隐性,单基因和多基因。

目前国际上统一鉴定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有19个,其中Xa-1和Xa-21已被克隆。

气候条件:

此病的发生一般在气温25~30℃时最盛。

适温、多雨和日照不足有利于发病。

特别是台风、暴雨或洪涝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更易引起病害暴发流行。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沿江河一带稻区发病也重。

耕作与栽培措施:

一般以中稻为主的地区和早稻、中稻、晚稻混栽的地区病害易于流行,而纯双季稻区病害发生轻。

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或绿肥埋青过多,均可导致秧苗生长过旺而致使稻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抗病力减弱。

同时造成郁闭高湿适于发病的小气候,加重发病。

深水灌溉或稻株受淹,既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

大水漫灌、串灌可促使病害扩展与蔓延。

1.杜绝种子传病无病区要防止带菌种子传入,保证不从病区引种,确需从病区调种时,要严格做好种子消毒工作。

种子消毒方法有:

①80%抗菌剂“402”2000倍液浸种48~72h;

②20%叶青双500~600倍液浸种24~48h。

2.种植抗病品种在不同病害流行区,要有计划地压缩感病品种面积,因地制宜种植抗病、丰产良种。

选育和种植抗病良种控制水稻白叶枯病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注重品种的合理布局,不断更新品种。

②扩大利用其它抗性基因。

③利用基因工程进行白叶枯病持久性抗病育种,发掘和利用新的抗性基因。

3.培育无病壮秧和控制压低菌源选用无病种子,选择地势较高且远离村庄、草堆、场地的上年未发病的田块做秧田,避免中稻、晚稻秧田与早稻病田插花;

避免用病草催芽、盖秧、扎秧把;

整平秧田,湿润育秧,严防深水淹苗;

秧苗三叶期和移栽前3~5天各喷药1次(药剂种类及用法同大田期防治)。

肥、水管理应做到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严防深灌、串灌、漫灌;

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猛、过量。

4.药剂防治喷药防治除应抓好秧田防治外,在大田期特别是水稻进入感病生育期后,要及时调查病情,对有零星发病中心的田块,应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防止扩散蔓延;

发病中心多的田块及出现发病中心的感病品种高产田块,应进行全田防治。

病害常发区在暴风雨之后应立即喷药。

目前常用的杀菌剂有:

20%叶青双、20%龙克菌、25%叶枯灵及10%叶枯净等。

水稻纹枯病RiceSheathBlight

水稻纹枯病又称“花秆”、“烂脚病”、“富贵病”等。

我国发生普遍,以长江流域一带和南方稻区危害较重。

此病在南方稻区所引致的总损失往往超过稻瘟病、白叶枯病,成为水稻的第一大病害。

主要危害叶鞘,也可危害叶片。

严重时,可深入茎秆内部引起植株倒伏。

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边缘不清楚的小病斑,以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状的病斑,中部灰绿色至灰褐色,最后病斑中部呈草黄色至灰白色,潮湿时则呈灰绿色至墨绿色,边缘呈褐色至暗褐色,外圈稍湿润状,经常几个病斑相互愈合成云纹状大斑块。

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相似,但形状不规则。

病情发展慢时,病斑外围褪黄;

病情发展迅速时,病部污绿色似开水烫过,叶片很快呈青枯或腐烂状。

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

菌核以少数菌丝缠结在病组织上,很易脱落。

在潮湿条件下,病组织表面有时常生一层白色粉末状子实层(担子和担孢子)。

此病的诊断要点为病斑云纹状,后期生鼠粉状菌核。

有性态为佐佐木薄膜革菌Pelliculariasasakii(Shirai)Ito,属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真菌。

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

hn,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

无性态产生菌丝和菌核,有性态产生担孢子。

菌丝体初期无色,老熟时变成淡褐色,分枝与主枝成锐角,分枝处显著缢缩,距分枝不远处有分隔。

病组织表面的气生菌丝体可结成菌核。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C~38C,适温30C左右,致死温度为53C,5min。

根据菌丝融合亲和现象,病菌可分为9个菌丝融合群(Anastomosisgroup,AG),其中AG-1群侵染水稻,专化性明显。

病菌的寄主范围极为广泛,在自然情况下可侵染21科植物;

除水稻外,还可侵害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粟、甘蔗、甘薯、芋、花生、大豆、黄麻、茭白等作物以及稗、莎草、马唐草、游草等多种杂草。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其它寄主和田边杂草上越冬。

侵入与再侵染:

春耕灌水后,越冬菌核飘浮于水面,栽秧后随水漂流附着稻株基部叶鞘上,在适温、高湿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通过气孔直接穿破表皮侵入。

病菌侵入后,在稻株组织中不断扩展,并向外长出气生菌丝,蔓延至附近叶鞘、叶片或邻近的稻株进行再侵染。

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受菌核基数、气象条件、稻田生态、种植密度、水稻抗病性特别是水肥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菌核基数:

田间越冬菌核残留量的多少与稻田初期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

上季或上年轻病田,打捞菌核彻底的田块和新垦田,一般发病轻;

反之,历年重病田区,上季或上年重病田,越冬菌核残留量多,初期发病也较多。

气象条件:

纹枯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

在适宜侵染发病的温度范围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

决定水稻纹枯病流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雨湿,其中以降雨量、雨日、湿度(雾、露)为最重要。

雨日多,相对湿度大,发病重;

反之,发病轻。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对菌丝生长和稻株抗病性的影响是决定发病轻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深水灌溉,稻丛间湿度加大,有利于病害的发展。

当稻田相对湿度在95%~100%时,病害发展迅速;

86%以下时病害发展缓慢。

施氮肥过多、过迟,有利于发病。

种植方式和密度:

一般而言,插植苗数多、密度高时,株间湿度高,适于菌丝生长蔓延,而且光照差,光合效能低,不利于稻株积累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抗病能力差。

为了丰产抗病,必须在保证有效穗的基础上调正密度和改进插植方式。

病害控制

1.清除菌源在秧田或本田翻耕灌水耙平时,大多数菌核浮在水面,混杂在“浪渣”内,被风吹集到田角和田边,用布网或密簸箕等工具打捞“浪渣”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不直接用病稻草和未腐熟的病草还田,铲除田边杂草,可减少菌源,减轻前期发病。

2.加强肥水管理根据水稻的生育时期、天气、稻田水位高低、土壤性质、水利条件等情况,合理排灌,以水控病,彻底改变长期深灌高湿的环境,做到浅水发根、薄水养胎、湿润长穗,其中尤以分蘖末期至拔节前进行适时搁(晒)田、后期干干湿湿的排灌管理,降低株间湿度,促进稻株生长健壮,对控制纹枯病的危害效果显著。

氮、磷、钾要配合施用,做到农家肥与化肥,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

3.种植抗病品种尽管目前尚未发现高抗和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抗性存在差异,在病情特别严重的地区可以种植一些中抗品种。

4.药剂防治①在水稻封行后至抽穗期间,或病情盛发初期,喷施井冈霉素,每hm2用67.5~75.0g有效成分,间隔10~15天,针对稻株中、下部兑水喷雾或泼浇施药1~3次。

②在分蘖盛期至圆秆期,用甲基硫菌灵兑水喷雾2~3次,每hm2用900g有效成分。

③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28%复方多菌灵(多井悬浮剂),如病情严重时可间隔10~15天再喷1次,每hm2用375~410g有效成分。

④在分蘖盛期至拔节期用5%安福(已唑醇),每hm2用60~75g有效成分喷雾,可保持药效4周以上。

水稻苗期病害RiceSeedlingDiseases

烂秧是水稻苗期多种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总称。

生理性烂秧常见的有:

烂种、漂秧、“黑根”等。

烂种是播种后不发芽而腐烂,或幼芽陷入秧板泥层中腐烂而死。

漂秧是出芽后长久不能扎根,稻芽漂浮倾倒,最后腐烂而死。

“黑根”是一种中毒现象。

侵染性烂秧主要包括绵腐病和立枯病。

绵腐病:

播种后5~6天内即可发生。

初期从种壳裂口处或幼芽基部先出现少量乳白色胶状物,逐渐向四周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呈放射状。

受侵稻种内部腐烂不能萌发,或病苗基部腐烂而枯死。

初发病时秧田中零星点片出现,如持续低温复水,可迅速蔓延,全田枯死。

立枯病(Ricedamping-off):

早期受害,植株枯萎,茎基软弱,易拔断,较晚受害心叶萎垂卷缩,茎基软腐,全株黄褐枯死,病部长出白色、粉红色或黑色霉层。

主要由绵霉属(Achlyaspp.)真菌引起,包括:

层出绵霉A.prolifera(Nees)Debary、绵霉A.oryzaeItoetNagal、鞭绵霉A.flagellataCoder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此外腐霉属(Pythiumspp.)、网囊霉属(Dictyuchusspp.)以及类腐霉菌(Pythiogetonspp.)等有时也引致稻苗腐烂。

立枯病:

主要由下列半知菌所引起。

镰孢霉属(Fusariumspp.)真菌,包括:

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Schw.、木贼镰刀菌F.equiseti(Corda)Sacc.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Schlecht等,属于丝孢纲真菌。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

hn.,此菌只产生菌丝和菌核。

发病规律

引致烂秧的病菌均属土壤习居性真菌,能在土壤中长期营腐生生活。

绵霉菌、腐霉菌还普遍存在于污水中,它们一般不易侵染健壮幼苗,仅当秧苗生机衰弱时才猖獗危害。

腐霉菌以菌丝、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游动孢子靠流水传播。

镰刀菌一般以菌丝和厚壁孢子在多种寄主的残体上及土壤中越冬,靠菌丝蔓延于行株间而传播。

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引起烂秧的重要因素,其中尤以低温影响最大。

1.改进育秧方式,保证秧田质量。

2.精选谷种:

种谷要做到纯、净、健壮。

3.提高浸种催芽技术:

浸种催芽应掌握在温度基本稳定在10℃以上进行,催芽时掌握好温度和水分。

4.掌握短期播种,注意播种质量。

5.科学管水,合理施肥。

6.药剂防治:

在水稻3叶期,每m2浇洒65%~70%敌克松1000倍液或5.5%浸种灵II号3000~5000倍液2~3kg,对秧苗青枯、黄枯防效显著;

5.5%浸种灵II号乳油5000倍液浸种,对立针期立枯病有显著防效;

对苗床土壤进行调酸处理和恶霉灵处理,也能有效防治水稻秧田立枯病、青枯病。

水稻稻曲病RiceFalseSmut

稻曲病又称假黑穗病、绿黑穗病、青粉病、谷花病、“丰收病”等。

该病不仅使秕谷率、青米率、碎米率增加,局部田块减产20%~30%,而且当稻谷中含有0.5%病粒时能引起人畜中毒症状。

仅在水稻开花以后至乳熟期的穗部发生,且主要分布在稻穗的中下部。

病菌侵入谷粒后,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破坏病粒内的组织。

菌丝块逐渐增大,颖壳合缝处微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的孢子座。

孢子座逐渐膨大,最后包裹颖壳,形成比健粒大3~4倍表面光滑的近球形体,黄色并有薄膜包被,随子实体生长,薄膜破裂,转为黄绿或墨绿色粉状物(厚垣孢子)。

有性态为Clavicepsoryzae-sativaeHashioka,属子囊菌亚门麦角菌属真菌;

无性态为Ustilaginoideavirens(Cooke)Takahashi,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绿核菌属真菌。

厚垣孢子墨绿色,球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疣状突起。

菌核扁平、长椭圆形,初为白色,老熟后变黑色,长可达2~20mm。

第二年落在土中的菌核产生肉质子座数个。

子囊壳球形,埋生于子座顶部表层,孔口外露,使子座顶部表面呈疣状突起。

子囊长筒形,无色,内并列着生8个无色丝状的子囊孢子。

发病规律

此病以菌核在地面越冬,第二年7~8月间开始抽生子座,上生子囊壳,其中产生大量子囊孢子;

厚垣孢子也可在被害的谷粒内及健谷颖壳上越冬,随时可萌发产生分生孢子且可维持6个月的发芽力。

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都可借气流传播,侵害花器和幼颖。

在北方稻区一年只发生一次,在南方稻区则以早稻上的厚垣孢子为再次侵染源侵染晚稻,或早抽穗的水稻上的厚垣孢子可能成为迟抽穗水稻的侵染源。

病粒则在水稻扬花末期至灌浆初期出现。

不同水稻品种间的抗性存在较明显差异。

矮秆、叶片宽、角度小、枝梗数多的密穗型品种较感病,反之则较抗病。

抗病性表现为一般早熟>

中熟>

晚熟,糯稻>

籼稻>

粳稻。

肥料过多,特别是花期、穗期追肥过多的田块发病较重;

高密度和多栽苗的田块发病重于低密度和少栽苗的田块。

水稻抽穗、扬花期遇低温、多雨、寡日照天气有利于稻曲病发生。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注意晒田,发病田块收割后要深翻;

选用不带病种子,建立无病留种田,播种前及时清除病残体;

合理使用氮、磷、钾肥,施足基肥、巧施穗肥、施适量硅肥;

合理密植,适时移栽,勤灌浅灌。

3.种子处理:

可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1%石灰水浸种48h以上可以减少部分侵染源。

可用50%苯菌灵WP500~800倍液浸种,早稻浸72h,晚稻浸48h,浸种后不需水洗可直接播种。

这些处理可兼防稻苗瘟、稻恶苗病和绵腐病。

4.药剂防治:

有效药剂有井岗霉素、18%纹曲清(静岗霉素+烯唑醇)、50%稻后安(氧化亚铜+三唑酮)、络氨铜、胶氨铜、可杀得、多菌铜等,在破口抽穗前5~7天喷雾。

也可使用20%毒菌锡和40%薯瘟锡等药剂。

水稻胡麻斑病RiceBrownSpot

水稻各生育期都可发生该病,稻株地上部分均能受害,以叶片发病最普遍,其次是谷粒、穗颈和枝梗。

种子发芽不久,芽鞘受害变褐,甚至枯死。

幼苗受害,在叶片或叶鞘上产生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多而严重时,引起死苗。

叶片发病,产生椭圆形或长圆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因大小似芝麻粒,故称胡麻斑病。

病斑边缘明显,外围常有黄色晕圈,病斑上有轮纹,后期病斑中央呈灰黄或灰白色。

严重时,叶片上很多病斑相互联合,形成不规则大斑(这在感病品种上最易出现)。

叶鞘上的症状与叶片症状基本相似,但病斑面积稍大,形状多变,灰褐色至暗褐色,边缘不清晰。

穗茎、枝梗受害变暗褐色,与稻穗颈瘟相似。

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黑色绒毛状霉,比稻瘟病的霉层较黑较长。

无性态为Bipolarisoryzae(BredadeHaan)ShoeanetJain,属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真菌。

有性态为Cochliobolusmiyabeanus(LtoetKurib)Drechsl,属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自然条件下不产生。

分生孢子梗常2~5根成束从气孔伸出,基部膨大暗褐色,越往上渐细色渐淡,不分枝,顶端曲膝状,着生孢子处尤为明显。

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或圆筒形,弯曲或不弯曲,两端钝圆,有3~11个隔膜,多为7~8个隔膜,隔膜处不缢缩,两端细胞壁较薄,一般从两端萌发。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8℃左右,分生孢子形成最适温度30℃左右;

孢子萌发要求水滴或水层,同时相对湿度要在92%以上。

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51℃,1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