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冲刺汇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1210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冲刺汇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冲刺汇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冲刺汇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冲刺汇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冲刺汇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冲刺汇总Word下载.docx

《高考生物冲刺汇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冲刺汇总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冲刺汇总Word下载.docx

(2)细胞全能性大小排队:

①受精卵>

生殖细胞>

体细胞;

②能够增殖的细胞>

停止增殖的细胞;

③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3)细胞分化三大特点:

持久性(但胚胎期达高峰)、稳定性、不可逆性。

4.“三看法”判断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

①从“方式”看

②从“机制”看

  

③从“结果”看

1.(2015新课标全国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参考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端粒学说。

【试题解析】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中没有染色体,不含端粒,A项错误;

从试题信息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是逆转录酶,而非RNA聚合酶,B项错误;

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C项正确;

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所以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项错误。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2.(2012新课标全国卷)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tRNA种类不同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参考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有关知识。

【试题解析】选项A,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的决定与参与蛋白质合成的tRNA种类没有关系。

选项B,这两种分泌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的直接原因是mRNA的碱基序列不同。

选项C,核糖体都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选项D,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3.(2012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参考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有关知识。

【试题解析】选项A,癌细胞的主要特点是能够无限增殖。

选项B,细胞癌变后,形态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选项C,病毒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将其癌基因以及与致癌相关的核酸序列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可能诱发细胞癌变。

选项D,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1.(2016山东潍坊统考)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的细胞染色质收缩,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B.衰老的红细胞细胞核体积变大,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衰老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使老年人头发变白

D.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2.(2016辽宁沈阳质量监测)用X射线处理某动物细胞,其结果是

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可能会减少②可能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③细胞中的蛋白质活性可能下降④若该细胞死亡,则属于凋亡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3.(2016河南洛阳统考)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增殖过程中,赤道板会变成细胞板,产生新的细胞壁

B.动物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松散

C.同一植株的根尖和叶肉细胞的差异是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

D.原癌基因发挥作用时,细胞将成为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

4.(2016安徽合肥质检)科学家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制造了直径大小约为3mm的“胃”,这一研究成果对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该成果说明

A.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可发生定向分化

C.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得以表达

D.胚胎干细胞内的所有基因表达都很活跃

5.(2016贵州贵阳监测)如图为哺乳动物体内位于小肠绒毛基部的上皮细胞(a),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吸收细胞(b)后向上迁移,补充小肠绒毛顶端凋亡的细胞(c)。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细胞核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B.已分化的b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C.b细胞衰老后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D.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细胞坏死,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由于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科学研究发现,有3个基因在所有细胞凋亡中都起作用,它们是基因ced-3、ced-4、ced-9,三者的功能及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ced-9与抑癌基因的功能相同

B.基因ced-3、基因ced-4中的一个基因突变失活,细胞凋亡可能受到影响

C.基因ced-9对基因ced-3、基因ced-4起调控作用

D.基因ced-9突变丧失功能时,会引起细胞凋亡

3.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细胞分化过程中DNA不变,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衰老的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下降,细胞代谢减慢

D.癌变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但细胞形态不变

1.【答案】B

【考点】细胞衰老的特点

【解析】衰老的细胞染色质收缩,DNA难以解旋,因此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A正确;

衰老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错误;

衰老的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老年人头发变白,C正确;

衰老细胞中水分减少,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D正确。

2.【答案】A

【考点】细胞癌变的特征、细胞衰老及细胞凋亡的概念

【解析】X射线照射细胞,可能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使细胞发生癌变,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辐射及有害物质入侵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如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的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

短时间内大剂量的射线照射会导致细胞坏死,这种射线引起的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

3.【答案】C

【考点】细胞衰老与癌变的特点、细胞分裂及细胞分化的知识

【解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赤道板只是一个表示位置的假想概念,不是真实存在的,A错误。

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收缩,B错误。

同一植株不同种类细胞的差异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其发挥作用时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D错误。

4.【答案】B

【考点】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

【解析】A项,题干信息不能说明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项,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制造了直径大小约为3mm的“胃”,说明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可发生定向分化;

C项,胚胎干细胞没有发育到个体阶段,故该成果不能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得以表达;

D项,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胚胎干细胞中并非所有基因表达都很活跃,故该成果不能说明胚胎干细胞内的所有基因表达都很活跃。

5.【答案】D

【考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的特点及细胞凋亡的实质

【解析】细胞分化并不会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因此a、b细胞核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A正确;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B正确;

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细胞代谢的速率减慢,C正确;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是细胞坏死,D错误。

1.【答案】C

【考点】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等相关知识

【解析】细胞分化能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A正确;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

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C错误;

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D正确。

2.【答案】A

【考点】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

【解析】抑癌基因的功能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依题图可知,基因ced-9无此功能,A错误;

由图乙可知,基因ced-3、基因ced-4同时发挥作用引起细胞凋亡,两者中的一个失活,细胞凋亡可能受到影响,B正确;

基因ced-9对基因ced-3、ced-4起调控作用,C正确;

基因ced-9开启时可抑制基因ced-3、基因ced-4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关闭时(功能丧失)细胞凋亡,D正确。

3.【答案】B

【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具有全能性;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变化,但由于不同细胞中所表达的基因种类有差异,故不同细胞中RNA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衰老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但与细胞衰老有关的酶活性升高,如溶酶体中的水解酶;

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5月24日今日心情:

遗传的细胞基础

细胞的减数分裂

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动物的受精过程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实验与探究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细胞有丝分裂比较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看出,命题点集中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和联系、异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和曲线的识别,多以其他模块知识相结合综合考查。

减数分裂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2016年高考预测考点分布在:

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分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在染色体、DNA和遗传物质等方面的区别、减数分裂异常与生物变异之间的关系、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细胞分裂方式与DNA复制的关系等方面。

1.减数分裂过程中主要时期判断的方法

(1)减Ⅰ前期:

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四分体。

(2)减Ⅰ中期:

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3)减Ⅰ后期:

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4)减Ⅱ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5)减Ⅱ后期:

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2.减数分裂中根据细胞质分裂情况判断细胞名称

(1)不均等分裂:

①无同源染色体是次级卵母细胞;

②有同源染色体是初级卵母细胞。

(2)均等分裂:

①无同源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②有同源染色体是初级精母细胞。

3.细胞分裂与可遗传变异

(1)基因突变:

任何方式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发生差错,从而发生基因突变。

(2)基因重组:

发生于减Ⅰ四分体时期和减Ⅰ后期,即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4.引发相关物质或结构变化的四大原因

5.XXY与XYY异常个体成因分析

(1)XXY成因

(2)XYY成因:

父方减Ⅱ异常,即减Ⅱ后期Y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染色体共同进入同一精

细胞。

1.(2013新课标全国Ⅰ)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染色体数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试题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期,两者染色体数、DNA分子数相同,A、B错误;

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分子数目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单体并没有分开,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分子数目也不变,因此,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但DNA分子数目相同,C正确;

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的2倍,D错误。

1.(2016辽宁大连统考)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的是

A.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B.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D.受精卵分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2.(2016海南“七校联盟”联考)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基因a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3.(2016山东潍坊统考)甲、乙、丙是果蝇的3类正常细胞,其染色单体数分别为0、8、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B.乙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丙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三类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4.(2016辽宁大连统考)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低倍镜下观察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D.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时,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5.(2016福建质检)下图为某二倍体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可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

(2)甲图细胞正处于中期,若继续分裂将进入后期。

请在下图中画出中期和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3)乙图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若继续分裂,形成的精子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4)若乙图细胞继续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B的异常精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也复制两次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基因主要来自母方

2.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体内三个处于不同分裂期的细胞。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细胞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为AaBb

B.b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c细胞所需能量可能来自酒精发酵

D.三个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相等,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也相等

3.如图为某细胞(2n=4)的分裂示意图,①~⑥代表细胞。

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细胞②中可能有2条染色体B.细胞③的基因组成为AABBbb

C.细胞④与细胞⑤的基因型相同D.染色体异常发生在细胞③中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等

【解析】人类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是由于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Y和Y两条子染色体未分离,A错误;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在配子形成时,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发生分离,这样自交后代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与联会有关,B正确;

线粒体DNA突变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无关,C错误;

受精卵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母本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形成异常卵子,D错误。

【考点】减数分裂及变异的相关知识

【解析】图示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AABb的个体不含基因a,故基因a是由基因A突变而来的;

如果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则可以形成AB、aB两种精子,如果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则可以形成一种AB的卵细胞或aB的卵细胞;

图示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则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当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时,含有4个染色体组。

3.【答案】A

【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物质的变化

【解析】果蝇是二倍体生物,含有8条染色体,甲细胞不含有染色单体,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四个染色体组,A正确;

乙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位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丙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单体,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减数分裂中的细胞不处于细胞周期中,D错误。

【考点】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的实验

【解析】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A正确;

由于观察减数分裂装片时要换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所以应将视野适当调亮,与观察材料较少无关,B错误;

高倍镜镜头较长,换用时应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C正确;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结构时,需要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D正确。

5.【答案】

(1)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染液或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2)如图

(3)初级精母细胞AB、aB、Ab、ab

(4)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含有B基因的两条染色(单)体进入同一个子细胞(或移向同一极或不分离)

【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分裂异常的原因推理

【解析】

(1)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可用龙胆紫染液、醋酸洋红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2)甲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共有4条染色体,若继续分裂将进入后[LL]期,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则共有8条染色体。

(3)乙图细胞中染色体两两配对,即发生联会现象,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结合题干中“二倍体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可判断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由题图可知,若继续分裂,形成的精子基因组成为AB、aB、Ab、ab。

(4)若乙图细胞继续分裂,产生一个基因组成为ABB的异常精子,说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B基因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同一极,从而进入同一个子细胞中。

专家押题

1.【答案】A

【考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

【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A错误;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正确;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

在进行受精作用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因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D正确。

【考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图像分析

【解析】选项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为AaBb;

选项B,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选项C,图中细胞为动物细胞,不能产生酒精;

选项D,三个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相等,但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2、1、1。

3.【答案】D

【考点】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

【解析】选项A,细胞②是第一极体,在细胞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含基因A、B、b的异常细胞,则细胞②中含有基因a,若其处于减Ⅱ前期或中期,则含1条染色体,若其处于减Ⅱ后期,则含有2条染色体。

选项B,细胞③为含基因A、B、b的异常细胞,故其基因组成为AABBbb。

选项C,细胞④与细胞

⑤来自同一个极体,基因型都是a。

选项D,染色体异常发生在细胞①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