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0929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化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文化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文化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

《新文化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化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文化运动Word文档格式.docx

【过程设计】

【史料导入】情境导入,直奔主题。

“北大三兔”

胡适曾笑言:

北大三只兔子领导了新文化运动。

所谓北大的“三只兔子”,指的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北大新派教授陈独秀和胡适。

蔡元培生于清同治六年丁卯(1867),陈独秀生于清光绪五年已己卯(1879),胡适生于清光绪十六年辛卯(1891),按十二生肖说,都是属兔的。

【展示图片史料】

在1917年的北大,既有为人桀骜,圭角毕霹的陈独秀、留学海外年轻潇洒的博士胡适、既有“风流才子”刘半农,也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既有政治保守而旧学深沉的穿长袍、拖长辫的精通六国语言,却欣赏女子小脚和男子蓄妾的辜鸿铭,也有“狂狷文人”后来敢踢蒋介石的刘文典,他们都能在北大找到了发抒其学术思想的舞台。

—时间,北大成为大师云集的场所,“新潮”与“国故”对垒,白话与文言相争,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北大从此不再平静。

设问: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史料运用解析】

课程实施和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造一种具有“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从而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获得发展。

“情境”的创设如何是学生有兴趣主动探究和对话的重要前提。

我们尝试通过北大三兔的故事和图片史料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通过发现“史料中的人”来还原出一个鲜活的1917年兼收并蓄的北大。

并由图片的内容追问背后的原因,为之后的教学展开铺垫。

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

展示史料1:

教育有二大别:

曰隶属于政治者;

曰超轶乎政治者。

专制时代(兼立宪而含专制性质者言之),教育家循政府之方针以标准教育,常为纯粹之隶属政治者。

共和时代,教育家得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标准,乃得有超轶政治之教育。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展示史料2:

(一)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

(二)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

在校讲授,以无背于第一种之主张为界限。

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

——1919年3月18日蔡元培在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的信

【设问】根据史料一,蔡元培对教育有何独到的见解?

根据材料二指出蔡元培对大学的理解?

要“历史地”看问题是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分析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视角,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我们可以运用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和他答林琴南的信这些史料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搭建一个与历史对话的平台,让学生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理解蔡元培所确立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教育独立的精神和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基本准则,促使学生历史意识的生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历史学习与探究方式和方法的训练。

观察:

(拓展: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观察一:

辛亥革命前夕的社会思想

郭沫若(1910年前):

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

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

——郭沫若《反正前后》上海创造社1930年3版

陈天华:

推翻清专制以后,“中国人的能力不但可以恢复,而且可以在最短时日内恢复;

一旦恢复,即可享有西方民族现在享有的完全的权利。

”“中国醒悟之后,发奋自雄,五年小成,七年大成。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三联1960

【设问】依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革命志士们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从这两则材料说明当时的革命志士的理想与后面现实的巨大反差,给学生形成冲突,为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做好铺垫。

郭沫若的材料是30年代的文学回忆.而陈天华的言论则是辛亥革命前的言论,是第一手材料,从社会心态来反映历史.

观察二:

20世纪初的社会经济

 

观察三:

20世纪初的政治危机

展示图片史料1:

1915年袁世凯到天坛行祭天礼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

【设问】这又说明当时中国社会面临什么问题?

封建复辟势力依然十分强大

帝国主义侵略依然严重威胁中国,中华民族依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史料运用解析】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和经济,我们选择了是表格史料和漫画史料,一则转换史料的呈现形式,二则继续制造思维冲突,在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壮大,而政治上却封建复辟的思潮逆扬,日美等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经济和政治的侵略,中国社会的民族危机也进一步加深。

从革命志士的心路历程看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

“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是武昌起义的骨干蔡济民先生对辛亥革命的哀叹,也是他们这一批革命志士们对辛亥革命的集体哀叹。

谁能解开他们的困惑呢?

为什么在欧美、日本行之有效的东西一到中国就面目全非了呢?

当我们重新审视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可以探寻中国不能富强独立若干因素。

自西方文化输入以来,新旧之冲突,莫甚于今日。

……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思想上之争。

……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在其思想。

——黄远庸《远生遗著》卷一,商务印书馆1984年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梁启超: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

这组史料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近代中国人探索的历程这接连的几个运动,都各有其主导的革新目标,一个比一个深化,事后作历史检讨,又感到其目标的不完整、不深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们,是在更加深刻、更加彻底的角度来学习西方,反对封建。

中国人才集中认识到,中国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是国力的落后,更是文化发展上的落差。

新文化运动提出要在思想观念上作彻底改造的目标,才触及到了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

这也为新文化运动主将激烈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做了必要铺垫。

品味:

新文化运动期间的那些人和事

个性:

展示史料: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919.1.):

“这几条罪状,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

但是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敬告青年》《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东西文化之争

“西洋民族性,恶侮辱,宁斗死;

东洋民族性,恶斗死,宁忍辱。

民族而具如斯卑劣无耻之根性,尚有何等颜面,高谈礼教文明而不羞愧!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文存·

三》,黄山书社1996年版

展示史料3: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

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

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鲁迅《京报副刊》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设问】他们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科学文明科学精神之传入中国,直到现在为止,整个来说,对中国文化破坏之功多于建设之效,我们所受之害,多于所得之利,是一无可争辩的事实”

——唐君毅等: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唐君毅新儒学论著辑要》,张祥浩编,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西洋文明浓郁如酒,吾国文明淡泊如水,西洋文明腆美如肉,吾国文明粗标如蔬”,……中国传统文化长于统整,几千年来演成以儒家为主干而整合道释的中国精神文化之结晶体。

而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西洋文化则自古以来难以统一,文艺复兴以后更是众说纷杂。

新文化运动迎西学而弃传统,复对纷杂片断之近代西洋文化忽迎忽弃,改宗倏忽而无所适从。

这种传统价值资源毁弃无遗而输入价值又恍惚而无所守的局面,可谓“精神界之破产”。

——伧父:

《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杜亚泉《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增订本).陈崧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设问】杜亚泉他们又是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的?

观察二:

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争论

“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

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

“我们以后实在只有两条路:

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

——鲁迅《三闲集·

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二卷。

“学不新而唯词之新”,“不得新而先殒其旧,……吾恐国未亡而文字已先之”

——林纾《论古文之不宜废》民国日报.1917-02-08.转引自:

耿云志.《论胡适在文学革命运动中的作用》,《胡适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设问】他们对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存废态度如何?

【史料运用解析】这两则材料对于文言文和白话文,一则质疑,一则支持。

材料一从明确指出必须要废除文言文,大力推行白话文,中国社会才会有发展前途。

材料二则从当时对手反对的角度来说明文言文存在的必要性,在当时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反孔,颠覆传统伦理和提倡白话文运动。

几则材料对于新文化运动内容和性质的定位明显不同,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辨能力。

一战后的分道扬镳

“此次大战,使西洋文明,露显著之破绽。

此非吾人偏见之言,凡研究现代文明者,殆无不有如是之感想……自受大战之戟刺以后,使吾人憬然于西方文明诸国,所以获富强之原因,与夫因富强而生之结果,无一非人类间最悲惨最痛苦之生活……然信赖西方文明,欲借之以免除悲惨与痛苦之缪想,不能不为之消灭。

——杜亚泉《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十四卷第四号》,《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一年以来,社会主义底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底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鲍尔希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

社会主义在今日中国,仿佛有雄鸡一唱天下晓的情景”。

——潘公展:

《近代社会主义及其批评》》《东方杂志》第18卷第4号,1921年2月25日。

【史料运用解析】史料,特别是文献史料是过去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和理解往往呈现出多元的姿态,很多史料是写史料的人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观点,受到时代、社会、情感、经验的左右。

对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比如东西文化之争、文白之争等重要事件,首先让学生接触原始资料来了解历史并复活历史的细节,呈现出来的历史是一个立体的过程,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考察,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认识直接史料的内涵,并从史料中提炼观点,切实形成“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

最主要的是我们想通过对同一事件的不同陈述中,让学生从中掌握一定的分析和解读史料的方法。

这必然要让学生深入历史的现场进行体验“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惴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也正是陈寅恪先生所倡导的“同情之理解”,就是要强调在理解历史的时候首先要自己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古人。

历史现场三:

对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反思

毛泽东的评价

“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蒋介石的评价

“我们试看当时所谓新文化运动,究竟指的是什么?

就当时一般实际情形来观察,我们实在看不出它具体的内容。

是不是提倡白话文就是新文化运动?

是不是零星介绍一些西洋文艺就是新文化运动?

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

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

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不抉择地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8卷,第279页,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4年版

【设问】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评价有什么差异?

他们各自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待新文化运动?

我们再来看不同的史学立场对新文化运动的不同的价值判断:

展示材料1:

海外史学家的评价

五四运动的缺点是:

“一是在批判传统时,缺乏公正与同情,忽视作家和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

二是对于新观念过于轻信,而又不免混乱模糊;

三是他们对于复杂问题过于性急。

——周策纵:

《五四运动》,岳麓书社1999年版

展示材料2:

大陆史学界的评价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非理性“情绪的宣泄”。

五四新文化运动集中批判封建纲常名教等旧思想、旧传统,但没有完全否定传统。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脉相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新的文化运动。

——龚书铎:

《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人民日报》,1999年5月6日第9版.

【史料运用解析】对历史上任何一件历史事件的评价,如果人们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应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它,那么答案就会丰富多彩,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我们可以参照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之“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这种史料研读方法来共同解读历史,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分析资料,对各种观点展开研究、批判,大胆地建构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出了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

因为史料不仅是记载过去的事情,记载过去的历史,同时,还是用于解释现在的资料,历史教学中研究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

明了史料是具有二重性的,所以史料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明白了事理,了解了历史,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来反思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总体评析】

从史学发展角度来思考:

多年前初读余英时先生的《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后来再读到王元化的《杜亚泉与东西文化论战再思考》,极大的冲击了当时头脑中已有的历史观念和框架。

而再次阅读美国华人著名学者周策纵的名著《五四运动:

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他认真的梳理了对“五四”运动的三种主流评价,实际上表明不同的学术观念和立场对历史事实的解读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进而系统研习许纪霖《二十世纪思想史论》和郑大华先生的新著《民国思想史论》,他们详细考察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演变过程,鸦片战争以后,为了寻求中国的独立、富强,挽救民族和文化危机,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把现代化的希望寄托于西学之上,选择西化为中国文化之出路,而一战的爆发和它所造成的巨大灾难使西方文化的弊端暴露无遗,西方社会对自己的文化也进行了反思。

出现了一种战后不安与悲观的情绪,同时也使一心向西学的中国人产生怀疑与动摇。

于是中国出现了一个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热潮。

在此过程中,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一些新文化派和以胡适、周作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分道扬镳,转而成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是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重大变动之一。

这样的学术梳理使我们对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历史有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和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来设计新文化运动起来就比较有把握。

而北大的陈平原先生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从一些易为常人所忽略的细节和断片入手,通过对几个不同个案的深入描述与具体考察,在思想史、文学史和教育史的视野下重构五四新文化的形象。

深入描述与细致考辨的方式,在“还原”历史事件的原初面貌的同时,也在引导读者进入“观察者”的位置,直面纷纭复杂的五四图景,以此丰富乃至修正读者对于五四的想象。

可以感受著者独沽一味的“当代史”观——今人之谈论五四,不仅仅是在与“过去的历史”对话。

这对我们在新时期进行历史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进入历史现场,以及如何让学生在与过去历史的对话的过程中来关注我们正在的生活中的社会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当我们开始摆脱一元化的历史主义叙述模式,来重新审视过去我们一直被接受革命的叙事和现在风行的现代化叙事,这两种模式从表面上看来是水火不容,背后的思想预设却有着相当惊人的一致,都把历史想象成一个单向度的、一元进化的时间进程,而人物和思想史中复杂的紧张性被简化的历史主义叙述遮蔽了。

美国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权威史华慈教授把“五四”看成是多元的启蒙思潮,于是我们的头脑中可能会形成一张20世纪的思想地图。

这张地图不是以一元的时间序列排列,而是以多元的思想空间关系呈现。

把新文化运动中的这些思想家们放在这张多元现代性的地图之中,我们才能更丰富、更复杂地理解其思想意义所在。

从学生心理角度思考:

我们应该时刻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有一个成熟的过程,不同的历史内容需要适应不同的认知水平,同样,史料运用能力的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解释。

这己成为历史教学界的共识。

教学中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历史文献,介绍各种说法、解释和观点以供选择,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

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背景?

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叙述的全部依据吗?

等等。

学生经过一番探究,避免了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从史料教学角度来思考:

史料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方面以及促进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和发展思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史料本身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载体,史料运用能力的提高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但史料学习能力是一个涵盖面很广泛的概念,学生学习史料的能力不可能是一促而就的,要系统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史料运用能力就要求教师将史料运用能力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在教学中注重在不同阶段中有重点、分层次的进行史料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符合历史学科以史实、史料为学科对象的学科特征,也应是历史学习的一般规律。

近年来的高考改革给我们中学历史教学也带来了巨大的现实冲击,高考的命题思路的多种史学观念的并存也给我们一线教学带来了新的需要。

这种对历史现象解释的多样化和对历史事件评价的多元化已在潜移默化的渗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坚持学术视野,中学立场是我们在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切合点上比较符合实际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