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布置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0424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布置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布置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布置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布置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布置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布置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布置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布置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布置作业Word文件下载.docx

4.氢气的用途:

5.氢能源的优点:

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可再生

四、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

由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O2氧气、铁Fe

2.化合物:

水H2O、高锰酸钾KMnO4

3.氧化物:

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元素。

如:

二氧化碳CO2(由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强调】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种类来进行分类的,明确只有纯净物才能划分单质和化合物。

【练习】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①硫粉;

②液态空气;

③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所残留的固体;

④氮气;

⑤铜;

⑥水;

⑦氯酸钾;

⑧四氧化三铁。

(小结)物质的简单分类

 

 

纯净物 

单质(一种元素):

O2、S等

物质(一种物质)化合物(多种元素):

H2O、KMnO4等 

混合物(多种物质)

氧化物是化合物,它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H2O、CO2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氧化物B.电解水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水是一种混合物D.通常状况下,纯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在正极收集到了20mL的气体,则他们在负极可以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大约为( 

A.10mL     B.20mL      C.30mL      D.40mL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后的剩余物

C.洁净的空气D.纯净的食盐水

4.在下列①~④类别中,水属于( 

①单质;

②化合物;

③纯净物;

④混合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5.下列物质中,能与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这组物质划分为同一类别的是( 

A.氧气B.空气C.铜D.水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降低温度到0℃以下,水结冰B.水电解

C.滴在玻璃片上的盐水,蒸发后留下白色痕迹D.除去水中的泥沙

7.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由水元素组成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 

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汽水、高锰酸钾 

D.液态氧、液态空气

9.下列各组量中,不随水的体积变化的是( 

A.蒸发水所需的热量 

B.水的沸点 C.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 

D.水的质量

10.下图是表示水的体积(mL)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11.能够由电解水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是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③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④水的化学式为H2O。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

12.电解水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的理论值应为1∶2,但小明实验所得数据小于1∶2,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面的做法不合适的是( 

A.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大胆提出假设: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二、填空题:

13.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右图,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试管A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试管B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两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14.超市里,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商品,往往把商品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也要将物质进行分类。

请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空气②二氧化碳③氧气④硫粉⑤高锰酸钾⑥氮气⑦海水⑧冰水混合物⑨过氧化氢溶液⑩二氧化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列文字,用序号填空。

①水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

③没有水,人和动物就无法生存;

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⑦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CaC2可与水反应生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化学性质 

(3)水的用途 

课题2分子和原子(学案)

1.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

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

金属单质,如:

铁Fe、铜Cu等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固体非金属单质,如:

硫S、磷P、等

稀有气体单质,如:

氦气He、氖气Ne等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双原子分子气体,如氧气O2、氢气H2

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CO2

氢化物,如HCl、酸H2SO4、有机物CH4等

二、分子的特点

1.;

2.(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

3.(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遇冷,气态物质分子间隔)。

如热胀冷缩、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三、分子概念:

分子是粒子。

说明:

1)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2)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可以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可以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四、原子

1.概念:

原子是。

2.化学反应的实质:

五、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

发生化学变化时,。

2.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构成;

纯净物由构成。

六、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微粒

分子

原子

概念

分子是粒子

原子是粒子

特点

1);

2);

3);

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

联系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

分子是由构成;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

本质

区别

说明

分子和原子之间不能比较大小。

但是分子一定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个体大。

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王安石有一咏梅古诗:

“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为什么在远处就知道不是雪,请用分子的性质解释( 

A.分子的体积很大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

3.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4.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中B.分子运动速度变慢了

C.由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D.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5.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6.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是( 

A.酒精灯忘记盖灯帽,长时间后灯内酒精变少B.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D.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7.为了模拟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小红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D

8.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时代

9.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一种粒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

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10.往10mL酒精中加入10mL水,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小于20mL,其主要原因是()

A.酒精挥发了

B.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互相作用挤占了分子间的空隙

C.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使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小

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结合生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而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B.空气里的氧气分子与由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氧气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硫分子和氧分子都发生变化,结合生成了二氧化硫分子

D.蔗糖放入水中很快就见了,这是由于蔗糖分子不断运动,脱离了糖块而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去的缘故

12.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13.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气味,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

_;

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液化贮存在钢瓶中,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个例子,填入空白处:

(1)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______________;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____________;

(3)由两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__________(4)由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混合物_________。

15.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香 

2)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3)水电解后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4)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16.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写出两条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一个了有趣的实验。

如右图,取4根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胶塞上,将它们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形,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穿在“树枝”上,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浓氨水后,罩上大烧杯。

过了一会儿,发现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犹如盛开的桃花。

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3水的净化(学案)

1.了解蒸馏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一、水的净化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取水→→→→→配水

2.明矾的净水原理:

3.过滤——将分离的一种方法。

(1)过滤所需的仪器和用品:

(2)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

二低:

三靠:

4.活性炭的作用:

5.常见的净水操作:

二、硬水与软水

1.硬水:

的水。

2.软水:

3.使用硬水对生活、生产的危害

4.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5.硬水软化的方法:

(生活中常用的方法);

(实验室)

6.制取蒸馏水

注意事项:

(1)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是为了提高冷凝效果。

(2)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处是为了测定水蒸气的温度。

(3)简易装置中导气管很长起作用。

7.常见的净水方法、原理及作用

净化方法

原理

作用

沉淀

过滤

吸附

蒸馏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B.蒸馏水C.矿泉水D.澄清的井水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B.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水垢是水中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加热后生成的沉淀D.静置沉淀可以使硬水软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B.烧煮硬水易生水垢,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C.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净化水的方法有多种,如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4.关于硬水和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中含污染物,软水中无污染物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则不含或少含

C.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D.硬水是化合物,软水是单质

5.通过下列操作可以使硬水软化的是( 

A.过滤B.吸附C.静置D.蒸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澄清透明的水都是纯水B.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可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C.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更好D.自然界的水绝大多数是纯水

7.摄入铝过多对人体健康不利,明矾中含有铝,家庭炊具中很多都是铝制品。

下列做法中应该提倡的是( 

A.为了饮用洁净的水,常用明矾做净水剂B.铝制品传热快,应用铝锅做菜

C.不宜用铝制饮料罐D.家庭不能用铝制导线

8.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

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9.下列方法中能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 

C.溶解食盐 

D.加肥皂水搅拌

10.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可以除去臭味,是因为它具有(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吸附性 

D.还原性

11.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高的是(  )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镏

12.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 

D.试管、坩埚钳、烧杯

13.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变为汽油

14.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的蓬勃发展,淡水供应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海水约占地球现有总水量的96.5%,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

若实行海水淡化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并淡化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而使海水淡化

15.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经过吸附、沉淀、过滤后而得到的矿泉水 

B.双氧水经加热一段时间后的液体

C.硬水经处理后得到的软水 

D.部分结冰的蒸镏水

16.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有(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水分子

17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是( 

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D.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1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19.有一次小明去农村的姥姥家,他发现姥姥家中的饮用水十分浑浊,不能饮用。

如果你是小明,怎么用学过的知识对浑浊的水进行净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再进行过滤。

(1)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进后再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

“我终于制得了纯水!

”对此,你认同吗?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纯水,还应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溶有较多 

的水是硬水,区别硬水与蒸镏水的试剂是 

,现象是 

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2.生活污水常有臭味,可能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土、氯化钠和碳酸钠等物质。

现欲将其处理后用于清洗厕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何种操作可除去其中的固体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什么物质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4 爱护水资源(学案)

1、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办法。

【自学阅读】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测试内容: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A、50多种 

B、60多种 

C、70多种D、80多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A、第二位 

B、第四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A、1/2B、1/3 

C、1/4 

D、1/5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A、内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 

B、4月22日 

C、6月4日 

D、7月4日

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A、湖北 

B、内蒙古 

C、河北 

D、天津

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A、1亿 

B、3亿 

C、5亿 

D、7亿

12、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金沙江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被水覆盖──蔚蓝色的“水球”;

总量很大(14亿立方千米,2×

1018吨)

2、海洋水:

(1)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

(2)作用:

繁衍水生生物;

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元素;

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

淡化海水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淡水资源:

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可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量的(能直接饮用的仅占水资源的0.769%);

2、淡水资源分布(26多个国家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况中)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

1012m3(居世界第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300m3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居世界八十九位)。

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