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0386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教育集团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古代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排除B;

中国古代农业以粮食种植业为主,而且材料只涉及到一个地方,且文学作品有夸张嫌疑,排除CD。

3.《宋史·

选举志一》记载:

“士有亲戚仕本州,或为发解官,及侍亲远宦,距本州二千里,令转运司类试,以十串之,取三人。

於是诸路始有别头试。

”“别头试”的出现

A.丰富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B.减少了人才选拔来源

C.有利于保证考试的公正

D.杜绝了考场舞弊现象

【详解】材料没有涉及考试内容的问题,排除A;

别头试是为特殊人员规定的特殊考试方案,并没有减少应试人数,排除B;

别头试只是为避嫌而另设的考场进行考试,有利于保证考试的公正,故选C;

按照材料,别头试只是从理论上防止熟人舞弊,但不能杜绝考场舞弊现象,排除D。

4.王夫之说:

“仁义者,心之实(注:

先天本性)也,若天之有阴阳也。

知觉运动,心之几(注:

认知能力)也,若阴阳之有变合也。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

A.实践重于理论

B.仁义重于认知

C.物质与精神并存

D.存在源于感知

【答案】B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王夫之的认识论体系,“心之实”,即“心”先天具有仁义之性是主要的,而“心之几”,即“心”具有的认知能力,能动的反映能力是次要的,故选B;

AC并非材料所述的中心含义,排除;

D是唯心主义观点,排除。

5.《新青年》传播的生物进化论,最初尚且接近其科学本质,但不久即在陈独秀等人的笔下异化为社会进化论。

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A.进化论出现新的发展趋向

B.混淆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

C.进化论唤醒了民族的觉醒

D.进化论的宣传主观色彩强烈

【答案】D

【详解】进化论最初在《新青年》传播时尚且能接近其科学本质,但不久,由于陈独秀等人的主观原因而异化为社会进化论。

因此,题干意在强调主观因素在进化论的宣传中有着强烈的作用,而不是进化论出现新的发展趋向,故A错误,D项正确。

题干中只是描述进化论在陈独秀等人的笔下被异化为社会进化伦,并没有对“民族觉醒”和“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的论述。

故BC错误。

6.据统计,1922年中共“二大”时工人党员21名,占党员总数的10.7%,三大时占37.9%,到1926年11月已达60%。

这反映出当时

A.中共已成国内的主要政党

B.国共合作的推动作用显著

C.中共强调本党的阶级属性

D.中共轻视发展农民的力量

材料体现不出中共已成国内的主要政党,排除A;

工人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是在不断的增加的,“到1926年11月已达60%”,说明中共强调本党的阶级属性,故选C;

材料没有提到国共合作的推动作用,排除B;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革命政党,不可能轻视发展农民的力量,排除D。

7.下面是一张报纸的号外,其报道的事件

A.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全面爆发

B.表明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决战阶段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

【详解】材料中“沈阳解放东北解放”与辽沈战役有关,表明解放战争处于大决战阶段,故排除A,选B;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是在三大战役之后,排除C;

1949年4月解放南京是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排除D。

8.1961年6月,毛泽东说:

“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

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此谈话理解正确的是

A.祖国统一是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前提

B.蕴含了“一国两制”构想的雏形

C.淡化了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

D.旨在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扫除障碍

【详解】材料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这实际上是“一国两制”构想,故选B;

台湾不可能支持新中国回归联合国,排除A;

当时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强烈,排除C;

我国是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排除D。

9.“以前威尼斯商人从地中海亚洲沿岸一带收购胡椒,每年不过二千一百吨。

而到十六世纪以后,每年运往里斯本的香料就猛增到七千吨。

”这主要是由于

A.欧亚直接贸易的形成

B.美洲加入了全球贸易

C.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D.轮船等新交通的出现

【详解】新航路开辟后,欧亚直接贸易的形成,所以运往葡萄牙里斯本的香料剧增,故选A;

B与材料无关,排除;

材料只是就个别贸易信息而言,不能断定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排除C;

轮船等新交通的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时间不符,排除D。

10.19世纪60年代,法国开始实行改革,例如议员可得到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会辩论记录,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等。

1870年4月,元老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上院。

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的变化意味着

A.工人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

B.民选议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C.元老院的政治地位元足轻重

D.皇帝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巩固

试题分析:

材料提到,议员可得到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会辩论记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选议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故B项正确。

A项错在“切实保障”,排除。

元老院受到削弱,不是无足轻重,故C项错误。

当时法国政体不是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法国

11.20世纪初,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尤其是照相技术的发展,绘画“不再作为自然的奴仆了”,要“为艺术而艺术”。

材料认为,此后的绘画将

A.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B.以静态的艺术形式展现

C.更强调主观的精神表现

D.力争展现最真实的场景

【详解】材料认为随着照相技术等科技的发展,绘画“不再作为自然的奴仆了”,再现的写实主义绘画将被摄影取代,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故选C;

AD符合受摄影技术影响之前的绘画特征,注重模仿写实,排除;

之前绘画即以静态的平面艺术形式展现,排除B。

12.针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继出台,苏联在理论上逐渐明确“两个阵营和两个平行市场”概念,并逐步确立了积极防御方针。

下列符合建立“平行市场”思想的是

A.优先和高速发展重工业

B.建立中苏友好互助同盟

C.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

D.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详解】材料中建立“平行市场”的举措是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而推行的在经济上控制东欧的行动。

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符合建立“平行市场”的设想,故选D。

AB是苏联积极防御和巩固社会主义阵营的举措,与“平行市场”信息不符,排除;

C为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美政策,与材料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二、非选择题:

共160分。

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35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英国为国内消费进口了454.5万公担棉花、4842.1万磅亚麻和大麻。

至1870年进口棉花增加到983.6万公担,羊毛增至1.71亿磅,亚麻和大麻增至590万磅。

”英国工业品的市场也随之扩大了。

“兰开夏棉织品的输出额从1843年的十四万一千磅增加至1854年的一百万磅。

”由于“航海条例”的取消运输费降低,从而降低了英国工业品的价格,增强了其竞争能力。

英国的机床、机车等重工业产品也越来越畅销,从1845年到1870年的25年中,英国机器输出量增加了一倍。

——摘编自《试论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材料二英国的本色棉布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下降57%,五十年代末,它在天津市场上的售价,按尺码计算,虽然低于土布的1/3,但是按重量计算,同样宽的土布每码要高出洋布差不多87%。

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天津的洋布价格甚至“仅有土布价格的一半”,但即便如此,也只是使“直隶和邻省的城市和集镇的人民因洋布较土布便宜而购买洋布”,而广大的“农村人民仍然爱好他们自织的土布”。

——摘编自《为继续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商品在华销售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状况产生的原因。

【答案】

(1)特点:

以进口工业原料为主;

对外大量销售工业品;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影响: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传播了英国的工业文明;

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

激化了英国与殖民地及落后国家的矛盾。

(2)状况:

英国棉织品仍没有打开中国市场。

原凶:

中国广大民众购买力较低;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英国盲目向中国倾销商品;

英国棉制品缺乏耐用性。

【详解】

(1)第一小问,由材料“进口了454.5万公担棉花、4842.1万磅亚麻和大麻。

”,可见以进口工业原料为主;

由材料“英国工业品的市场也随之扩大了”,可见对外大量销售工业品;

由材料“英国的机床、机车等重工业产品也越来越畅销”,结合所学,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第二小问,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英国工业品、机器的出口传播了英国的工业文明;

对外贸易的扩大,密切了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

英国对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的掠夺激化了英国与殖民地及落后国家的矛盾。

(2)第一小问,由材料“英国的本色棉布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下降57%”“农村人民仍然爱好他们自织的土布”,可见英国棉织品仍没有打开中国市场。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中国广大民众贫困,购买力较低;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对英国棉布起到抵制作用;

除此之外,英国没有结合我国国情,盲目向中国倾销商品,而英国棉制品虽然价廉但是缺乏耐用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孙中山的追随者非常渴望和平,因此不顾孙的反对,情愿同袁世凯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

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

他们也无视孙中山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

如此这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他们的退让迎来了袁世凯及其北洋旧部的十多年的统治。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则有关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状况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

论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

阐述: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设计了一个美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但是,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未认识到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认为推翻清政府即完成了革命任务;

袁世凯掌权后走上复辟帝制的独裁道路并废除《临时约法》,袁世凯及北洋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的代理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向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妥协。

所以,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暂时失败。

【详解】论题,先根据材料所述概括出材料主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在结合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革命设想与实践”自行拟定论题即可。

阐述,根据材料文字“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并未意识到……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只是乐于……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二)选考题。

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廷为适应新的形势和“预备立宪”,颁布了不少行政管理法规,主要的有:

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结社集会律》(共35条)<

违警律》(10章,45条)《清理财政章程》(35条)和宣统元年(1909)的《国籍条例》(5章,24条,附施行细则10条),以及在此前后发布的《户口管理规则》、《各学堂管理通则》等。

经过上述“修订”,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诸法分立,各有所司。

它标志着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法律体系开始解体。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行政法规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行政法规改革的主要意义。

涉及范围广泛;

以管理社会群体和行为为主体;

具有明显的近代性。

(2)主要意义:

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或依法进行社会管理);

有利于近代社会的形成;

推动了近代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依据材料行政法规的相关内容,把材料分层次表速,从法规的涉及范围、对象、地位上去划分即可得出特点所在。

(2)据材料“颁布了不少行政管理法规”、“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法律体系开始解体。

”和所学知识,从对当时、对后世的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前,美国在中东的势力,是微不足道的。

当时,除了列万特地区(今叙利亚和黎巴嫩)是法国的殖民地外,中东其他地区和国家基本上控制在大英帝国的手里。

二战爆发后,德国在欧洲战场上节节胜利,英、法军事力量受到严重损失。

为了保卫作为战略要冲和石油生产基地的中东,美国军队开进了中东,其政治影响不断扩大。

二战结束后,英、法的实力虽然大大地削弱了,但它们仍妄图恢复在中东的殖民统治地位,竭力加强对中东人民的控制和镇压;

而中东各国人民则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展开激烈的斗争,民族解放运动获得迅猛发展,英、法难以维持它在中东的统治地位。

另一方面,政治和军事力量大大增强的苏联,力图冲破西方帝国主义的封锁,打开进入地中海和波斯湾的大门,并支持中东各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打击帝国主义的势力。

战后,美国携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的实力,努力扩大它在中东的影响和势力,将中东置于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之中。

美国对中东感兴趣的目标可概括为下列四个方面:

扩大对中东石油资源的占有权;

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

遏制苏联势力进入中东;

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个依附于美国的犹太人国家。

——摘编自张士智、赵慧杰《战后美国对中东的扩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与中东关系发生转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与中东关系发生转折的影响。

(1)原因:

二战爆发后,为了保卫中东,保障战争的胜利,美国进入中东地区。

二战结束后,美国力图称霸全球,遏制苏联,进而企图控制中东。

(2)影响:

加剧了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为中东各国争取民族独立增添了新的阻力;

使中东成为美苏冷战和争霸的重要场所,严重威胁着中东和平;

等等。

(1)由材料“为了保卫作为战略要冲和石油生产基地的中东,美国军队开进了中东,其政治影响不断扩大”,可见和保卫中东,保障战争的胜利相关。

由材料“政治和军事力量大大增强的苏联,力图冲破西方帝国主义的封锁,打开进入地中海和波斯湾的大门,并支持中东各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打击帝国主义的势力。

战后,美国携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的实力,努力扩大它在中东的影响和势力,将中东置于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之中”,可见好美国称霸全球、遏制苏联进而企图控制中东的野心相关。

(2)大国插手中东事务,加剧了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而美苏干涉中东各国内政,为中东各国争取民族独立增添了新的阻力;

美苏把中东纳入争霸的范围,使得使中东成为美苏冷战和争霸的重要场所,严重威胁着中东和平。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王国维在1903年发表的论著《论教育之宗旨》开篇就强调了什么是教育的宗旨问题,他说:

“教育之宗旨何在?

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

何谓完全之人物?

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

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

一日身体之能力,一日精神之能力。

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

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调和之发达。

材料二他认为,“故教育之时,亦不能加以区别。

有一科而兼德育智育者,有一科而兼美育德育者,又有一科而兼此三者。

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国维体育教育观及其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国维的教育理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国维教育理念的意义。

(1)教育理念:

关注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

特别重视体育教育;

德、智、美三者要并行。

(2)意义:

冲击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对清末的教育改革、民国的教育都有一定的影响,开启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先河;

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1)由材料“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调和之发达”,可见关注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

由材料“一日身体之能力”,可见特别重视体育教育;

由材料“一科而兼德育智育者,有一科而兼美育德育者”,可见德、智、美三者要并行。

(2)王国维的教育理念首先冲击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具有教育思想启蒙的作用。

王国维的教育思想对清末、民国乃至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