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轻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0079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9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轻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XX轻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XX轻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XX轻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XX轻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轻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XX轻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轻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轻化工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另外,还需建设综合办公楼,变配电室,机修间,生产生活等辅助设施。

供热站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节。

(2)供热管网及其工艺方案

考虑XX县XX镇轻化工业园供热现状,本项目包括集中供热站至企业热用户供热主管网,建成后,主管网长度2100m。

供热管网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

1.2编制依据及范围

1.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4.《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

5.《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

6.《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

7.《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8.《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1.《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

12.《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

1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1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1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1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

1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

18.《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

2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9.《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

3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3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3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3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36.《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3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3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3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4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4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4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4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4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2.2编制范围

1.分析产品市场趋势和前景;

2.确定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及配套工程;

3.确定工程技术方案、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4.提供原材料、动力等供需数据;

5.项目环保、安全卫生、消防措施;

6.项目投资估算及用款计划;

7.提出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8.测算项目的投资效益;

9.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

1.3可行性研究结论

1.3.1项目经济效益

该项目全部投资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1.67%,税后财务净现值1856.58万元。

各项财务指标均满足行业规定,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序号

指标和数据名称

单位

指标和数据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含全部流动资金)

万元

5966.34

项目建设总投资(含铺底流动资金)

5502.94

1.1

固定资产投资

5304.34

1.1.1

静态投资

固定资产建设投资

5004.09

基本预备费用

300.25

1.1.2

动态投资

涨价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2

流动资金

662

铺底流动资金

198.6

3

项目资本金(注册资本)

资本金占总投资比例

%

88.9

资本金

安徽XX县XXXXX有限公司股比

100

4

固定资产投资借款

短期借款

5

销售收入(不含税)

7430.4

生产期平均

6

营业税金及附加

0.47

增值税

4.75

7

总成本费用

6489.85

8

利润总额

940.07

9

所得税

235.02

10

税后利润

705.05

11

各投资方

安徽XX县XXXXX有限公司股利

571.09

12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2.1

财务内部收益率

全部投资所得税前

15.41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

11.67

自有资金

14.46

安徽XX县XXXXX有限公司投资

12.77

12.2

财务净现值

3950.72

IC=8%

1856.58

2991.83

1926.89

12.3

静态投资回收期

不含建设期

5.5

6.64

12.4

动态投资回收期

7.75

10.21

8.07

9.47

12.5

总投资收益率

15.76

12.6

投资利税率

12.7

权益投资净利润率

13.29

13

清偿能力分析

13.1

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率

24.37

流动比率

7.76

速动比率

13.2

最大还款期

14

盈亏平衡点

46.83

1.3.2综合评价

XX县农业基础好,有丰富的玉米、小麦秸秆资源可以利用。

用可再生能源替代锅炉燃煤进行集中供热,既利用农民废弃难以处理的秸秆,化废为宝。

又可以节约煤炭,可减轻锅炉燃煤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集中供热建成后,将有利于改变部分企业污染严重的问题,可节约拆迁费用,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工程建成后可拆除新工业园区内已有的锅炉和烟囱并避免再新建小锅炉房,可改变原有供热设施简陋、供热条件落后的局面,符合国务院关于环境治理整顿的政策方向,其意义非常重大。

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符合当地政府中长期发展规划方向。

本工程项目技术上可行,厂址条件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建设是必要的,是可行的。

从生态效益分析看,一是项目单位将按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思路,以可再生的生物质为锅炉燃料,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是项目建设将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理念进行建设,使工业区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新厂区。

本项目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和高效、清洁的利用能源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但一次能源储量少,其中煤的储量为世界的1/10,石油储量为世界的1/40,天然气储量仅为世界的1/100。

而我国人口占世界的1/4,相比之下,一次能源人均占有量相当低。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已达到22.2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翻了一番,超过了13亿吨标准煤,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能源消费大国。

能源短缺和能源消费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目前我国人均一次性能源的消费量不到美国的1/18,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与世界一次性能源构成不同的是我国以煤为主,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煤炭消耗占一次性能源的比例为74.2%,原油15.2%,天然气2.9%,水电7.7%。

由于煤的高效、洁净利用难度较大,使用过程中已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另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人均石油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2。

近年来,我国石油消费逐年增长,2004年石油消费量达2.92亿吨,进口石油1.23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2.1%。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预测,2020年中国石油的需求量将为4.5亿—6.1亿吨,届时国内石油产量估计为1.8亿吨,进口量将为27亿—4.3亿吨,进口依存度将达到60%—70%。

过分依靠进口原油不仅使国民经济蒙受较大的损失,也会给我国的战略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排放的SO2和CO2已严重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到2006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亿千瓦,社会用电量达2.25万亿度,其中火电约占82%,发电量约18万亿度,年消耗煤炭约9.5亿吨,据初步预测,到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30亿吨标煤。

根据环保局统计,2003年我国耗煤15.8亿吨,全国探明的煤炭可开采的储量为618亿吨,30年左右将被开采完。

就世界煤、石油、天然气储量而言,煤炭只能用230年,石油只能用44年,天然气只能用62年。

综上所述,世界一次能源缺乏,而我国一次能源更是紧缺,各国都在寻找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垃圾废料、生物质能等。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

目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

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及供热是我国迫切需要的,是解决能源出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最好途径之一。

为此,我国于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目的是为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将生物质利用技术和中国的环境保护相结合,增加当地就业,增加人民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循环经济,是利国利民的事业。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改善环境的需要

矿物能源的无节制的使用,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导致全球气温变暖、损害臭氧层、破坏生态圈碳平衡、释放有害物质、引起酸雨等自然灾害。

矿物能源的消费产生大量的CO、SO2、CO2和NOx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利用生物质能源—秸秆作为燃料发电、供热,可以大量减少SO2的排放,秸秆中硫的平均含量约为0.13%,相当于燃煤含量的1/10左右。

目前世界上瑞典、葡萄牙、丹麦、芬兰等国家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其发电量占电力消费总量的25~50%。

按照国家近期出台的对于再生能源发展的规划,到2020年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占火电总容量的6%测算,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可大大减少SO2的排放量。

利用秸秆发电,可减少燃煤电厂带来的SO2对大气污染,减少粉煤灰、粉尘的排放,也不致随地焚烧秸秆造成交通事故。

变废为宝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利用可再生能源—秸秆发电、供热是解决能源短缺和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

2.2.2新能源开发的需要

生物质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约1700亿吨,其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

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生产电力,从而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保护国家能源资源,减轻能源消费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持续能源重要部分,到2015年,全球总量能耗将有40%来自生物质能源,主要通过生物质能发电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的产业化发展实现。

近几年,国家对生物质能源利用极为重视,2005年2月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对包括秸杆发电在内的生物质发电出台了特殊的优惠政策。

标志着生物能源开发已走向法制化轨道。

2.2.3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通过采取提高粮价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推广秸秆发电是鼓励农民种粮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

农民把粮食等主产品出售后,还可把秸秆卖给电厂,增加收入。

同时,秸秆燃烧后的底灰、炭灰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钾、镁、磷和钙元素,将底灰、炭灰返还到农田,又可降低农民施肥成本。

我国年产秸秆8亿吨左右,造肥还田、家庭燃用消耗约35%,剩余5.2亿吨左右的秸秆没有利用。

按秸秆发热量计算,5.2亿吨秸秆发热量相当于2亿吨煤的发热量,秸秆如按每吨180元(湿重),590元(干重)卖给电厂,农民可增加收入936亿元,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大有好处。

2.2.4缓解能源紧张的需要

近几年以来,全国煤炭供应吃紧,价格不断上涨,造成部分小型燃煤电厂限产或亏损,而生物质是一种高科技、新型、环保、可再生能源方式,是缓解目前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目前在XX县,大部分秸秆用于炊事、取暖,甚至在农田里焚烧掉,处于低效利用状态,其转换效率仅为10%~20%左右,不仅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而且燃烧秸秆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大气,引发火灾,由于浓烟造成的突发交通事故、火灾等一系列事故,带来无法估量的社会危害。

建设生物质燃料锅炉集中供热项目,一方面,将秸秆热能转化为热能,可以开发出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另一方面,秸秆充分燃烧利用,可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

大大低于我国燃煤锅炉的烟灰排放水平,可有效降低污染,保持生态环境。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用生物质作能源的市场优势分析

生物质能最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据估算每年贮存的能量约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

而作为能源的利用还不到其总量的1%。

通过生物质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燃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用生物质作锅炉燃料,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节能减排方式。

在我国,随着煤炭大量的消耗和使用,空气质量状况较差,严重威胁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健康。

我国剩余可开采储蓄仅为1390亿吨标准煤,按照中国现在的开采速度16.67亿吨/年,仅能维持83年,因此,开发新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替代煤炭这种传统能源,逐年迅速降低煤炭的消耗量,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已成为关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我国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每年达8亿吨,仅安徽省省每年就生产8000万吨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用秸秆替代煤炭用于锅炉燃料,其原料极为充分,且不与人争粮,不与民争地。

使用秸秆生物质动力替代原煤燃烧发热技术,可以顺利实现大规模的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对贯彻国家既定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降低对煤的依赖”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生物质动力替代原煤燃烧使锅炉供热技术的特点是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安全稳定性较好,有着十分广泛的市场前景。

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采用生物质燃料用于工业锅炉燃烧,技术先进,工艺不甚复杂,运行成本较低,符合环保政策。

(2)采用生物质燃料用于工业锅炉燃烧,不需要加入助燃剂之类的化工原料直接得到含硫量极低、发热量较高的燃料产品,将生物质燃烧用作工业锅炉,流程短、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污染低。

(3)采用生物质燃料用于工业锅炉燃烧,质量稳定,易于充分燃烧,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少,不存在焦油清除和污水问题。

因而,其运行成本较低。

在环境保护上,秸秆生物质动力煤燃烧技术,CO2排放量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小。

生物质可达到以下标准:

1.全水分10%左右

2.湿水分8%

3.灰分5%Aar左右

4.全硫0.13%Sar左右(平均含量)

5.低位发热量3500kCal/kg

(4)生物质能资源能量密度低,高度分散,从秸秆的收集、运输到炭化成型直到锅炉燃烧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我们把高度分散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因地制宜的相对集中起来,收集过程中,既把农民由单纯的能源生产者变成了能源经销商,并逐步实现产业化,进而走向产业集群。

生物质能源具有分散收集,就地作锅炉燃料的特点,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循环发展。

(5)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给予大力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印发秸秆综合利用新机具奖补意见的通知》(XX政办秘[2014]7号)等文件中都对可再生能源利用,做出了强有力的支持政策。

这样可以合理地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

3.2热负荷分析

目前已进入工业园的企业有多家,主要用热企业情况如下:

(1)XX县凯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投产运行,该厂现自备有一台2t/h锅炉(有集中供汽后将停用)。

第一期用蒸汽6t/h,蒸汽温度170℃以下;

第二期用蒸汽9t/h,蒸汽温度170℃以下。

(2)安徽腾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建,2014年10月可以调试。

第一期用蒸汽7t/h,蒸汽压力0.4MPa以下;

第二期用蒸汽6t/h,蒸汽压力0.4MPa以下。

(3)安徽京工建新型建筑材料公司,用蒸汽2t/h,蒸汽压力0.4MPa以下。

(4)安徽恒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待建,第一期用蒸汽4t/h,蒸汽温度170℃以下;

第二期用蒸汽6t/h,蒸汽温度170℃以下。

(5)安徽沃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待建,用蒸汽30t/h,蒸汽压力0.4MPa以下。

目前,工业园区内自建小锅炉容量小,效率低,污染严重,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表3.1园区工业热负荷一览表

企业名称

蒸汽参数

压力(MPa)

温度(℃)

一期

蒸汽用量(t/h)

二期

1

XX县凯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0.7

170

6.0

9.0

2

安徽腾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0.4

152

7.0

3

安徽京工建新型建筑材料公司

2.0

4

安徽恒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4.0

5

安徽沃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30.0

合计

19.0

51.0

本集中供热工程一期拟建设1×

20t/h秸秆燃料锅炉及配套设施,建设管网主要对XX县凯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需6t/h蒸汽)、安徽京工建新型建筑材料公司(需2t/h蒸汽)、安徽恒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需4t/h蒸汽)、安徽腾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需7t/h蒸汽)实行集中供热。

本集中供热工程二期拟建设1×

35t/h秸秆燃料锅炉及配套设施,建设管网主要对安徽沃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需30t/h蒸汽)和安徽腾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实行集中供热。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

4.1燃料来源

XX县地处淮北平原北部,属黄淮海冲击平原,辖23个乡镇257个行政村,总面积1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适宜粮食种植。

农业科技较为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