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0058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1)按角分:

长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一类(有直角);

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类(没有直角)。

(2)按边分:

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

梯形一类(对边不相等)。

(3)按边分:

正方形、菱形一类(四条边都相等);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一类(四条边不都相等)。

(4)小结:

师:

你们分的好极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

那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3、画四边形。

请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说一说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拼四边形。

第1列和第3列的同学任取一块七巧板,第2列和第4列的同学取一块七巧板想办法和1、3列同学拼成一个四边形。

四、巧做练习,拓展延伸

1、判一判:

制作闯关游戏,巩固四边形的知识。

2、数一数:

让学生仔细观察所给的图形中共有几个四边形。

3、走迷宫:

“小猴找桃”

你能帮小猴穿过迷宫吗?

经过的路必须是四边形!

让学生画出小猴的行走路线,再次让学生对四边形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五、反思评价,升华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谈话: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

48元,普通快客票价:

65元,动车票价:

54元)

提问: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

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

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

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1:

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

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2)两位数的退位减。

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列式65-48。

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先算65-()=()再算()○()=()

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

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

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3)比较算式。

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

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

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

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本节课是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

教材中的例1采取让学生估计、测量、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然后利用学生尺让学生认识毫米,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一分硬币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做一做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深化了这部分内容。

学习好本课的内容是以后学习长度单位、估测和实际测量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于本节课学生并不陌生,从知识角度方面来讲有厘米、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角度来讲在每个学生的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

可以说对此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程中尽可能多地经历数学交流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应用意识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一、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测量过自己的身高吗?

谁来说说你的身高是多少?

在测量身高的时候,你们用到了什么单位?

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

1厘米有多长吗?

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2)课前老师请每位小朋友摘下自己的校徽,现在请你仔细观察校徽,你能估

计一下它的长和宽吗?

(指名几位)究竟估得准不准呢?

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准确的长度呢?

(测量)以前测量过吗?

想一想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校徽一端要对准0刻度)现在请你赶紧测量一下吧!

(学生汇报)可能:

有的说宽1厘米多一点,有的说2厘米不到。

那也就是说宽不是整厘米数,如果老师想知道他的准确长度那怎么办?

(3)师小结:

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它,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

(板书课题)

(一)认识毫米,感知1毫米的长度

1、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毫米吗?

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

2、指名到投影上来找毫米。

(师放大尺子)

生可能:

一小格就是一毫米

大家找的和他一样吗?

(恭喜你们找的很正确)

3、小结:

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许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指任意1小格)这是1毫米长,这也是1毫米长。

4、其实我们的校徽,它的厚度就是1毫米,请你摸摸厚度,觉得1毫米怎样?

(很短)现在请你像老师一样把校徽这样捏住,然后再慢慢抽去,观察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象什么呢?

(一条缝隙)

6、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大约长1毫米呢?

(介绍:

5角硬币、磁卡等)

7、思考:

生活中量什么样的物体用毫米做单位比较合适呢?

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要用毫米做单位。

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也需要用毫米做单位。

8、既然毫米的用处这么大,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把1毫米的长度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吧!

(二)认识1厘米=10毫米。

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这样的几毫米呢?

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

(为了数起来方便清楚,小朋铅笔指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

2、有发现了吗?

(指名:

1厘米里有10毫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几的?

大家数出来的结果怎样?

(再指一两位)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0毫米呢?

俞老师也来选1厘米,咱们一起数好吗?

3、怎么样?

(1厘米正好是10毫米)

4、师板书:

1厘米=10毫米(齐读:

顺倒各一遍)

5、问:

那么2厘米是多少毫米?

4厘米呢?

(三)测量

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也知道了毫米和厘米大哥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测量问题。

1、书本P3做一做

(1)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厘米7毫米就是几毫米?

(3)表扬填对者

2、测量每条边长度(以毫米为单位)

(1)独立测量

(2)指名汇报

三、巩固新知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铅笔的长约18()

(2)一分硬币的厚度约1()

(3)教室的长约8()

(4)玲玲的身高为125()

(5)一枝粉笔长75()

(6)小芳家到学校距离为200()

(7)一把钥匙的长45()

(8)练习本的厚约3()

2、我会算。

50毫米=()厘米

76毫米=()厘米()毫米

3厘米=()毫米

100毫米=()厘米

4厘米3毫米=()毫米

(四)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

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

《三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

三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1

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

初步概念。

教学关键:

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纸片

一、创设情境

由分月饼不公平,引出“平均分”;

把一个月饼分成大小的不一样的2份,不公平,再次强调“平均分”;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引出“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进行表示,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一)认识1/2的意义和读、写。

(二)认识1/3的意义。

(三)概括分数的意义并叙述几分之一。

(四)折纸游戏,补充分数的意义。

(五)引出分数的概念。

(六)自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指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闯关游戏)

第一关:

考查分数的读法。

第二关:

看图写分数,并说理由。

第三关:

判断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

四、全课总结

这一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升华

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以班级人数为例,每个学生是班级人数的几分之一,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下课后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回家后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三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2

1、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数学活动,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怎样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金色的秋天即将过去,一只蝴蝶在草原上忙碌,它要干什么呢?

原来它是受了智慧老人的差遣,要去给百变小樱送一封信。

小樱会不会让我们看信的内容呢?

噢,是智慧老人邀请她到数学城堡去呀!

二、讨论合作,探究搭配方法

1、尝试猜想。

小樱带了2件上衣,3件下装,如果她每天都想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她可以不重复地穿几天?

2、思考讨论。

(1)引导思考:

用2件上衣和3条下装搭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你可以想一想、画一画、甚至算一算,用最简便的方法把各种穿法快速记录下来。

(2)独立思考,尝试表示。

(3)小组交流: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指导小组活动。

3、展示汇报:

现在哪组来汇报?

你们是怎么想的?

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请不同表示方法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说明,其他学生评价。

预设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1)数字表示;

(2)文字表示;

(3)符号或图形表示:

(4)计算。

4、观察比较

(1)刚才我们展示了这么多表示办法,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小结:

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先定衣服,再配下装,第一件衣服可以配3天下,第二件衣服又可以配3天下装,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另一种方法是先定下装,再配衣服,第一条下装可以配2件衣服,第二条下装也可以配2件衣服,同样地第三条下装又可以配2件衣服,一共也是6种搭配方法。

可见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

角度去思考。

(课件演示)

(2)刚才同学们还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看来有顺序地连一连、排一排能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像我们刚才说的穿衣服时不遗漏、不重复、有序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数学问题——搭配问题。

板书:

搭配

5、拓展延伸

(1)如果小樱想在数学城堡里待一星期,她能不能做到每天都有不同的穿法?

那该怎么办?

(2)请你帮她增加一件上衣或者一条下装,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和同桌交流。

请不同方法的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评价。

如果在前面学生没有想出用算式的方法,在这里教师可适当引导,使有能力的学生初步感知。

6、感知提升

如果带4件衣服,3条下装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如果5件衣服,4条下装呢?

6件衣服,6条下装呢?

三、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密码门

带好行装,小樱来到了数学城堡,哎呀,数学城堡的门是密码门,她是头一次来,不知道密码,怎么办呢?

这时智慧老人告诉她,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2、4、9中的一个,各位上是3、6、8中的一个,密码可能会是哪些两位数呢?

你能帮助小樱把所有的情况都罗列出来吗?

学生独立尝试、汇报评价,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得出两种不同的有序思考的方法:

先定十位上的数字,再配个位上的数字;

先定个位上的数字,再配十位上的数字。

2、选定路线

小樱进了城堡的门,智慧老人要她到数学乐园去找聪聪和明明,她有几种不同的走法呢?

先指导学生看懂图,学生在书上画一画,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讨论交流。

指名展示汇报。

3、拍照

小樱到了数学乐园,见到有几个小朋友争着要和聪聪、明明拍合影呢,他们每人都要和聪聪、明明单独拍照,小樱的魔杖能拍10次,够吗?

如果小樱也要和聪聪、明明各拍一张合影呢?

4、选择交通方式

拍完照后,聪聪、明明问小朋友们最想上哪儿的大学,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回答呢?

是呀!

北大、清华是很多学生们向往的大学,希望你们努力学习,能到那儿去上大学。

北大、清华都在北京,如果从银川到北京,我们可以怎样去呢?

出示课件。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三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2~133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读、写分数,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1、

(1)做期末复习第4题。

(2)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以为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并说明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4)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空白部分。

2、做期末复习第5题。

(1)学生做在书上,米、米表示什么?

(2)补充练习:

7分米是()米;

56分米是()米。

6厘米是()米;

28厘米是()米。

3、做期末复习第6题。

(1)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4、在()里填上合适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

(1)做期末复习第7题。

(2)补充练习

2、

(1)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铁路。

甲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乙队修了这条公路的。

两队共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2)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是千米,他已走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你认识了分数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填空:

(1)是()个。

(2)是()个。

(3)米是()个米。

三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

【推荐二:

《三年级下期数学教案》】

三年级下期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2.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数量关系式的意识;

3.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一、口算

14×

10  20×

21  40×

12  80×

30

小黑板出示。

二、笔算

小黑板出示:

34×

54  67×

19  40×

87

集体反馈。

三、完成复习第6题

思考:

怎么算总千克数?

集体反馈时,提问:

如果这三题,要你要一句话概括一下,你是怎么算的,你会怎么说?

四、完成复习第7题

然后指点回答。

1.用35×

90,得电脑的价格。

2.电脑的价格比计算器的价格多多少元?

3.电脑的价格与计算器的价格一共多少元?

等等。

五、完成复习第8题

集体解答。

六、研究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出示:

24×

11  35×

11  57×

11

完成后,让学生思考一个数与11相乘有怎么的规律?

最后通过竖式引导得出:

一个数与11相乘,只要将这个数两边位,中间加,还要注意进位就可以了。

然后用比赛的形式完成思考后面的填空题。

七、补充作业。

三年级下期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P2—P3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具:

挂图、“附页1”图1。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

二、玩中学

1.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

铅笔0。

50元尺子1。

06元笔记本3。

50元

书包45元水彩笔16。

85元钢笔8。

00元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

2.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2)说明像3。

50,1。

06,16。

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认识小数点。

(3)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

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4)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

(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

(5)小讨论:

小数点重要吗?

(小明把笔记本的单价3。

50元写成0。

3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

让学生议一议,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