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9907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黑龙江宇林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

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质量标准:

合格,达到与该工程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

工期要求:

工期730日历天。

石井东南片区位于石井污水系统的东南部,总纳污面积为16.34km2。

该工程的污水收集范围是石井污水系统内的夏茅涌、均禾涌支涌、白海面涌流域,纳污总面积551.82ha。

近期可收集污水量为2万m3/d,远期可收集污水量为5.57万m3/d。

该工程包括均禾涌支涌周边污水管、永泰东区污水管、黄边~鹤边污水管、夏茅涌支涌截污完善工程等4个子项。

管道总长15.41km,管径为D300-D1200。

本工程为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工程,设计通过新建污水管网衔接、完善现状污水管道,工程按服务范围分为4个子项:

1、均禾涌支涌污水管:

主要为望岗西岭涌、罗岗南涌,包括望岗村、罗岗村、西岭村等地块;

2、永泰东区污水管:

主要为大坑口涌及其支涌区域;

3、黄边—鹤边污水管:

主要包括106国道两侧的黄边村、尹边村、鹤边村等;

4、夏茅涌支涌截污完善工程:

主要为华南北路以南、白云大道北以东的永泰村。

本工程为新建污水管道约15.4Km,管径DN300~DN1200,明挖管道施工约12297m,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

顶管施工约2830m,采用Ⅲ级钢筋混凝土管及Q235B钢管,过涌钢管施工60m,其中钢管顶管施工约142m;

污水管网附属建筑物有检查井、截污井、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及倒虹井等。

根据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对本工程地下管线的探测情况,工程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共有给水、电力、煤气、路灯、电信五类管线,各施工区域地下管线情况如下详见《地下管线保护专项方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平面图纸及《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结合《地下管线保护专项方案》及项目部对现况管线的调查情况,制定《管线保护应急救预案》。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坚持“区域划分、区域管理、各负其责、整体协调”为基本原则,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各种管线(地上、地下)保护责任制,完善保护管线工作各项制度,降低系统风险,保证各种管线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给企业和社会造成的损失。

本工程由公司负责整体协调工作,编制石井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工程—石井东南片区一期地下管线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管线保护体系,编制施工生产区域内的地下管线保护应急救援预案。

实行统一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责,加强日常管理和演练,确保事故状态预案启动的有效性。

三、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

根据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引发的伤害和其他影响的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是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组织的救援行动。

其任务是及时控制危险源抢救伤员,指挥现场施工人员有组织的撤离,消除危害后果等,重点是保护人群的生命安全。

四、成立管线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姜悦忠

副组长:

林桂秋、林武烈、李绪兴

成员:

林锦涛、林少雄、林才顺、吴铅辉、郑楚光、郑桂杨、林振南、曹少清、郑海锋、杨永忠、方鸿新、郑志远、涂继强、张文毫、林玉锋、魏学和、陈亚胜。

五、各主要成员职责

组长(姜悦忠):

负责组织制订管线事故救援预案及事故状态下的现场指挥救援工作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副组长(林桂秋、林武烈、李绪兴):

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应急队伍的调动、协调事故现场的有关工作。

生产经理(林武烈):

负责对事故现场救援小组人员的抢险、救援工作的指挥;

负责事故现场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安全负责人(李绪兴):

协助生产副经理进行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

负责事故现场调查、处理、取证及事故报告等工作。

技术负责人(林桂秋):

负责重大危险源的数据统计及控制措施的编制及事故现场的有关技术数据的统计工作。

机械负责人(林才顺):

负责应急预案演练及事故现场的车辆设备、救援设备指挥调动工作。

施工用电负责人(杨永忠):

负责事故现场的事故照明保障工作及触电救援工作。

环境保护责任人(林锦涛):

负责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及保护工作,负责负伤人员的疏导工作。

医疗救护负责人(郑楚光):

负责应急预案演练及事故现场的人员抢救工作及伤员的转运工作,配合急救中心及医院医疗诊治工作和伤员的伤情统计工作。

后勤保障负责人(陈亚胜):

负责应急演练及事故现场的物资保障工作及事后善后处理工作。

拆迁员(涂继强):

负责保障事故现场的道路畅通、路口接车引导抢险、抢修、救援车辆顺利进入事故现场。

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1、成立地下管线保护领导小组:

2、专业、劳务分包队伍进场后成立管线(地下、地上)保护领导小组上报项目部备案。

3、由生产经理林武烈组织工程部、技术部、安全部及拆迁人员绘制出施工区域内管线综合图,制定《地下管线保护专项方案》(注:

保护措施、平面图、断面图)。

4、制定《管线保护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5、定出施工区域管线负责人、管理人员。

6、及时与施工区域内所有地下管线所属的管理单位联系接洽,同时与该段地下管线巡线人员接头,详细了解地线情况,经现场实地勘察,落实管线高程、位置、规格及保护要求,双方签字认定。

七、动土施工管理制度

1、施工前,由熟悉管线走向的拆迁人员对具体施工负责人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并填写《管线(地上、地下)管线保护确认单》,由安保人员及现场施工员进行全过程监护。

对现场已探明的地下管线在地面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识牌注明管线种类、产权单位、位置、走向、埋设深度,同时,有禁明火要求的必须注明。

2、编制《管线(地上、地下)保护专项方案》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查监督实施。

3、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明物体时,施工人员必须暂停作业,并立即上报到项目部有关负责人,同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经确认管线设施对施工没有影响后方可继续施工。

4、各级施工、作业人员未接到明确书面交底单,不得进行施工作业,对未接到交底盲目施工的施工作业人员从严处罚,对于盲目施工的外施队伍,按照准入清退制度进行处理。

5、动土施工前必须经项目部各有关部门确认,方可施工(重点:

反铲挖土,机械钻孔,推土机等机械施工作业)。

6、施工范围接近地下管线时,安全员必须在施工现场旁站监督。

八、地下管线保护流程

1、技术部查图,将管线位置、高程、走向、规格向工程部和现场施工负责人交底,车辆放线定位,在地面设置明显的标记。

2、工程部队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负责人,管理人员交底。

3、地下管线负责人、管理人、采取物探、探坑的方式,落实地下管线位置、高程、走向、规格。

实施过程中要有交底,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管线安全。

4、工程部将管线信息反馈到技术部,由技术部编制专项保护方案。

5、工程部落实实施管线保护方案。

6、安全部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

7、恢复管线,施工结束。

九、日常教育管理及预案的演练

为了能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组织落实、装备落实、教育落实、制度落实、训练有素。

具体要求:

1、项目部应急领导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预案实战演习。

2、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会议,研究应急救援工作。

3、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培训演练计划,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应急培训。

4、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应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以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和自救能力。

5、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把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6、项目部每年年底对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一次总结评比,奖优罚劣。

十、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在项目部安保部设立值班室,建立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有管线保护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值班,建立通讯录以保证通讯畅通。

选择广州市嘉禾益民医院作为应急救援的定点医院。

现场发生地下管线破坏事故后,在两小时之内上报建设单位和管线产权单位,同时上报驻地办和总监办。

事故报告程序:

管线(地上、地下)破坏事故现场报告程序:

管线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现场负责人应急救援人员施工单位、项目部管线保护应急救援组织驻地监理工程师总监办管线保护应急救援组织项目管理处管线保护应急救援组织市级管线保护应急救援体系有关部门。

管线保护应急救援组织报告程序:

施工单位、项目部管线保护应急救援组织建设单位及产权单位市级管线保护应急救援体系有关部门。

当项目现场发生各类事故时,事发项目现场无法控制或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打电话向市有关部门求助,如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拨打119火警电话求助。

如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时,应拨打85515920煤气公司抢险电话求助。

如发生中暑、中毒、疫情事故时,应拨打120市急救中心电话或83822400市卫生防疫监督所电话救助。

如发生交通事故,应拨打122交通事故处理中心。

如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或特殊气候造成的上述情况)等事故,造成人员受伤的,应送伤员到医院救治或拨打120市急救中心电话求助。

如发生坍塌(倒塌)事故时,应拨打119电话求助。

如高压电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属广州地区的拨打95598广州地区供电应急电话求助,属外地的要拨打工程所在地供电部门抢救电话求助。

遇紧急情况也可以拨打110电话求助。

管线事故报告程序流程图如下:

管线保护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如下

十一、抢险、抢修、救援措施

1、燃气管道

项目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组织各部门、成员赶到现场,按照报告流程图向各有关部门报告,请产权单位采取紧急措施,(关闭管线上下游截门)派专业维修队到现场抢修。

在组长、副组长指挥下,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同时如有人员受伤,先抢救伤者,根据事故造成危害的范围疏散范围内的人员,防止事态扩大,造成人员伤亡,并控制火源防止爆炸事故。

如果实施过程中对事态控制能力不足,由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决定是否请求武警、公安、消防部门支援。

在救援过程中各成员要加强自身保护,防止发生人身伤害。

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组织相关人员调查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

2、国防光缆

项目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组织各部门、成员赶到现场,按照报告流程图向各有关部门报告,请产权单位采取紧急措施,派专业维修队到场抢修。

在组长、副组长指挥下,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同时如有人员受伤,先抢救伤者。

在救援过程中,各成员要加强自身保护,防止发生人身伤害。

3、通讯电缆、电力、电信

项目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组织各部门、人员赶到现场,按照报告流程图向各有关部门报告,请产权单位采取紧急措施,派专业维修队到场抢修。

封闭事故现场,救护伤员,疏散人员。

根据事故大小,请求相关部门单位支援,保护事故现场。

管线单位通讯录

单位名称

姓名

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