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建设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944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建设可研报告.docx

《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建设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建设可研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建设可研报告.docx

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建设可研报告

 

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

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一一年七月

版本记录

版本编号

版本日期

说明

修改人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依据1

1.3项目目标2

1.4项目范围2

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3

2.1深圳供电局业务现状分析3

2.2存在问题及需求分析4

第3章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6

3.1项目必要性分析6

3.2项目可行性分析7

第4章初步建设方案9

4.1设计原则9

4.2全面(业务)蓝图9

4.3系统功能架构10

4.4系统集成要求11

第5章实施计划12

5.1实施内容12

5.1.1生产技术管理12

5.1.2调度管理15

5.1.3安监管理18

5.2实施时间20

第6章效益分析21

6.1推动生产业务“一体化、规范化”管理,支撑管控模式转变21

6.2实现系统整合、信息共享和协同21

第7章风险分析22

7.1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22

7.2系统应用的风险及对策22

7.3项目范围的风险及对策23

7.4实施队伍的风险及对策23

第8章结论24

第9章系统配置清单25

第10章项目将投资估算25

第1章概述

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南方电网公司成为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目标要求,南方电网公司编制了《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将按照企业级应用系统建设思路,结合绿色电网建设的目标和需求,以战略支持型信息化建设为导向,在完善组织架构,规范管控模式、再造业务流程,创新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系统的横向集成、纵向贯通。

企业级资产管理系统是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需要贯彻公司总体战略、按照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一体化构建,覆盖规划管理、计划管理、项目管理、物资管理、设备运维管理、电网运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实现规划、建设、生产运行的一体化和精益化管理,支持先进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建,支撑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提升南方电网公司运营管理水平。

生产运行子系统做为资产管理系统的其中一个子系统,在支撑资产管理系统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生产运行子系统的建设将实现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作业标准、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七个方面的统一、规范。

项目依据

本项目建设依据如下:

a)GB8566-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b)ISO9000——国际标准化组织9000系列标准

c)GB/T14394-19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d)CB1360-2002——《计算机软件测试规程》

e)《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规划》

f)《南方电网公司面向服务的信息技术构架(SOA)框架规范》

g)《深圳供电局落实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接轨香港国际先进电力企业供电可靠性及安全生产工作子方案》

项目目标

按照资产全生命周期、客户全方位服务、资源集约化管理理念,将深圳供电局主网生产部分、配网生产部分改造为既满足南方电网公司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的要求,又具创新功能的主配一体、先进实用的安全生产一体化信息系统,全面覆盖安全监察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等核心业务,通过信息化与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等手段的深度融合,提升生产管理、电力调度、设备资产管理三个核心能力和安全保障、应急处置、科技创新三个支撑能力,实现管理模式由弱管控向强管控、技术体系由分散向一体化、生产资源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1.1项目范围

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用户范围包括深圳供电局相关业务用户,功能覆盖生产技术、调度和安全管理。

 

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2.1深圳供电局生产业务现状分析

目前深圳供电局主网生产管理系统和配网生产管理系统是分开部署的。

其中主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如下:

生产技术管理:

设备管理、缺陷管理、检修管理、试验管理、操作票管理、工作票管理、运行工作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巡视管理、供应商评价管理、班组管理、设备状态评价管理、项目成果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信息项目管理、科技项目管理、修理项目管理、技改项目管理、跳闸管理、安全生产指标管理、备品备件管理、设备验收启动管理;

调度管理:

停电管理、继保定值管理、运行方式转换管理、网供关口管理、接入自动化管理、调度日志管理、调度月报管理、启动方案管理、发电计划管理、VQC定值单管理、电网参数报送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记录管理、安全隐患管理、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管理、安全检查管理、安全工器具管理、安全奖惩管理、安全组织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外包工程管理、外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事故报告管理、两票检查管理、安全培训管理、安全会议管理。

具备特点如下:

(1)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及规范化的业务流程确保电网生产安全性生产管理系统依据公共信息模型(CIM)构建电网设备模型,建立统一、规范的设备分类及编码体系,覆盖了输变电、调度、安监等电力核心业务,并运用多种措施和管理手段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2)以设备为中心的资产管理

设备是电网的基础,是电网最重要的资产,通过设备管理可以进行整网资源配置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收益。

在CIM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圳供电局完成了设备分类及编码工作,有效解决了电力行业设备编码中普遍存在的规范性、唯一性问题。

此外,编码体系的建立同时为管理信息化系统与SCADA/EMS等物理隔离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交互提供编码支持,统一了电网设备对象/资源标识,使系统间数据、信息交互成为可能,为信息转换为生产力提供了保障,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支持。

(3)业务协同消除信息孤岛,提升管理水平

以业务协同为手段,在提高电网可靠性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传统的职能管理模式下,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多以部门为导向,形成了数量众多彼此孤立的信息系统,不但造成资源浪费,业务无法协同,也使得管理水平低下。

主网生产管理系统采用业务驱动模式,是部门级向企业级、局部分散业务管理向全局视角业务管理思路的巨大转变,而对生产业务过程进行标准化、一体化、现代化管理,也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了机制保障。

(4)决策支撑

主网生产管理系统既支持设备管理、计划管理、调度管理、检修管理、缺陷管理、安监管理等业务层管理,也为管理层提供综合查询、统计、指标管理等功能,同时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集中管理,使其从信息提升到资源,转变为企业的生产力,真正为决策层提供支持,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最终以最低的服务成本提供最高的服务质量。

配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如下:

生产技术管理:

设备台帐管理、缺陷管理、调度日志管理、改期停电管理、操作票管理、工作票管理、年月计划管理、巡视管理、安措管理、班组日志管理、设备状态评价、安全生产指标管理、备品备件管理、限电序位表管理、设备变更管理、生产用具管理、生产技术指标管理、预试定检管理、资料管理、故障抢修管理、配网转供电管理、设备退运及报废;

调度管理:

停电通知发布管理、预安排停电、运行方式管理、新线路投产送电管理、线路命名管理、运行分析管理;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目标、安全法规与标准管理、生产工作计划管理、班务综合管理。

 

2.2存在问题及需求分析

深圳供电局由于目前主配网生产系统是分别建设,对主配网的电网模型是分两套存储,彼此之间并没有实现统一模型,导致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存在困难。

具体表现举例如下:

【1】目前停电管理截然分为主网停电管理和配网停电管理,在主网停电分析中,无法对变电站外配网的设备、线路进行停电分析;

【2】由于目前主网生产设备台帐与配网生产设备台帐没有打通,无法进行潮流计算、负荷预测等高级的生产管理应用。

另外,资产管理系统做为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将按照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一体化构建,覆盖项目管理、物资管理、设备运维管理、电网运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实现规划建设、生产运行的一体化和精益化管理,支持先进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建,全面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水平。

而生产运行子系统做为资产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贯穿发电、输电、变电和调度四个环节,主配网一体化改造建设势在必行,将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3章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项目必要性分析

一、外部环境驱动

当前,深圳供电局的发展正处在“十一五”领先发展阶段向“十二五”持续领先发展阶段过渡的历史时刻,从深圳供电局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公司要在未来要取得更大的发展,需要在规范化运作、集约化管理方面更进一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提出的低碳经济,对电网企业管理的规范化、集约化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2)建成统一、集成、共享、协同的信息系统,是国资委对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要求;

(3)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中明确指出生产运行子系统做为资产管理系统的其中一个子系统,明确指出安全生产管理业务应该涵盖输(变)电网、配网、调度管理、安全监督和生产技术业务范畴,实现管理模式由弱管控向强管控、技术体系由分散向一体化、生产资源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二、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主配网)的建设是转变生产运行模式的需要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生产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生产运行发展到今天已开始向一体化管理转变。

生产运行管理模式将通过信息系统、共享服务中心、或纯事务性的行政工作外包等手段降低行政管理和生产工作的时间需求,从而将重点放在效率管理,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价值。

通过系统能够有效的利用生产技术管理、调度管理、安监管理,全面覆盖安全监察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等核心业务,实现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固化安全生产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实现跨业务、跨层级信息有效集成,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促进生产运行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带来更多的企业利润。

三、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是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需要

深圳供电局的信息化水平一直处于广东电网公司的前列,始终向着更高的标准看齐,力争创建国际先进水平供电局。

在2011年上半年更是提出了五年实现与香港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接轨的目标,争建信息化企业。

信息化企业的本质是做先进企业、未来的企业、下一代经济中的企业、长青的企业。

想达到如此宏大的目标,必须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将信息化落实到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

因此,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的建设将作为建设信息化企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3.2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具备主网、配网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经验

深圳供电局已经分别上线了主网生产管理系统、配网生产管理系统,已有系统的经验为建设新的资产管理系统生产运行子系统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系统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网、配网生产管理系统一体化

目前深圳供电局主网、配网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分开建设,各自的范围有所不同。

通过分析,认为主配网安全生产系统合并是可行的。

分析方法是以业务为导向,适当考虑管理对象、管理流程、专业要求的差异。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

主配网的业务相同,只是管理对象不同,如设备管理,这种情况主配网兼容。

情况二:

主配网业务相同,管理对象、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