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9156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油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绿油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绿油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绿油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绿油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油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绿油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油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油使用方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下面图片是用本人的“古董相机”拍的丽SL-56拍摄,画面真实可靠

在制作UV绿油教程的时候,在网上看到的教程图片表层的绿油都过于薄,有的连铜皮的颜色都看到了,且色泽过度

不太好。

涂的太厚恐怕压不均匀或膜层太厚曝光完成后揭膜容易掉膜,如何做出膜层厚点,但又不掉膜的阻焊层呢,结

合几位客户朋友XK680、cdtpc、BB198812的宝贵实践经验,店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点点的改进,使得绿油的吸附力更强、表面更光滑、美观!

下面详细介绍具体做法:

首先打底涂

为何要先打底涂?

基于下面三个原因:

油墨自身的内应力、绝缘板表面张力低和曝光控制不良。

主要针对被蚀刻部分的绝缘板(不是铜皮部分)

1.内应力-在没有外力存在下,材料内部由于加工成型不当,温度变化,溶剂作用等原因所产生的应力。

UV油墨在固化中,内部成分经交联聚合,体积瞬间变化产生较大的内应力(收缩),影响了油墨对承印物(被蚀刻部分)的附着力。

墨越厚,内应力越大。

2.表面张力—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是一种物理效应,它使得液体的表面总是试图获得最小的、光滑的面

积(如桌面上的水滴),其原因是液体的表面总是试图达到能量最低的状态。

被蚀刻部分的玻纤板是一种绝缘板材料,表面光滑,属于非吸收性材料,表面能量(表面张力)低,如表面不经过某种预处理,提高表面张力,油墨很难达到理想的润湿状态(液体对固体表面上的亲和力低),即油墨很难达到很好的牢固度,涂层越厚情况越明显。

只有油墨的表面张力与承印物(被蚀刻部分)的表面张力相近才能达到很好的结合效果。

3.曝光控制不良-油墨没有完全固化,容易掉膜。

解决办法:

预先涂亲油墨的涂层来保证油墨的牢固度。

这个亲油墨的涂层可以用UV油墨(绿油)本身来代替(本人试验的结果)。

具体做法:

先在板子表面涂一层薄一点的UV绿油,因为较薄所以内力应小,这样不易收缩,在紫外线照射下固化,可以很好地吸附在

板子上。

然后我们用细砂纸打磨,这样可以让焊盘位置的铜皮露出来,同时增加板子表面的粗糙度,加上打底的绿油与第二次上油

的绿油属同一种性质,所以亲和力高,结合力也就增加了。

1.预处理:

打磨,铜皮表面

上图用感光蓝油制作

2.开始打底涂:

用中性笔的笔芯打平把绿油扫上去,薄薄地扫一层

3.细打磨:

600#-1000#细砂纸打磨

打磨完成后打来水龙头冲洗干净,用电风筒吹干

二.用涂层胶片压膜

为什么一定要用“涂层”胶片压膜?

因为他有“神奇功效”--这个是XK680、cdtpc的宝贵实践经验

1.正式上油、压膜

下面是第二次上油(已打底涂)、压膜的示意图

如果是表面光滑的透明胶片,表面张力低,液体会抱团,是有气泡的!

如上图所示,左手捻着涂层胶片,右手拿着压棒,向前平扫(不是滚)。

上图主要是针对色泽不均匀的问题而做的,滚压的时候用力适中,只要在前面用透明胶固定好前头部分就不怕摇动了。

贴“焊盘”菲林片

在完成压膜之后,就可以在涂层胶片的表面贴上焊盘菲林片了。

注意问题:

1.焊盘菲林片要够黑,如果不够黑就一定要多叠一张。

否则紫外线很容易穿过,最后焊盘部分也硬化了。

2.用两面玻璃把板子夹起来曝光时一定要夹的四平八稳,这是由液体直接转化成固体,如果夹的不平整焊盘很容易移位。

曝光时间:

太阳下测试中午的太阳曝光5分钟(经过本人测试)

紫外线光灯15W 

2根 

距离15CM内曝光5分钟(其它朋友测试)

专业曝光灯:

灯管80w/cm×

3支照射距离10cm

曝光完成后便可以擦试焊盘了,由于焊盘位置上的绿油没有被紫外线照射,还处于液体状态,我们用医学用酒精擦试干净就好了。

注意:

要用医学用的酒精不要用天那水等稀释剂,这样会把焊盘表面的光泽擦花的。

--这个是BB198812发现的。

如果一旦曝光过度了一点可以用牙签在焊盘位置挑一下,再用酒精擦试。

下面是最后完成图,因为事先打了一层底涂,所以在第二次可以涂厚一点点,揭膜的时侯也不用担心会掉膜,因为曝光固化时上层油墨与底层油墨亲和力高所以结合在一起了,而在固化的过程中,内应力增大(收缩),使上层油墨与涂层胶片基本分离,所以撕起来

比较放心。

这样有了厚度整体光泽度好多了,像镜子一样可反光,呵呵。

后曝光:

由于是DIY制作,膜层有没有百分百硬化没法得知,为了保证膜层的硬度,在焊盘擦试干净后放在太阳底下曝晒10分钟左右,这样膜层更加硬了,光泽度更好些。

疑问:

可不可以不用打底涂直接上油,如果做失败了如何把绿油去掉?

可以直接上油,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脱膜剂)泡浸去掉,用5:

95的氢氧化钠配水泡浸一天左右,配合螺丝刀工具,很容易把膜层

去掉。

如果是经过打底涂的绿油吸附力是明显加强的,起码泡浸两天才可去掉。

改进设想:

大家在压膜时可用过膜机代替来做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