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08711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技术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技术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技术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技术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Word文件下载.docx

《技术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管理制度规章制度docWord文件下载.docx

5、7合订本的控制

5、7、1使用技术标准合订本时,应在技术标准文本管理目录中注明使用的技术标准所在位置(页码或总目录)。

5、7、2合订本中部分标准废止时,应在其总目录页和相应标准的首页加盖作废标识。

5、8技术标准复印文本的控制

在各项质量活动中,技术标准复印文本不应作为直接应用的依据。

如不能及时配发有效版本而只能采用复印文本时,应由使用单位加盖公章或复印文本专用章予以确认。

获得正式文本后应及时更换。

5、9技术标准在用文本无论使用者个人保存还是单位集中保存,使用单位应落实专人负责其有效性的控制。

6企业技术标准的起草、审查、批准、编号、发布和印刷

6、1技术中心统一管理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组织企业技术标准的起草、审查、批准、编号、发布和印刷等工作。

6、2企业技术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a)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

b)为提高产品质

量和技术进步

,制定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c)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标准;

d)工艺、工装、半成品和方法标准;

6、3制定企业技术标准的原则:

a)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b)保证安全、卫生,充分考虑使用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

c)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d)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e)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能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符合使用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f)有利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

g)本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6、4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是:

编制计划、调查研究,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必要的验证,审查、批准、编号、发布。

6、5审查企业技术标准时,根据需要,可邀请企业外有关人员参加。

6、6各级企业技术标准管理部门根据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按照实际需要,以年度工作计划形式提出技术标准编制计划。

6、7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写工作由技术中心组织进行,由具体使用单位或由若干单位联合成立编写小组负责起草。

企业技术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见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企业技术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见GB/T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6、8编写小组将完成的技术标准草案在该项标准使用覆盖的范围内征求意见,进行适当处理,并填写《征询意见汇总处理表》。

凡被要求征求意见的单位(部门)有义务认真审查标准草案,其责任人为该单位(部门)的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

6、9编写小组对征询意见处理完毕后,向技术中心提出讨论稿,由技术中心采取会审或函审形式组织标准讨论稿的审定工作。

6、10编写小组负责处理审定意见,并形成报批稿交技术中心报批。

6、11编写小组提供的申报文件内容及格式

6、11、1《企业技术标准报批报告表》

6、11、2《编制说明》的内容应包括:

任务来源,制订的目的和意义,工作简要过程;

采用、参考国内外标准资料情况;

标准主要内容的解释(修订标准时应增加新旧标准内容的对比并写明修订理由

);

贯彻标准的要求、措施和建议;

其它应予说明的内容。

6、11、3《征询意见汇总处理表》

6、12审定文件的内容及格式

6、12、1《函审表决书》

6、12、2《企业技术标准审定纪要》

6、12、3《审定人员名单》

6、13企业技术标准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企业技术标准批准通知书》见附件6、

6、14企业技术标准由技术中心统一编号发布和组织印刷。

企业技术标准编号的内容及格式见下图。

幅面要求见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第8章。

年份

顺序号

专业类及企业代号

企业技术标准代号

7企业技术标准的复审及处理

7、1企业技术标准实施后,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生产的需要,由技术中心组织有关单位适时进行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7、2企业技术标准的复审可采用会议审查或函审。

会议审查或函审,一般要有参加过该标准审查工作的单位或人员参加。

复审结束后,审查小组应写出复审报告,内容包括:

复审简况;

处理意见;

复审结论。

经技术中心审查同意后,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企业技术标准复审报告表》见附件7、

7、3企业技术标准复审结果,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a)不需要修改的标准确认继续有效,确认继续有效的标准,不改顺序号和年号。

当该标准重版时,在该标准封面上标准编号下写明“×

×

年确认有效”字样。

b)需作修改的标准作为修订项目,列入年度工作计划。

修订的标准顺序号不变,把年号改为修订的年号。

c)已无存在必要的标准,予以废止。

技术管理制度

(二)

1、信息技术设备应根据设备不同类型定橱定位有序摆放,做到专室、专用,专人保管。

2、信息技术设备要建立总账和明细账,依照编号顺序分类登记,做到帐、卡、物相符。

设备说明书和配套附件应妥善保管,保证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使用。

3、信息技术设备只能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不得移作它用。

年级和班级应严格实行领用制度,借用须办理借用手续。

4、严禁任何人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接收、散布、录放邪教谣言或淫秽信息。

5、学期结束时将所有信息技术设备归还集中保管。

如有丢失、损坏,由审批和借用人员承担责任。

因不熟悉设备性能或操作不当致设备损坏,视情节轻重由管理人员负部分责任或全责。

6、设备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禁止带故障运行。

()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不要自行随意拆卸,应及时报告,由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7、加强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设备使用场所和库房要注意通风、防尘、防潮、防锈,保持设备完好率。

8、加强对设备存放处的安全防范,每天下班前必须检查防火、防盗状况。

9、定期向校长汇报设备管理和使用情况,并根据教学需要,请示补充必要设备。

学校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1、校长室负责监控工作的领导、管理、检查和考核。

2、监控室由专人负责。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进入控制室;

室内严禁烟火,水杯应放置在远离电器设备的地方。

3、监控人员必须负责做好安全、卫生、秩序及其它监控范围内的工作并作好值班的记录,要定期对监控系统进行病毒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校长室汇报。

紧急情况可直接拨打110,然后报告校长。

4、监控室制度、监控员岗位职责、值班表、报警电话要张贴上墙。

5、严格按规定步骤和程序操作,任何人不得中断监控,更不得删除监控资料,监控资料必须保存30天以上。

刻录的监控录像光盘交档案室注明起讫日期编号封存。

监控人员不得擅自向他人提供查看监控录像或调阅有关资料。

公务查阅监控录像资料需经校长室批准。

6、安装CK的部位,在下班前应由该岗位负责人及时开通工作按钮,并经常检查其与公安派出所联网情况,确保紧急情况时能发出报警信号。

7、确保监控探头范围内夜间照明灯完好,发现路灯缺失、损坏应及时维修恢复照明,确保夜间监控录像的质量和效果。

技术管理制度(三)

如有丢失、损坏,由审批和借用人员承担责任

因不熟悉设备性能或操作不当致设备损坏,视情节轻重由管理人员负部分责任

或全责。

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不要自行随意拆卸,应及时报告,由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7、加强对信息技术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设备使用场所和库房要注意

通风、防尘、防潮、防锈,保持设备完好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