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8648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你是怎样认识的?

2、根据教师的统一要求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要求:

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

板书:

1元。

(教师把1元纸币、硬币都贴在黑板上,纸币正面朝上)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课件展示1元以内的纸币。

归纳:

纸币上都印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一面都印有劳动人民的头像、中国人民银行,另一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人民币是受法律保护的。

小朋友应该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上面乱涂乱画,更不能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做守法的小公民呢?

3、练一练。

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完成后用课件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1、谈话:

有个小朋友叫豆豆。

他今天穿上了妈妈买的一件黄颜色的新衣服,放学后豆豆来到了一家玩具店。

(课件展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

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

(1)玩具店里有钢笔、计算器、练习本等

(2)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买东西。

(3)钢笔的价钱是5元,计算器的价钱是20元,练习本的价钱是1元等

豆豆想买1本练习本,他应该付给营业员阿姨多少钱呢?

(1元)他可以怎样付1元钱?

让学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给小朋友看,几个小朋友在讲台前站一排,可以是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1个1元的等等。

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呢?

(10角)

10角就是1元。

我们来看看豆豆怎样付这1元的。

(课件展示,豆豆说:

“我付10角可以吗?

”)

小朋友,你们说可以吗?

为什么?

(出示图)板书:

1元=10角

2、引导:

根据1元=10角,请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

1角=10分(学生齐读一遍)

3、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把不同的取币方法都展示出来,并追问:

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老师今天开了一家小小商店,你们愿意上我这来买东西吗?

开业之前我需要一些零钱,谁愿意跟我换一换零钱?

教师用1元分别和不同的学生换5角、2角、1角的零钱。

填空:

1张1元可以换()张5角;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1张1元可以换()张1角。

2、同桌互相换零钱,活动1分钟。

(教师辅导)

3、引导:

换完了零钱,我的商店开张了。

看一看我卖的有哪些东西?

课件呈现:

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铅笔4角,自动铅笔7角,尺子3角,邮票8角。

你想买什么?

谁想买邮票?

你打算怎样付这8角钱?

有谁和他的付钱方法不一样?

几名学生上台买邮票,一手拿邮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钱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4、招聘营业员,学生互相购物。

我当了经理后,想招聘一名营业员,条件是服务热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对账。

其余的小朋友准备好1元人民币来买你想买的东西。

学生活动2分钟,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表扬。

5、延伸练习。

小组讨论:

1元钱可以买哪2样东西?

如果买3样东西,可以怎样买?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帮助妈妈买一样东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认识元、角、分

(二)

教科书第68、69页

1、在具体的识别人民币的活动中,认识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数出人民币,能简单兑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模拟兑换和人民币计算的活动,初步体会1元以上各种人民币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数钱、换钱、算钱的技能。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意识,能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

感受日常生活里的数学现象与知识。

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不同面值钱币间的兑换

多媒体,面值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若干张,儿童玩具钱币若干张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感悟新知。

三.练习总结

上一节我们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

认识元、角、分)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这些人民币吗?

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说。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3、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一些1元以上面值较大的人民币,现在说一说1元以上的人民币有哪些?

4、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5、完成“想想做做2”

先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6、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

(如100里面有2个50,所心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7、完成“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审题,交流题意,独立列式交流结果。

8、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6题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2)提问:

小男孩付出多少元?

他需要买什么?

找回了多少钱?

一个足球多少钱?

你怎么想的?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9、完成“想想做做”6。

1)出示第6题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分别多少元?

2)学生讨论两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

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十

教科书70、71页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

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

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

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一、回顾引入

二、基本练习

三、应用练习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四、练习小结

1、回顾旧知

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

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

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

可以换几张5角的?

(板书:

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

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

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

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

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

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要求学生口答,并提问:

计算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

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小宁买了什么?

就要多少钱?

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1、交流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练习十第8题。

相关

资料

链接

小小商店

教科书第72、73页

1、通过综合应用及实践活动解决“购物”里的简单问题,加深对人民币及其价值的认识;

能在模拟购物活动中成功“购物”,能正确计算购物活动中的简单的价格和总价。

2、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购物的过程,体验生活里的数学,了解购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社会实践能力。

3、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使学生初步知道买商品怎样付钱

根据自己的需要、物品的价格来购买物品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二、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1、进行分工。

2、明确购物程序。

3、学生进行活动。

4、汇报讨论。

三、活动总结

四、实践作业

1、情趣导入。

(挂图出示:

小叮当站在店里高兴地接待顾客,身后是许多的商品。

2、提出、解决问题。

这里有这么多商品,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价钱。

指名口述柜台上各种物品的价钱。

引出下列问题:

(1)唐老鸭:

小叮当,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

谁能帮助小叮当想想要收多少钱呀?

(2)加菲猫:

我要买一本字典和一个书包,可我今天带的都是十元人民币,我大约要付几十元?

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3)白雪公主:

小叮当,我就带了30元钱,我想买一个小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

学生思考后回答,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谁能像白雪公主这样提个同样的问题让大家动脑思考一下?

分组活动,提问题并解答。

(4)海尔兄弟:

小叮当,我们有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

我看,这是聪明的海尔兄弟故意要考考小叮当,同学们,我们小组讨论讨论,帮小叮当解答这个问题,好吗?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谁还能像他俩一样,根据这些物品的价格提几个小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教师再请学生解答。

现在小叮当想请一些同学到他店中当小售货员,帮他卖货,谁想试试?

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佩带上标志。

刚才我们看了一些小伙伴是怎样购物的,想想我们在购物时,应该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遇到问题怎么办?

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柜台、学习用品柜台、日常用品柜台进行购物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要体现出开放性。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的。

(2)请几位顾客进行汇报:

你原来有多少钱?

买了哪些物品?

一共用了多少钱?

现在还剩多少钱?

让同学判断算得对吗?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

一共卖出多少东西?

收入多少钱?

今天小叮当百货商店可真是生意兴隆。

听听小叮当说些什么?

现在谁想说说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做简短总结:

今天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单元自测

(1)

通过测试,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元角分的简单应用,解决简单的问题

测试题

一、填空。

1角=()分20分=()角

10角=()元1元=()角

2角5分=()分1元1角=()角

二、按下面的要求拿出人民币,看一看,拿得对不对?

7角6分1元2角6角

三、圈出与左边价格相等的钱币。

四、解决问题。

1.

多用多少角钱?

()

2.

8元5角3角6角

(1)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

在图中圈一圈。

(2)如果用一元钱去买一把直尺,要找回()角。

3.有一些1角、2角的人民币,需要5角可以怎么拿?

(口答)

五、拓展运用。

小明有1枚1元,2枚5角。

5枚1角的硬币,要买一本1元的练习本,他有几种付钱的方法?

数学故事

顾客拿了一张百元钞票到商店买了25元的商品,老板由于手头没有零钱,并找了顾客75元零钱。

顾客拿着25元的商品和75元零钱走了。

过了一会儿,朋友找到商店老板,说他刚才拿来换零钱的百元钞票是假钞。

商店老板仔细一看,果然是假钞,只好又拿了一张真的百元钞票给朋友。

你知道,在整个过程中,商店老板一共损失多少财物吗?

上课时间:

单元测试

(2)

进通过测试一步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简单的实际应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一张

可以换()张

(2)一张

(3)一张

和()张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元”、“角”、“分”。

一件上衣50();

一支钢笔12();

一本练习本5();

一支铅笔3()5()。

三、把合适的数圈起来。

(1)79和81中间的数是(单数双数)。

(2)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3,第二位是7,这个数是(3773)。

(3)足球的价钱是30元,篮球的价钱比足球贵得多,篮球可能是(23元37元80元)。

(4)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5,另一个加数减少5,它们的和(增加10减少10不变)。

(5)的价钱比90元少一些。

(100、88、50)

(6)的价钱比46元贵多了。

(96、52、40)

四、表格左边的钱最多可以买哪些东西?

用“√”表示出来。

球43元

笔记本

2元

羽毛球拍

20元

乒乓球拍

4元

帽子

10元

奶粉

30元

12元

35元

80元

五、解决实际问题。

小明要买一个书包和一辆玩具车,她最多要用多少钱?

最少要用多少钱?

2.

(1)篮球比文具盒贵多少元?

(2)直尺和文具盒一共要多少元?

(3)直尺比文具盒便宜多少钱?

(4)明明买一个文具盒,营业员找回1元,他付了多少元?

(5)小云付了10元钱,找回8元。

她买了什么?

在图中圈出来。

六、拓展运用。

小明要买3元5角的一支钢笔,还差5角钱,他带了多少钱?

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科书第74、75页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理

实物多媒体、小棒

一、复习铺垫

二、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24+6=?

2、教学例2:

24+9=?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2、第2题

五、总结揭题

六、实践运用

1、示卡片口算。

(每小组有类似一套口算题,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练习)

4+6=()20+10=()6+5+30=()

4+9=()20+13=()9+3+40=()

2、指名口算,并说口算过程。

24+5=()

1、出示图:

星期天,小东、小刚和小芳来到野外画画,你知道他们各画了多少张画片吗?

谁能根据图中三个小朋友各画画片的张数,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谁又能帮助解答呢?

2、师把算是呈现在黑板上:

9+624+924+69+24+6

3、问:

哪个算式已学过,点名直接说得数解答。

9+24+6留到课后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

24+6=()24+9=()

1、朋友,这道算式,你会算吗?

先算什么?

发现什么?

该怎么办?

学生尝试,不会算的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想想该怎么算?

老师巡视指导。

2、小组讨论:

6+4满10,该怎么办?

3、集体交流:

问:

谁是直接通过口算算出得数的?

谁是通过小棒得出结果的?

各自说说各自的算法和操作过程,并找出共同处。

①合操作。

归纳思路。

24+6=30

204

②生自由练说口算步骤。

③生共同小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要注意应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

碰到个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

④试一试(补充)

38+253+7

1、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寻究24+9的计算方法,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2、小组交流:

通过操作后,你想怎样计算?

结合操作,理解算理。

老师配合学生语言和动作板书算式。

4、优选方法,小结重点:

(1)小组讨论;

以上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比较简便?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2)闭上眼睛想想:

在小组里轻声说说你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3)小结重点:

像这类题,个位相加满10该怎么办?

用谁加整十数?

(4)试一试。

(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算法)

(1)学生独立填一填、算一算。

(2)集体交流:

算的过程。

(1)学生独立做。

(2)独立观察,在每一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

(3)小组讨论:

从每组题中,你悟出了什么?

(4)集体交流得出:

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几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满十后,再与几十相加。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怎么学会的?

2、板书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现在一遇到一些问题,小朋友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吗?

“想想做做”第3、4题(让学生弄清题意后进行解答。

练习十一

(1)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通过练习促进数感的发展,能说明解决相应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逐步发展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多媒体。

一、复习。

二、练习。

三、作业布置

1.口算:

2+89=53+7=64+9=73+8=

57+4=6+29=29+7=92+8=

集体口算,选一两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板书课题:

练习十一]

1.练习十一第1题。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时提问。

每一组的第1题与第2、第3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第一题是不进位加法,第2题是进位加法,因此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1。

2.练习十一第2题。

老师可以将第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