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7419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绍兴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B.城门就是张开着的血盆大口

C.张开的血盆大口化作了城门

D.城门就是血盆大口张开着

6.某校举办“校园好声音”歌手比赛,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串台词,将下面两首歌曲串联起来。

要求衔接自然,不超过80字。

(4分)

第一首歌曲《歌唱祖国》

第二首歌曲《我的中国心》 演唱者:

高三

(2)班李腾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图文信息,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5分)

10月24日,2015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正式结束。

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2015年国考计划招录人数为22248人,截至10月24日18时,共有131.7万人通过资格审查。

也就是说,2015年国考每个计划招录人员的竞争比例(即平均每招录一个人背后的竞争者数量)约为59.2∶1,创近年来新低。

(1)请试着拟写一则新闻标题,要求20字以内,务必准确简明。

(2分)

(2)请就国考降温的原因谈谈你的看法,字数在40字左右,分两点作答。

(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画家画天空,背后有科学

爱德华·

蒙克的《呐喊》中,天空充满了红色的颜料,它们像一大块黏糊糊的东西,看起来如此沉重,似乎即将压下来。

这夸张的色彩也许不是画家的随意泼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物理学家唐纳德·

奥尔森在《天空和望远镜》杂志中指出,蒙克画中的红色天空,也许是一种自然现象。

那些传世画作往往反映了真实的气候环境情况。

希腊气象局科学家赫里斯托斯·

泽雷弗斯所带领的科研小组也做了类似的研究。

他们搜集了554幅日落油画和水彩画。

这些画作分别出自181位著名画家之手,其中包括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德加、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荷兰画家伦勃朗、德国宫廷画师鲁本斯等。

最后他们把研究论文发表于《大气化学与物理学》杂志上。

该论文分析了16世纪以来554幅描绘日落景象的名画中红绿两色的使用频率,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0年中,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一直呈上升趋势。

他们认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大气中粉尘含量上升,这会阻碍阳光进入大气层,导致全球暗化。

英国伯明翰大学气象学家约翰·

托宁多年来也一直在苦心研究各个时期英格兰各地的天气状况,他意外发现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为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莫奈创作于那时期的画作中,阳光在泰晤士河上跳跃闪耀,天空呈现出奇异的色彩变化。

约翰·

托宁想到,这些丰富的颜色并非出于莫奈头脑中的艺术幻想,而来自于真实的伦敦生活。

那漫天黄色,应是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成为水蒸气的凝结核所致,在此条件下形成的雾霾比自然形成的雾更为持久。

比较巧合的是,狄更斯在其有关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小说《雾都孤儿》中也写道:

“在城市边缘地带,雾是深黄色的。

靠里一点儿,是棕色的。

再靠里一点儿,棕色再深一些。

直到商业区的中心地带,雾是赭黑色的。

科学家去做了验证,选取莫奈1898~1900年创作的9幅作品,结合他同一时期的信件和日记,与美国海军天文台的数据对照。

令他们惊叹的是,莫奈身为艺术家,却如同科学研究者一样,一丝不苟地记录了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绝无臆造。

所以印象派大师的确是非常可信地用手中画笔将伦敦当年的绝世光影留存于世的。

不过印象派大师的绚丽色彩,可能来自PM10之类的大气污染物,想到这点不免让人有些沮丧。

(有删改)

8.下列

对文中画线句中“沮丧”的原因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蒙克的《呐喊》中,天空充满了红色的颜料,它们像一大块黏糊糊的东西,看起来如此沉重。

B.日落油画和水彩画中红绿两色的使用频率随着大

气中粉尘含量的上升而上升。

C.莫奈画作中那漫天黄色实为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的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形成的雾霾。

D.原先人们对印象派大师作品艺术特色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PM10之类的大气污染物早已有之,这不免让人有些失落。

9.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一些著名画家笔下夸张的色彩,一定程度上是大气污染等自然现象的真实呈现。

B.约翰·

托宁多年来对英格兰各个时期各地的天气状况的苦心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得益于他一开始就对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进行研究。

C.研究者认为,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呈上升趋势能导致全球暗化,不过并非都由人为因素造成。

D.艺术家莫奈对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位置的客观记录,与美国海军天文台同期的数据对照,相当客观。

10.作家狄更斯与画家对天空雾气的描绘趋同的原因是什么?

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遗失的寒冷

张亚凌

三十年前,站在宿舍门口,看着萌发出新芽儿的柳枝映在斑斑驳驳的土墙上的影子,我一边感慨着“春天总算来了”,一边告诉自己:

在以后所有的冬天,你再也不会有寒冷的感觉了。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我才尝试着触摸那段遗失寒冷的岁月。

那一年,我升入初中,必须在学校住宿。

褥子被子一捆,和一大布袋子红薯、糜面馍馍、玉米糕绑在一起,母亲帮我拎起来搭在肩上。

背上是褥子被子,胸前是一个大布袋子,后面重前面轻,我都有些把持不住自己的身子。

母亲只是交代了句“不要贪吃好的,一顿蒸上两个红薯一个糜面馍或玉米糕就行了”。

走一走歇一歇,到了学校。

宿舍是一面窄窄的空荡荡的窑洞,我们直接在地上铺铺盖。

别人都是先在地上铺一个厚厚的草垫子,上面再铺个毡子毯子什么的,接下来才铺上褥子,褥子上面还有个布单子,怕将褥子弄脏了。

我呢,只带了褥子和被子,压根就没有其他东西可以铺在地上。

于是我就满学校

找来了一些废纸片,铺在地上,才开始铺褥子。

结果是:

我的床铺比两边同学的低下来一截,她们都觉得我不应该夹在中间。

于是,我就自觉地挪到了最边上——门口的墙下。

我的褥子几乎是直接挨着地面的,很潮湿。

只要有一丁点太阳的影子,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将褥子抱出去晾晒。

我现在特别喜欢冬天的太阳,甚至会深情地看上半天,恐怕就源于那个寒冷的冬天我对太阳的感激吧?

那时在别人眼里,我或许是个很可笑的女孩,跑到学校似乎就是为了等太阳出来晒褥子。

冬天天冷,夜又长,起夜的学生就多。

门一拉一合,冷风就直吹过来。

抗击了半天寒冷好不容易入睡的我,常常又被寒风刺醒。

为了应对寒冷跟风的袭击,我睡觉不再脱衣服且蒙住了头。

我从没有向母亲提及此事,母亲看到我在家里睡觉的样子便有些想不通,曾给父亲说:

“这娃书念的,成呆子了——炕中间烧得热乎乎的,她咋老蒙着头靠墙根睡?

是那夜夜寒风吹走了我的寒冷?

记忆里,那年的冬天,下雪的日子经常有。

我也清楚地记得当语文老师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吟诵“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时,我的泪水悄然滑落。

在我,下雪天是最最难熬的日子,包括雪后的一段时间。

不仅仅是褥子会一直潮湿下去,更重要的是,我只有脚上一双布鞋,不像别的孩子,还有一双可以换着穿的鞋子或是能踩雨雪的黄胶鞋。

教室、饭堂、厕所,跑上几趟,布鞋的鞋底就湿了,半天下来,就湿透了。

我就满教室找别人扔的纸片,厚厚地铺在鞋里。

一两节课下来,又湿透了。

取出来扔掉,再找纸片,再铺进去,再应付一阵,如此反反复复。

纸片也不是那么好找的,那时一个本子一毛钱,都是很节省地用。

雪后若有太阳,在别人吃饭时,我就留在教室里。

因为饿是可以忍受的,入骨的冰凉却是难以抵御的。

等到教室里没人了,我就将凳子搬到外面,将鞋子脱下来,底朝上晒晒。

我则盘腿坐在凳子上,搓揉着冰凉如石块的脚,让它暖和些。

再后来,我有些开窍了:

找到塑料袋,撕开,铺在鞋底,再铺上纸,就好多了,也不用不停地换纸。

有一句话我信,那就是“许多智慧来自于人们对贫穷的应对”。

更多的时候,是等着鞋子自己慢慢变干。

我甚至一度固执地认为,是我自己的身体暖和了脚,脚再暖和着鞋子,直至吸干鞋里里外外所有的“水分”,鞋底才会变干。

还是连续的雪天冻掉了我的寒冷?

每个周三下午有一个半钟头的活动时间,我常常趁机跑回八里外的家里取下半周吃的东西。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下着大雪。

雪大风猛,我是抄小路往家里赶的。

有的地方雪没过了我的膝盖,很熟悉的小路也因大雪的覆盖变得陌生,以致我一脚踏下去摔进了雪里面——我把沟边当成了小路。

从雪里爬出来,继续往回赶。

我一推开房门,母亲愣住了,一个劲儿地说:

“照一下镜子,看你成了啥样了,看你成了啥样了……”

父亲赶忙倒了一碗热水让我暖和暖和。

我伸手去接,明明接住了,碗却摔在了地上——我的手指冻僵了!

我走到镜子跟前,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被雪弄湿了的头发,再在风的猛刮下,直直地向上竖着!

母亲拿着梳子赶过来给我收拾头发,才惊叫道“你的头发都结了冰”。

我只说,赶紧给我装吃的,我不想迟到。

背起装满干粮的布袋子,我又赶往学校。

风还是那么猛,雪更大了。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至今想起那个下午,都会泪流不止,包括此刻。

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从独自对抗过那场大雪后,她似乎再也没有畏惧过寒冷!

接下来的两个冬天,似乎都一样,冬天再也没有变出什么新花样来折磨这个小姑娘。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至今想起那个下午,都会泪流不止,包括此刻。

是那场大雪不客气地冻掉我那脆弱的寒冷?

我只知道:

在三十年前,我,遗失了我的寒冷。

(选自《读者》,有删改)

11.十三岁的“我”在那一年经受了哪些苦难?

请加以概括。

12.文中说“许多智慧来自于人们对贫穷的应对”请简要概括“我”用了哪些“智慧”。

13.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4.文章为何以“遗失的寒冷”为题目?

(5

分)

15.有人说: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请结合文本以及自身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翠筠楼记

[明]杨士奇

吉水之东,桐江之上,其地多竹,其里名竹溪。

里之望,为罗氏,罗氏之秀有曰同伦,于竹尤笃好,作楼若干楹,而环植竹数千挺,岁久蕃盛,名其楼曰翠筠,表所乐也。

因其族父翰林侍讲汝敬求为之记。

汝敬之言曰:

“属春景融霁,秋气澄彻,八窗洞辟,天风徐来,郁乎如青云,泛乎若苍雪。

而观之,浩浩如翠涛摇荡于履舄①之下;

坐而听之,嗈嗈如金石和鸣于几席之外。

至若凉月之夕,扬凤羽之蹁跹;

冰雪之晨,挺琅玕②而独秀,皆楼中佳趣也。

闲暇而登焉,盖使人襟抱清旷,万虑不侵,超然如出人境而立乎埃氛之表者。

余曰:

“信可乐也!

而非有潇洒离俗之资,亦恶足以语此乐?

同伦其有离俗之资者哉。

夫高台广榭,嘉木森布,葩花之烂然,香气之芬馥,管弦歌舞,日相聚而欢宴淋漓,此豪侈者所尚,而世俗之所趋也。

其固自恃以乐矣,然往往朝荣而夕悴,不能少待于斯须之顷。

其视斯楼,虽四时寒暑凉燠之不齐,而皆有以乐焉者,又岂独清浊之相远哉?

同伦殆有异乎众人之所尚者欤?

抑君子之尚于物也,有不在耳目之娱,意趣之适,而在于其德者?

夫竹中虚外直刚而自遂柔而不挠有萧散静幽之意无华丽奇诡之观凌夏日以犹寒傲严冬而愈劲,此其德为君子之所尚,而同伦之志亦必在于此欤?

罗氏邑故家,始自印冈,徙桃林,又自桃林徙竹溪。

吾闻宋有号竹谷老人者,高尚绝俗之士也。

子大经及其弟应雷皆理宗朝进士,大经著书有《鹤林玉露》传于世,文献代有足征,要之罗氏之尚乎竹者

远矣。

同伦,竹谷之九世孙,于鹤林为八世,其所尚殆有所自耶,故推本而为之记。

(选自《东里文集》,有删改)

【注】①舄:

古代一种加木底的双层鞋。

②琅玕:

竹子的美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里之望,为罗氏     望:

望族、大族。

B.属春景融霁属:

适逢。

C.信可乐也信:

真实。

D.要之罗氏之尚乎竹者远矣要:

核实。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翠筠楼环境幽雅,风景宜人。

翠竹环绕之中的翠筠楼一年四季清爽宜人,竹声如金石和鸣,登楼远眺,使人万虑尽无、超凡脱俗。

B.楼主人潇洒离俗,情怀高洁,虽追求外物,但一定不注重外物的娱乐功能与闲情雅致,而关注外物所代表的内在品德。

C.世俗豪奢之人追求耳目之娱,然而这些快乐往往如昙花一现,不能停留。

而翠筠楼佳趣常有,予人以乐。

D.罗氏一族尚竹由来已久,罗家崇尚竹子世世代代都受到竹谷老人的影响,作者确定罗同伦“笃好竹”与竹谷老人有关。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夫竹中虚外直刚而自遂柔而不挠有萧散静幽之意无华丽奇诡之观凌

夏日以犹寒傲严冬而愈劲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而环植竹数千挺,岁久蕃盛,名其楼曰翠筠,表所乐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其德为君子之所尚,而同伦之志亦必在于此欤?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21~22题。

祝英台近·

晚春

辛弃疾

宝钗分①,桃叶渡②,烟柳暗南浦③。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 ①宝钗分:

前人每以分为两股的钗作为别时留赠之物。

②桃叶渡:

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

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

③南浦:

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

《楚辞·

九歌·

河伯》:

“送美人兮南浦。

21.这首词的上片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手法来表达闺中女子的思想感情。

22.这首词的下片表达感情细腻委婉,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曰:

“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

夫火形严,故人鲜灼;

水形懦,故人多溺。

子必严子之刑,无令溺子之懦。

”及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刑。

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萑泽,将遂以为郑祸。

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

游吉喟然叹曰:

“吾蚤行夫子之教,必不悔至于此矣!

(选自《韩非子·

内储说上》)

23.韩非是战国时期________家思想集大成者,其代表作的诞生,正如《报任安书》中所云“韩非囚秦,________________”。

24.子产以火、水为喻,告诫游吉什么道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丰草绿缛而争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木遭之而叶脱。

(欧阳修《秋声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5)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

________________,禾黍秋风听马嘶。

(王实甫《长亭送别》)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

有无数只乌鸦看见了鱼,便聒噪着追逐茑鸟。

茑鸟不论飞东还是飞西,满天的乌鸦都是紧追不舍,茑鸟无处可逃,疲累地飞行,心神涣散时鱼就从嘴里掉下来了。

那群乌鸦朝着鱼落下的地方继续追逐。

茑鸟如释重负,栖息在树枝上,心想:

我带着这条鱼,恐惧烦恼;

现在没有了这条鱼,反而内心平静,没有忧愁。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C 

6.美丽的祖国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的祖先早已把我们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无论怎样也改变不了我们的中国心。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高三

(2)班李腾同学的《我的中国心》。

7.

(1)

竞争比例创新低 国考热降温明显

(2)①2015年国考的职位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招录机关对招考职位的描述更加具体,资格条件设置更加详细,有的职位明确描述了工作地点、户籍政策、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等,减少了考生的盲目选择,有效地引导了考生的报名。

②随着这几年社会媒体对公务员职业的分析报道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