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722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docx

《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docx

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

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出现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对96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进行测评,并与96例健康者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哮喘患者在健康教育指导下规范治疗后复诊并再次进行SAS、SDS测评,按有否焦虑抑郁情绪判断标准排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哮喘患者SAS和SDS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前SAS和SDS评分高于治疗后。

哮喘患者与健康组间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有显着性(P<),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有显着性(P<)。

结论:

焦虑抑郁情绪与哮喘发作和治疗相关,要减轻和消除哮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不但要积极有效地控制疾病,还要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焦虑;抑郁;心理;健康教育

AbstractObjective:

Researchonanxiousanddepressedemotionofpatientswithbronchialasthmandanalyzeitsrelated:

96patientswereevaluatedtheemotionby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and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andtheresultscomparedwith96healthy datawascollectedandanalyzedstatisticallybasedonwhetherornotthepatienthadanxiousanddepressionaccordingtotheSASandSDS databeforeandaftereducationwascompared:

PatientswithasthmahadhigherSAS′andSDS′scoresthanthenormalcompared didpatientswithasthmabeforetreatmentthanthatafter differencewereshowedbetweentheasthmagroupandthehealthygroup(P<).Sodidbetweenthepatientsbeforetreatmentandaftertreatment(P<).Conclusion:

Thisstudyshowsthattheanxiousanddepressedemotionofpatientsarerelatedwiththeonsetandthe ordertorelieveandeliminatethenegativeeffectsoftheanxiousanddepressedemotioninthesepatients,doctorsshouldprovideactivetreatmenttocontrolthe addition,weshouldhelpourpatientsestablishpositiveattitudestowardthediseasewithhealthofeducationandgetthemtoknowthatitisimportanttoadjusttheirpsychologicalstatus.

  Keywordsasthma;anxiety;depression;psychology;healthcareeducation

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

国外研究表明,哮喘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焦虑和抑郁表现尤为多见[1,2]。

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而,发现并及时治疗哮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是目前有效管理、治疗哮喘的重要方法。

本文旨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以及治疗前后进行情绪评估,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出现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8月—2008年11月门诊哮喘患者96例(哮喘组),其中男37例,女59例,年龄18~65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4]。

健康对照组96例,为同期选择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与哮喘组相当的健康者。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

  观察指标与方法

全部患者均先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以呈阳性反应并有典型的哮喘临床症状为入选条件。

每例患者均测定焦虑值和抑郁值,分别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定,评分越高,说明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

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简明扼要的健康教育并在每次复诊时反复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哮喘是可以被预防和控制的,尽可能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同时介绍如何规范正确地用药及怎样进行预防发作等知识,之后按全球哮喘防治指南(GINA)[5]2006年版哮喘诊治指南规范治疗,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包括按需使用症状缓解药物(如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和规范使用症状控制药物(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个月左右复诊,复诊时再进行SAS、SDS评分。

  统计学方法

结果均以±s表示,采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两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支气管哮喘组SAS和SDS评分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哮喘组治疗前SAS和SDS评分显着高于治疗后(见表1、表2)。

表1两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表2哮喘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比较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身疾病,全世界至少有3亿以上的哮喘病患者。

近30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仍呈上升趋势。

精神心理情绪变化作为哮喘诱因或促发因素,已逐步引起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和周围人群的重视。

本研究发现支气管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均大于健康对照组(P<),经过健康教育指导下规范治疗后大幅降低。

本组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大幅降低除与药物规范治疗有关外,健康教育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少患者不了解哮喘的本质和发作性、变异性的特点,每次均在发作时才就诊,也不知道哮喘需要长期控制治疗,稍有好转就停药,造成哮喘反复发作,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容易导致焦虑抑郁情绪。

经过健康教育后,患者对哮喘的发病和防治有了正确的认识,心理负担随之减轻,加之积极配合规范的治疗,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焦虑抑郁情绪显着缓解。

表明焦虑抑郁情绪是支气管哮喘的可能发病机制之一。

哮喘发病期间存在严重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和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有关,焦虑和抑郁状态可能又会影响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焦虑和抑郁本身可能又是哮喘发作的易感因素。

有些哮喘患者看到别的患者发病,由于紧张和焦虑自己也会哮喘发作;有些患者对某种花过敏,有时因为联想也会诱发哮喘发作;还有些患者发作时若远离药物或医院就异常恐惧而加重哮喘发作程度,而若是于发作时得到医务人员的心理辅导,放松心情,将会减轻哮喘发作[6]。

  哮喘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哮喘发作时出现的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均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哮喘发作时过度通气所致低碳酸血症可导致血流减少,脑供氧不足,使患者产生类似窒息的紧张和恐惧感[7]。

第二,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哮喘不能治愈,对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缺乏信心,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副反应,惧怕哮喘随时发作,对前途丧失信心等。

第三,有些治疗哮喘的药物也可引起情绪或心理的改变,如大剂量应用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引起患者激动、焦虑;茶碱类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静脉或口服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引起情感障碍;服用组胺类药物引起嗜睡和抑郁。

第四,患者由于疾病限制,社会活动减少,社会及家庭中角色的变化可使其自尊心受损,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

频繁发作、症状严重、肺功能差、日常生活及工作受限的患者受以上因素困扰影响更为严重。

  国外有研究表明,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因而要减轻和消除哮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不但要积极有效地控制疾病,还要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对哮喘的发病和防治知识有正确的认识,严格按医嘱治疗,正确使用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使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使患者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学会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并懂得自我心理调节与治疗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因此,通过健康教育从精神心理层面对哮喘患者进行辅导,是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MillerB andasthma:

apotentiallylethalmixture[J].JAllergyClinImmunol,1987,80:

481.

  [2]GardenGMF,AyresJ andsocialaspectsofbrittlasthma[J].Thorax,1993,48:

501.

  [3]OguzturkO,EkiciA,KaraM,et statusandqualityoflifeinelderlypatientswithasthma[J].Psychosomatics,2005,46

(1):

4146.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

132138.

  [5]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

124131.

  [6]王琳,蔡映云,秦兴国,等.哮喘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社会支持[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3):

192193.

  [7]LehrerPM,IsenbergS,HochronS andemotion:

areview[J].JAsthma,1993,30: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