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学科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7058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语文学科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1语文学科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1语文学科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1语文学科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1语文学科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语文学科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语文学科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语文学科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语文学科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纲要》从这三个方面规定考试内容。

表述如下:

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览表

内容类别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语言积累与运用

1.对常用汉字,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基本意义

A

2.规范、熟练地书写常用汉字

3.积累并会运用常用词语

D

4.辨析并能修改简单的病句

5.借助所学知识仿写或变换简单的句子

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7.准确默写《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

8.了解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9.掌握本《纲要》规定的课外读物的基本内容和相关常识

B

10.在交流过程中,根据需要确定和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做恰当的应对

11.根据话题,拟即席讲话或主题演讲的提纲,做到有观点、有条理、有说服力

12.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或问题,搜集有关信息,整理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阅读

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C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

4.准确概括文中描写或说明的人物、事物的特征

5.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段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6.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8.了解文章常用的写作手法并能作出简单分析

9.领会科技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并做出判断

11.领会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12.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E

13.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14.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15.品味文学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16.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17.理解并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重要句子

18.理解并能概括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19.初步领悟古诗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写作

1.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2.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3.依据表达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常用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情达意;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力求有创意

4.写记叙性文章,做到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

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写常用应用文,做到格式正确

5.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文章,做到文从字顺

6.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格式正确,不写错别字

D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所用阅读材料应文质兼美,难易适度,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选自课外;

古诗文考查材料以《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为主,涉及课外的材料应短小、浅显,与学生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相关。

口语交际能力纳入“语文积累与运用”考查的范围,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侧重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的表达和应对能力。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突出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例证性试题

第一部分语文积累与运用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

②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③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

4,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

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答案】

(1)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山岛竦峙③沿溯阻绝④感时花溅泪⑤君问归期未有期⑥山河破碎风飘絮

(2)①浊酒一杯家万里②略无慕艳意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准确默写《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考查的水平层级为“识记”。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答案】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古诗文默写填空。

(1)秋风岁寒,茅屋有情。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诗句表达了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感。

(2)花有德,人有品。

我们应该如出水之莲,保持高洁质朴的品性,正如周敦颐《爱莲说》所说:

“,。

(3)人有情,花有性。

即使坠成片片落红,也不忘自己一片奉献之心,恰如龚自珍《己亥杂诗》所言:

“,。

(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fù

盖率却比较低,

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

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

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祖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盖比较.()lǚ()行

(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切合、相合B.刚才、方才C.往、到D.舒服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覆jià

o履

(2)绿水清山绿水青山(3)A(4)这很令人担忧。

【说明】第

(1)题侧重考查“对常用汉字,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基本意义”,考查的水平层级为“识记”。

(2)题侧重考查“规范、熟练地书写常用汉字”,考查的水平层级为“识记”。

第(3)题侧重考查“对常用汉字,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基本意义”,考查的水平层级为“识记”。

第(4)题侧重考查“借助所学知识仿写或变换简单的句子”,考查的水平层级为“表达应用”。

5.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

(1)~

(2)题。

(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吴承恩中国明代B.《简·

爱》夏洛蒂·

勃朗特英国

C.《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美国

(2)“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诗中的“你”指的是。

(1)D

(2)繁星·

春水母亲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掌握本《纲要》规定的课外读物的基本内容和相关常识”,考查的水平层级为“理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概述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指定的名著阅读书目)。

《》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通过叙写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不向命运低头的女性形象。

(2)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

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

A.宋江B.猪八戒C.虎妞

示例:

尼德•兰——性情暴躁,常打算逃跑;

但在危急关头能挺身而出,如当尼摩船长为救采珠人被鲨鱼攻击时,他用钢叉刺中鲨鱼,挽救了船长的性命。

(1)《朝花夕拾》《简•爱》

(2)示例A:

宋江——人称“及时雨”,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对来投奔他的人没有不收留的;

但后来主动接受招安,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了青史留名竟背叛同伴,导致最后的悲剧。

示例B:

猪八戒——好吃懒做,常提出散伙回家;

但他憨厚忠实,当师徒受阻于流沙河,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

示例C:

虎妞——大胆泼辣又有心机,如她假装怀孕逼祥子结婚;

但对祥子也有真诚关爱的一面,常变着法子买些新鲜的东西给他吃。

7.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普法活动我宣传

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方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答案】示例一:

《环保法》,美好家园的守护神。

示例二:

增强环保法律意识,守卫人类美好家园。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查的水平层级为“表达应用”。

(2)道德风尚我倡议

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

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1、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令制度;

2、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

三、团结友善,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关心他人;

四、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B]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

①[A]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一词删除。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一词改为“”。

【答案】①没有②执行履行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辨析并能修改简单的病句”,考查的水平层级为“表达应用”。

(3)助人为乐我践行

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

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

[规格]5mg/片。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

可以长期连续用药。

【答案】示例:

张爷爷,您每天早晨吃一次,每次吃两片就可以了。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在交流过程中,根据需要确定和调整自己的表达内

容和方式,做恰当的应对”,考查的水平层级为“表达应用”。

第二部分阅读

【一】槐花季羡林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

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

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

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

【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

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呀?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

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

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

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

【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

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

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⑪“真好看呀!

简直神奇极了!

⑫“什么神奇?

”⑬“这木棉花。

⑭“这有什么神奇呢?

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⑮【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

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

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

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

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

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

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⑰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

【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

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

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

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

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

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

【注】①氤氲(yīnyūn):

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1.文章第③段至第⑮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答案】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

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慨叹。

或:

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引起我对槐花的注意。

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慨叹,印度朋友迷惑不解。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考查的水平层级为“分析综合”。

2.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B.【B】处C.【C】处D.【D】处

【答案】B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段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考查的水平层级为“理解”。

3.第⑯段划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

【答案】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考查的水平层级为“分析综合”。

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答案】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印度朋友闻到槐花清香飘拂、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时的动作和惊诧的表情。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了解文章常用的写作手法并能作出简单分析”,考查的水平层级为“分析综合”。

5.文章最后说“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答案】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地观察;

对自己看惯了的东西,要用欣赏的眼光(或“新的眼光”)看待。

【二】拾荒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

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

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

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

“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

”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

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

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

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

“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

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

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

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

“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

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

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改动)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_____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___________

【答案】婆媳争吵,妥协寄居捐建学校,拾荒依旧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考查的水平层级为

“分析综合”。

2.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这笔钱并不属于我们,我不能拿来给你们买房子。

先前收养孩子时你们争吵阻挠,现在凭什么来要这笔钱。

示例三:

这笔钱我要用它来回报社会。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段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和“根据表达需要,进行缩写、扩写、续写、改写”,考查的水平层级为“理解”和“表达应用”。

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动作描写。

通过对拿钱的系列动作的描绘,生动地写出了王婆婆对这笔钱的珍视和她抢救弃婴的决心,表现了王婆婆的善良和仁爱。

细节描写。

通过对钱的保管方式的描述,表现了王婆婆这笔钱的来之不易和对钱的珍视。

比喻。

将揭开包钱小袋子的过程比作“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表现了这笔钱在王婆婆心中的分量之重。

【说明】该题侧重考查“品味文学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考查的水平层级为“欣赏评价”。

4.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案】②③段详细描绘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婆捡拾弃婴的过程,更能够充分展示弃婴的可怜和王婆婆的善心,⑬段中,学校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故一笔带过。

5.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

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