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700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6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

 

延寿县新建养猪合作社

万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

1.2项目基本情况1

9.3财务评价结论37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项目单位法定名称:

延寿县新建养猪专业合作社

项目法人:

薛云昌

企业性质:

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延寿县新建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座落在延寿县加信镇西南方向八公里处,主要从事生猪养殖、品种引进、改良,养殖场占地面积5000m2,现有全封闭养猪舍1000㎡,配套设施建筑100㎡,现有投资已达50万元。

现有社员用户30户,共存栏母猪960头,现有商品猪存栏6000头,其中育肥猪1200头,仔猪4800头,总存栏3610头,年出栏商品猪及仔猪16000头左右。

1.2项目基本情况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延寿县新建养猪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改扩建项目

建设性质:

扩建

建设地点:

哈尔滨市延寿县加信镇新建村

1.2.2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猪舍10栋,其中长50米,宽10米,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引进种猪200头,项目建成后,种公猪10头,年出栏商品猪4000头。

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1、主要品种:

本项目用杜洛克做父本,与长白、大白杂交生产的母本杂交生产商品猪。

2、主要养殖技术:

三元杂交育种技术、人工授精技术

3、技术来源:

本项目工艺技术主要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六五”以来,学院承担国际、国家、省级及市级科研课题260余项,共获得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其中7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通过培育优良畜禽品种、传授先进繁殖技术、饲养技术和科学的动物生产管理方法等,促进了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发展,为“科技兴省,科教兴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同类专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是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与项目执行单位进行了长期的技术依托合作,可保证本项目技术方案的顺利实施。

4、主要设备:

养殖设备10套,防疫设备、人工授精设备各2套,精液质量测定仪和猪肉质量检测仪各1台。

1.2.4土建工程

表1-1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设内容

单位

工程量

1

新建猪舍

5000

2

人工授精室

㎡ 

50

3

兽医、防疫室

50

4

饲料库

500

5

粪污处理沼气池

200

7

机电井

1

8

场区道路

1000

8

输变电线路

m

3000

1.2.5建设期限

建设期3年,即2011年10月-2013年10月。

1.2.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投资概算:

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万元。

其中土建工程投资200万元;购置设备投资20万元;种猪引进投资60万元;项目前期工流动资金20万元。

2、资金来源:

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万元。

1.2.7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可取得销售收入1100万元,实现净利润120万元,投资利润率达到10.9%,投资回期3年。

2、本项目的建设,能带动项目区周边养猪户的品种改良,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空闲时间和剩余劳力,大力发展养猪事业,使以种植业为主的香坊区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加快了农副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香坊区“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书》;

2、《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

3、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

4、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5、国家环保委《关于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6、《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11规划》。

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技术、经济资料。

1.4综合评价

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纲要精神,符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符合黑龙江省由农业大省向畜牧强省转型的客观需要。

该项目是在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支持下进行的,其所产生的不仅仅是企业效益,更多的是社会效益。

同时项目建设单位由于多年积累,掌握了生猪养殖技术和管理技术。

本项目采用的技术和工艺是由东北农业大学提供的,具有较高的技术内涵。

从投资角度分析,市场目标明确,市场定位较准,因此,具有相对的投资安全性。

特别指出的是在环境影响方面,由于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的规划设计,形成生物链式的环境保护系统,采取封闭式管理、废物就地转化等措施,对周边环境没有不利影响,同时,按照科学防疫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保证外来疫情不侵入,内部疫情不外传,遏制了疫病的流传。

项目的实施,将会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农民走上致富路,也将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不存在高新技术难题,各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显著。

经过专家会审和多方研究论证,本项目的立案方案是可行的,技术经济分析是合理的,其产品有着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建议尽早立项实施,尽快见效。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延寿县位于哈尔滨市东南部,区划面积3150平方公里,辖5镇、4乡。

总人口约27万人。

延寿县地处松嫩平原与东部山地间丘陵区,自然环境优越,境内蚂蜒河及大小支流通过,两岸土地肥沃,农业以水稻、玉米、大豆种植为主,饲料资源丰富,为养殖业创造了优越条件。

近年来亚麻、烤烟、向日葵、甜菜、黑加仑等经济作物种植也逐渐加大。

林业生产以“三林”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寿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支持发展建立畜牧养殖基地。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与本项目关联比较紧密的产业主要是种植业,饲料加工业和生猪屠宰加工业。

从种植业看,延寿县主产水稻、玉米、大豆为主。

饲料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开发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项目建设可推进养猪业产业化进程

延寿县是黑龙江省农业县,哈尔滨市生猪养殖量比较大,养殖分散,缺乏规模效益,不能实现产业化经营。

随着人们对猪肉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优质猪肉”需求的增加,要求发展养猪业必须从传统分散、粗放型向优质、生态型方向转变。

这些都迫切需要建立养殖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技术的提高,加快养殖业的产业化经营。

可见通过本项目建设加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和示范效应,可带动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和养殖技术的提高。

以实现黑龙江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提高产品竞争力

优质商品肉猪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对肉类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特别是我国,猪肉的需求量居所有肉类之首。

不仅在猪肉的数量上需求逐年增大,而且对肉质的要求也逾加严格,人们纷纷要求食用香嫩可口、高蛋白、低胆固醇、营养价值高的优质猪肉。

该项目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优化饲养模式,主要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猪肉,为当地养殖场和养殖户提供优质瘦肉型猪种,提高当地养猪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3、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工厂化、规模化生猪生产是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畜牧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本着高起点、高科技、适度规模、产业化发展的原则运作,集种猪繁育、商品猪生产于一体,对推动哈市畜牧经济产业化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4、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需要

该项目建设粪污处理沼气池200立方米,使养殖废弃物得到综合处理,将彻底改变传统养殖业的污染问题。

猪粪尿经过处理后成为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使农业生产实现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

产生沼气可供圈舍取暖和办公室使用。

5、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发展生猪生产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丰收,粮食的销售和转化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发展生猪生产过腹增值是粮食转化最有效、最可行的途径。

该项目的建设为当地粮食销售做出了积极贡献。

哈尔滨市郊养猪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养殖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使得养殖效益不高。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当地的养殖技术和经济效益。

养猪业产生的大量有机肥是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良好肥料。

本项目的建设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6、能够增强企业的带动能力

延寿县新建养猪专业合作社经过二年的运作,已初具规模,带动了项目区周边饲料种植业的发展和生猪养殖技术的提高,但由于资金能力有限,无法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和引进更优良的品种以及更先进的技术,这严重地制约了企业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

该项目的建设能够提高生猪品质,增加企业的收入,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进而增强企业的带动能力,加快养殖业的产业化经营步伐。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建设地点选择

1、选址原则

地势要求较高、干躁、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

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并易于净化和消毒。

饲料的就近供应、产品的就近销售。

电力供应可靠,并要有备用电源;交通便利

2、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地点延寿县加信镇新建村,

位于延寿县东北部位于蚂蜒河两岸,东与海林相邻,北与方正接壤,南与尚志毗邻,西临宾县。

交通以公路为主方正至辽宁庄河国家级公路从境内穿过。

合作社现有养殖场是项目选址地点,该场与村庄较远,全年主导风向为下风向,四周为农田,又有天然林木环抱,附近没有畜产品集散地、畜产品加工厂和畜产品仓库,没有任何厂矿、企业、学校、机关及部队驻地,距交通干线3公里,内外部环境有利于生猪养殖和防疫。

3.2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延寿县森林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2.3度,年降水总量532.3豪米。

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良好,符合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和畜禽用水要求。

项目区处于林地之间,土质为黑土,草甸土壤酸碱度中性,PH值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3-5%,代换量30ml100g左右,可溶盐0.04-0.08%,为中性无盐渍化土壤。

土壤有机质含量3%以上,团粒结构,土质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性广泛。

土壤重金属含量低,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

项目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酷热短暂,四季转换不分明,春季多风沙天气。

年平均气温3.6℃,无霜期140天,年≥10℃活动积温2658℃,年日照总时数2715小时,年热辐射量113KcaJcm2,年降雨量523~600mm。

项目区雨热同季,热量、光照、降雨可以满足各种农作物较好地生长发育,而且气候资源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

3.2.2政策、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1、政策优势

从国家到地方都把畜牧业作为加快发展的农业产业,香坊区政府已把畜禽养殖列入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的产业,企业受到政府的重点扶持和政策支持。

2、资源优势

加信镇位于延寿县东北部耕地面积辽阔,主产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是黑龙江省主要水稻重点开发区之一,丰富的资源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

3.2.3基础设施条件

延寿县交通十分便利。

方正至辽宁庄河国道全线贯通,乡与村、村与村之间有农路相通。

随着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加信镇的电讯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程控电话、移动通讯、互联网均已达到了多功能、多层次、网络化的现代化水平。

延寿县新建养猪专业合作社猪场占地面积50000m2,现有全封闭养猪舍1000㎡,配套设施建筑200㎡,供电供水设备齐全,为本项目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