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13届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第十一十二章收费利报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6516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1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13届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第十一十二章收费利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13届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第十一十二章收费利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13届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第十一十二章收费利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13届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第十一十二章收费利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13届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第十一十二章收费利报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13届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第十一十二章收费利报表文档格式.docx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13届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第十一十二章收费利报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13届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第十一十二章收费利报表文档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13届财务管理专业财务会计第十一十二章收费利报表文档格式.docx

1、成本、费用、支出的含义:

费用、成本和支出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1)费用:

费用概念前已述及。

由于广义费用要与广义收入配合起来计算利润,因而可以将其概括为期间化的耗费。

(2)成本:

成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成本是指为了取得资产或达到特定目的而实际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

狭义成本是指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即生产及劳务成本。

从上述成本概念可以看出,不论是广义或狭义成本概念,均将成本概括为对象化的耗费。

(3)支出:

支出是指各项资产的减少,包括偿债性支出、成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

偿债性支出是指用现金资产或非现金资产偿付各项债务的支出,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

成本性支出是指某一项现金资产或非现金资产的减少而引起另一项资产增加的支出,使资产总额保持不变;

费用性支出是指某一项现金资产或非现金资产的减少而引起费用增加的支出,使资产与利润同时减少;

权益性支出是指某一项现金资产或非现金资产的减少而引起除利润以外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的支出,使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

2、费用、成本、支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1)支出:

是资产的减少,不仅包括费用性支出(期间化)、成本性支出(对象化),还包括其他支出(如偿债支出)

(2)费用:

是引起利润减少的耗费,它一般是期间化的耗费,费用性支出形成费用。

但费用中还包括未形成支出的耗费(如预提费用)

(3)成本:

是对象化耗费,成本性支出形成成本。

但成本中也包括未形成支出的耗费(如预提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

(一)利润概述

利润也称为净利润或净收益。

从狭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包括收入与费用的差额,以及其他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损失。

从广义的收入、费用来讲,利润是指收入与费用的差额。

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

税前利润也称利润总额;

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即为税后利润,也称净利润。

(二)核算

收入、费用期末结转

①结转收入:

借:

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等

贷:

本年利润

②结转费用:

贷: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外支出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等

第二节利润总额的形成

一、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的确认

二、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

三、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成本

四、营业税金及附加

五、销售费用

六、管理费用

七、七、财务费用

八、资产减值损失

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十、投资净损益

十一、营业外收支净额

十二、利润总额.

(一)营业收入的确认

1、营业收入的范围

(1)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取得的收入。

营业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部分。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进行经常性业务取得的收入,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包括产成品、代制品、代修品、自制半成品以及工业性劳务等取得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主要包括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出租包装物和固定资产、提供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和出售材料物资等取得的收入。

(2)营业收入确认的基本条件

确认营业收入,一般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②收入能够可靠的计量。

2、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在销售商品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具体条件是: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④与商品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⑤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3、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提供劳务,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确认和计量。

(1).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对该项交易的结果进行可靠的估计,应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

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①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②与提供劳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③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④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不能对该项交易的结果进行可靠的估计,则不能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按照谨慎性原则进行处理,对已发生的成本和可能收回的金额进行尽可能合理的估计,只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而不确认可能发生的收益:

①如果已经发生的成本估计能够得到补偿,应按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劳务成本,不确认损益;

②如果已经发生的成本估计不能得到补偿,则不能确认收入,但应按已经发生的成本结转劳务成本,将其全部确认为损失。

4、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主要是指企业出租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

确认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①与提供劳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相关的收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营业费用的确认

1、营业费用的范围: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费用

营业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费用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费用主要包括其他业务成本等。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的应由当期营业收入补偿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2、营业费用的确认标准

(1)确认营业费用应考虑的因素:

①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关系

②营业费用的归属期

(2)确认营业费用的具体标准:

①按其与营业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营业费用;

若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本期营业收入有直接联系,就应确认为本期营业费用。

(如销货运费)

②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营业费用;

若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本期营业收入无直接联系,但能为若干会计期间带来效益,则用一定分配方式,分别确认为各期营业费用。

(如固定资产折旧)

③在耗费发生时直接确认为营业费用。

若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营业收入无直接联系,且只能为一个会计期间带来效益,或受益期难合理估计,则应确认为当期营业费用(如当期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广告费)

(一)销售商品一般业务

企业销售商品,确认收入:

应在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时,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应根据具体情况:

借:

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时,如果有现金折扣,一般采用总价法进行核算。

销货退回与折让:

企业已经销售的商品,可能会由于品种、质量等不符合购销合同的规定而被客户退回或发生销售折让。

企业收到退回的商品或发生销售折让时,应退还货款或冲减应收账款,并冲减主营业务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由企业负担的发货及退货运杂费,计入销售费用。

结转已售产品成本:

企业不论采用现销或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均应结转已销商品(扣除销售退回)的成本。

1、现销

银行存款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赊销:

应收账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销货折让或销货退回

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4、现金折扣:

①净价法②总价法

5、结转已售商品成本:

库存商品

(二)特殊商品的销售业务

1、若赊销产品后经济利益不一定流入企业:

若销售产品的经济利益不一定流入企业,则不确认收入,但成本和税金要处理。

(1)企业售出商品后得知购货方因突发财务困难无法支付货款,则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能确认收入,此时作:

发出商品

(2)待已销商品退回后作:

(3)若已开出增值税发票,则作: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待商品退回后,开具红字增值税发票冲减并做账:

借:

2、附有退货条件的商品销售P271

(1)估计不退货部分:

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包括预计退货部分的税额)

(2)估计退货部分(不确认收入):

(3)收到的可能退货商品的款:

预收账款

(4)若无法合理确定退货的可能性,则全部确认为发出商品,等退货期满时确认营业收入。

3、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商品销售

企业销售的商品如果需要负责安装调试,且安装调试的结果经购货单位检验合格后购货合同才能生效,则企业在商品安装调试完成以前大多不应确认收入。

若安装调试程序比较简单或检验是交货必须的程序,则在满足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后,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4、以旧换新的商品销售

企业在销售商品的同时收购旧商品,则收购的旧商品确认为存货,支付的收购款不得冲减收入。

按规定,收购旧商品不得确认增值税进项税额。

(1)销售新商品时:

应交税费

并结转出售新商品的成本

(2)收购旧商品时:

原材料(等)

5、短期分期收款商品销售

(1)销售时按全额:

主营业务收入(注:

暂不确认税金)

并结转成本

(2)在合同规定的收款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3)如约定的收款期未收到款,也要确认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6、具有融资性质的(即长期)分期收款商品销售

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如果收款期较长(一般3年以上),则说明该销售业务具有融资性质。

(1)发出商品时按全额:

长期应收款(未来应收款总额)

主营业务收入(现销价格,或未来应收款总额的现值)

未实现融资收益

(2)各约定的收款期,按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收款时:

长期应收款

同时分摊收益即确认利息收入:

未实现融资收益

财务费用

7、售后回购:

附有售后回购条件的商品,因售货方继续保留对该商品的控制权,购货单位不得随意将该商品进行处置,因而售货方不得确认收入,收取的价款应确认为负债。

①售出时:

其他应付款

同时:

②售出至回购期间的利息,按月计提:

其他应付款

③按约定回购:

同时:

(三)提供劳务

1、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并结转成本。

(1)收取保证金时:

(2)根据完工进度确认收入时:

对发生的劳务成本:

劳务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等)

按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

按完工百分比结转劳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劳务成本

2、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P279

不能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应根据实际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可以补偿的部分,确认劳务收入,并全额结转成本。

按预计可补偿成本确认收入:

按全部实际成本结转劳务成本:

其他业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非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无形资产、包装物、固定资产出租,提供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和出售材料物资等。

其他业务不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发生的次数不是很多,金额也不是很大。

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分为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和其他业务成本的核算。

(一)其他业务收入

(二)其他业务成本

(一)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其他业务过程中取得的收入。

企业取得其他业务收入时:

银行存款等

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企业在从事其他业务过程中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项业务成本,如出租包装物的价值摊销等。

企业结转其他业务成本时:

其他业务成本

包装物

累计折旧

原材料

银行存款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应由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补偿的各种税金及附加费,主要包括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主要内容包括:

1.营业税的核算2.消费税的核算3.资源税的核算4.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核算

1、营业税:

营业税金及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消费税: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资源税:

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4、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展览费和售后服务费以及销售部门人员薪酬、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和其他经费等。

企业应根据实际发生的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无形资产摊销、业务招待费、存货盘亏和毁损(减盘盈)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企业发生管理费用时:

管理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应交税费(如车船使用税)

七、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不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利息费用(减利息收入)、金融机构手续费、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其他财务费用。

企业发生财务费用时,应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企业取得的利息收入,其数额与利息支出相比一般较小,在我国未单列科目进行核算,应抵减利息支出,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1、支付借款利息、手续费等:

2、收到存款利息:

(一)含义: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商誉等发生减值确认的减值损失。

(二)账务处理:

1、企业应根据确认的减值损失作分录:

借:

资产减值损失

坏账准备(可以转回)

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以转回)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可转回)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不可转回)

工程物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不可转回)

2、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作:

坏账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

3、企业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其它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

1、有关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时,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有关资产科目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有关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做相反的会计处理。

投资净损益是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的差额。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从事各项对外投资活动取得的收益(各项投资业务取得的收入大于其成本的差额);

投资损失是指企业从事各项对外投资活动发生的损失(各项投资业务取得的收入小于其成本的差额之和)。

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损失的差额为投资净收益;

反之则为投资净损失。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差额。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出售净收益,以及罚款收入等。

企业取得营业外收入时,应借记有关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经营业务以外发生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和出售的净损失,以及非常损失、对外捐赠支出、赔偿金和违约金支出等。

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应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十二、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交纳所得税之前实现的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一、当期所得税费用

二、递延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指应在会计税前利润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下同)。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有应付税款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两种方法。

采用应付税款法,只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既要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也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当期所得税费用是指按照当期应交纳的所得税确认的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按所得税法规定的项目计算确定的收益,是计算交纳所得税的依据。

由于企业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口径、计算时间可能不一致,因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税法与会计处理常见的几种差异:

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在财务会计上作为支出,而税务会计不允许扣减纳税所得。

税法上应“+”

②各种税收的滞纳金、罚款,在财务会计上列入营业外支出,但税务会计不允许扣减纳税所得。

③各种非救济性、公益性捐赠和赞助支出,在财务会计中可据实列入营业外支出,但税务会计不允许扣减纳税所得。

④工资性支出。

财务会计允许一切工资、奖金计入成本、费用,但税务会计中,税法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计税工资标准,企业实发数超过计税标准的,要计入纳税所得,缴纳所得税。

⑤国库券利息收入在财务会计上列入利润总额,但按税法规定予以免税;

投资收益中已缴足所得税的部分也予以抵免,但因被投资方的税率低于投资企业税率的,按规定要补交部分所得税。

⑥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会计上计算利润时要考虑,而税法确定应交税额时一般按收付实现制确认。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税法上应“—”,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应“+”,资产减值损失应“+”

⑦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在满足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成本;

税法规定,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一般可于发生当期税前扣除,由此产生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的暂时性差异。

●先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当期应交纳的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或-)应调整的项目金额

●当期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税率

●作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应交税费_应交所得税

例1、M企业某年全年税前利润960万元,所得税率25%,按税法需要调整的项目有:

①该年核定的计税工资200万元,实际工资支出220万元。

②投资收益中有国库券利息收入2万元,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10万元(其税率也是25%)

③营业外支出中有罚款损失4万元,赞助某企业5万元。

④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万元。

⑤资产减值损失13万元。

⑥本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15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会计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法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相同。

解答:

针对⑥本年会计方法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