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06513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A.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

K+、NH4+、CO32-、SO42-,可能含Cl-

B.该混合液中一

定含有:

NH4+、CO32-、

SO42-,

可能含

K+、Cl-

C.该混合液中一

Mg2+、K+、Cl-

D.该混合液中一

NH4+、SO42-,

Mg2+、

【分析】

第一份:

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

Cl-、CO32-、SO42-;

第二份:

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生成的0.08mol气体为氨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且物质的量为0.08mol;

第三份:

能够与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4.66g为硫酸钡,12.54g为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因此一定不存在Mg2+、Ba2+。

2-4.66g

nBaSO4=n(SO42)==0.02mol,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为:

44233g/mol

12.54g-4.66g)=0.04mol;

再根据电荷守恒,正电荷为:

n(+)=n(NH4+)=0.08mol;

负电197g/mol

荷:

n(-)=2n(CO32-)+2n(SO42-)=0.12mol,故一定有K+,至少0.04mol;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

K+、NH4+、CO32-、SO42-,可能含有Cl-,若存在氯离子,钾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04mol;

若不存在氯离子,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4mol,所以A正确。

答案选:

A。

【点睛】离子推断问题有定量计算时可根据电荷守恒,得出是否存在某些离子。

3.向0.02mol·

L-1CuSO4溶液中匀速滴加1mol·

L-1氨水,先观察到有浅蓝色沉淀[Cu2(OH)2SO4]生成,后沉淀溶解,逐渐变为深蓝色溶液。

该实验过程体系的pH和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Cu2+):

a点=b点

2+-2-

B.bc段生成浅蓝色沉淀的反应为2Cu2++2OH-+SO24-=Cu2(OH)2SO4

C.d点时:

cNH4+<

2cSO42-

+2+

D.导电能力:

NH4+>

CuNH34

【答案】D

c到d溶液pH突变,说明c点沉淀达到最大值,a到c发生生成沉淀的反应:

2+2-+

2Cu+2NH3H2O+SO4=Cu2(OH)2SO42NH4,c到e发生沉淀溶解反应:

2

Cu2(OH)2SO4+8NH3H2O=2CuNH3+8H2O+SO42-+2OH-,据此分析解答。

34

A.a到b发生2Cu2++2NH3H2O+SO42-=Cu2(OH)2SO42NH4+,c(Cu2+)减小,故

c(Cu2+):

a点>

b点,A错误;

B.bc段生成浅蓝色沉淀的反应为

2Cu2++2NH3H2O+SO24-=Cu2(OH)2SO42NH4+、而不是

2Cu2++2OH-+SO42-=Cu2(OH)2SO4,B错误;

C.c点沉淀达到最大值,此时溶质为(NH4)2SO4,c到d,pH突变,但导电率几乎不变,故d点,溶质为(NH4)2SO4和NH3H2O,那么d点溶液中电荷守恒为:

c(NH4+)+c(H+)=c(OH-)+2c(SO42-),因此时pH>

7,c(H+)<

c(OH-),故c(NH4+)>

2c(SO42-),C错误;

2+

D.b'

点之前释放NH4+,导电能力增强,b'

之后释放CuNH342+和OH-,导电能力降

低,说明导电能力NH4+>

CuNH3,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找到起点、恰好完全反应的点以及分析每一段所发生的反应是解决本类题的关键。

4.天然海水中主要含有Na+、K+、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

火力发电时燃煤排放的含SO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海水pH≈8的原因是由于海水中的CO32-、HCO3-水解

B.“氧化”是利用氧气将H2SO3、HSO3-、SO32-等氧化生成SO42-

C.“反应、稀释”时加天然海水的目的是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

D.“排放”出来的海水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相同

【分析】火力发电时燃煤排放的含SO2的烟气通入吸收塔和天然海水,得到溶液通入氧气氧化亚硫酸生成硫酸,加入天然海水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

A.海水中主要含有Na+、K+、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在这些离子中能发生水解的是CO32-、HCO-3离子,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它们水解呈碱性,所以天然海水的pH≈8,呈弱碱性,故A正确;

B.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要用O2进行氧化处理,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被氧化的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具有还原性,所以氧气将H2SO3、HSO3-、SO32-等氧化为硫酸,如亚硫酸被氧化的反应为2H2SO3+O2=2H2SO4,故B正确;

C.氧化后的“海水”需要用大量的天然海水与之混合后才能排放,是因中和稀释经氧气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H+),故C正确;

D.从框图可知:

排放”出来的海水,是经过加天然海水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后排放的,溶液的体积显然比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大,所以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排放

出来的海水中浓度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5.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A.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硫酸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

D.盐酸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

【答案】B

A、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未发生变化,灯泡不会变暗,故A项错误;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浓度不断减小,灯泡亮度不断降低,直到熄灭,当氢氧化钡过量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灯泡亮度升高,故B项正确;

C、硫酸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浓度未发生变化,灯泡不会变暗,故C项正确;

D、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发生变化,灯泡不会变暗,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6.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2O3、K2SiO3、K2SO3、K[Al(OH)4]、MgCl2、K2CO3中的若干种。

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A一定只是NO

B.由于在溶液A中加入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

C.若向固体甲中加入足量浓盐酸,再加KSCN溶液,没有血红色,则证明原混合物中一定

没有Fe2O3

D.溶液甲中一定含有K2SiO3,可能含有K[Al(OH)4]、MgCl2

固体粉末X中Fe、Fe2O3不溶于水,加入浓硝酸,产生有色气体二氧化氮,则一定含有金属铁,得到的溶液B中含有硝酸铁,遇到硫氰化钾显示血红色,K2SiO3、K2SO3、

K[Al(OH)4]、MgCl2、K2CO3能溶于水,向其中过量的稀硝酸,硅酸钾和H+反应得到硅酸沉

淀,则原物质中一定含有K2SiO3,则一定不含有MgCl2,K2SO3被氧化为硫酸钾,会产生NO气体,K[Al(OH)4]和稀硝酸反应,先析出沉淀随后溶解,MgCl2不和硝酸反应,K2CO3可以和

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溶液A中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则原物质中一定含有K2SO3,可能含有K[Al(OH)4]、K2CO3,则一定不含有MgCl2,据此回答判断。

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溶液A中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则原物质中一定含有K2SO3,可能含有K[Al(OH)4]、K2CO3,则一定不含有MgCl2;

综上可知:

原物质中一定含有:

Fe、K2SiO3、K2SO3,可能含有:

K[Al(OH)4]、K2CO3,Fe2O3;

A.气体A中含有NO,还可能含有CO2,故A错误;

B.溶液A中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则原物质中一定含有K2SO3,故B正确;

C.若向固体甲中加入足量浓盐酸,再加KSCN溶液,没有血红色,可能是Fe2O3和盐酸反

应生成的铁离子和含有的金属铁之间反应转化为亚铁离子了,所以加KSCN溶液,没有血

红色,不能证明原混合物中一定没有Fe2O3,故C错误;

D.溶液甲中一定含有K2SiO3,一定不含有MgCl2,可能含有K[Al(OH)4]、K2CO3,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本题需要注意把握反应的现象,根据实验现象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易错点为B和

D。

7.烧杯中盛有100mL0.1mol/L的NaHSO4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0.1mol/L的Ba(OH)2溶液,烧杯中某些物质(或微粒)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A.曲线a表示Ba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B.曲线c表示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C.加入Ba(OH)2溶液50m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42-→BaSO4↓+H2O

D.加入Ba(OH)2溶液大于50mL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A.由图象曲线变化可知,在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小于100mL前,曲线a表示离子的浓

度减小,此段曲线a表示的是硫酸根离子,当Ba(OH)溶液体积大于100mL后,曲线a表示的是钡离子浓度,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曲线c表示离子的浓度先减小后增大,50mLBa(OH)2溶液加入时为0,此时100mL0.1mol/L的NaHSO4恰好和0.1mol/L的Ba(OH)2反应,继续加入Ba(OH)2溶液后,OH-的浓度逐渐增大,则直线c表示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故B正确;

C.加入Ba(OH)2溶液50mL,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2++2OH-+2H

++SO42-=BaSO4↓+2H2O,故C错误;

D.加入Ba(OH)2溶液大于50mL后,硫酸氢钠中氢离子已经反应完全,此时的反应为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SO42-=BaSO4↓,故

D错误;

故选B。

8.向X的溶液中加入Y试剂,产生的沉淀示意图与下图所示情形吻合的是(注意线段的斜

率)

A.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B.向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C.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D.向NH4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A.NaOH、Ca(OH)2都是碱,CO2与OH-反应生成CO32-,随着发生Ca2++CO32-=CaCO3↓,因此认为,反应先后顺序是:

Ca(OH)2+CO2=CaCO3↓+H2O、NaOH+CO2=NaHCO3、CaCO3+CO2+H2O=Ca(HCO3)2,符合题中图像,故A正确;

B.盐酸是酸,先于NaOH反应,因此顺序是HCl+NaOH=NaC+lH2O,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开始一段时间无沉淀,然后出现沉淀,最后沉淀完全消失,与图像不符,故B错误;

C.Al3+结合OH-能力强于NH4+,反应先后顺序是:

Al3++3OH-=Al(OH)3↓、NH4++OH-=NH3·

H2O、Al(OH)3+OH-=AlO2-+2H2O,生成沉淀最大消耗NaOH的量是Al(OH)3完全消失消耗NaOH量的3倍,与图像不符,故C错误;

D.Mg2+结合OH-能力强于NH4+,因此有Mg2++2OH-=Mg(OH)2↓、NH4++OH-=NH3·

H2O,与图像不符,故D错误。

故选A。

9.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2、Al3+、Cl、SO24、CO32、AlO2中的若干种离子,且所含有的离子浓度均为0.1molL1。

某同学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B.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4、Fe2和Ba2

C.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

-2

D.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H4、Fe2、Cl、SO4【答案】D

2-

加稀硫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CO23-,加入过量硝酸钡产生了沉淀A,则沉淀A为

BaSO4,产生的气体根据题目限制的条件只能是氮氧化物,则溶液中必有Fe2+,AlO2-和

Fe2+不共存,所以没有AlO2-。

加入过量的碱能产生气体,则只能是氨气,溶液中必有

+

NH4+,此时产生的沉淀B为Fe(OH)3,最终通入少量二氧化碳,产生的沉淀C中必然有

2-+

BaCO3,接下来根据电荷守恒来判断,已确定的离子有SO4、Fe2+、NH4,已知离子

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电荷守恒,一定存在Cl-,K+和Al3+都不能存在。

A.一定存在Cl-,Al3+一定不存在,A项错误;

B.X中不可能有Fe2+,此时溶液中的Fe2+已经全部被氧化为Fe3+,B项错误;

C.沉淀C为BaCO3,C项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D项正确;

10.下列化学过程的表述或数据说明,明显不符合事实的是()

A.向含有1mol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却并非是最大值

B.将0.12molCl2通入到100mL1mol/L的FeI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是:

12Cl2+10Fe2++14I-=10Fe3++7I2+24Cl-

C.较高的温度下,可以测得0.1mol/L氨水的电离度为55%左右

D.十六烷的裂化产物中不饱和烃的分子数可能会超过50%

【答案】BC

A.向含有1mol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氢氧化钡过量,部分铝元素以偏铝酸根离子存在,所以向含有1mol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至沉淀质量最大时,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却并非是最大值,A项正确;

B.n(FeI2)=1mol/L×

0.1L=0.1mol,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后氧化亚铁离子,氧化碘离子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氧化亚铁离子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所以如果完全氧化

碘化亚铁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0.12mol,则氯气完全反应消耗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则离子方程式为6Cl2+2Fe2++10I-=2Fe3++5I2+12Cl-,B项错误;

C.常温下一水合氨电离程度小于1%,升高温度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较高温度下,氨水挥发,其电离程度不可能达到55%,C项错误;

D.十六烷的裂化生成不饱和烃和饱和烃,不饱和烃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饱和烃,所以不饱和烃的分子数可能会超过50%,D项正确;

答案选BC。

本题易错点B项,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当加入一个氧化剂,有多个还原剂能与之反应时,要注意强的还原剂先反应,并且要注意加入的氧化剂的量,是否满足所有的还原剂。

11.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肯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K+、NH4+、Cl-、Mg2+、

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0.5mol/L。

③不溶于盐酸的2.33g沉淀为硫酸钡,物质的量是2.33g÷

233g/mo=l0.01mol;

4.3g沉淀是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碳酸钡质量为4.3g-2.33g=1.97g,物质的量为

1.97g÷

197g/mo=l0.01mol,故一定存在CO32-、SO42-,因而一定没有Mg2+、Ba2+;

c(CO32-)=0.01mol÷

0.1L=0.1mol/L,c(SO42-)=0.01mol÷

0.1L=0.1mol/L。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2c(CO32-)+2c(SO42-)==0.5mol/L-0.1mol/L×

2-0.1mol/L×

=20.1mol/L,所以一定还含有阴离子,即一定含有氯离子,则K+也可能存在,综合以上可以得出,一定存在

的离子有NH4+、K+、CO32-、SO42-、Cl-,一定没有的离子Mg2+、Ba2+,因此答案选AC。

12.Ba(HS)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

A.Ba2++HS-+Cu2++SO42-=BaSO4↓+CuS↓+H+

B.Ba2++2HS-+2Cu2++SO42-=BaSO4↓+2CuS↓+2H+

C.2Ba2++2HS-+Cu2++2SO42-=2BaSO4↓+CuS↓+H2S↑

D.Ba2++2HS-+Cu2++SO42-=BaSO4↓+CuS↓+H2S↑【答案】BD【解析】

A.1molBa2+一定含有2molHS-,因为铜离子和硫离子结合会生成难溶于酸的硫化铜沉淀,项错误;

B.硫酸铜过量时,HS-离子全部电离生成硫化铜,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HS-

+2Cu2++SO42-=BaSO4↓+2CuS↓+2H+,B项正确;

C.2molBa2+提供4molHS-,依据2molSO42-溶液中含有2molCu2+,铜离子全部沉淀后剩余HS-会和氢离子形成2molH2S,C项错误;

D.1molBa2+一定含有2molHS-,1molCu2+和1molHS-反应生成1molCuS沉淀,电离出的氢离子和剩余的1molHS-结合生成硫化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2HS-+Cu2++SO42-

=BaSO4↓+CuS↓+H2S↑,D项正确;

答案选BD。

13.氯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用于颜料、电镀和有机合成等方面。

它不溶于

H2SO4和醇,微溶于水,可溶于浓盐酸和氨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