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KQSN系列安装使用说明及维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05701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KQSN系列安装使用说明及维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KQSN系列安装使用说明及维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KQSN系列安装使用说明及维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KQSN系列安装使用说明及维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完整word版KQSN系列安装使用说明及维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KQSN系列安装使用说明及维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完整word版KQSN系列安装使用说明及维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KQSN系列安装使用说明及维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KQSN系列安装使用说明及维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七、KQSN型泵转子部件图……………………………………………………………………4

八、型谱图………………………………………………………………………………………5

九、KQSN型泵性能参数表……………………………………………………………………6

十、KQSN型泵外形与安装尺寸图表…………………………………………………………14

十一、KQSN型泵机组外形与安装尺寸图表(带底座)…………………………………………15

十二、KQSN型泵机组外形与安装尺寸图表(不带底座)………………………………………21

十三、起吊………………………………………………………………………………………26

十四、装配与拆卸………………………………………………………………………………26

十五、安装…………………………………………………………………………………………27

十六、起动、停止和运行…………………………………………………………………………37

十七、泵的维护和保养……………………………………………………………………………37

十八、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其消除方法…………………………………………………………39

十九、建议备件量………………………………………………………………………………41

二十、备件通用表………………………………………………………………………………41

一、概述

KQSN系列单级双吸、卧式中开离心泵是我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在消化、吸收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基础上,自行研制的第四代中开式双吸泵新产品。

其显著特点是:

型谱完善任君挑,模型优秀性能好,结构新颖又可靠,维护方便寿命高。

我公司目前生产的KQSN型泵有70种型号,436个基本规格。

二、主要用途

供输送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液体,液体最高温度一般不得超过100℃。

广泛适用于城市给排水、城镇供水;

钢铁冶金企业、石化炼油厂、造纸厂、油田、热电厂、机场建设、化纤厂、纺织厂、糖厂、化工厂、电站的给排水;

工厂、矿山的消防系统给水、空调系统供水;

集中供热系统给水;

农田排涝灌溉及各种水利工程.

三、泵型号意义

例如KQSN250—M4—503-F

反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无标注)

规格代码

名义比转数的1/10

M:

标准叶轮,N:

改型叶轮

泵进口直径为250mm

新一代中开式

双吸式离心泵

公司简称

四、使用条件

转速:

990,1480和2960r/min

电压:

380V,6kV或10kV

进出口径:

150~600mm

流量范围:

68~3975m3/h

扬程范围:

6~200m

温度范围:

液体最高温度≤800C,特殊配置可达1150C,环境温度一般≤400C

允许进口压力:

一般不超过0。

6MPa,特殊配置可达1.0~1。

6MPa

允许输送介质:

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其他液体

密封水管部件:

进口压力≥0.03MPa时不安装回水管部件

结构设计:

单级双吸水平中开蜗壳离心泵,卧式安装,驱动机(电动机或内燃机)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泵的左侧或右侧(即面向出口,驱动机在左侧为逆时针旋转,在右侧为顺时针旋转).

五、结构说明

1.该系列泵为卧式结构,泵壳水平中开而分为泵体、泵盖,泵的吸入口与吐出口均在水泵轴心线下方泵体上,与轴线垂直呈水平方向,检修时勿需拆卸进水、排出管路及电动机(或其他原动机),只须揭开泵盖,即可方便地进行检修、更换零件.

2.泵轴由两个单列向心球轴承支承,轴承装在泵体两端的轴承体内,用油脂润滑。

与国内同类泵相比,轴径、轴承加大,轴、轴承更为可靠,运行更为平稳,寿命长.由于50轴承以上转子尾端轴承配有轴承衬套,拆装轴上零件十分方便.泵轴被轴套、衬套等件完全包裹密封,接合位嵌以O形密封圈,泵轴与液体被完全隔离,避免了轴的锈蚀及腐蚀,同时易于装拆轴上零件。

3.从联轴器向泵的方向看去,水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根据需要也可提供逆时针旋转的泵,但订货时应明确提出。

由于转子尾端轴承采用止动垫圈加圆螺母固定,避免停机反转造成轴上螺母松动,现场改变旋向时勿需变换任何零件,只须拆下叶轮,即可按需重装。

4.泵体与泵盖构成叶轮的工作室,中高扬程泵的压水室为双蜗室,泵的径向力得到基本平衡,双吸密封环用以减少水泵压水室的水从叶轮处漏回吸水室,在进、出水法兰上制有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的管螺纹孔,进出水法兰的下部制有放水的管螺纹。

5.叶轮经过静平衡校验,双吸叶轮的轴向力利用其叶片的对称布置达到平衡。

6.水泵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由电动机直接传动,必要时亦可用内燃机传动。

7.轴封一般采用填料密封,根据用户需要也可采用机械密封、注入式软填料密封。

当进口压力≤0.03MPa时,为了冷却润滑密封腔和防止空气漏入泵内,泵上配有回水管部件,水泵工作时引少量高压水流入轴封腔,起水封作用。

注入式软填料原则上不配回水管部件。

本型泵的主要零件有:

泵体、泵盖、叶轮、轴、双吸密封环、轴套、轴承等。

除轴的材料为优质碳素钢外,其余多为铸铁制成,根据用户需要,也可变换零件材质。

●当泵的进口压力<

0。

03Mpa,出口压力≥0.5MPa时,泵的回水管上配有球阀,泵在运行时,由用户调整球阀的开度,开度为1/4~1/2,泵压力大时开度小。

泵运行时如球阀为全开状态,可能导致轴封损坏;

也可定制减压阀确保安全。

十三、起吊

正确的起吊方法如下图所示

●水泵泵盖上的吊环仅用于检修时吊开泵盖,而不能用于起吊整台泵.

●电机上的吊环仅用于起吊电动机,而不能用于起吊机组。

●起吊机组时,要注意拉力的方向,角度不要大于90º

,两边分别使用起吊绳。

十四、装配与拆卸

1.零、部件装配前应清除毛刺。

2.零、部件的加工表面如有锈蚀,应进行除锈处理。

3.零、部件经清洗、风干及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

4.如叶轮、轴套、轴为不锈钢,为避免不锈钢零件间发生咬合,应在零件的配合部位涂二硫化钼。

5.装配转子部件及相关零件:

依次将键、叶轮、密封环、密封体及其O型圈、轴套、机封(或填料、填料环)、机封压盖(或填料压盖)及其O型圈、轴套O型圈、轴承挡套、轴承衬套、油封毡圈、轴承压盖、轴承垫、轴承装(套)在泵轴上,首先通过轴承挡圈固定联轴器端轴承,再通过止动垫圈和圆螺母固定尾端轴承。

然后将轴承体、轴承垫与轴承压盖通过螺栓装好,装轴承时应涂上润滑脂,再装上键和联轴器。

6.在轴承装好后应分别检查转子部件上叶轮密封部位的外圆及轴套外圆的径向跳动,不超过下表规定.

单位:

mm

名义直径

<50

50~120

120~250

250~500

500~800

800~1250

跳动量

06

0。

08

0.10

12

15

20

7.将转子部件、密封环、密封体及其防转销装在泵体上。

8.装好机封(或填料、填料环)、机封压盖(或填料压盖)及其O型圈,将轴承体与泵体固定好,再拧上中开面连接螺栓,放好中开面纸垫,注意纸垫与密封体的接合,盖上泵盖打紧螺尾锥销后,拧紧泵盖螺母,最后,若进口压力低于0.3kg·

f/cm2,应装上回水管部件,装配完后,用手转动泵轴,没有擦碰现象,转动比较轻滑均匀即可。

拆卸可按上述装配顺序相反地进行。

与本公司商量后,零部件才被允许更换,凯泉公司提供的备件是安全的,因使用其它零件而造成的损失,本公司概不负责。

●盖上泵盖时应注意密封体O型圈的伸缩情况,应在O型圈周围涂上硅胶,注意不要将O型圈在中开面结合位压溃。

●装填料压盖时,不要将填料压得太紧,应允许有少量滴水,填料太紧会使轴套发热,耗费功率较大,也不要压得太松,过松会使液体渗漏大,水泵效率降低。

●拆卸轴承和联轴器时,应使用拉马,不允许用铁锤直接敲击.

十五、安装

泵产品到达用户安装使用现场后,应检查水泵和电动机轴端及外部有无损坏。

将泵-电动机放置于干燥处,每间隔半个月盘动转子数圈,在没有特殊不正常情况出现时,用户不要随便揭开泵盖,也勿需拆泵检查.

泵安装前复查基础尺寸,应符合泵机组的安装尺寸要求。

15.1泵的安装方法

15.1。

1安装位置

(1)在吸上装置中:

吸入液面的绝对压力水头减去水泵的安装高度,减去吸入段的沿程阻力损失和抽送液体的汽化压力水头,即为装置汽蚀余量NPSHa。

而在倒灌装置中:

则加上安装高度。

吸入液面的绝对压力水头,在开式水池中,指当地的大气压力水头,该值可向当地气象部门查询;

在密闭式容器中,指吸入液面的压力,该压力可能是任意压力,也可能是汽化压力。

安装高度,指吸入液面到泵基准面的高度.对泵进口直径小于等于600mm的卧式双吸泵,泵基准面指通过泵轴心线的水平面;

对泵进口直径大于或等于700mm的卧式双吸泵,泵基准面指通过双吸叶轮吸入口顶部的水平面。

清水的汽化压力水头见下表:

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汽化压力水头(m)

24

32

43

0.57

0.75

0.98

1.26

1。

61

2.03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2。

3.18

3。

93

4。

83

5.89

7。

8.62

10。

33

12.32

装置汽蚀余量NPSHa应大于泵的必需汽蚀余量NPSHr。

系统的NPSHa与泵的NPSHr之间的差值大小直接影响到泵的性能和可靠性。

连续运行的大型水泵取NPSHa≥(1.3~1。

6)NPSHr,同时满足NPSHa≥NPSHr+1(m);

运行频率较低的水泵取NPSHa≥(1.1~1.3)NPSHr,同时满足NPSHa≥NPSHr+0。

5(m)。

叶轮材料为灰铸铁,其安全系数取大值;

叶轮材料为不锈钢或青铜,其安全系数取小值。

灰铸铁叶轮的适用条件为NPSHr小于10米.

●泵所在的系统必须在各种实际工况下满足泵本身的吸入要求,毫无疑问,必须在系统要求的最大流量处满足上述差值或安全系数。

如泵的性能参数表中仅给出了泵在设计点的必需汽蚀余量,则大流量处的必需汽蚀余量应在汽蚀余量曲线图中查出。

●NPSHa值或泵的安装高度必须按上式计算才能保证泵的连续稳定运转。

(2)泵安装的位置要尽可能靠近水源,以减少吸入管的长度,降低吸水管的管路阻力损失。

2安装顺序:

不配底座的水泵机组安装顺序为:

(1)初找平:

将水泵、电机放在预留有地脚螺栓孔的混凝土基础上,用调整其间的斜垫铁的方法来校正水平,并适当拧紧地脚螺栓,以防走动。

水平度允差为:

纵向0。

05毫米/米;

横向0。

10毫米/米.

(2)初找正:

校正电机轴与水泵轴的同心度,使两轴成一条直线。

对中度允差见15。

1.7。

2找正标准。

(3)灌浆:

在预留地脚螺栓孔内及基础与泵底脚之间灌注填充混凝土。

(4)二次找平:

待混凝土干固后,拧紧地脚螺栓,并重新检查水平度.

(5)二次找正:

二次找平后,重新校正电机轴与水泵轴的同心度.在联接进出水管路及试运行后再分别校核一遍,仍应符合标准要求。

(6)在检查电动机转向(点动电机)与水泵的转向相一致后,装上联轴器的联接柱销部件及防护罩。

安装配带底座的泵,用调整底座与预留混凝土基础之间的斜垫铁来校正机组的水平,其安装原则与要求,和不配带底座的机组相同.

●对于水泵、电机、共用底座整体包装运输的机组,虽然泵在出厂前工厂对泵和电机已进行了找正并直联出厂,由于在运输途中共用底座难免有弹性变形,因此,在货到现场进行安装时,必须重新校核联轴器的同心度。

●配带共用底座的泵机组安装完毕后,应在底座空腔内填充混凝土以提高基座与机组的整体稳定性。

15。

1.3基础

(1)为了吸收振动并牢固地支撑泵机组,对水泵基础自身重量有下述要求:

驱动机为电机,基础重量为机组重量的3倍以上;

驱动机为内燃机,基础重量为机组重量的5倍以上.

(2)软弱地基的场合,用混凝土桩进行地基处理.

(3)在混凝土浇注两周左右充分硬结后安装泵。

(4)需要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点深度一般不小于10毫米。

(5)放置垫铁处的基础表面应铲平.

4垫铁

(1)相邻两垫铁组的间距,根据泵机组的重量,底座的结构型式以及负荷分布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500毫米左右。

(2)垫铁表面应平整,斜度一般为1/20~1/10,对于重心较高或振动较大的泵机组采用1/20的斜度为宜。

(3)斜垫铁应配对使用,与平垫铁组成垫铁组时,一般不超过四层,薄垫铁应放在斜垫铁与厚平垫铁之间.垫铁组的高度一般为30~70毫米。

(4)垫铁放置在基础上,与基础接触均匀,其接触面积不小于50%。

(5)泵找平后,垫铁组应露出底座10~30毫米,垫铁组放置的位置应保证底座坐落在垫铁组承压面的中部.

(6)配对斜垫铁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全长的3/4。

(7)泵用垫铁找平、找正后,用手锤敲击检查垫铁组的松紧程度,应无松动现象。

检查合格后应随即用电焊在垫铁组的两侧进行层间点焊固定,垫铁与底座之间不得焊接。

15.1.5地脚螺栓

(1)放置在预留孔中的地脚,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地脚螺栓的光杆部分应无油污和氧化皮,螺纹部分涂少量油脂;

b螺栓应垂直无歪斜;

c地脚螺栓不应碰孔底,螺栓上的任一部位离孔壁的距离不得小于15毫米;

d螺母与垫圈、垫圈与底座间的接触均应良好。

(2)拧紧地脚螺栓应在预留孔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进行,拧紧力应均匀.

6灌浆

(1)地脚螺栓预留孔的灌浆工作,必须在泵机组的初找平、找正后进行.

(2)与二次灌浆层相接触的底座底面应光洁无油垢、无防锈漆等。

(3)二次灌浆层的高度一般为30~70毫米.

(4)在捣实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混凝土时,不得使地脚螺栓歪斜或使机器产生位移。

(5)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须用水冲洗干净并浸湿。

当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应采取防冻措施.灌浆时必须清除基础表面的积水.

(6)二次灌浆层的灌浆(捣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不得分次浇灌。

(7)地脚螺栓预留孔内及二次灌浆层的灌浆用料,一般以细碎石混凝土为宜,其标号应比基础混凝土的标号高一级。

(8)当环境温度低于5°

C时,在二次灌浆层养护期间,应采取保温或防冻措施。

1.7找正

找正前,确保电机电源已经关闭。

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

1找正概述

初始校正(冷校正)在泵运行前进行,此时泵和电机处于环境温度。

底板灌浆前-保证已经校正.

灌浆的底板与管路连接后—保证管路变形不改变校正.

最终校正(热校正)是在泵运行后进行,此时泵和电机处于工作温度。

首次运转后—当泵和电机处于工作温度时得到正确校正.此后,应根据装置的操作程序定期检查校正。

管路变化、输送介质温度变化、更换泵的用途时,必须重新进行校正检查。

找正是通过在电机下添加或去掉垫片和/或平移电机而达到的。

正确的校正是安装人员和装置使用者的责任。

机器必须达到精确的校正。

如果校正的精确度可以达到要求的校正范围内,泵方能做到无故障运行。

通常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校正:

千分表测量法(边面测量)。

采用千分表测量(边面测量)法的详细程序在千分表(边和面)校正程序中。

15.1.7。

2找正标准

在泵和电机处于工作温度时(最终校正),如果可以达到本节要求的数据则可获得精确校正。

下表列出角度和平行校正误差所允许的最大总读数

允许的最大角度和平行校正误差

泵类

允许最大校正误差

夹角

平行

全部

0.03度,0.05mm

0.05mm

电机轴的初始(冷)平行垂直校正设定应比泵轴的值低0.05~0。

10mm.

3千分表(边和面)找正程序

1千分表的安装

1.将两个千分表安装到泵侧联轴器轮毂X并接触电机侧联轴器轮毂Y(图Ⅱ—A)。

2.转动泵侧联轴器轮毂X检查表的安装。

保证表与电机侧联轴器轮毂Y接触但表针没有到底.相应调整千分表。

3.2测量

为确保千分表读数的准确性:

1.通常一起转动两边联轴器保证表与联轴器一边Y的接触始终在同一点.这将去除由于联轴器一边的Y的跳动引起的测量问题.

2.在测量时应固定地脚螺栓,在调整时松开地脚螺栓。

3.在调整期间转动电机时避免损坏表。

3夹角校正

在操作温度时,如果表A(夹角测量表)在四个成90度的点的测量数总的变化不大于0。

05mm时说明夹角校正已经完成。

垂直夹角校正(顶对底)

1.零位千分表A处于联轴器轮毂Y的顶点(图Ⅱ—B).

2.转动千分表/联轴器轮毂到底部,观察表并记录读数。

通过增减垫片调整两联轴器之间的夹角.

重复1到3步直到表A的读数为0。

05mm或更小为止。

水平夹角校正(左对右)

1.零位千分表A处于联轴器轮毂Y的左边,距顶部90度(图Ⅱ—C)。

2.转动千分表/联轴器轮毂通过顶点到右边,距起始点180度,观察表针并记录读数。

3.通过将电机或泵向左或向右滑动来调整两联轴器之间水平方向的夹角。

4.重复1到3步直到表A的读数为0。

5.重新检查水平或垂直读数保证一个调整不会影响另一个.如果需要请校正。

4平行校正

在操作温度时,如果千分表P(平行测量表)在四个成90度的点的测量数总的变化不大于0。

05mm,说明平行校正已经完成。

垂直平行校正(顶对底)

1.零位千分表P处于联轴器轮毂Y的顶点(图Ⅱ—D)。

2.转动千分表/联轴器轮毂到底部,观察表针并记录读数。

3.通过增减垫片调整两联轴器之间垂直方向的高差,增减垫片的厚度等于表读数的一半。

注意:

从电机每个支脚下增加或去掉垫片必须相等,否则将影响垂直夹角的校正.

4.在热状态时,重复1到3步直到千分表P的读数为0。

05mm或者更小.在冷态时按15.1。

2找正标准中的注意项要求。

水平平行校正(左对右)

1.零位千分表P处于联轴器轮毂Y的左边,距顶部90度(图Ⅱ-E).

2.转动千分表/联轴器一边并通过顶点到右边,距起始点180度,观察表针并记录读数。

3.通过将电机或泵向左或向右滑动来调整两联轴器之间水平方向的平行距离。

注意,电机滑动不正确将影响水平夹角的校正。

4.重复1到3步直到表P读数为0。

05mm或者更小。

5.重新检查水平或垂直读数保证一个调整不会影响另一个.如果需要请校正。

完成校正

在操作温度时,如果千分表A(夹角测量表)和千分表P(平行测量表)在四个成90度的点的测量数总的变化不大于0.05mm时说明已经完全校正.

1.零位千分表A和P处处于联轴器轮毂Y的顶点.

2.转动千分表到底部,观察表针并记录读数。

3.按以前的要求校正。

4.零位千分表A和P处于联轴器轮毂Y的左边,距离顶部90度。

5.转动千分表并通过顶点到右边,距起始点180度观察表针并记录读数。

6.按以前的要求校正.

7.重新检查水平和垂直读数保证一个调整不会影响到另一个。

8.如果需要请校正。

附:

KQSN系列双吸泵所用膜片联轴器的安装作如下规定:

检测两半联轴节之间的距离:

沿半联轴节的法兰盘两内侧互成90°

的四个位置测出4个数值,读数取平均值,此平均值与膜片组实测尺寸H值相比(若有加长节,则此平均值跟加长节与两个膜片组实测尺寸之和H值相比),两者误差控制在0~0。

4mm范围之内(具体见图1、图2所示),注:

不同型号其H值是不同的;

2.用百分表检测两半联轴节法兰盘端面和外圆跳动,跳动值应不大于0。

1mm,测量方法参见图3、图4。

15.2管路安装

直到水泥完全凝固、机组已二次找平找正、泵和电机(或共用底座)的地角螺栓拧紧后才能将泵与管道连接。

否则,泵与电机可能难以对中。

1.管路应尽量缩短以减少阻力损失.

2.当处理有害液体时,管道的布置应允许在机器拆除前清洗泵。

3.在将管道与泵连接前应先仔细冲洗所有的管道部件,阀门和旁路。

4.所有的管道应独立支撑并与泵法兰自然连接,即使是膨胀节,也应避免过拉伸、过压缩或扭曲,下表说明了管道法兰的校正标准。

5.泵与管道连接好后,需要重新找正方可投入运行.

管道法兰的校正

类型

标准

轴向

法兰垫片厚度±

0.8mm

法兰直径的0.001mm/mm到最大0。

8mm

同心

法兰螺栓应容易用手安装

15.2.1进口管路

在将管路连接到泵上以前应冲洗进口管路。

1)避免在靠近泵进口法兰的管路上使用弯头。

弯头与进口之间最少需要2倍于管路直径的直管段(5倍的管直径更好),其使用的弯头为长半径弯头.

2)进口管路应比泵进口直径大1到2个尺寸等级,在进口法兰处加大小头,应采用偏心大小头。

进口管路的直径不宜小于泵进口的直径。

3)严禁阻塞泵的进口端。

4)同一水源上有不止一台泵在运行时,泵的进口管路应区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