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9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05414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20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基础知识9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9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9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9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计算机基础知识9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9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计算机基础知识9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9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基础知识9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SIS指利用IT来支持或强化现行的策略,或创造新的策略机会。

SIS强调「时间性」与「创造性」,重点不在系统如何运作,而在运用IT获取竞争优势,时机和领先成为主要关键!

•MIS与信息资源管理(IRM)

 IRM的观念,是就整个组织着眼,对信息资源作整体规划及控制。

•MIS与用户自建系统(EUC)

 EUC即是让用户自行设计自己的应用系统。

(运用4GL(好学易用、节省人力时间,但执行所须时间远超过传统语言))

•MIS与办公室自动化(OA)

 以计算机支持知识工作者可获大之利益。

•MIS与计算机整合制造(CIM)

 整合了MIS计算机、工程设计的CAD/CAM计算机与弹性制造系统的主计算机,使得各制造程序统合在一个系统下。

•MIS与专家系统(ES)

 ES运用人类知识来解决须专家解决的问题。

包含了:

 知识库(knowledgebase)

 推论机(inferenceengine)

 知识撷取系统(knowledgeacquisitionmodule)

 解释及交谈接口(explanatoryinterface)

信息管理的内涵

◎信息管理的意义:

一、从「功能」剖析-管理“信息资源”

1.信息科技产品的管理(规划、选购、使用、维修)

2.信息科技相关专业人员的管理(系统分析师、设计师、工程师、DBMA、

通讯工程师、计算机操作员、数据输入操作员)

二、从「对象」剖析-管理“信息”(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

经过处理,与某人之决策有关的数据,可供参考或作决策之用。

2.资料:

有关事实的记录,并非为了某目的而存在。

(与上面的数据及信息概念一起参考)

数据处理-在成本及时间允许下,求取数据数量及弹性的最大值

(建数据库、编码、索引、更新、查询)

信息处理-当决策问题确认后,减少信息量以达有效之决策

(数据过滤、浓缩、组织、解释)

三、从「目的」剖析-“组织活动”

组织引入IT所产生的各种管理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与策略。

(组织引用IT处理信息时,促使原组织能适应IT,并蜕变成新组织的一套知识)

◎信息管理的特性

一、从功能角度(强调「设计」和人事管理)

1.强调IT产品及IT专业人员的管理。

2.最困难的是计算机容量规划。

3.计算机使用、教育、安全等亦很重要。

4.IT专业人员的人力规划、考核、评估、生涯规划等问题。

二、从对象角度(强调信息的过滤、搜集、界定范围)

1.数据与信息是截然不同的。

2.数据管理强调组织活动而产生的数据。

3.信息处理强调与决策有关的数据。

4.此两者之依据是企业整体信息需求。

5.系统开发之方法、技术及工具。

三、从目的角度(了解、掌握组织行为)

1.了解所有可用技术之现况及未来可能发展。

2.那种IT对组织造成何种影响,并不太明确。

3.如何调适组织顺利转换,是困难的。

4.同一IT对不同组织会带来不同影响。

5.IT范围广,且IT之间会有互动,故组织变动会复杂。

6.常以MIS部门担任引入者,但常因引导不力而难完成任务。

7.了解及掌握组织行为是MIS的重点。

二.办公室自动化与团体支持系统

(OfficeAutomation&

GroupSupportSystem)

◎办公室自动化之定义

应用IT以提升办公室信息工作者生产力的一种方法。

◎信息工作者

指创造或处理信息的工作人员。

可分为数据工作者(使用、整理或分送信息者)及知识工作者(创造新信息或新知识之工作者)。

◎办公室的角色

1.统合组织内不同功能之工作,以达到共同目标。

2.链接不同区域,不同功能之部门或单位。

3.连结外界(例如:

客户、供货商)。

◎OA技术种类

1.文件管理技术:

字处理、排版、储存等。

2.通讯技术:

LAN,将办公室内计算机链接起来以共享。

3.办公室排程:

追踪会议、活动。

4.数据管理:

利用PC的Packet来管理,而不依赖主机。

5.项目管理及团体支持软件。

◎OA科技之管理议题

一、以往的经验

1.零碎未整合

2.解决之方法太局限且太笼统(不仅于PC,更应研究网络、部门系统

与主机之连接)

3.技术过度滥用(不要太考虑技术面而要注意员工反应)

4.无法部门化(须针对各部门之需要,整体来规划)

二、目前建筑物的缺失

1.电力不足

2.中央空调系统

3.无法变更的空间设计

4.无法适应经常搬迁之办公室

5.电线输送管的限制(可利用更高速的传输设备,利用光纤取代)

6.只达刚好的结构标准

◎推展办公室系统之方法

1.包含一连串的短期项目

2.每一项目需评估成本

3.只使用测试过的科技

4.使用安装标准

5.每一项目只能有些许改变,以利适应

6.只安装在完全支持的部门

◎团体工作

团体:

由一群人组成,彼此间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且成员能各自发挥不同角色功能,以达到团体之目标。

◎团体种类:

1.内团体与外团体 3.同侪团体与参考团体

2.小团体与大团体 4.初级团体与次级团体

(1)权力团体 (3)同侪团体

(2)事务性团体(4)项目小组及特定任务之团体

1.事业关系团体 2.社交网

◎团体决策

1.了解:

澄清问题、性质,并提出粗略想法

2.冲突:

对各方案的优劣进行争论

3.浮现:

负面意见逐渐减少,问题即将解决

4.增强:

达成协议,对决策有一致意见

◎团体支持系统的类型包括:

1.计算机会议

2.电子邮递

3.团体决策支持

4.支持会议工具

5.电子公布栏

6.电传会议

7.交换文件

8.协助项目计划

◎电子邮递

将信件、文书、留言等邮件以通讯网络作电子式配信。

格式化电子邮

件只需将其中缺项补上即可,如会议通知。

过滤信件是在某些字段加

上IF-Then的过滤原则。

也可使用「讯息点数」指定其重要程度。

◎改善会议的支持系统

常见之会议问题:

1.没有既定议程

2.关键人物缺席

3.必要信息未及时送达

4.事前准备作业没有作好

5.被少数人操纵

6.花太多时间于例行事务

运用IT改善:

1.省略不必要的会议

2.会议规划的改善

3.改良会议过程

◎计算机会议(无须在同一时间开会)

1.使用者可选择适当时间来使用

2.不受干扰

3.刺激脑力激荡

4.控制时间

5.可使晚加入者很快进入状况

6.使不在同一处的人得以沟通

7.支持小组互动

8.经理人可更积极参与

9.可让更多人参与

(不适用于争辩、讨价还会及谈判)

◎团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

任何有助于增强或支持团体决策制定的科技均称之。

GDSS在支持团体

中意见及观点的互相交换,例如脑力激荡、建立不同方案、表决。

未来GDSS应能够支持高阶层的决策过程,尤其是在:

1.敏感性决策:

购并、多角化经营......

2.危机处理决策:

具时间上之压迫性

(高度的信息机密及散布的决策者是此二者必然之现象!

◎组织的决策行为之主要观念有:

(GoldenDavis)

1.冲突的准解答:

各部门间目标之冲突。

(可透过区域理性、可接受的决策准则、目标依序处理来解决)

2.避免不确定性:

牺牲一点期望利润来降低风险。

(短期回馈及反应循环、建立咨商环境)

3.组织学习:

依过去成败修正目标。

4.渐近的决策过程:

限定在改进或修正现有的政策及行动。

5.问题探索:

(利用区域性研究或「强点区域」)

◎决策者为何需要支持?

1.数据量庞大

2.数据复杂难懂

3.决策者处理速度慢、能力有限

4.未能考虑周全

◎Groupware可分四大类:

(Kirkpatrick,1993)

1.基本群组软件(Basicgroupware):

以大型数据库及讯息传递系统为主。

2.工作流程群组软件(Workflowgroupware):

重新设计企业流程,使其更具效率。

3.会议群组软件(Meetinggroupware):

利用电子会议,使不同地点成员可同步讨论。

4.排程群组软件(Schedulinggroupware):

结合团队数据,利用网络安排计划及工作的进度。

三.信息与信息科技意义

◎信息科技的定义(ScottMorton认为IT之组成:

1.计算机:

各式规格计算机及数据库

2.通讯科技:

包括组织内外的通计科技

3.工作站:

从处理例行作业的机器到专业的工作站

4.机器人:

从DumbTerminal到精巧的机器人(自动化设备)

5.芯片:

记忆芯片I/O......等硅芯片

◎信息科技的分类架构(Panko&

Sprague)

•数据处理(各型计算机)

•通讯(电话、传真、PBX)

•特殊办公设备(印刷、邮递、缩影系统)

•通用办公室设备(打字机、复印机)

*而每一类型的信息资源管理任务交给最接近的使用者*

 

信息科技发展趋势与其企业意义

◎信息科技的特性

(一)硬件价格急速下降(但功能却不断增)

1.市场混乱

IT发展快速,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厂商若无法掌握新科技、

降低成本,将无法竞争。

2.兼容性问题

各厂商各自发展自己的系统,造成不兼容。

故使用者产生一般标准化

的共识及行动。

希望使各方面都能提高系统间的互操作性,以降低使用

单位投资的风险。

(二)软件价格上升

因软件愈来愈复杂,而软件开发是脑力密集工作,须因企业需求而不同

,再加上信息应用人力工资高涨,造成软件价格上升。

而软件成本的分

布,亦从开发新系统改变到维护旧系统的成本为大宗。

(三)软件维护无法避免

因软件性能不会因时间改变,但使用者需求却会增加之故,维护有三种:

1.适应性:

因企业环境改变,必须更动软件中部分功能来适应企业环

境的变异。

2.完美性:

用户对系统熟悉后,会提高期望,故须增加软件功能以

满足期望。

3.修正性:

修正过去未发现的错误。

(四)软件工程的重要性提高

为避免将来都将资源用在维护上,所以着重在两方面,第一,提高系统开发的生产力,第二,降低维护成本。

提高软件质量以避免修正性维护,而因完美性与适应性无法避免,故必须做到软件本身易于修改。

(系统规划、系统开发方法、数据库、软件工程、第四代语言等)。

(五)微电脑

微电脑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由专业人员手中放入非信息人员手中,由他们使用以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因此产生EUC的新课题。

(六)计算机与通讯科技相整合

(七)网络应用

电子邮件、GDSS、分布式处理、主从式架构等尘用。

跨组织系统(Inter-OrganizationSystem)

促成不同组织间信息的分享,及上、下游的整合。

◎MIS应用领域的扩展:

通讯科技

最早的计算机应用是突破了时间的局限,而现代通讯科技更带来了空间的突破,增进信息的「时效性」:

适时、实时、时时、准时。

◎数据通讯:

透过有线及无线的通路,传输计算机化的信息。

◎网络基本建设

网络种类的分别在于:

传输速度及传输距离

总线在计算机内部,连接各重要组件,速度极高,但有效传输距离极短。

自动交换机即一般电话总机,也可支扰计算机通讯。

最常用的是高速、短距离的LAN及低速长距离的WAN。

◎全局网络:

透过大众电信服务,在几乎无限距离下,传输数据。

须利用MODEM传换数字、模拟讯号。

除了拨接外,还有提供

专线(LeasedLine)及分封交换(PacketSwitching)服务。

专线的质量较好,且是全天候使用。

分封交换是将讯息切成小封包后,利用储存-传输的方式传输,可靠性高。

专线不因传输量而加价。

◎局域网络:

一般企业的人际面对面沟通及文字沟通需求,大部分在极有限的地理范围内。

LAN有几个好处:

1.有限的地理区域,极高的传输速率。

2.高连接性,不受设备厂商限制。

3.低延迟、低错误率。

4.使用者自有自营。

◎通讯网络的协议标准化

OSI(OpenSystemsInterconnection)

OSI七层:

1.物理层:

将实质媒体传来的电子信号转换成位串,或将欲传出的

位串转成适当的电子信号。

2.资料联结层:

负责将实体体层传来的位串加以辨识,并进行错误

侦查、更正等。

3.网络层:

将信息中的地址及目的地址加以辨识,并负责决定信息的

传输路径。

4.传输层:

建立及结束网络层所决定的传输途径,并执行与监控传输的

进行。

5.对谈管制层:

建立及结束两对谈计算机间的对谈期间,并确保期间内资

料传输的顺畅。

6.表达层:

将信息依照其定义的格式作适当转换,展示给使用者。

7.应用层:

将一些通用的应用,如电子邮递、文件传输等,以及特定的

IS间作通讯界面。

◎OSI的精神

使服务作到模块化,减少层级间的数据流(只与自己的上下层传递)。

如此,可作到抽象化及透明化。

计算机软件简介

软件(指挥计算机工作的指令、程序、被处理的各式数据)分为系统软件(Systemsoftware)及应用软件(Applicationsoftware)。

(一)系统软件:

指挥计算机的各部份,管理其运作的程序。

1.操作系统:

分配指派计算机执行特定任务、进行资源运用与工程排程,

并监控计算机的活动。

让用户使用计算机时,无须去操控众多的硬件控

制器。

如输出入程序、记忆管理程序、文件系统等。

2.系统工具软件:

增进计算机的功能,如中文系统、编译程序、公用程序、

合并程序、寻取程序及排序程序(PCtools,NortonUtility)等。

算是OS的延伸。

3.驱动程序:

OS在用到外围设备时,须用到设备本身的驱动程序(Drirer),使该项设备能透过OS来控制。

4.语言编译程序(languagecompilers):

组合程序、直译、编译程序。

系统功能(OS的功能)

1.分配指派:

由supervisor来指挥各程序。

2.排程:

排定优先级。

3.监控:

记录工作执行日志,以提醒用户。

•虚拟机(VirtualMachine)

可创造出另一个不同的虚拟系统,即可仿真旧的系统环境,以降低在更换计算机设备时之不兼容问题。

(ex:

Win95下之DOS)

*程序编写时,依应用上之须要订出外在规格,为验收之标准,而程序员将之转换成内部结构所订之规格,称内部规格。

(二)应用软件:

1.一般性的AP:

如字处理、电子试算、绘图等解决一般问题之软件。

软件包。

2.特定功能的AP:

解决特定问题者,如会计信息系统、物料管理系统等。

管理信息系统。

◎软件的发展趋势

1.复杂度:

初期只考虑用户基本需求,待用户对系统渐渐了解后,

会提出更复杂的需求。

故复杂度越来越高。

2.软件功能的成长:

OS由批次作业-->

多任务、多用户OS,数据存取由文件存取-->

关连式数据库,计算机语言由机器-->

组合-->

程序,文数字处理-->

多媒体。

3.软件易用性提高:

批次作业的应用信息系统-->

联机操作,指令方式-->

选单及下拉式选单,以及GUI的设计,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性。

◎软件的特性:

(在软件开发项目中,依照复杂度分为四种典型)

1.工作可清楚分割,投入的程序员愈多,则开发时间愈短。

2.工作不可分割,投入的人力再多,也不会影响开发时间。

3.工作可分割,但各部分需相当的沟通协调,故投入的人愈多,开发

时间会缩短,但沟通的时间相当多,故总开发时间并不会减少太多。

4.工作复杂、可分割,但各部分需密切沟通,故人力愈多,开发时间

短,但沟通时间很可观,使得人员增加到一定数目后,时间反而再

度增加。

(大型项目开发属此)

四.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

DSS)

定义与特性(sprague&

calson)

DSS是以计算机为基础,透过交谈方式,使用模式及数据以协助决策者解决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DSS之分类

一、依技术层次

针对每一特定的决策问题建立一套对应的DSS,称「特用DSS(Spceific(DSS))」集合相同部分,免除单独建立之浪费,可建立一DSS的母体(DSSGenerator)。

利用DSSGenerator来产生SpecificDSS以解决特定问题。

而用来建立此二者之工具,称为DSStool。

二、依决策者数目与参与决策方式

1.独立决策(independent):

单独一人负责作出完整决定,此类型需个人支持(PersonalSupport)。

2.序列性相依决策(Sequentialinterdependent):

决策者只作部份决定,然后交给他人......,需组织支持(OrganizationalSupport)。

3.集合相依决策(Pooledinterdependent):

由一个以上决策者经由协商而决定,需团体支持(GroupSupport)。

三、依规模划分

1.结构性DSS(InstitutionalDSS):

用来长期持续支持组织决策,多由专人设计,处理结构性问题、产生报表,较少作交谈式分析。

2.应急的DSS(Quick-hitDSS):

为了紧急决策而临时开发。

通常用来做

(1)诱导使用者开始用DSS

(2)应付临时发生之决策(3)决定是否要建立机构性DSS(4)在机构性DSS未建好前先行使用,其有三种类型:

1.报表性DSS:

用途最广

2.简短的分析模式:

由决策者自行编写,数据量小

3.DSS母体

◎DSS应用现状

1.持续使用机构性DSS

2.应急DSS急速成长

3.逐渐扩大使用计算机图形

4.电子表格软件之使用急速成长

◎DSS的趋势

一、短期趋势

 1.支持高阶主管的DSS逐渐盛行

 2.整合性DSS

 3.支持集合式决策

二、变得较友善

三、语音识别

DSS与EIS其实是很类似的东西,它们都是要解决决策问题,因此下面的笔记数据提供了决策问题的意义及特性,对于了解DSS及EIS会有所帮助!

◎一个成功的DSS需具备:

1.简单

2.稳健

3.容易控制

4.符合使用者风格

5.可完全处理重要问题

◎DSS与EIS

决策问题的意义与特性:

1.未来导向

2.选择导向

3.对出项的认知:

决策问题分成下列三类

 

(1)确定(certainly):

每一方案只有一出项,且完全确知

 

(2)风险(risk):

每一方案有多个出项,且每一出项之机率已知

 (3)不确定(uncertainly):

每一方案有多个出项,但不知其发生机率

4.程序化与非程序化的决策问题:

是否能预先设定一组规则或决策程序

5.决策的准则

•规范式(normativeorprescriptive):

告诉决策者该如何作决策,利用游戏理论、统计决策理论、线性规划。

(准则为寻得最大或最佳的效用) 

•描述式(descriptive):

描述决策者实际上如何作决策。

(准则为「满意」的,而非「最佳」。

因为“有限的理性”(人的能力有限)) 

规范式的假设:

「采用古典经济模型」 

(1)所有替代方案及结果均为已知 

(2)决策者追求效用或利益的极大 

(3)决策者对各不同结果的效果敏感 

描述式的假设:

采用「决策者管理模式」 

(1)所有替代方案及结果均为不知 

(2)有限的研究中寻找满意的替代方案 

(3)在决策者的期望水平下作决策 

(基于启发式或大数法则的解决策略,目标会修改)

6.不同阶层会有不同之决策活动

◎决策活动的进行过程(Simon的三阶段模式)

1.智力(intelligence):

扫描环境的各种状况以找出问题(与过去状况比较、与计划中状况比较、与组织中其他单位比较、与同业比较)。

2.设计(Design):

依目标来确定有关的人、事、物,找出变量间关系

,形成可行方案。

(1)确认目标,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