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508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一、教材依据

本框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内容。

二、设计思想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有哪些以及各自的地位如何,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课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

在教学时,主要运用多媒体上课,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

本框题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及其影响,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而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发展的消极作用。

  明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能力目标

  感受中国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在现实生活中的深远影响,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以及“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的分析,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教学难点

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搜集有关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由来及特点的相关资料。

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二)导入新课

教师: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第一个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

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问题探究。

(展示多媒体第1——3张。

教师:

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的三大国粹是什么吗?

学生:

针灸、京剧和绘画。

教师:

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

(展示多媒体第4——6张。

教师: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延续至今,显示了它独特的魅力。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内容:

传统文化面面观。

★问题探究一:

教师:

究竟什么是传统文化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形成理念一: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在一个民族的现实生活中。

其形成过程说明文化具有继承性。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教师:

从传统文化的多方面影响,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下面我们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一起来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展示多媒体第7张。

 ★问题探究二:

1、传统习俗

教师问:

我们广海镇的传统习俗有哪些呢?

你知它们的由来和演变吗?

学生举例:

端午打龙船。

(展示多媒体第13张。

  教师设问:

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打龙船习俗的由来呢?

(学生发言)

台山市广海镇的端午节“打龙船”,作为一项节令习俗,在广海地区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台山市广海镇独有的活动。

“打龙船”包涵民歌创作和演唱,以及雕刻、绘画、纸扎工艺制作等多项艺术,于2007年4月10日获江门市政府正式批准入选江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海“打龙船”,缘来南宋“胡妃之祸”。

宋朝宋宁宗时,胡妃得罪了皇帝,逃出京城,随商人黄贮万回到广东南雄珠玑巷,后来胡妃身份暴露,皇帝派人捉拿,贮万惊逃,胡妃命丧。

珠玑巷人恐株连,于是南逃。

为求盘川,一些人便用木雕龙船,插上历史故事的纸牌画,沿途敲锣卖唱,行至广海,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

广海是海边,他们以为无路可走,便安顿下来。

从此,为纪念这段历史,每逢端午,广海人都打龙船。

 

教师问:

我国传统习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学生举例:

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

教师归纳:

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总是在潜移默化感染和熏陶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同学们能说说这些传统习俗为什么能够保留至今吗?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通过大家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点。

☆形成理念二:

  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第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

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习俗符合民族心理,具有民族性。

★问题探究三:

(展示多媒体第14张。

  2、传统建筑

教师:

请同学们看图片:

开平的碉楼、蒙古包、北京的故宫以及江南的水乡。

有人说,传统民居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资源,在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其彻底抛弃。

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形成理念三:

蒙古族的蒙古包,哈萨族、藏族使用的毡房,易建易拆,是移动的,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占用土地资源;有些传统民居确实占地过多,但传统建筑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予以适度保留,不可全部抛弃。

(展示多媒体第15——16张。

  3、传统文艺

  展示图片:

京剧、四大名著之一和绘画等。

  4、传统思想

  教师设问:

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影响深远的传统思想?

  学生讨论举例:

儒家思想中的“和”、民本思想、诚信、中庸、“大同思想”等。

教师归纳总结:

儒家思想等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教师: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填写表格。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列表,多媒体展示第8张)

以上只是从多个不同方面看传统文化,当然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其他不同的表现形式,这里我们没办法一一列举,就像奥运会开幕式上因为时间的关系,张艺谋导演也没办法将中国全部的特色文化都搬到舞台上。

所以传统文化的其他表现形式就留着同学们课后再去探究。

★问题探究四:

教师:

既然传统文化存在于现实中,那么,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呢?

它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

(展示多媒体第9——11张。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形成理念四: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中国传统思想、文学艺术和习俗,是在世代相传过程中一直保留着其基本特征,而延续到今天的。

因此,我们说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

但是,也应看到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它的具体内容也会因时而变,比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以及“浩然正气”思想,今天获得了新的内涵“和谐社会”、“讲正气”,而使传统文化具有了时代感。

所以,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

教师问:

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

哪位同学能列举这方面的事例呢?

(学生自由发言)

★问题探究五:

(展示多媒体第12张。

  教师:

既然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

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教师问:

那么传统文化中什么样的部分是精华?

什么样的部分是糟粕?

学生回答。

☆形成理念五: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的、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人才能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八、课堂总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传统文化的含义、继承方式,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传统文化在今天的重要性和采取的正确态度。

我们要从中体会重视传统文化、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九、板书:

 

十、教学反思:

本框题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较深。

而且课堂的设计理念是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的,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注重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去讲解内容,并且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由于教学内容是讲述传统文化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本节课把重点放在情感目标上,重点引导学生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认清传统文化的现状,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2019-2020年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10新人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理解:

(1)传统文化的特点

(2)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3)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4)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5)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

(1)分析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2)联系实际,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

(3)联系具体事例,说明应如何正确继承、发展传统文化

(4)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提高归纳与分析能力。

例如:

分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2)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

例如: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继承传统文化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我们要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

二、【课程标准】:

2.4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2.5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8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三、【整体感知】: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会了解到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明确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处理好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四、【相关知识】: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