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05068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下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

本册有:

学习“当家”、赶场、参观养殖场3个实践活动。

改变传统教学造成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应用;

强于答案、弱于动手:

强于模仿,弱于创造”的局面。

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切实感受调查分析、预测推理、检验论证等数学过程与方法。

直接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小接触数学内容的现实性、问题性、综合性与探索性。

体验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生活情境,发现问题——作出预测,作好安排——动手实践,观察研究——得出结论,解释论证”。

全册教材共有单元主题图4幅,数学文化3个(聪明的高斯、七巧板、计量的发展),课堂活动30个,练习17个,单元整理与复习2个,总复习1个。

全册教材的重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

三位数加减法中的发现规律,第三、五单元中的解决问题及不确定现象的认识与表达。

二、教学目标(教参P9~11)

《纲要》提出的三维目标,《标准》细化为4个领域。

变学科体系为本为关注人的发展为本,从根本上明确“为什么学数学?

”“学哪些数学?

”“数学学习将给学生带来什么?

1、知识与技能

双基仍然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对双基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打破传统的“学科中心”,突破陈旧的“知识体系”,学习内容并不是以完全的“定论”方式呈现。

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为在知识的形成与应用中学习知识,将过程与方法确立为课程目标。

2、数学思考——思考数学与进行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但它不以掌握数学知识为标志。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及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理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不同于传统的解决活动

特别是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强调“识别题型,模仿例题、回忆解法”等非思维性活动的解题。

核心是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强调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

4、情感与态度——数学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认识。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体验数学内容的挑战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

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4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后3个方面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

学生在后3个方面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重要。

4个方面目标的实现不是“齐步走”,更不能“一刀切”,要注意处理为目标达成,目标渐进,目标渗透的关系。

三、全册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教参P11~17)

1、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考虑地域不同,关注城乡,关注西部。

重视环境保护,重视儿童生活。

重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

2、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数学知识不以结论方式呈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和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搭建认知平台。

注意体现挑战性、开放性,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把合作交流作为学习行为与学习要求。

3、内容安排科学合理,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数的认识及计算内容的安排有助于落实《标准》推出的“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数数——计数单位——数的组成——数的读写——较大数的估计。

口算——估算——三位数加减法。

在口算、估算、竖式算中,都注重方法的多样化。

有机地安排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4、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实践活动,特色鲜明。

课堂活动的活动性、规则性、趣味性、开放性更强,更有效。

(P14第4题,P16第2题,P58第1题,P89第1~3题,P110第3题,P112等)

实践活动集中(P32、P74、P126)与分散(P18、P70、P80、P98、P123等)相结合;

贴近生活,兼顾城乡;

展现过程,操作性强。

5、重视数学文化,培养数学兴趣。

四、教具、学具准备(教参P17~19)

五、课时安排建议(教参P19~20)

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1、单元教材说明

以万以内数的认识为基础(认、读、写、数位及计数单位等)为亿以内数的认识作准备。

主要内容:

认、读、写,表示物体的个数(数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数位及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数的单位及组成);

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并进行估计。

(数数、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4个课题)

2、单元教学提示

遵循认知规律,把数数作为认识数的基础,加强直观性和操作性。

(在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结合数突破“翻坎数”;

结合数数认识数位、数的组成)

在写数、读数中突出、突破0的处理。

结合具体情境,调动生活经验,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并用符号表示,用词语来描述。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估计较大数,在估计的过程中体会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类比推理、迁移方法、猜测——判断——验证等)

结合现实题材,进行思想教育(感受西部大开发,感受三峡宏伟工程)

数数(P1~6)

主题图:

联系生活,提供情境,突出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5个例题的层次

首先回忆: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例1、用实物数、用计数器数,在直条图上数:

10个一百是一千。

例2、用实物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例3、认识并在计数器上强化个、十、百、千、万5个计数单位的认识。

例4、数小棒一根一根地数,从九十几数到一百二十几,突破翻坎数。

例5、在计数器上数,一十一十地数,从九百几十数到一千几,从一千几数到二千几,进一步突破翻坎数。

突出数、数实物、数小棒、数计数器;

数的方法要多样化、个性化。

在数的过程中突出计数单位,突破翻坎数。

适当关注数的组成。

关于P4第4题。

写数读数

先写(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再读。

例1、例2是写数、例3是读数。

3个例题的层次

例1、写数,从百以内(旧知)到千以内、万以内(均不涉及0)

例2、突出写数中末尾的0及数中间的0。

例3、读数,突出数的中间、末尾的0怎么读。

写数以计数器为依托,结合位数、数位掌握写数方法,突破用0占位。

读数调动学生的经验,结合数的组成掌握读数方法。

(万以内数的读写务必掌握,这是亿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

注意课堂活动中素材的现实性与教育性。

大小比较(P12~14)

既要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又要学习用词语描进万以内数的大小。

例1、结合直条上表示的数,既体现了数序,又形象直观地展示数的大小,通过两个提示语“位数不同”、“位数相同”,让学生探索、讨论,寻求大小比较的方法。

例2、结合实际情境,通过“估一估、议一议”,让学生体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学时可先出示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充分表达。

P14第3题。

游戏,第1次出现游戏规则。

较大数的估计(P15~18)

估计不是估算,是估算的基础。

对估计得出的数不应要求过高,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培养数感。

估计是一种计数活动,是以某一个具体数为参照的计数活动。

在计数过程中要用到类比推理,猜想与验证等思维活动。

不要过分看重估计的结果,要看重估计的过程。

例1、形象、直观、参照物明确具体,猜的过程清晰,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推理。

例2、结合操作进行估计,注意书的页数与张数,适当运用类比推理。

例3、具有挑战性、开放性,书上的对话仅仅是提示,注意方法多样化。

P16第2题是一个猜数活动,经历一个过程,体验一种方法——确定一个范围,逐步趋近。

整理与复习(P19~21)

经历整理的过程,尝试整理的方法,体验整理的优越。

回忆——主要知识点。

整理——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复习——抓住重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质疑问难,查漏补缺。

练习——强化基础,适当综合,形成技能。

在知识的归类、沟通、系统化上下功夫。

二、克、千克、吨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对克、千克、吨的感受、认识及换算都要用到“1000”,故安排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学习,并结合“几个千”来沟通三者的关系。

生活情境丰富,从动物比轻重到人称体重,从水果、食品到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生动形象。

实践活动充分,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连一连,让学生充分动手,亲自体验感受。

“秤”既是教具又是学具,教学时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秤,对秤的认识和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克的认识是基础

通过动物比轻重,抓住“怎样表示物体的轻重”,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例1、通过数学书、作业本、笔盒轻重的比较,体验“统一的单位”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例2、结合电子秤、天平充分感受并认识1克有多重。

千克的认识是重点

例3、在称体重的过程中感受用克作单位不方便,需要认识“千克”。

例4、通过称1千克盐、干面及其他物品,充分感受1千克有多重。

在称物品的过程中,发现千克与克的关系。

吨的感受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例5、表示很重的物品,千克也不方便,需要更大的单位——吨。

例6及课堂活动,结合一箱苹果10千克,一个同学25千克,及学生熟悉的物品,结合推理等思维活动,较好地感受1吨有多重。

简单换算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克、千克、吨,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体验换算方法。

关于字母表示计量单位的说明。

实践活动:

学习“当家”(P32)

围绕食品采购,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当家理财、编制计划,是一次了解自己,了解家庭,了解社会的机会。

争取家长的帮助,不能由家长代替,重在参与,重在过程。

教材以连环画方式,图文并茂,意在说明活动过程及程序,有很强的操作性。

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在编制采购计划时,会遇到单价、数量、总价关系的运用,可能还涉及到学生还未学过的运算。

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和考查。

三、三位数加减法

是第1学段加减计算的意义与方法的综合,为第2学段加与减的关系、运算顺序、运算规律打基础。

按口算(整十、整百数)、估算(三位数加减)、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的顺序安排,还安排了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

(关于3种计算方式的关系,教参P84有具体说明)

探索规律是指“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断地重复出现,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某种趋向发展。

在具体的、学生熟悉的情景中,经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及方法的多样化;

学习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运算的意义,(由熟悉的到不太熟悉的,由2个量的比较到3个量的比较等)并在实际中应用。

进一步落实“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算法多样化要贯穿在口算、估算、竖式计算……之中。

经历探索过程,形成探索意识,体验探索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能力。

结合学生熟悉的购物、算账、租房、购买公园票等实际活动,调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避免“模仿、识别、练习”等对号入座式的机械性学习活动。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P34~38)

整十数加减(和超过100)是100以内整十数加减口算的发展,整百数加减(和可以是1000以内,也有1000以上)

4个例题

例1、整十数加减(和超过100),调动旧知和经验。

例2、整百数加减(和超过1000),引导学生自己探索。

例3~4、加减运算的简单应用,尝试加减计算的检验。

口算方法多样化举例(P36例1:

80+50)

实物:

8袋加5袋得13袋,就是130;

计数单位:

8个十加5个十得13个十,就是130;

其他:

80+50=80+20+30=130;

80+50=100+50-20=130;

80+50=50+50+30=130;

……

加减法的估算(P39~43)

估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近似计算(教学时不必涉及四舍五入知识),主要是学生个体对数及运算的理解,通过心算寻求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的结果。

方法是多样的,结果不是唯一的。

打破学生传统的思维定势:

计算结果是准确的、唯一的,联系生活,多举实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是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在某些时候只需要知道结果大约是多少。

3个例题

例1~2是加法估算,其中例1的情境图强化估算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例3是减法的估算。

估算方法举例(教参P95~96)

加法主要有“看作”与“移补”,结果可以是“大约多少”,也可以是大于多少、小于多少。

减法:

在实际问题上回答够不够要注意。

三位数的加法(P44~50)

三位数的加减法主要是介绍竖式计算,竖式计算也是多种计算方法中的一种,在进、退位加减时,用竖式计算方便,不易出错。

4个例题:

例1不进位加法、例2个位满十的进位加法,例3十位满十的进位加法,例4两步加法(也可用连加)。

例3~4还结合运算,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材没有归纳计算法则,结合议一议,让学生自己归纳“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通过实物图、算珠图、表格、在方格中填合适的数等形式巩固计算方法。

从例2开始,都要求学生先估算。

这样作,一是体现《标准》要求的“加强估算”,二是对三位数加法计算先“预测”出一个大约的结果,为计算正确提供初步的保证。

计算方法多样化举例(教参P101)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一是联系实物,二是根据数的组成,三是借助口算。

三位数减法(P51~56)

三位数减法与三位数加法编排的意图及体例基本相同。

退位减法的难度超过进位加法,学生容易出错,这一点要引起足够重视。

P55第3题,条件与问题的呈现方式在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但学生可能是第1次接触,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想、分析等思维活动来解决。

探索规律

本课题不是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某一个或某几个具体的规律,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激发探索的欲望,形成探索的意识。

为此,教材安排了1幅主题图,4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1个练习,1个数学文化,内容十分丰富。

主题图是一幅飞机编队飞行情境,例1~2提供现实的具体情境,让儿童体验生活中都有“规律”,探索规律是一种实际需要。

例3是图形之间的变化规律,例4是4组数之间的变化规律。

例1~2探索的材料全部呈现,研究这些材料内部的关系及变化;

例3~4提供的材料是一部份,探索已知材料的关系及变化,对下一部分作出判断。

探索的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观察、分析、猜想、推理,有的还可以结合操作进行。

对于结论或答案,重在说出自己的理由,只要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应视为正确,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是重点;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是基础;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前提;

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是目的。

例1~2主要是应用加减运算,方法多种;

例3既可只用加减,又可既用加减又乘除,方法更多,思维更活,还可借助列表、画图、操作等方式解决(教参P121~122有介绍)。

尽量克服“识别题型,模仿例题,回忆解法”等传统教学的影响。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按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活动。

整理与复习(略)

实践活动——赶场

让学生经历卖(蛋、菜、鸡等)、买(文具、书包、书)、调查(物品售价)、观察(物品差异)、操作(物品重量)、推理(售价及钱币找补)等实践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材采用连环画加对话的形式,将活动的主要过程及要求呈现给学生。

实践活动尽可能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若受条件的限制,至少要在模拟情境中进行。

既可课内(模拟),又可课外;

既可集中,又可分散。

安排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要突出实践性、应用性、探索性、综合性。

要关注活动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的变化。

四、测量长度

在学生认识了米、厘米并知道分米的基础上认识千米、知道毫米。

重点是充分感受1千米有多长?

千米与米的关系。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对1千米的感受不深,体验很难。

教材结合例1~2,通过较为充分的实践活动——800人排成一排;

1千米要走多少步,多少分?

(实际走不了1千米,要结合推算得出)来认识、体会。

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生动、具体的练习,强化对1千米的感受。

例3通过千米与米的换算,加深对1千米的感受。

例4是在直尺上直观认识毫米。

五、时、分、秒(P85~99)

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对钟表有初步的认识,会认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

本册进一步认识钟表,感受1时、1分、1秒的长短,会认钟面上的时刻,会算经过时间。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体验、感受时间的长短。

认识钟表有6个例题,例1观察钟面,认识“1时=60分”;

例2“1分的时间能做什么?

”例4“嘀嗒”一次是1秒,相应安排了较多的实践、体验活动。

例5~6认钟面上的时间,并有“几时过几分”、“几时差几分”的表述。

把时、分、秒的简单换算(例1),及算出经过时间(例2~3)纳入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也有助于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及策略的多样化。

并提供画面生动、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

六、认识图形(P100~109)

1、教材说明

本单元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锐角和钝角”、“平行四边形”、“拼组图形”4个小节,8个例题,4个课堂活动和2个练习。

一年级(下)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二年级(上)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本册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和周长、面积作准备。

在直角的基础上,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直接为认识平行四边形作准备。

平行四边形在教材中是首次出现,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拼图,在拼组活动中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2、教学建议

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结合具体实物充分感知图形,形成良好的表象。

提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数、比、量、折、围、拼、摆、涂”等操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获得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

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要突出通过观察、操作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锐角、钝角与直角,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只要求直观辨认。

在拼组图形的活动中,要强调想一想、说一说,丰富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统计初步与不确定现象

学生从一年级(上)开始,每学期都接触了统计方面的知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以课题的方式出现,这还是第1次。

统计表的编排,在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后,分类汇总是新学习的内容。

条形统计图仍坚持1格代表1个单位,但学生不再直接涂格子,而是画直条。

为了帮助学生,图中提供了坐标轴和网格线。

不确定现象是首次出现,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受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2、单元教学建议

创设情境,激发需要,关注统计全过程,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注重实践活动的组织安排,特别是P112的系列活动(跑前数,分组跑,跑后数,前后对比)充分展现实验、调查、统计、分析的过程。

关注环境保护,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体现以人为本。

统计表(P111~113)

例题较好地体现了统计的全过程,而且还体现了实践、调查、统计、分析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作好组织。

将收集数据分类填入P111的表后,结合教材上的对话让学生产生分类汇总的需求。

至于如何分类,如何汇总,要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比较。

按活动项目分,便于比较各项活动人数的多少。

课堂活动是一个系列的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室内外结合,并作好组织、分工、安排。

此项活动不仅体现实践、调查、统计、分析的过程,还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1~3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重点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条形图的结构及优势),并试着画直条。

画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既看直条的位置又看直条的高度(画几格),

例2、是充分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对图中的信息作出分析。

课堂活动有两个题,坚持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在例题学习的基础上,增大了学生自主完成的内容,第2题就是全部内容由学生自主完成。

不确定现象(P119~125)

本课题学习的是等可能性的平均概率现象,即平常所说的“非此即彼”现象。

学生有较多的生活体验和经验积累,难的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达。

主题图通过学生身边的事,引发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兴趣。

例1是典型的等可能事件,让学生初步感受。

例2、红、绿彩球个数相同,仍然是等可能现象,与例1比较,内容情境都要丰富,并增加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课堂活动安排了3个学生喜闻乐见并经常接触的游戏活动,既增加了兴趣,又巩固了对“不确定现象”的认识。

参观养殖场(教参P212~214)

总复习(教参P218~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