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目押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4948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科目押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科目押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科目押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治科目押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治科目押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科目押题文档格式.docx

《政治科目押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科目押题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科目押题文档格式.docx

2007年4月2日至5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自然系统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

附:

地球升温灾难演变示意图

2007年9月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表现出了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突破所需的政治意愿。

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会上重申,应对气候变化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继续率先减排温室气体。

11月1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第四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最后部分,指出全球变暖不容置疑。

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今年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的主要议题。

12月3日至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谈判设定了议程。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气候变化谈判应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

我国政府认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世界各国均负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义务。

强调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之间的平衡。

我国主张共同承担环境责任但又根据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承担有差别的义务的原则来处理国际环境问题。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开展国际气候合作的基础。

材料三: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我国政府认为,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

帮助更多国家走上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发展目标的清洁发展之路,既有利于发达国家以较低成本完成减排义务,也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是双赢的选择;

我们认为,过早地、过激地、过高地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一样去承诺量化的减排义务,是不公允的,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材料四:

胡锦涛主席2007年6月8日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指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

只有各方在促进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1)地球升温灾难演变示意图反映了哪些唯物辩证法道理?

(2)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了什么哲理?

(3)用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评析我国政府的认识和主张。

(4)运用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各国领导人为什么希望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突破?

(5)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三评析我国政府的认识和主张。

(6)结合材料四,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如何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答案]

(1)①气温的变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反映了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着的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导致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质变的发生。

当气温升高3度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将彻底失控,升高6度,将使地球面临彻底崩溃。

这反映了应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灾难性结果的出现。

(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承认矛盾,全面分析矛盾,防止片面性。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同时都会受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害,因此,应共同承担责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目前气候变化是工业化国家过去两百年发展过程造成的,发达国家应在减排方面多做贡献,同时发达国家也有经济实力作出更多的贡献。

(3)①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认识事物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上的分歧,本质上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发展问题上的分歧。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气候变化、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问题,也是发达国家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而且气候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紧密相联,因此,国际社会应共同携手、共建地球美好家园。

③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具有普遍性的同时又有特殊性。

对气候变化、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的关注有普遍性的全球意义,但又必须顾及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尤其应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区别对待。

(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的观点等结合材料分析言之有理也可)

(4)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在当前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各国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控制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据,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由于气候变化对整个地球造成威胁和损害,当然会影响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各国都希望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加强合作。

(5)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即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在处理气候变化及环境问题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明确表明了我国政府的主张。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我国在处理气候变化及环境问题上的认识和主张,体现了发展是我们的权利,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有利于人类的共同发展。

③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参与到国际重大事务之中,与国标社会一道,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基础上处理气候变化及环境等问题。

(用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发展的主题、竞争的实质、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结合材料分析言之有理也可)

(6)①贯彻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

②生产角度:

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提高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③消费角度: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立文明的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

6.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

针对这一现象,某中学部分学生成立了探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相关调查。

一些同学通过查阅,收集到以下资料: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关怀,突出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些同学通过对本地有关企业劳动者的问卷调查,获得以下信息: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有关保险

劳动者不能按时获得劳动报酬

劳动者经常被要求额外加班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随意解雇

60.8%

46.5%

38.3%

80.32%

27.25%

另一些同学进行了实地采访: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广大劳动者很是欢欣鼓舞,但同时又有一定的担忧。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否会真正切实得到维护;

企业都感受到了压力。

一是企业以后的用工成本要增加,二是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受到限制,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

针对上述现象,请你与同学们一起探讨: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2)运用哲学知识评析劳动者与企业的观点。

(3)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就解决劳动者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4)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就企业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5)小王是一位进城的农民工,好不容易在一家私营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

老板约他2008年6月1日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但小王不知道怎样签订劳动合同。

试运用经济常识就签订劳动合同一事为小王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

(1)①有利于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②有利于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存在个体差异。

劳动者与企业的观点不一致是由各自立场的差异造成的。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将得到切实维护,劳动者应该看到光明的前途。

③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要求看问题要全面。

企业不能只看到压力,还要认识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给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带来的契机。

(3)解决劳动者反映的问题:

各级人大加强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监管;

政府应大力开展相关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与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促进劳资关系和谐;

司法机关依法加大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单位和个人的查处力度;

劳动者也要提高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采用现代管理方法,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要依法经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5)①在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必须具体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②签订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等原则。

③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书,并由劳动行政部门对所签劳动合同进行鉴证。

7.材料一:

2008年初春,在南方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冰雪灾害。

为夺取抗击特大冰雪灾害的全面胜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经济平稳正常运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深入灾区视察灾情,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雨雪冰冻灾情,部署抗灾救灾工作,确立了“在全面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的同时,当务之急是要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抢险救灾工作方针。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地震。

5月12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急行动起来,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不怕困难,顽强奋战,全力抢救伤员,切实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尽最大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5月12日晚上11点40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地震灾区都江堰临时搭起的帐篷内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分析当前抗震救灾形势,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

温家宝提出四项要求:

第一,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多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就可能多抢救出一个被困者。

第二,要不惜一切代价连夜打通道路。

第三,卫生部要统筹协调,从各地调医疗人员赶赴灾区。

第四,要全力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要紧急从各地调运大批帐篷,满足群众避震、避雨需要。

为进一步做好抗灾救灾工作,2008年2月4日,财政部再次向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等7个遭受低温冰冻雨雪灾害严重地区拨付资金7亿元。

重点用手灾民救助、抗灾抢险、防疫防病、物资供应、社会治安及恢复生产生活条件等各项救灾支出。

财政部还会同民政部安排下达了7.1亿元补助资金,对上述7省(区)的城乡低保对象,从2月份起,按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15元、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10元连续发放3个月的临时补贴。

农业部再次紧急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4000万元,用于上述重灾省(区)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的救灾柴油、化肥、种子、种苗以及恢复畜牧业生产的补助。

在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亲自参与抗灾救灾:

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参与搬运救灾物资,走村串户,问寒问暖,察看农家的灶房是否有米煮、是否有肉过年……温家宝总理两下湖南灾区指挥,亲临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地区,走冰踏雪,察看灾情,对战斗在一线的子弟兵战士和干部群众问寒问暖:

“你们受灾,我放心不下!

”令在场的群众热泪盈眶。

(1)结合材料一,用矛盾分析法简要说明党和政府确立这一抢险救灾工作方针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用经济学知识简要说明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必要性。

(3)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四所体现的道理?

[答案]

(1)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处理复杂问题首先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交通、供电、民生”、“现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抓紧时间救人”构成了抢险救灾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抢险救灾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所以,在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前提下,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做好抗灾救灾各项工作,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①克服冰雪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财政救灾资金为抢险救灾提供了物质保障,能够促进灾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农业部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减轻了农民负担,为灾区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

④对重灾区城乡低保对象连续发放3个月的临时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3)①抗灾救灾斗争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党中央要求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交通、供电、民生三方面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亲自参与抗灾救灾,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

③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抗灾救灾斗争的统一领导,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开展抗灾救灾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