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3985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榨菜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榨菜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榨菜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榨菜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榨菜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榨菜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榨菜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榨菜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榨菜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1、有利因素12

(1)国家基本政策支持12

(2)产业政策支持15

(3)零售市场的拓展16

(4)购买力较高的消费者增多17

2、不利因素17

(1)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17

(2)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18

五、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18

1、行业技术水平18

(1)脱胎于传统工艺的行业技术特点18

(2)目前的行业技术水平19

(3)与国外同行业生产技术的对比19

(4)行业内产品和技术发展趋势19

2、经营模式20

(1)作坊式加工模式21

(2)公司+农户21

(3)公司+基地+农户21

3、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22

(1)行业周期性22

(2)行业的区域性22

(3)季节性23

六、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23

七、主要厂商情况24

1、宁波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24

2、重庆市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24

3、重庆市涪陵辣妹子集团有限公司24

4、余姚市备得福菜业有限公司25

5、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

一、行业概况

酱腌菜是以可食蔬菜为主要原料,经不同的腌制工艺制作的各种蔬菜制品的总称。

榨菜是酱腌菜中的主要子品类,以其鲜、香、嫩、脆的特点驰名中外,与德国甜酸甘兰、法国酸黄瓜并列为世界三大名腌菜。

榨菜行业2005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速度约15%,2008年受外部环境影响有所下滑,2008年榨菜行业年销量为48万吨,其中涪陵地区生产厂家共销售榨菜22万吨,占行业总量的45.83%,2009年至今榨菜行业得以恢复性发展。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和商务部是本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行业标准,对本行业实施宏观管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监管,国家工商部门对流通环节进行监管,各级食品工业协会、调味品协会、榨菜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管理。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

公司所属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为GB/T4754-2002)属于制造业的食品制造业,公司生产经营受约束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如下:

3、行业标准

三、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历史

据史料记载,榨菜最早起源于涪陵城西邱寿安家,始于1898年,是我国具有100多年历史的传统特产,为酱腌菜中的佳品,具有鲜、香、嫩、脆的独特品质和特色风味,以其营养丰富、方便可口,佐餐、侑茶、调味等多样用途,以及耐贮存和适宜加工等许多优点而驰名中外。

榨菜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1898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为榨菜行业的初级阶段,该阶段榨菜品种单一;

主要以手工作坊为主;

销售范围局限于青菜头所在产区范围。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末)为榨菜行业的跳跃式攀升阶段,较第一阶段取得了较大发展,主要是改革搞活经济催生了大量的小规模榨菜个体生产企业,“扩张—收缩—扩张”成为该阶段的基本规律,每次扩张均较以前有了一定进步。

该阶段榨菜品种亦趋向多样化,整体工业化水平落后。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为榨菜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为贯彻落实国家“三农”政策,实现农业产业化,在本公司示范作用下,榨菜加工企业增加了技术开发投入和机器设备的更新,促使榨菜行业产生了一批规模化、机械化的生产企业。

技术设备先进、管理规范、规模化生产的榨菜企业优势地位逐渐凸显,带动了当地榨菜行业的发展,提高了菜农的收入水平,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2、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行业竞争格局

榨菜产业为国民经济中一个较小的分支,不同规模的榨菜生产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了一个无序竞争市场。

随着榨菜生产相关标准的实施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不断提高,榨菜生产加工企业开始分化,目前已形成了原材料粗加工商或个人、规模化生产企业并存的市场竞争格局。

榨菜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竞争、质量竞争、原材料竞争等方面。

榨菜属于快速消费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消费品中的产品品牌、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榨菜单位价格较低,榨菜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忠诚度的提高可使榨菜加工企业获得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因此榨菜加工企业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产品品牌塑造和产品质量提高。

原材料青菜头种植主要集中在重庆和浙江两地,榨菜加工企业扩大市场份额须建立与自身产能产量相匹配的榨菜原料——青菜头种植“基地”,原材料粗加工商或个人参与青菜头收购,使得榨菜加工企业在收购原材料时的竞争更加激烈。

(2)市场化程度

榨菜自1898年诞生以来,经过100多年的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到目前基本形成了加工程度多样化,企业规模层次化,区域龙头地位凸显的局面,市场化程度较高。

3、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由于本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产生了大批的竞争者,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04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相继出台,以及市场竞争的冲击,部分不规范的榨菜加工企业逐渐退出本行业,榨菜加工企业家数有所减少。

根据涪陵榨菜行业协会统计,2007年榨菜生产加工企业近300家,主要集中在重庆和浙江地区,重庆市有164家,其中涪陵区102家;

浙江省有80多家,其中余姚51家。

但单个企业或品牌的市场呈明显的区域性,占全国的市场份额较低,市场竞争激烈。

2008年受外部经济影响,榨菜行业销量下滑,国内中小企业榨菜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根据涪陵区榨菜管理办公室统计,涪陵区榨菜生产加工企业由2007年的102家下降到63家。

2008年国内榨菜总销售量约48万吨,其中小包装榨菜28万吨。

行业内比较有影响的品牌有乌江、铜钱桥、鱼泉、辣妹子、国泰、斜桥、备得福、红山等,其中乌江、铜钱桥、鱼泉、辣妹子、国泰牌榨菜曾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8年乌江牌榨菜年销售6.52万吨约占市场份额的13.58%;

铜钱桥牌榨菜年销售2.23万吨约占市场份额的4.65%;

备得福牌榨菜年销量1.23万吨约占市场份额的2.56%;

鱼泉年销量1.08万吨约占市场份额的2.25%;

辣妹子年销量1.41万吨约占市场份额的2.94%。

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品牌限制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转变,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质量、安全、营养等。

信赖名牌,消费名牌产品,已是一种趋势和必然。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建立了牢固的品牌优势,取得了较高的市场认知度。

目前榨菜行业知名品牌有“乌江”、“铜钱桥”、“备得福”、“鱼泉”和“辣妹子”等。

塑造一个知名品牌,既要投入大量广告费用,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新进企业在短时间内与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竞争将处于不利地位。

(2)原材料限制

榨菜加工企业主要原材料为青菜头,青菜头独特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其产地主要集中在重庆、浙江、四川、湖南、贵州等省份,尤以重庆、浙江最多。

目前,全国青菜头种植面积约125万亩,分布情况为:

重庆75万亩,其中涪陵区57万亩,是国内区域性最大的榨菜原料种植基地;

浙江30万亩,其中余姚12万亩;

四川10万亩,主要用作四川泡菜的配料;

国内其它地区10万亩。

由于榨菜产品附加值较低,原材料占榨菜产品成本的比重较高,如榨菜加工企业远离榨菜原料盛产地,企业将负担较高的运输成本,其原材料成本大大增加,榨菜产品价格将在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

并且,青菜头作为一种蔬菜,收获后如不及时进行加工处理,易腐烂变质。

因此限制了榨菜原料盛产地外的榨菜加工企业的发展。

(3)产品质量、研发水平门槛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营养、健康、安全、卫生等方面愈加重视。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也为榨菜行业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由于区域性生活习惯的差异,人们对榨菜口味亦有多样化需求,使得榨菜加工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研发出新的产品,以满足终端消费市场的不同需求。

新进小规模榨菜生产企业,由于未掌握改善产品质量的先进生产设备和设施的设计参数,缺少高素质、高水平的研发人才,其生产的榨菜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劣势。

(4)销售渠道限制

榨菜属“小食品大流通”产业,超市等现代零售终端对榨菜加工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进入这些零售终端的门槛越来越高。

由于零售终端的销售设施有限,现代零售终端的条码费、促销费等销售费用越来越高,使众多试图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望门兴叹。

5、行业市场空间和盈利能力

(1)行业市场空间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济一体化及国际交流的发展,均促进榨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榨菜行业2005至2007年保持了年均15%的增长速度,虽然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榨菜行业产销量下降明显,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和产业升级加快,榨菜行业将很快恢复到2007年水平。

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榨菜的消费市场年均增长率至少在10%以上,加之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酱腌菜落后产能进一步淘汰,榨菜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空间更大。

(2)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

榨菜加工行业属于传统食品制造业,最初由于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制作方便,整个行业销售利润率普遍较低。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的进步和消费升级,整个行业销售利润率在不断提高,到目前榨菜加工企业销售净利润率已提高到5%左右,但仍处于偏低水平。

目前榨菜加工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利用自身质量控制、品牌、销售渠道优势,积极开发不同口味的新产品,并推出礼品装榨菜,积极扩大中低端产品市场的同时,率先进入高端产品市场并已初见成效。

未来,随着消费水平的进一步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品牌和品质重视度提高,市场竞争不断规范和新产品更新换代,榨菜行业中品牌知名度高、产品质量高、规范化运行的企业将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

四、行业发展影响因素

1、有利因素

榨菜行业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同时榨菜行业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并带动机械制造、包装运输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有重要作用。

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

(1)国家基本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已连续七年锁定“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农村。

发行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青菜头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带动菜农稳定增收致富,推动青菜头种植所在地的新农村建设。

2004年2月8日,中央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了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各级财政要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

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可给予财政贴息。

对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治理等,可给予财政补助。

创造条件,完善农产品加工的增值税政策。

对新办的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加强创业扶持和服务。

不管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

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提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粮食安全。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2006年2月21日,中央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2008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和基地建设等。

探索采取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等方式,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

抓紧研究完善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康发展。

允许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提出:

“(六)支持库区产业发展。

积极发展适合库区特点的优势特色产业,是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主要途径”,“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规范承包方之间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开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试验项目。

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设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开展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交易试验,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率先探索完善配套政策法规。

加快重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按照‘前期适当集中,后期相应调减’的原则,在近期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变的前提下,试行近两年增加土地利用年度指标、后几年相应减少年度指标的管理方式”。

(2)产业政策支持

2006年1月,农业部下发了《农业部关于实施“九大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6年10月,农业部等八部委下发《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提出“要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抓紧建立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基地。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依托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区域,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优先使用国内原料和机械装备。

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要素,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组建企业集团,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

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争取上市融资,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强化公司责任,当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模范,不断密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把发展农村经济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就业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围绕大宗、优势农产品,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明确提出:

“⋯⋯优先支持大宗农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工利用,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

2006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提出要以促进龙头食品企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户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为化解“三农”问题做出贡献。

《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规划》提出培育壮大‘乌江’、‘鱼泉’两大品牌,支持涪陵、万州等地榨菜加工骨干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依托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高质量,增加出口,做大做强,带动榨菜产业的发展。

(3)零售市场的拓展

一线城市的布局初步完成后,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卖场已经开始向二线城市拓展,并且拓展速度普遍加快。

同时随着城市社区大型化的发展,连锁超市和社区便利店取得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为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村流通商品质量,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商务部决定从2005年起在全国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

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启动以来,已累计在全国建设连锁化农家店12万个,吸纳富余劳动力51万名,受益农民约1.4亿人,扩大农村消费约400亿元(人民日报)。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榨菜产品进入巨大的农村市场奠定了基础,为榨菜产品从“农村—城市—农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销售渠道,促进了本行业的快速发展。

(4)购买力较高的消费者增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提高,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对特色、绿色农产品加工产品喜爱程度与日俱增。

城市居民在食用肉类产品及大米、面食等主食产品的同时,对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蔬菜产品也更加重视,榨菜作为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的佐餐开胃食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消费者的喜爱。

城市居民目前也是本行业高端榨菜产品的主要消费者。

2、不利因素

(1)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对食品加工行业颁布和实施了GMP、HACCP和ISO9000等认证。

目前国内榨菜行业很多中小型榨菜加工企业以作坊式的生产为主,企业的生产管理停留在经验管理水平上,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比较少,不利于本行业的健康发展。

市场急需一批管理规范、具有实力的企业不断扩大生产、销售规模,成为市场的主力军,保证广大消费者都能吃到放心的特色、绿色榨菜产品。

(2)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

在我国榨菜加工企业中,拥有自动化生产线的为数不多,众多小型榨菜加工企业的加工车间仅有几台简单的加工机械,很多工序为手工操作,效率低下,由于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另外,由于手工操作环节多,管理落后,产品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纠纷情况时有发生。

五、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1、行业技术水平

(1)脱胎于传统工艺的行业技术特点

榨菜加工脱胎于传统腌制工艺,长久以来传统手工作坊式生产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式,行业进入门槛较低。

目前,国内榨菜生产加工企业超过200家,绝大部分榨菜加工企业仍处于手工作坊式生产阶段,生产机械化、工业化程度不高。

(2)目前的行业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其代表品牌有“乌江”、“鱼泉”、“辣妹子”、“铜钱桥”、“备得福”等,这些企业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使行业格局有了新的变化。

随着榨菜行业的的发展,研发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为满足榨菜消费者对榨菜产品品质需求的高新技术应运而生,如“乌江”牌榨菜系列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真空滚揉吸附式拌料、全自动组合斗式计量称重、全自动充氮保鲜、喷淋式巴氏灭菌、香辛料萃取等榨菜行业领先水平的先进技术,其中真空滚揉吸附式拌料、全自动组合斗式计量称重、全自动充氮保鲜、香辛料萃取技术属国内首创。

(3)与国外同行业生产技术的对比

与日本、韩国酱腌菜行业工业化程度相比,日本酱腌菜行业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其对酱腌菜基础理论研究比较透彻,大量运用了现代高新技术,例如:

辐射、微波、真空拌料、冷链运输等工艺。

我国与韩国的酱腌菜工业化程度相比大体相当,但韩国泡菜在国际上的影响要远高于国内酱腌菜。

(4)行业内产品和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消费需求向绿色环保、养生健身方向转移,榨菜原料向有机化、高产优质、耐储藏等方向发展,榨菜生产向机械化、工业化方向发展,产品口味和品种向低盐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无防腐剂、无农药残留、绿色食品已成榨菜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榨菜副产物综合利用以及如何从技术上节约成本也是今后各企业技术竞争的焦点及趋势。

从目前国际相近产品韩国泡菜和日本渍菜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发展情况来看,其发展方向及趋势如下:

①产品溯源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从田间到餐桌建立完整的产品溯源体系,每个产品均有详尽的信息档案。

②利用先进的测试分析仪器对产品生产过程监测、分析,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利人体健康的成份控制在最低限值内,确保食用的安全。

③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营养成份损失和风味、滋味变化。

如韩国泡菜不灭菌,采用冷藏保鲜。

④追求产品品质的一致性,特别是口味和风味方面。

如日本渍菜的低温浸渍工艺,可减小不同批次产品间的口味和风味差异。

⑤追求生产自动化,实现规模生产,降低用工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解决自动计量包装的技术瓶颈。

⑥应用生物工程、酶工程、充氮保鲜、真空拌料、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等现代新技术提高产品品质。

2、经营模式

榨菜行业目前存在以下三种经营模式:

(1)作坊式加工模式

该模式的榨菜加工企业或个人只进行青菜头粗加工,然后销售给较大规模的榨菜加工企业进行深加工赚取适度利润,或销售给当地的农贸市场。

这种模式的榨菜加工企业一般是当地收购、当地销售,只针对单一市场。

该种模式的榨菜加工企业地域性较强,企业利润水平较低,资金实力不强,不能有效地控制榨菜产品品质,没有品牌效应,生存空间狭窄。

这种模式是国内中小型榨菜加工企业的主要模式。

(2)公司+农户

该模式主要由榨菜加工企业牵头,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借以带动当地农户对青菜头的种植,这种模式的榨菜加工企业是在当地收购,在当地和少数几个省市内有一定的销售市场,区域内有一定品牌影响力,主要是一些中等规模的榨菜加工企业采用此种模式。

(3)公司+基地+农户

该模式中榨菜加工企业居主导地位,基地一般由公司与相关村社、合作经济组织或团体组成,公司和相关方签订产销协议,确定购销合作关系,相关各方主要负责带动农户种植青菜头,亦有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进行青菜头种植。

公司提供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并在种植、田间管理、采收等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农户只负责种植及日常管理。

同时,公司还和部分大型种植户和原料加工户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协议约定收购青菜头及粗加工品的数量和品质,以带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和提高青菜头粗加工能力,使农户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