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390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docx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docx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

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4)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康有为曾经这样以印度和香港人的命运警示国人:

印度被英国所灭,国人只能做亡国奴,在国家的阶级构成中,所有的亡国奴都是第六等以下的政治等级。

英国标榜自己的民主制度,可是在印度的政治史上,自乾隆三十六年至光绪二年,百余年间仅有两位印度人担任过议员。

香港被英国人殖民,至今为止香港本土人不能担任政治职务,香港人最伟大的前途就是当洋人的买办,成为买办是他们的至高光荣。

而按照殖民者建构的世界图式,主动将殖民者及其国家、文化供奉在道德神龛里,将自己的种族打入道德地狱之中,这本身就是成为精神奴隶的开始。

康有为担心的中国全体国民都沦为印度人和香港人那样的亡国奴,并不是杞人忧天。

这样的危机曾经长期盘旋在中国命运的深处。

而在精神上沦为西方世界的奴隶,在康梁之后就已经开始了这样的进程,其高潮即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代巨人梁启超不但预言了中国人的这种悲惨命运,甚至连国人精神崩溃的第一道裂缝,也预先指认得清清楚楚。

那是远在1902年,梁启超还在积极提倡向西方学习、主张用西学进行思想启蒙和制度变革的时候,他已经隐隐地感觉到一种深远的忧虑,那就是照这种食洋不化的路数走下去,中国精英群体很可能只能沦为洋奴。

那一年他写了《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在开篇语重心长地说:

“且吾有一言,欲为我青年同胞诸君告者:

自今以往二十年中,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

夫二十年间之不发明,于我学术思想必非有损也。

虽然,凡一国之立于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质。

欲自善其国者,不可不于此特质焉,淬厉之而增长之。

今正当过渡时代苍黄不接之余,诸君如爱国也,欲唤起同胞之爱国心也,于此事必非可等闲视矣。

不然,脱崇拜古人之奴隶性,而复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之奴隶性,吾惧其得不偿失也。

从引进西学以促进中国变革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运动的继承和延伸,可是这种延伸所达到的尽头,几乎与康梁变法的初衷相对立。

从1902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还不到梁启超所预料的二十年,“全盘西化”的思潮已经成为时尚,在中国传媒上占据主流地位的一部分知识精英的话语体系中,已经完成了从“崇拜古人”到“崇拜外人、蔑视本族”的过渡。

(节选自摩罗《中国站起来》)

1、梁启超“国人精神崩溃的第一道裂缝”是指()(3分)

A、中国国民依然崇拜古人,不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造成中西文化脱节。

B、中国全体国民都可能沦为印度人和香港人那样的亡国奴。

国人最大的权力将会是做殖民者的买办。

C、中国国民食洋不化,虽脱离崇拜古人的奴隶性,却又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的奴隶性,亦即沦为洋奴。

D、不能输入外国的学术思想,同时本国的学术思想又得不到不发明,由此造成中西文化的脱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康有为以印度和香港为例,意在以铁的事实证明像英国一样的殖民者所宣扬的“民主”的实质。

B、中国人在康梁之后就已经开始沦为西方世界的奴隶,其高潮即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C、梁启超最担忧的是中国国学术思想不能发明。

想让自己的国家文明进步,就不能不历练发展本国国学术思想。

D、五四新文化运动继承和延伸了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运动,可是发展到后来,几乎与康梁变法的初衷相对立

3、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香港被英国人殖民以后,香港本土人始终不能担任政治职务,但香港人乐意做洋人的买办,因而成为买办是他们的至高光荣。

B、康有为担心的中国全体国民都沦为印度人和香港人那样的亡国奴,只是担心中国人在精神上成为殖民者的奴隶。

C、梁启超积极提倡向西方学习、主张用西学进行思想启蒙和制度变革。

但他最担心的是中国精英群体沦为洋奴。

D、从1902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还不到梁启超所预料的二十年,中国已经“全盘西化”,国人完成了从“崇拜古人”到“崇拜外人、蔑视本族”的过渡。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答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郡人也。

汉太尉嵩之曾孙也。

出后叔父,徙居新安。

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

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

任氏曰:

“《孝经》云:

‘三牲之养,犹为不孝。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因叹曰:

“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

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因对之流涕。

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

自号玄晏先生。

著《礼乐》《圣真》之论。

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

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①,然后为名乎”。

作《玄守论》以答之。

遂不仕。

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

谧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

谧曰:

“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柳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食为礼。

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

是非吾心所安也。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不应。

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

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

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

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晋书?

皇甫谧传》)

【注释】①鞅掌:

事务繁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辄:

B.昔孟母三徙以成仁            徙:

迁移

C.岂中古人之道中:

符合

D.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不应诏:

诏书

5.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皇甫谧专心学习以著述为务的一组是()(3分)

①   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

②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③  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④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

⑤ 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应。

⑥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甫谧自由失去父母,被过继给叔父做儿子。

到二十岁时还到处游到,不好好学习。

后感激叔母养育之恩,开始努力学习。

B、由于家里贫穷,皇甫谧要亲自耕种,每每带着经书在干农活的间隙学习。

日积月累,博览群书。

C、皇甫谧自己不做官,也远离做官的人。

城阳太守梁柳是皇甫谧父亲堂姊妹的儿子,皇甫谧因为对方在贫贱时自己没招待过,对方做了太守更不去为他饯别。

D、皇甫谧大器晚成,一生的爱好广泛,研究领域颇多,著述等身。

这与他修身笃学,安贫乐道,远离官场是分不开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

(2)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苏秀道中自其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幾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切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8、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

(5分)

9、这首诗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是怎样表现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

____,说尽心中

   无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

(2)千古江山,____。

____.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受中赏;____

   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

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错位

他是电视台的一名优秀通讯员。

夏天的一个傍晚,他接到电话,说一辆轿车,从桥上“跳”到人工湖“冲凉”了。

当他赶到事发现场时,120急救车,“呜哇呜哇”,从他面前驶过。

护堤上围观的人群,依然不肯散去。

一台大吊臂,将一辆白色轿车缓缓拎出水面。

他一边打开DV,一边向旁边的人打听详情。

得知:

车里的人,全被好心人救了上来,没什么大碍。

这就好,这就好。

他嘀咕着,站到高处,将DV对着吊车、人群、湖面……

晚间本地电视新闻,播报了这条片子。

但随后,播音员说:

那些救人不留名的“雷锋”,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然而,现场围观群众和救援人员的财物,严重遭遇失窃,折射出我们城市道德文明素质的缺失。

居然有人趁火打劫、浑水摸鱼?

真是太可耻了!

他有些义愤填膺,摩拳擦掌。

决定将这些蟊贼揪出来,将他们的面目、丑行,公布于众。

于是,一连几天,他猫在房间里,反复回放DV录像,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的举动、表情。

最终,他将目标锁定在三个“下里巴人”身上。

他们无一例外打着赤膊、神情萎顿、眼光迷离,泥鳅似的穿梭在人群里。

其中一个,还抱着婴儿,大概是用来打掩护的。

他将三个疑似的贼特写,放大,印成相片,揣在随身背包里。

经过缜密推断,他认为这三个人,很可能是在现场附近干活的民工。

于是,他决定顺藤摸瓜。

国人,没费多大周折,他在人工湖对面的一个小饭馆,逮到一张熟悉的脸:

小眼睛,黑皮肤,蛤蟆嘴,一看就不是好鸟——这人是小饭馆老板。

他走进饭馆,要了一碗凉面,借故和老板搭讪,问这问那。

他突然话锋一转:

“上星期,这边发生车祸,你晓得不?

“晓得呀,我还去看了的。

“我听说许多人丢了钱包、手机、衣服、你有没有丢?

“大哥,我都不好意思说。

那天出事的时候,我这里里外外二三十个客人吃晚饭。

最后,一些人不但没结帐,还顺手拿走了不少碗、碟、勺。

他眼光咄咄:

“那你就墙内损失墙外补?

“啥嘛?

我本来打算看一眼就回来。

谁知道,车里头女人叫,哇哇哭,就赶快下水捞人吧。

他愕然。

他思忖片刻,觉得这些人,满心满眼都是钱,连做带偷,满嘴谎话。

于是,不动声色,拿出抱孩子男人的照片,说认识不?

老板一看,说常在门口见过,好像在前头工地上工。

他黑着脸,付账,出门。

在一垛两米高的红砖墙上,他找到那人。

开门见山:

“那天车祸你在现场不?

“是啊。

“丢东西没?

他苦恼地说:

“我婆娘到现在还跟我打仗。

那天,他给我二百块钱,让我带儿子去买辆婴儿车。

后来,我给娃买了辆旧车。

余下的钱,买了洗澡盆、玩具、奶粉,还有一件汗衫穿在身上。

回来的路上,有人掉湖里了,我就把娃和东西放岸边,脱下衬衫,搭车把上,下水救人。

好家伙,上来后,我娃被人抱着,车和东西全不见了。

我只好打赤膊,抱起娃喽。

他举起DV将他和他的话拍了下来。

那人就顿了顿说:

“我现在只能多加班,到下月发工资,再给娃买车。

我那个老乡更倒霉,脱下来的裤子、皮鞋,兜里的手机、现金,全让人抱跑了。

结果,穿个裤衩,光脚在大街上跑……”

他招招手,请他下来,拿出最后一张照片说:

“你说的是他不?

“就是他。

他问了他的小灵通号,降三个疑似的贼约到小饭馆,吩咐老板整几个菜,喝酒。

“和俺们?

”三个人脸上写满受宠若惊的疑虑。

他点头,说:

“我得跟你们郑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