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六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3626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六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册六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册六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册六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年级上册六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六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五年级上册六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六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六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父爱的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设计

思路

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课前预习,了解与地震相关的资料。

板书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课 时 教 案

(2)

教师主导活动设计

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效果与反思

课前训练: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

2.谈话导入:

对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家一定有了深切的体会。

出示一段赞颂亲情的抒情性文字,让学生齐读。

揭示课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词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边读边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认读生字新词。

3.指名分部分轮流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检查自读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你有些什么想法?

三、再读课文,直指重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

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

3.质疑:

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一、抓住重点合作研究

(一)深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

(二)品味词句,关于父亲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1.“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

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父亲说的这一句话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为什么反复出现?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

谁愿意帮助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答案可以有差异,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用抒情性的语言进行小结。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三)关于儿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1.“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爸爸,是你吗?

”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

2.“不!

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一起。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

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

(四)再次齐读导入时出示的那一段文字。

(五)小结:

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二、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课后自由组成小组,读读课文,展开讨论,编写剧本,演一演,然后全班交流,评一评。

三、布置作业

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

学生齐读。

学生通过查字、词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读后想法。

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故事。

小组内探讨,交流各自的初步认识。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学生发言

再次齐读导入时出示的那一段文字。

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读课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

第六单元第2课授课时间月日

18.慈母情深

略读课

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

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感受伟大的母爱的伟大。

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勾画出描写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达母亲的深情的。

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

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

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1课时

VCD《烛光里的妈妈》、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深沉的爱

母亲“我”

崇敬之情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慈母情深》,将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一番母爱。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相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根据“提示”要求,自学课文。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_________的母亲。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感悟慈母对孩子深沉的爱。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只作适当点拨。

小结:

通过对文中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句段的读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2.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选取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读,读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以及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

2.指名有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母爱的故事。

2.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

六、精要总结,歌曲结束

1.教师总结。

2.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齐读课题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请联系上下文,反复读读,边读边想,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学生交流

生读,谈体会

学生跟着轻轻哼唱。

第六单元第3课授课时间月日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读课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更加理解了父母不同评价中所饱含的爱。

感受爱的伟大。

先让学生练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然后将故事分为童年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引导学生精读。

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本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

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课件、学生课前预习,准备相关资料 

妈妈爸爸

慈祥的爱严厉的爱

一、紧扣课题,带疑读书

1.就题质疑。

上课伊始,可从课题入手,揭题后问学生:

这一课的课题和其他课文一样吗?

从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步交流,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

2.讨论:

课文主要讲什么?

读后有什么感受?

你能解决从课题中知道的哪些内容?

三、分层探究,升华体验

1.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得到妈妈的赞扬,同时受到爸爸的批评。

对这件事,作者的认识不断发展。

请根据作者认识的发展,把课文分为几部分。

2.学生交流重点词句,并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3.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朗读。

4.大组交流朗读。

对来自妈妈的赞扬,爸爸的批评,作者的感受非常强烈,又截然不同,谁能把他内心的感受读出来。

5.小结,第一部分是写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是感性的描写;

第二部分写成长过程中的认识,也是感性的叙述;

第三部分写成年后的认识,是理性的升华。

四、深入赏析

1.七八岁时的即时感受:

老师要相机指点:

对妈妈赞扬的感受:

自豪、兴奋;

对爸爸批评的感受:

伤心透了。

前者是热烈的语气,后者是低沉的语气。

2.质疑:

学习课文中还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

五、课后练习,积累语言

1.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句,体会情感

1.听写以下短语。

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

2.读一读。

二、分层探究,读中感悟

(一)十二岁的感受:

七八岁时,作者不理解父亲的批评,十二岁时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妈妈却一直心存感激。

请认真读读课文,体会作者认识的变化。

(二)成年后的认识:

教师要适时对下面的重点语句给予点拨:

1.越认识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指导:

结合问题指导:

成年后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儿时是‘多么幸运’”,这是为什么?

要让学生明白“母亲的力量”是指赞赏的激励作用;

“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评的伤害或警示作用。

作者小时的幸运是既有赞扬的激励,又有批评的警醒。

2.这些年来,……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两股风”,指赞扬的力量和批评的力量;

“生活的小船”,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3.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三、总结课文,表达感受

1.想一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学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

四、内化情感,课后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以“父母关心我成长”为内容,。

学生带疑读书,然后小组内交流初读感受。

学生默读、画注。

默读课文,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新认识的语句。

多读几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也可以用提问题的形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全班讨论,适时指导。

学生完成

学生读,识记。

学生读中体会

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加深感受。

联系实际,体会情感:

以“父母关心我成长”作者细致描写了妈妈赞扬的语言,赞扬时的神态、动作和自己的感受;

细致描写了爸爸批评的语言和自己的感受。

请用“-”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妈妈赞扬的热情和爸爸批评的严厉,体会作者对赞扬与批评的不同感受。

联系句1和句2指导,即联系赞扬的作用和批评的作用指导。

自读自悟

写一写

第六单元第4课授课时间月日

20.学会看病

1.认识11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3、激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注意处处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感受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

朗读训练要到位。

指导学生朗读应穿插在学生交流感悟体验之中。

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

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收集一些与母爱有关的资料

“冷漠”处理 

独自看病

母亲────── 

儿子──

尽责的“爱” 

“路线图”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欣赏《懂你》。

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

(献给母亲的歌)

2.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

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一)一读课文。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

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二)二读课文。

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1.按要求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深入理解感悟:

3.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

三、联系实际,赞“母爱”

1.教师引导。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

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

四、拓展延伸,谢“母爱”

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

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制作一份小礼物……

第六单元第课授课时间月日

语文园地六

练习课

1.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口语交际运用多种形式进行。

写作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选材;

如何运用学到的表达感情的方法。

1.交流过程中,要让学生打开思路,充分教流。

2.引导学生打开思路,选好写的内容,畅所欲言;

表达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选好写的内容,畅所欲言;

学生先讨论、交流,然后习作,最后指导点评

4课时

1.多媒体课件。

2.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口语交际习作训练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扣紧课文,交流感受

1.利用课文切入话题。

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有人说过,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读了本单元这四篇课文,也许大家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和感受。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读了本组的一些收获吧。

二、阅读片段,发表见解

1.导入。

“是呀,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

请大家阅读下面三则小故事,然后我们再一起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阅读。

教师课件出示三则小故事。

3.交流。

三个故事中的第一个小故事,妈妈的包办,使刘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

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第二个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

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第三个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教师应在交流过程中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对三个故事谈看法,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充分交流。

三、讲述故事,表达想法

“你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吗?

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2.评说。

四、课后谈心,引导沟通

1.讲故事,求沟通。

回家以后,把三个小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同时,把自己的看法也跟父母说一说。

2.讲心事,求沟通。

把自己对父母之间教育自己的事例和不同看法跟父母谈谈心,互相交流,互相沟通。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

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

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二)创设情境,出示话题

1.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2.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

3.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三)诱发动机。

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

二、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一)师生评议。

要点:

1.是否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2.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

3.是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

等等。

(二)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

(写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意见。

1.自主选择。

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话题。

请一小组开火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鼓励每个话题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

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需要哪些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1.各自习作。

2.修改草稿。

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3.誊写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一)小结习作情况。

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二)提出任务。

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

1.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2.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

2.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谈话引入。

习作是最主要运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达到互相交流沟通的目的。

2.布置任务。

今天回去将自己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意见。

如果你觉得不便当面交流,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习作后,然后自己再来看。

四、修改习作,激发兴趣

1.将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可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

2.可以将自己的习作抄好后,向报刊杂志投稿。

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以“父母的爱是_____(慈祥的、严格的、宽容的、纵容的……)”为中心,自由地交流阅读感受。

先是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自由表达见解。

学生可从总体上来讲,也可以结合某一篇文章,或某一片段,某一细节来谈谈自已的阅读感受。

学生自由阅读。

学生先自由跟同伴交换看法,然后在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

最后,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

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

学生认真倾听,听后,可结合故事,或发表想法,或帮助分析,或提提解决办法。

讲心事,求沟通。

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代表交流。

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选择3-4位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