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1000字读后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362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产党宣言1000字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共产党宣言1000字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共产党宣言1000字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共产党宣言1000字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产党宣言1000字读后感.docx

《共产党宣言1000字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产党宣言1000字读后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产党宣言1000字读后感.docx

共产党宣言1000字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1000字读后感

  导语:

《共产党宣言》是真理,但任何真理都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  《共产党宣言》并非那般枯燥,其文笔也着实是不错的:

文章逻辑之优美,内容概括之强劲,语言叙述之严密,让我觉得几乎可以把其当做语文文章训练来阅读;但或许因其性质的特殊,又让我不得不以更为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其真理所在。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这句前言中所讲的,正是当时欧洲社会的普遍情况,所以正文的第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便对“资产者和无产者”进行了分析讨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科学而理性的分析,任何的时代都有对立阶级的存在: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

不论时代差异和阶级差别,他们都有共同的属性——压迫者和被压迫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各阶层以及政治经济情况的实地考察和详细分析,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清晰真实的社会现状图。

所以我认为对于每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和立志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人而言,了解它是十分必要的。

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问题的客观性研究和描述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是我阅读这本书所学习到的一个重要的心得体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客观地分析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还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积极性。

资产阶级对于近代社会的促动作用,无疑是应当肯定的。

这是一种严谨客观的学术态度。

故在我们今后的学习或是生活中,都应当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文中的话语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这些都成为我印象深刻的经典语句。

通过严谨的分析,详细的阐述,宣言让世界上各国无产阶级看到资产阶级本质和弊端,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自身乃至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从野蛮一路走来。

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也是一部我们无产阶级的血泪史。

资产阶级正是在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在国内的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然而,在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中,斗争仍在继续,因为矛盾始终存在。

这个矛盾,就是因为资产阶级无情的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的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里,人类历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当代社会经济结构和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63年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63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

   从《共产党宣言》到科学发展观,浓缩了163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发展的辉煌。

90年旗帜高扬,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90年与时俱进,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照亮征途,指引方向——90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火在我们中华大地始终高高擎起,指引我们中华民族从贫困弱小走向繁荣富强。

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来洞察90年的风风雨雨,回顾中华民族顽强奋起的历程,必然发现一个坚强的属于我们人民的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必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着,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

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从《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思想、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再到科学发展观,160多年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方法,也随着实践的发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

创新是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

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只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在当今社会,认识和理解真正的共产主义,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我们身处在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却不一定了解真实的共产主义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经常是道听途说,甚至有三人成虎之势。

阅读共产主义的理论文本,在今天仍旧是必要和必需的。

不管是抱着怎样的政治信仰与价值观,身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身处于21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的今天,这一切都不会过时。

当然,对于共产主义我的理解还是非常粗浅的。

我会在日后,课下更多地阅读关于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书籍,充实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2】  现在,163年过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解体、东欧异帜,共产主义已经不再是“一个幽灵”,它曾经红遍了大半个世界,又经受了严重的挫折。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共产主义的信仰者,在中央强调加强理论学习的大背景下,重温这一划时代的纲领性文献,令人感慨,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宣言》是颠扑不破的革命真理

  我们学习《共产党宣言》,根本的问题就是为了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就必须用共产主义的理论来武装我们自己的头脑。

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会有实践中的清醒,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会有实践中的坚定。

  《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一部魅力永恒的经典名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奠基之作。

宣言的观点和框架经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讨论,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至今已用200多种文字多次印刷发行,成为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最具国际性的著作。

很多革命战士走上革命道路,接触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就是《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浓缩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原理。

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他是前人全部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9世纪自然科学三项重大发现:

达尔文的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定律,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性的吸收,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框架。

  马克思捍卫了费尔巴哈的哲学唯物主义,扬弃了他的形而上学观点,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观察解剖人类社会,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为共产党人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性。

  马克思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将空想社会主义变为科学。

《宣言》指出: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任何社会形态都只是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过程,资产阶级社会也概莫能外。

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共产党宣言》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精辟分析后庄严宣告: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

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163年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宣言》的这些基本论断。

有谁能够提出一些新的理论来推翻这些基本结论吗?

没有!

就连马恩的不少敌人也不得不多次承认这一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百多年的社会发展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事物发展有它不可抗拒的规律,尽管它永远是走着迂回曲折的道路,但是根本方向不可逆转,人类历史也是如此。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3】  胡锦涛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共产党宣言》对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做了全面分析,对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做了精辟的阐述。

《宣言》指出: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就是要实行这两个决裂,不但要和旧社会彻底决裂,还要和旧思想彻底决裂,从根本上解决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宣言》指出: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苏联解体,东欧易帜发人深省,令人警醒。

社会发展总的进程虽然不可逆转,但并不是不会出现曲折与反复。

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法西斯,却在拥有XX万党员时丧失了政权。

  罗马尼亚1989年在东欧第一个发生剧变。

剧变前,党员人数占全国人数的1/6,是共产党执政中比例最高的。

这两个政党的迅速解体,共同的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党员已不具备党员的先进性,甚至成为反党分子,在党生死存亡之际,自然不会站出来为真理作斗争,维护党的生命。

  《宣言》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

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的基本立场。

就是说,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世界观和立场的转变是马恩“两个转变”的关键,马恩创作《宣言》时,都是不满30岁的年轻人。

在那个时代,马恩凭着他们的家庭地位、社会关系和本人才学,完全有可能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

可是,他们抛弃了社会世俗的功利观念,选择了一条无私奉献的风雨人生之路。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消灭私有制。

”要彻底消灭私有制,就要改变由私有制衍生出来的私有观念。

但是这个改变是痛苦的、漫长的、充满斗争和博弈。

《共产党宣言》指出:

“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