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心得体会5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3146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心得体会5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心得体会5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心得体会5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心得体会5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心得体会5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心得体会5篇Word文档格式.docx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心得体会5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心得体会5篇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心得体会5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为了减轻田军一家人的家庭负担,徐松为他协调了护林员岗位,每月有800元收益,此外,他还参加村集体产业分红,享受每月737元低保。

说起徐松,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

  面对群众对政策的询问,他白天干活,晚上还要将所有涉及的惠民政策学习一遍又一遍;

面对矛盾纠纷调处,要做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又要当苦口婆心的和事佬。

  今年6月,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新景镇防汛救灾工作迎来较大挑战,新仲社区受灾严重。

灾情就是命令,多年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徐松第一时间扛起了防汛救灾工作的重任。

在全力做好新仲社区防汛救灾工作的同时,作为安监站站长,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和各村指挥部,到各村帮助划分防汛救灾重点工作,开展汛期灾害排查24次,参与消除隐患27个,组织开展村级防汛救灾培训13场次,确保了全镇安全度汛。

  为了提升新仲社区人居环境,徐松当起了搬运工、砖瓦匠、环卫工。

为村民修篱笆、修院墙、围树栏、围圈舍,安装门窗、修理板壁、上房盖瓦、修房造屋,为群众打扫卫生、整理衣物、摆放物品。

  “面对父母、妻子、孩子,我仿佛有足够充分的理由搪塞自己的失职,有足够厚的脸皮一笑而过,但面对三岁的孩子,我唯有背过身去捶胸顿足……偶尔见一回孩子的面,无论我拿给他多少礼物,他总也不喊我一声,无论我给他多少好话承诺,他也不留我一下。

”徐松坦言,能用小家的幸福换回大家的幸福,值!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篇二】#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在扶贫工作中,全党动员,全民参与。

身为国家工作人员的我,也不例外,加入了扶贫大军行列。

在七、八年的扶贫工作中,我先后在猫洞乡补龙村和玉秀街道岩上村担任过帮扶书记。

特别是在岩上村开展帮扶工作期间,遇到过很多人,也遇到过很多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都渐渐从我的记忆中淡去,唯有些许刻骨铭心的记忆,令我终身难忘。

  一心为党着想的老党员徐开礼

  徐开礼是我包保的一户建档户的户主,1943年生,曾担任过村委主任,是一位一心为公的好党员。

在走访村民时,从与他一起共过事的老人口里得知,在他任村委主任期间,为了村集体的事业,他没少跟很多人黑过脸,其中有他的上级领导、有一起干事的同事,有村民,还有亲戚朋友。

每每当我问及徐开礼老人关于这些事的时候,他说,为了村集体的事业,得罪这些人,他是值得的。

  在每次的走访中,老人总给我说:

“骆书记,你太忙了,这么大一个单位要你去管理,没有很特别的事,你就不要来走访了,我有事我会打电话给你的”。

我说:

“就是因为你从来不打我电话,也不知道你家过得怎么样,才时不时来看一下你呢!

”每次这样说话的时候,徐开礼老人总是说:

“我这人呀,既是个共产党员,又当过村干部,我是知道的,党不会忘记她领导下的每一个人的,党富有的时候,按规定该给你什么,党就会给你什么;

如果党有困难的时候,你能帮什么忙就去帮,不能帮的时候你不要去给党增加麻烦。

村委就那么几个人,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不会去给他们增加麻烦的。

”徐开礼老人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一心为党着想的老党员。

  还记得有一次去他家走访,老人告诉我说,一天晚上,一个负责教育包保的老师去他家走访,他给那位老师说:

“你的任务,就是负责把书教好,把党的下一代教育好,至于我家,党会管我的。

白天你要上课,晚上你要来我家走访,你这么辛苦,我担当不起啊”。

说得那位老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怕别人不好走路的盲人陈彩培

  陈彩培是个盲人,是我们单位一位主播包保的建档立卡户,1963年生。

说他是盲人,但他心中总是充满阳光。

这从他说话总是兴高采烈的样子可以看出来,从他说话总是高声大气的音声里听得出来。

他身材矮小,总是一副很忙的样子,他是和几个老人一起住在村集中安置点里,每次遍访到他的住所,他要么在摸着洗衣,要么在摸着打扫卫生,要么在摸着拣菜……。

总的来说没见他闲过。

  那天我们又去遍访,到他家时他不在,住在他隔壁的一位老人指导着安置房右边坎上的一条小路,说他在那里。

顺着老人指的方向,我们爬上坎,在小路边的一丛杂草里找到了他。

烈日下,他拿着把镰刀,戴着一副破旧的手套,正在逐一清除小路边的杂草和各种说不出名字的刺条。

我们好奇地问他割这些东西去有什么用,他笑呵呵地说:

“我把这些刺刺割了,让大家好走路”。

我们瞬间感动得无法言语,只仿佛他这矮小的身影,在我的心中,忽然高大了起来。

  说到这里,我曾记得有则民间故事,从前有个盲人,他在晚上出行时也随身携带着灯笼,镇上的人很疑惑,于是就去问盲人:

“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

”盲人回答说,虽然他看不见灯笼的亮光,但是别人可以看得见,这样别人就会看到自己脚下的路,也看得到他,就不会撞到他了。

可以说,那个盲人是灯笼,一半是为了别人看得见路走,一半是为了自己不被别人撞着。

而陈彩培老人,他做的事完全是为了别人,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他顶着烈日割刺刺,就是为了让别人好走路。

  退伍不褪色,把村办公室当成家的驻村干部张顺川

  张顺川是岩上村的一名驻村干部,当过兵、扛过抢,当我在岩上村办公室遇到他的时候,给我的第一印象和感觉就是两个字“踏实”。

后来发生的很多事,刚好验证了这两个字。

  我认识他前,他不是搞脱贫攻坚工作,曾7年获过优秀士兵,9年受到个部队嘉奖。

立过三等功,获表彰过“优秀党员”,获过“优秀思想骨干”称号……,这些我们都可以不提,单是在驻村工作中他那兢兢业业的作风,就让我不得不在心底由衷地赞叹他,提笔写他。

  自从到岩上社区驻村后,因为他的工作刻苦,因为他和群众打成一片,也因为他为人处事很好,和大家很“合心”,全村老老小小,村支两委上上下下,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兵兄弟”。

  2020年年初,张顺川刚到岩上村驻村不久,新冠疫情就肆虐而来。

但张顺川并没有害怕,作为一名军人,他说,他决不能在疫情战场上退缩!

那段时间,他每天忙着进进出出,到处协调物资、安排人员值守卡点、巡逻巡查,到处发放宣传资料。

为了搞好疫情防控,他忘记了疫情的危险,忘记了家的存在。

有一天,他正在急着摸清每家每户出入的基本情况,听到电话响起,他拿出来一看,是他妻子打来的,由于工作很忙,他接都没接,就把电话挂了,等到了晚上回家时,才知道孩子发高烧,当时急于送医院妻子才打他电话。

  因为到岩里工作时间晚,张顺川对村情、对资料都不熟悉。

为了更快地熟悉业务,把村脱贫攻坚资料做好,做扎实,他白天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核实,晚上在办公室加班整理资料,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一觉,醒来又接着干。

  张顺川不光是一个工作勤奋的人,还是一个很热心的人。

在他入户走访过程中,得知贫困户徐天春因为身体肢体残疾无法找到工作,每月就只能靠低保生活。

他想,靠低保生活不是长久之计,必须给徐天春找一份合适他自己的工作,一方面让徐天春增加收,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让徐天春找回生活的自信心。

于是他一边鼓励徐天春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一边抽时间到附近四处打听,给徐天春到处找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最后他通过普定商会为徐天春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工资一千五百元,解决了徐天春的就业问题。

  当我问及张顺川对驻村工作的感想时,他说,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一定会怀着一颗赤诚的心,让自己的青春倾洒在脱贫战场。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篇三】#

  我叫彭小雨,今年33岁,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人。

曾经是威宁的一名人民教师,因为妻子在黔西工作,所以我通过公务员招考来到甘棠镇人民政府。

到甘棠镇以后,我被派到三马村任驻村干部。

  从老师到帮扶干部的转变,虽然开始时有些不适,但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我加班加点的把村里关于扶贫政策方面的资料学完,并通过和村干部们交流,了解本村的基本情况和贫困户的情况,共同商议扶贫帮扶方案、方法,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坚决在脱贫路上不掉一户,不落一人。

  尚永贵是我到村后的帮扶对象之一,这名30多岁的汉子的转变也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

从村干部那里了解到,因为尚永贵嗜酒成性,既不挣钱养家,也不教育子女,他的妻子最终忍受不了,离开了这个本就贫困的家。

妻子走后,尚永贵更加颓废,家里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一家人就靠着低保救助为生。

2013年,通过评议后他家被纳入精准扶贫户。

  还记得第一次来到尚永贵家,屋里乱七八糟,一股酒味扑鼻而来。

多次走访后,尚永贵也还是那副无所谓的样子,无论你如何劝说,他都不为所动,看着他那5个还未成年的孩子,我也陷入了沉思。

  事情的转机也是一次走访中发生的一件小事。

那天,我和村干部来到尚永贵家,天气比较冷,走进他家屋里,闻到一股浓浓的煤烟味,而尚永贵喝醉了正在床上睡觉,几个孩子在屋里玩耍,后面经过查看发现是烟管损坏,煤烟直接排放在家中,我便来到街上买好烟管并给他送去安装好,同时给5个孩子送去御寒的棉衣,并对他进行了思想教育。

  这一次,尚永贵和我交流了很多,答应以后会努力戒酒,好好发展生产,抚养自己的几个子女。

有了这次的转变,为避免再生“变故”,我到他家的次数就更勤了。

  考虑到尚永贵子女都还小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我便帮他家申请了基础母牛、商品猪及本地土鸡养殖项目,鼓励他将产业发展起来,还帮助他申请护林员的岗位,一年工资10000余元,让他既照顾了孩子又有了稳定的收入。

  一次次的走访、一次次的帮扶,最终尚永贵也终于意识到生活不能如此颓废,在如此好的政策下,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好好抚养自己的5个子女才是自己最大的责任。

  现在,尚永贵家中再也没有了横七竖八的酒瓶子,新房子装修好了、新圈舍修起来了、环境卫生也改善了,而他也没有了以往的颓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望。

  在这几年的扶贫工作中,我也完全从教师的角色进入到了帮扶干部的角色,作为一名驻村干部,给予群众帮扶和鼓励,帮助他们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共赴小康生活正是我驻村工作的意义所在。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篇四】#

  我叫梅杰,是贵安新区税务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马场镇新寨村是贵安新区税务局的对口帮扶村,2017年12月,我被任命为新寨村第一书记。

  新寨村有新寨组、竹林山组、旧寨组三个自然村寨,全村共计361户,常住人口1628人。

作为贵安新区17个贫困村之一,新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433人。

  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到新寨村开展帮扶工作后,我和驻村工作组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查。

那时,新寨村道路崎岖不平,部分道路没有硬化且路面坑洼不平,一到雨天就污水泥浆横流,出行不便。

  要致富,先修路。

2017年至2019年,经我积极争取和对接协调,贵安新区税务局投入资金20余万元,逐年推进新寨村“连户路”工程建设,村民出行条件大为改善,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窘境。

  受地理位置所限,新寨村长期存在用水难的问题。

为此,我积极向单位和共同帮扶单位汇报情况,争取35万元资金,用于人饮工程改造,解决180余名村民的饮水难题。

由于我长期忙碌在项目现场一线,负责道路建设和饮水工程改造建设的相关事宜,大家都叫我“项目经理”。

  缺乏产业支撑是新寨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2017年以来,我带领驻村工作组进行了多次考察和实践。

最终,我们找到适合新寨村发展的路子:

春季养鹅,秋种土豆,种养殖双管齐下。

同时,我和驻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愿景、谈未来、算收入、搞试点,顺利推进1000多亩高钙苹果种植。

此外,新寨村和周边几个村子联合实施生态养牛项目,我带领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成员积极宣传动员,多方联系推进立项,勘察选址,实地参观,争取资金,把村集体产业项目当成自己的事情干,精打细算投入,竭力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模式的作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2019年底,新寨村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

看到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我由衷地高兴。

但我知道,新寨村产业帮扶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仍需不懈努力。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篇五】#

  我叫陈秧秧,是西秀区大西桥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2014年,按照到区、镇两级的安排,我有新的工作角色——精准扶贫包保干部,在千千万万名西秀区精准扶贫包保干部中,我是如此平凡和普通,而有幸参与这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工程,普通的我却发自内心的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一段我将铭记于心的青春记忆,也是一段我永远珍藏的奋斗岁月。

我是2014年通过招考进入西秀区大西桥镇人民政府就职的,我参加工作多少年,我就参与了精准扶贫工作多少年,在这6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与我的贫困户拉家常、勤沟通、问需求、做方案、重帮扶、真落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我也从才踏入社会的“小年轻”,懵懵懂懂、青涩内敛,慢慢向有条不紊、成熟干练蜕变。

  初遇·

接受挑战

  根据镇级“一个部门联络一个村”的安排,我所在的部门联络的是中所村,回想起第一次踏进中所村村委办公楼的场景,可以用小心翼翼来形容,面对陌生的农村工作,眼前生疏的人和事,我显得无所适从。

  “但人生不就是要不断接受挑战,不断进步么?

!

”我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在当天参与的村支两委会议上,我认真地听着领导们介绍村情及本村的贫困状况分析,并认认真真记录,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关键点。

会上安排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发动广泛宣传,开始扶贫帮扶工作,并请中所村村干部带路,开展入户实地走访,了解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家庭。

自此,开启了我的精准扶贫之路。

  在走访中,入户时我由最初的紧张到口齿不清,到工作状态渐入佳境,与群众交流顺畅,说得清道得明。

在走访工作队的的共同帮助下,我们通过“五问五看”,了解被走访的家庭实际情况,一问收入、看家庭收入的稳定性,把农户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补贴性收入调查清楚,详细记录;

二问住房、看农户住房的安全稳固性,把住房面积、结构、安全情况全面掌握;

三问财产、看贫富程度,有没有经营设施、经营实体、外购住房、经营车辆、参与他人经营实体等;

四问家庭成员结构、看家庭负担,看赡养人口、读书人口,劳动力人口从业状况,基本查清家庭的支出结构及年均支出情况;

五问生产生活条件、看基本生产生活状况,看农户的耕畜、耕地及地力状况,摸清种植、养殖规模、品种、水平、生活用车、家电设备和吃穿用情况。

经过为期两周的走访和后期规范的贫困户识别程序,中所村1138户3771人中,有51户178人被识别为精准扶贫户。

  谋划·

精准施策

  根据安排,我接手了五户精准扶贫户,他们中有因残致贫,缺劳动力的,有缺资金、缺技术,发展后劲不足的,针对他们的致贫原因,我开始着手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蒋明祥户因残致贫,缺资金,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常生病住院。

每次去走访,我都会耐心的介绍医疗帮扶政策、就医流程、报销比例等相关知识,让他打消看病付不起医药费的顾虑,接受规范化治疗;

家中的老房已不能满足居住需求,依托政策,我给他争取了万元的危房改造款;

每年得知低保提标的消息后,我总会第一时间告知他;

其子就业不稳定,我时常与他联系,咨询其就业动态,并将我筛选后的就业岗位推荐给他,在得知他想发展产业,通过协调,给他申请了免息小额信贷;

其孙患有小儿多动症,每次去探望,我会给他买点小零食、小玩具,逗他开心。

  杨小兵户和尚金凌户致贫原因有些相似,缺技术,发展后劲不足。

他们从小就是孤儿,由旁系血亲抚养长大,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小小年纪的他们,骨子里流淌着一股不服输不认命的倔强,在一面为他们的人生境遇暗暗难过的同时,我开始谋划怎样帮助他们。

通过组织参与技能培训,学知识,长本领,并择优推荐就业岗位,他们实现稳定就业;

先后为杨小兵户和尚金凌户争取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改善其居住条件;

冬季给他们送去镇党委、政府的爱心米油、棉被;

时常通过微信和他们交流谈心,鼓励他们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对脱贫的信心......一次微信聊天中,尚金凌向我发出邀请,让我过年去他家玩,他亲自下厨做“糖醋莲花白”给我吃,我当时的心情真如糖醋一般,又甜又酸。

一通电话中,杨小兵焦急的向我求助,大西桥镇儿童预防接种的问题,我在咨询卫生院后迅速给他答复,他在电话那头真诚地连连说着谢谢。

  石汝洪户身体残疾,年事已高,是村中的五保户,通过协调,给他申请了特困供养补助,每月有近1800元的稳定经济,实现不愁吃,不愁穿;

担心老人一个人在家无人照顾,通过联系镇养老院,积极做好其侄子的思想工作,协调石汝洪老人晚年进入养老院,实现有人作伴,有人照顾,有人护理。

  杨有勤户因残致贫,老伴去世了,在得知其家中大变故后,我为其户向镇政府民政办申请了临时救助,其子吴光明向我咨询户籍迁入的问题,我迅速反应,立马向镇派出所咨询相关流程后及时回复他;

其儿媳不慎流产,后扭伤腰,我第一时间自掏腰包买了鸡蛋等一些生活物资去探望。

在疫情防控最严格的时期,我上门走访,并为该户送去我仅有的5个口罩,农村危房改造、扶贫小额信贷发展产业、就业推荐、入股合作社分红......在精准扶贫帮扶的大环境下,我尽最大努力完成共性帮扶,也依据不同的贫困户,开展个性帮扶。

  不悔·

持续帮扶

  在我担任精准扶贫包保干部以来,我还有一个角色:

一位母亲。

精准扶贫工作期间,身怀六甲的我,冬季依然奔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雷打不动地持续做好精准扶贫的帮扶和走访工作,每走访一户,我的贫困户都关切的劝我:

现在我们生活比以前好过很多了,感谢国家好政策,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我们家中的事多谢你挂念,近期你行动不便,要好好休息。

从他们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信任、真诚和感恩。

听到他们这一番话,寒风凛冽的冬季,犹如升起一道暖阳。

产假期间,我多次通过电话沟通,了解我包保贫困户的生产生活近况,并尽力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和个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产假结束后,我又迅速回到脱贫攻坚岗位上,了解贫困户所需,解决贫困户所急。

因为期间高强度的精准扶贫工作,时常凌晨12点依然在村里整理资料,连续加班不能回老家看望老人,陪伴孩子,在满是愧疚的情绪中,我调整状态,重新出发。

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只有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好了,划上句号,才算是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回想起精准扶贫走过的这几年,这块我奋斗的热土地上,我用青春书写无悔,用实绩换取民心,用历练成就蜕变,一个字:

值!

  感恩·

砥砺前行

  精准扶贫户感恩遇到国家好政策,通过各种渠道的持续帮扶,让他们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感恩时代赋予我的使命,让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接受磨砺,成长蜕变。

见证着贫困户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看病治病有了充足的医疗救助,孩子上学有了“两免一补”、营养餐等教育资助,贫困户“输血变造血”,有了稳定的就业,发展产业有了起色,有些贫困户更是在精准扶贫帮扶期间,娶妻生子,家中添丁,家庭美满幸福。

我想,这就是我们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意义。

感受着自己在脱贫工作中慢慢地成长,从涉世未深的小年轻到可以和贫困户推心置腹唠家常的话痨,从工作一知半解到熟记各种扶贫知识,帮扶政策,一点点的积累,获得群众一次次的信任,这份难能可贵的工作经历,将激励着我不断奋进,砥砺前行。

精准扶贫干部,这个平凡又光荣的岗位,让我完成了基层工作者的转变。

回首心路历程,有过困惑,有过迷茫,但更多的却是收获和成长。

  如今,脱贫攻坚战已进入收官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深知,乡村振兴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更多的荆棘和困难,需要我们矢志不渝的探索和实践,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庆幸的伟大事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管前路有多艰辛,只要群众需要我,只要群众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将不顾风雨,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守初心、担使命,继续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我的脱贫故事主题征文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