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精练2人教必修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269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精练2人教必修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精练2人教必修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精练2人教必修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精练2人教必修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精练2人教必修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精练2人教必修Ⅰ.docx

《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精练2人教必修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精练2人教必修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精练2人教必修Ⅰ.docx

第13课辛亥革命同步精练2人教必修Ⅰ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2011年4月湘西质检35题)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

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

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2.(2011年3月衡阳市一模26题)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正投资200多亿元人民币筹备相关庆典。

辛亥革命100周年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辛亥革命()

A.在世界上最早实践三权分立学说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C.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D.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新纪元

3.(2011年5月郑州考前测试

(二)31题)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清王朝

B.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4.(2011年1月东莞市高三期末调研16题)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此后专制政权又相继建立。

可为这一历史现象提供较合理解释的是()

A.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

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

B.民国初年,“政党群兴,党争随起”

C.民国元年,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

D.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

5.(2011年5月宁德市质检16题)下列所示两幅形势图反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变化趋势是

A.从侧重反帝到侧重反封建B.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C.从农民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D.从局部抵抗到全民族抗争

6.(2011年4月衡州市质检18题)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

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民国成立初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7.(2011年4月德州二模12题)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

其中标志着中国“醒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中国的成立

8.(2011年4月浙江上虞调研16题)《申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其标题分别是:

“宋教仁上海遇刺身亡”、“世界大战中的华工”“还我青岛”、“公共汽车开始运行”。

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晚清时期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9.(2011年1月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统考14题)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原图上的文字改为简体),如果为漫画拟定标题,下列标题与其寓意最贴切的是()

A.中体西用

B.救亡图存

C.宪政闹剧

D.共和风云

10.(2011年3月福州市质检18题)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约法规定:

“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幼。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11.(2011年5月青岛市二模12题)“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2.(2011年3月南京市二模7题)右图是我国某一时期政府发布的一个公告,它最早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B.中华民国初年

C.五四运动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

13.(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6题)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1851年和1911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相似之处有()

①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②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

③曾在南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④领导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

14.(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7题)“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15.(2011年4月江西百校摸底28题)1921年,梁启超在演讲中说:

“任凭什么人,尧舜呢,桀纣呢,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呢,王莽、朱温、袁世凯呢,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也不会有的事了。

”下如此断语,是因为他()

A.认识到帝制的危害B.经历时帝制的腐朽

C.正确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D.片面地夸大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16.(2011年1月广东四校联考19题)据统计,自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宁、穗等地,而京、沪两地又占1/2以上。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权利B.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D.清末“新政”的推行

17.(2011年4月盐城市二模7题)《胡汉民自传》载:

“同盟会未尝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

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此……而不能使为坚强拥护革命之群众.其责当由革命负之,而亦为当日失败之重要原因也。

”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排满”口号易于为民众所接收B.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带有狭隘的民族革命色彩D.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历史的偶然

18.(2011年1月厦门市质检7题)“播共和龙种,收专制跳蚤”这一评论所反映的历史进程是()

A.从金田起义到天京变乱B.从公车上书到戊戌政变

C.从武昌起义到北洋军阀统治确立D.从国民党一大召开到“四一二”政变

19.(2011年3月湖南高三十二校联考14题)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

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20.(2011年1月江门市高三调研9题)《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

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③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④美日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11年3月长望浏宁四县调研30题)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向首相柏特曼的一件呈文中称:

“在英国的对华商业中心,扬子江区域内,日本是英国最尖锐的竞争者。

……这个矛盾可能因中国变乱更为显著。

但是,只要英、日同盟要求在新中国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共同利益将促使其他列强一致行动”。

这里的“新中国”是指()

A.清政府B.太平天国政权C.中华民国D.南京汪伪政权

22.(2011年5月潍坊市考前训练11题)20世纪初,有人预测“清王朝必将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轮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

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③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④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3.(2011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22题)中国古代儒家有“庶人议政”的传统,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传统的是()

A.黄宗羲主张建立“学校”B.康有为主张设立“议郎”

C.清末设立“皇族内阁”D.民国初年设立参众两院

24.(2011年3月太原市测试8题)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在这两年,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②二者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本国政府

③二者都改变了中国的政体④后者更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5.(2011年3月东北三校联考28题)“清军工程第八营二排长陶启胜查铺至第五棚时,惊见该棚正目(班长)金兆龙荷枪实弹,欲夺其枪。

金见事败,疾呼曰:

‘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

’中一会员程定国持枪开击,陶带伤逃死于家。

于是人声沸腾,枪弹如雨。

”以上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广州起义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D.武汉战役

26.(2011年3月湘潭市一模12题)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

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

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27.(2011年4月吉安二模28题)孙中山在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的当天发表讲话说:

“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这表明孙中山()

A.对袁世凯的面目认识不清

B.放弃了革命信仰

C.丧失了革命斗志

D.开始认识到发动群众的重要性

28.(2011年东北四校联考30题)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