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第六单元五样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254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第六单元五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第六单元五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第六单元五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第六单元五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第六单元五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第六单元五样本.docx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第六单元五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第六单元五样本.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第六单元五样本.docx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第六单元五样本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专项第六单元五

练出高分——考能排查练(六)

第一关:

判正误 测基础

1.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 )

2.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 )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 )

4.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

5.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

( × )

6.一种氨基酸有多种密码子,一种密码子也能够决定不同的氨基酸( × )

7.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形成新的基因型( √ )

8.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 √ )

9.把培养在轻氮(14N)中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重氮(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后,再放回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又分裂一次,此时大肠杆菌细胞中的DNA是1/2轻氮型,1/2中间型( √ )

10.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与RNA的转录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 )

11.中心法则揭示了自然界中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示过程。

在一个正在分裂的大肠杆菌细胞中,既有DNA的复制,又有转录与翻译过程;在一个人体的神经细胞中,只有转录与翻译过程,没有DNA的复制过程( × )

12.六倍体小麦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 )

13.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可育,如果是奇数则不可育

( × )

1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间都可能发生部分的交叉互换,这种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 )

15.在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及该遗传病方式时,选择的调查对象都应该包括随机取样的所有个体( × )

16.遗传病往往表现为先天性和家族性,但先天性疾病与家族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

( √ )

17.杂交育种与转基因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 )

18.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19.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无论是自交还是相互交配,其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再发生改变( × )

20.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

21.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要有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

22.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基因频率的改变( √ )

23.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都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

24.长期使用农药后,害虫会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这种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农药诱导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突变之故( × )

25.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 )

26.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从而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行( √ )

27.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 )

28.由二倍体加倍后产生的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是同一个物种( × )

29.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 )

30.杂交育种一定需要较长时间( × )

第二关:

练题型 提考能

题型一 正误判断型

1.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

B.DNA复制时碱基正确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突变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着丝粒分裂后,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 A

解析 基因重组是由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引起的,或者是由减数分裂Ⅰ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引起的;基因突变是由DNA碱基正确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着丝粒分裂后,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数目整倍变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方面

B.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产生人类遗传病的主要原因

C.无子西瓜不能产生种子,此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单倍体可用秋水仙素等化学药剂诱导形成

答案 A

解析 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包括:

①染色体的变异(数目或结构的改变),如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②基因结构的改变。

无子西瓜的产生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遗传。

单倍体是由某物种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而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加倍,从而得到正常个体或多倍体。

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诱变育种能够改变基因结构,且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形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C.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这是由于秋水仙素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D.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但在育种上仍有一定的价值

答案 D

解析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体,使生物体发生基因突变的一种育种方法,它能改变基因结构,但有利变异较少,需要处理大量材料,不能缩短育种年限。

由普通小麦花粉发育而来的个体是单倍体。

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这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发生了联会紊乱。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甚至是致死的,但也有少数会出现优良性状。

4.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生产上一般采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来获得无子番茄

C.诱变育种能够快速获得具有新基因的纯合体

D.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能够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答案 D

解析 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故A错误;生产上主要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来获得无子番茄,故B错误;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即使得到具有新基因的个体,其基因纯合的可能性也很低,因此诱变育种不能快速获得具有新基因的纯合体,故C错误。

题型二 图解图示型

5.生物的某些变异可经过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

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B.甲图是个别碱基正确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乙图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D.甲、乙两图所示现象常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甲图的变异是由染色体某一片段的增加或缺失引起的;乙图的变异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互换的结果。

6.如图为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1、4、5、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3、6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果蝇基因组可由1、3、6、7四条染色体组成

答案 A

解析 染色体3、4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1号染色体)上;果蝇基因组可由1、2、3、6、7五条染色体组成。

7.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

改进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如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E→F→G的育种方法

B.H→I、J→K都必须用到与G过程相同的技术操作

C.C→D和H→I过程都能够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图示的遗传育种途径中,A→B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答案 B

解析 图中A→B为诱变育种,C→D为基因工程育种,E→F→G为单倍体育种,H→I为细胞工程育种,J→K为多倍体育种。

要尽快获得新品种小麦,应该采用单倍体育种法,故A正确。

G过程是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H→I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需要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故B错误。

基因工程育种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都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故C正确。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都具有不定向性,故D正确。

8.关于下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②表示基因突变

C.③表示自然选择学说

D.④表示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①表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表示自然选择,③表示自然选择学说,④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题型三 遗传病调查型

9.某学习小组以”研究伴性遗传的特点”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选择调查的遗传病及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白化病、在熟悉的4~10个家系中调查

B.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血友病、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答案 B

解析 白化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不属于伴性遗传病;由于研究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特点而不是发病率,因此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题型四 遗传计算型

10.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 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其正确顺序是

(  )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答案 C

解析 调查时,应按照”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设计记录表格→分组调查→汇总结果、统计分析”的步骤进行。

11.某昆虫种群中,基因A决定翅色为绿色,基因a决定翅色为褐色,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

假设该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不发生突变和选择,在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

A.0.25B.0.3C.0.4D.0.5

答案 A

解析 由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计算得A、a的基因频率都为0.5。

按题中的假设条件,可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理论上该种群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0.5=0.25。

12.据调查,某小学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