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复习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散文复习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散文复习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路导引:
释词含义+手法(修辞)+语句要表述的意思(有时含感情)
(二)题目中词语(标题)的含义(意蕴)
经典例题1.《一朵午荷》2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
(4分)
答:
①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
②暗寓荷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经典例题2.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①明指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
②暗寓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标题的含义、意蕴或对标题的理解侧重内容
先思考是否双关、比喻、象征;
其次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主旨)
注意:
多重含义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概括本质特点
(三)理解题目的作用
提问方式1:
为什么要以此为题或以此为题的好处、作用
提问方式2:
本文原题为“……”你认为原来的题目和现在的题目哪一个更好一些?
请说明理由。
经典例题1:
《抚摸乡村》21.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以“抚摸乡村”为题的好处。
①结构上:
统领并贯穿全文,使文章思路清晰。
②内容上:
“抚摸”一词,拟人化的手法使乡村的形象变得具体可感,生动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的眷恋。
经典例题2:
《觅渡,觅渡,渡何处?
》20.简要分析文章以“觅渡,觅渡,渡何处?
”为题的好处。
①“觅渡”是瞿家祠堂前一座桥的名字,暗示着瞿秋白积极探索的伟大人生。
②“觅渡”是文章的主线,有效地串联起瞿秋白的一生,文章以此深入地剖析了瞿秋白的精神世界。
③“觅渡,觅渡,渡何处?
”以疑问句的形式寄寓作者对瞿秋白的崇敬,也引发读者思索,加浓了文章的文学韵味。
结构+内容+作用
必须识记的关键句:
富有文学色彩,意蕴深厚,耐人寻味;
更能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索;
更能彰显文章主旨,更有情感性,更具冲击力……
文章标题的理解或赏析要掌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
①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
《木车的激情》
②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
《柴禾》
③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
《白鹿原上的风》
④有的标题有比喻作用;
《记住回家的路》
⑤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
《桥在水上》
二、品味句子题
高考设题模式总述
1.理解下面几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2.结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句意理解型
3.“……”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作用剖析型
4.赏析“……”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艺术赏析型
5.请以第几段为例,从……加以赏析。
6.“……”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解读型
7.作者说“……”,结合全文评价作者的观点。
表达原则:
敛去浮华,回归本质。
1.形式还原:
在句子的理解中,我们的解释必须朴素平实,绝对不用含蓄解释含蓄,不用修辞解释修辞,不用描写解释描写。
比喻——寻找本体,明确含意
比拟——找准比拟双方的共同点
双关——探寻双关义
夸张——回归现实性表达
2.内容还原:
通过对句子意思的审定,找到需要还原的词语的真实含意。
(一)句意理解型
提问方式:
2.解释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3.结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忆韦素园君》15.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①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
②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解析】抓住关键词““沉静”和“啮碎了自己的心”由表及里发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内涵。
1.先抓关键词解释本句话的含义;
2.再发掘作者的情感内涵
(二)作用剖析型
这类句子往往是总领句、总结句、重要的过渡句或各个层次的中心句。
这类题高考出现的不多,规律也较为容易把握,主要掌握特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经典例题:
《乡路上蹒跚的脚步》19.第(3)段画线句子“父亲在他愈来愈老的时候,越来越对事物想得开,不再眷恋更多的东西”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侧面表现父亲对土地的深情,(内容上)为下文写“父亲放不下土地,舍不下村庄到地里的那段路程”作铺垫。
(结构上)
结构+内容
知识储备特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开头句子
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开门见山,呼应标题;
开门不见山,荡开一笔,设置悬念;
故设疑问,引发思索;
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中间句子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领下文;
呼应开头,为结尾做铺垫;
呼应标题,深化主旨;
结尾句子
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
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
首句
往往有提示、概括和传承信息的作用。
结尾句
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强烈地抒发感情。
中心句
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
议论文中往往对论点的提示有着重要作用;
说明文中往往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转承句
承上启下,转换话题。
哲理句
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说理深刻,具有辩证气息;
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矛盾句
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深刻的用意.有两方面的意思,但却侧重一面。
抒情句
明显地表达作者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的句子,往往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有时也是文章的主旨。
变式句
这样的句子往往有强调的意味,强调的点就在位置改变的那一部分上。
修辞句
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三)艺术(表现手法)赏析型
1.赏析“……”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赏析。
3.请分析画线句子的妙处。
手法+分析+作用(效果+句子内涵+情感)
艺术赏析型应试策略
1.赏析一句话
答题模式:
经典示例1: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20.结合文意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半个月亮爬上来,爬上乡村清朗的额头,浮躁的蛙鸣变得深沉起来,唯有秋虫一望无际地开始了狂欢。
乡村如一位待嫁的闺女,成熟了,却不透彻;
萌动着,却不直白。
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乡村以生命,生动形象地流露对乡村的浓浓爱意。
②运用比喻手法,把夜晚的乡村比作待嫁的闺女,传神地写出夜晚乡村的恬静美丽而又萌动勃勃生机。
经典示例2:
《乡路上蹒跚的脚步》21.请鉴赏文中第(8)段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及其表达效果。
一天黄昏,父亲还没有从地里回来,我去了地里,麦苗儿刚刚拔节,风暖暖的,夕阳铺在苗上,地垅间泛一层金黄。
我看见父亲正在回家的路上,前后走着几个像他一样的老人,一溜排开。
我在乡村的夕阳里站着,聆听着路上蹒跚的脚步,路边的庄稼、路边的树、路边的草都在深情地送着老人。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比拟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手法)描写父亲从地里回家的情形(分析),生动地表现了父亲与地里的庄稼和路边的草树结下的深厚情谊,与文章标题呼应。
(效果)作者特意将父亲以及像父亲一样的老人在金黄的夕阳中走在从地里回家的路上的画面剪辑下来,浓墨重彩地予以描绘,意在使老人们的形象与富有浪漫色彩的乡村风光融为一体,给人以油画般的美感和质地,令人为之心动,为之欣喜,为之陶醉。
(内涵)
【知识储备】高考常考手法及其效果
1.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答题格式: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比拟:
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
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
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
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长于抒情。
强调了+对象+特性
7.反复: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
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
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强调了……突出了……
9.设问:
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10.反问:
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强调,加强语气等。
2.赏析一段话(与后面文段整体艺术鉴赏一致)
经典示例:
《书房的窗子》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
②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
)
③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④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
⑤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赏析语段的思考角度
(1)用何手法,写了……
(2)在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如何
(3)用词上:
多用叠词、拟声词、色彩词、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名词、文言词、多用口语、正反对比词等,有何好处。
(4)句式上:
整散结合、长短结合、多用短句
(5)人称效果
(6)整体语言特色:
清新明丽、委婉含蓄、明白朴实、诙谐幽默等。
《灯火》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案:
第一问:
(1)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
(2)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了两种不同的人称相互交叉的情形。
第二问:
(1)不同的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
(2)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
【知识储备】识记所使用的人称和不同的人称在行文中起到的不同作用或效果,并结合文章内容作答。
第一人称:
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
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得亲切;
便于对话,自由灵活;
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
有时具有呼告的作用;
用于对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四)情感态度解读型
1.“……”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说“……”,结合全文评价作者的观点。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文章最后写道: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
(1)用存疑的方式表达作者明确的观点:
不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而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观点是什么)
(2)巨大痛苦源于人类不善待鸟类而招致鸟类的拒绝、痛斥和对峙,作者因此既饱受良心的责备,又担心遭受自然的报复。
(为何有这种观点)
(3)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类应亲近自然,善待生灵。
(主张怎样做——主旨)
是什么(写了什么)——为什么(怎样写的)——怎么样(有何作用)
整体鉴赏——结合文章内容,而非一句话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是更典型的对文章主旨的考查题。
(与后面筛选整合信息、整体理解文章观点一致)
【经典试题示】06全国卷《绵绵土》
17.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7分)
(1)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
(2)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讲述了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三、筛选整合与归纳概括题
设题模式
1.请分点概括“……”的具体内容。
2.本文具体描写“……”请分类列出。
3.这里所说“……”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取具体内容要点
4.本文描写的“……”有哪些特点?
5.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概括文章主旨段意
6.文章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7.用自己的话概括某段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注:
大分值的情感理解题多是概括主旨题的变型)
一、提取具体内容要点
3.这里所说“……”表现在哪些方面?
《忆韦素园君》17.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答案】①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文学青年;
②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名社;
③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①分点分层作答②最好按原文顺序概括
二、概括文章主旨段意
1.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2.文章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用自己的话概括第X段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灯火》17.文章最后一段说: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①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
②灯火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
③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火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思路引导:
(一)概括主旨段意解题指导
1、整体把握,高度概括主要内容(人、事、物)
2、深入研读,全面理解写作意图(观点、感情)肯/否定,该/不该,表现体现-精神品质,感悟思考-人生现实、感慨呼吁、爱与恨、忧虑与无奈、坚信和憧憬,歌颂赞美、批判揭露……
3、关注标题、首尾和背景
(二)概括主旨段意题答题模式
主要内容(是什么)+情感态度(为什么)
注释:
段落是浓缩的文章,段意的解读类同于主旨的概括。
只是有的段意概括题不必谈及作者情感态度。
四、鉴赏评价题
高考常见设题模式
1.请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或表达效果)方面对“……”加以赏析。
2.文章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有何特色?
赏析作品艺术手法
3.本文“……”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本文是怎样谋局布篇的?
5.文章开头(结尾”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主旨的?
鉴赏作品思路结构
7.第X段和地Y段各有什么侧重,在内容上有什么关系?
(一)、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常见提问方式】
1.请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或表达效果)方面对“……”加以赏析。
2.本文“……”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有何特色?
4.赏析语言特点
经典例题1(2011四川高考)《锈损了的铁铃铛》第6自然段:
“爸爸!
”勉儿大声叫。
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
小棒槌般的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
紫薇怀疑地摇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
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
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己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15.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拟人化手法,赋予草木以人的情态,既形象生动,又与前文以草木的“沉睡”、后文草木的“惶惑”相呼应。
(2分)②用排比手法描绘玉簪棒的“吃惊”、紫薇的“怀疑”、马缨花的“才有反应”,营造出清冷、紧张的氛围,为下文写爸爸的逝去伏笔。
(2分)③草木“寥寥几朵”“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一语双关,暗示着爸爸生命的时日已不多。
(2分)
赏析作品艺术手法小结(与前面段落艺术鉴赏一致)
(1)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及其作用
(2)用词上:
多用叠词、拟声词、色彩词、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等,有何好处。
(3)句式上:
整散结合,多用整句;
长短结合,多用短句;
多引用(化用)诗句等。
有何好处
(4)人称效果
(5)整体语言特色:
(二)、鉴赏作品思路结构
提问方式:
1.本文以“某某”为线索展开。
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2.本文是怎样谋局布篇的?
3.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主旨的?
4.第X段和地Y段各有什么侧重,在内容上有什么关系?
文章结构有下列元素:
段落和层次、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铺垫和伏笔、线索和顺序、分总和总分、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等。
整体梳理思路
经典例题
(1):
2010年重庆卷《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10.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答:
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旧巢与我的观察和猜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
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按文章结构分条概况。
注意文章结构特点:
鉴赏某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设题角度总述
1.考察开头部分在文章中的作用。
2.考察结尾部分在文章中的作用。
局部作用
3.考察中间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
(与前面句子作用一致)4.考察文中某一物象(或场景、人物)在文章中的作用。
5.对整篇文章谋局布篇技巧进行赏析。
整体鉴赏
整体谋篇布局鉴赏
考点阐释:
对整篇文章谋局布篇技巧进行赏析,此类题型主要出现在写人叙事散文、人物传记和小说中,主要考查选材的特点。
思考角度:
特点+作用
点面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细节描写、选材典型、材料安排(顺序、倒叙、插叙)等。
经典例题1.《井冈瀑布》20.本文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井冈瀑布,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文章既从“面”(整体)上描述了井冈瀑布数量众多、多姿多彩的基本特点,又从“点”(个体)上全方位、多角度生动描绘了井冈瀑布的代表——龙潭瀑布(2分)。
这种点面结合的手法,能够使读者对井冈瀑布得到既全面又直观的认识,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2分)。
(三)鉴赏物象在文中的作用
主要物象文中作用
(1)贯穿全文的线索
(2)是作者所抒之情、所言之志、所寓之理的载体(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了……)
次要物象作用
(1)本身表达的内容
(2)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引出主要对象,为下文……做铺垫。
(3)与主要景物的关系:
对比或类比,起烘托、反衬或正衬的作用。
(4)突出主旨的作用:
从正面(侧面、反面)突出……主旨
《红叶落处是秋风》18.文章描写红叶,为什么在⑤段写到“一大群高大的水鹿”?
答:
①一群水鹿的出现,表明喇叭河风景区不仅有迷人的红叶,也有美丽的动物,衬托环境优美。
②“我”纵情歌唱,水鹿聆听,为“天人合一,绝不仅仅是理想”的观点作铺垫。
③突出了全文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深化了文章立意。
(“衬托”“铺垫”“突出”“深化”等各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四)鉴赏引用作用
①引用传说故事:
增强文章的传奇性、事物的神秘性,丰富(充实)文章的内容;
②引用诗词:
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③引用名言:
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五)、评价思想内容
经典例题1.《柴禾》17.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6分)
重在些柴禾。
因为柴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禾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柴禾的描写表达出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
重在写人。
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禾的目得是为了写人,对柴禾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
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
观点+分析(结合全文)
四、探究类
探究性性试题特点:
①开放性A、见解独到B、观点深刻
②限制性A、关注显性信息(题干中明确规定了的答题要求,如答题方向、字数限制等。
)B、挖掘隐性信息(如:
联系本文)
(1)有明确的观点。
(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
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
(3)结合阅读经验或生活体会进行分析。
(4)指出现实意义或给人带来的启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