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评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192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评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评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评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评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评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评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docx

《重评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评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评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docx

重评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

重评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

吴道如

【作者简介】吴道如,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上海 200433)

【内容提要】贝克尔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其史学思想体现着实用主义、主观主义和现在主义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贝克尔的介绍和研究取得不少成绩。

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富,研究观念的不断变化,开拓新的研究空间成为可能,一些前辈学者们思考过的问题在新的研究情境下也值得再思索。

分析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应在其批判科学历史学的旨意下进行,如果脱离了贝克尔所要批判的对象,我们很容易误解贝克尔的史学思想。

【关键词】贝克尔/相对主义史学/科学历史学

   卡尔·贝克尔(1873-1945年)是美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美国史学界掀起了一场实用主义的“反叛”,也为我国学者所熟悉。

学者们通常认为,贝克尔的史学思想体现着实用主义、主观主义和现在主义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贝克尔的介绍和研究成绩斐然,有鉴于此,本文将在综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贝克尔相对主义史学所做研究的基础上,对贝克尔相对主义史学进行重新理解。

鉴于以往诸位学者对贝克尔的研究比较集中,观点难免相似,因此,本文行文之时以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为考察对象,不求一网打尽。

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一、国内学者对贝克尔史学思想的引介与认识

   贝克尔本人的著作很多,一部分已经翻译成中文,就已经译成中文的论文和著作来看,它们能很好地代表贝克尔的思想。

笔者所见贝克尔论文的中文译本有《什么是历史事实?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和《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三篇①。

贝克尔著作的中文译本有《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论〈独立宣言〉政治思想史研究》和《现代民主》②。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贝克尔史学思想及其在美国史学中的地位都有不少研究和评论,它们构成了我们理解贝克尔史学思想乃至现当代美国史学必不可少的前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史学界兴起了一场反对科学历史学及客观主义历史学的新史学运动,各国历史学家纷纷著书立说,贝克尔在这一运动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罗凤礼认为,贝克尔是美国相对主义史学最早最有权威的系统阐述者。

③王晴佳指出,和欧洲提倡历史相对主义的学者相比,贝克尔、比尔德等人大有后来居上的架势。

④李剑鸣也认为,贝克尔和比尔德还有鲁滨逊等人对历史的相对性作了较为系统的讨论。

⑤那么,在美国这几位宣扬历史相对主义的历史学家中间,贝克尔又如何呢?

台湾学者黄进兴指出,贝克尔的历史相对论比起比尔德以及他的老师特纳和鲁滨逊都要来得彻底、来得激烈,同时他也将历史相对论发挥到极端。

⑥张广智、张广勇指出,总体上贝克尔名气不如比尔德,但却是现在主义史学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

⑦陆象淦则认为在对历史事实的客观实在性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早期唯心主义思想家中间,贝克尔的态度最为固执。

⑧袁吉富认为将贝克尔看成是美国现代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并不为过。

⑨这些学者认为,贝克尔对历史相对主义的研究和宣扬可谓不遗余力,因此,研究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对于研究现代西方相对主义史学思潮至关重要。

   通过历史学家的作品研究其史学思想,这是史学史研究的必经之路。

何兆武认为,《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多少是一部惊世骇俗的著作,与历来对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一般看法迥不相侔,所以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以致《美国历史评论》断言本书将永远成为思想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

⑩彭刚也指出,《论〈独立宣言〉政治思想史研究》和《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是贝克尔的最负盛名的著作。

基于两本著作都重点考察了自然权利学说,我们可以将其视作姊妹篇。

(11)除此之外,我们很少能见到国内学者对贝克尔这两本著作的研究文字,国内学者主要把目光集中在贝克尔的几篇重要论文的研究上。

   罗凤礼认为,贝克尔在《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中有不尊重历史事实的表现,他甚至将历史学和历史学家定位在为“普通人”服务的奴仆地位,这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另外,罗凤礼对此处出现的“普通人”抱有疑问,这里的“普通人”是不是那些为生活而劳碌奔波的大多数人呢?

据历史学家赫克斯特考证,这里的“普通人”并不是真正的普通人,而是少数上层白人精英。

(12)王晴佳认为该论文的标题显得生硬武断和哗众取宠,表达的观点尽管相当直率但未免偏激,因而无法立足。

其另一篇论文《什么是历史事实?

》所得出的五点结论也显得消极失意,令人沮丧和不解。

王晴佳还指出,贝克尔虽试图重建历史学,但他的推理却不高明,最终跌入了历史相对主义、纯粹实用主义的窠臼,损害了历史学的尊严。

(13)袁吉富认为贝克尔的《什么是历史事实?

》一文的中心论点是否认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进而否认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14)通过李勇的研究,我们可看出贝克尔并不反对历史事实的考证,但贝克尔认为历史事实十分复杂因而难以确定,只不过是历史学家为了理解历史实际所造就的精神想像和图画,这些想像和图画的检验要依靠形成它的历史学家的经历来决定,因而具有一定经历的历史学家可以改变史料的意义,史料意义的改变也就是对其意义的确认。

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存在偏见,这也使得许多历史事实在历史学家进行选择和理解时被掩盖,另外,历史事实还会受到文字陈述的限制。

最终历史学家得到的历史知识是不确定的,这也使得任何一种历史知识都是暂时的,所以人们无法发现历史的真实。

尽管贝克尔不反对历史学家考证历史事实,但反对历史学家仅仅只是考证历史事实,因为历史学更主要的是发现历史事实在现实中的意义,历史学家可以通过心理学的方法获得它。

(15)

   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思想散落在不同的著作和论文当中,如果我们想从整体上把握它,那么最好还是对其进行一番总结。

张广智、张广勇将其观点总结为两个方面:

一、历史知识的性质,鉴于历史学家无法完全认识或根本无法认识历史的真相,因此历史知识只是历史学家表现“自我”的一种重建工作而已,换言之,历史知识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不能确定;二、由于历史学家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会受到其时代观念和个人偏见的影响,因此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客观实在的历史知识,历史学家得到的历史知识便成了适应每个时代的需求和根据历史学家的自我观念而制造出来的东西。

(16)李剑鸣虽未指出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观的内涵,但他是将贝克尔作为美国系统阐述相对主义史观的代表人物来看待的,他认为贝克尔等人宣扬的相对主义史观是一种认识论,同时也包含本体论和目的论的因素。

这种相对主义史观的核心论点是:

历史实在和历史认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一旦发生便永远不可能重复,而后者仅只是对前者的残缺不全的和不能绝对肯定的记忆;再加上人在面对事实时总会带有主观意识,更强化了历史认识的相对性;故历史真相不可能被揭示出来。

(17)陆象淦则将贝克尔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相对论简洁地概括为“不存在没有主体的客体说”(18)。

   从学者们对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的研究中,我们可得知其相对主义史学有着许多令学者们不能满意的地方,那么,这种相对主义史学为什么会在美国出现,经贝克尔等人宣扬之后为什么又能在美国盛行一时呢?

这原因或许不能简单的归于资产阶级思想的腐朽堕落。

李剑鸣指出相对主义史观并非空穴来风,它是适应美国当时的现实需要,从既有思想资源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实用型理论。

这一史观从萌生到渐成“主义”无不与那个大变革时代息息相关;另外学术界的气氛也为相对主义史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欧洲学者狄尔泰、文德尔班和克罗齐等对历史认识的相对性的深刻领悟为美国学者所借鉴;19世纪在欧洲盛行的科学史学也在美国落地生根,相对主义史观正是在对科学史学的批判中建构起来;此外,当时美国流行实用主义哲学,它们为相对主义史观提供了哲学依据。

(19)陆象淦试图从美国“新史学”中寻找相对主义史学得以出现的因子。

(20)

   贝克尔等人提出的相对主义史学在美国盛极一时,它对美国史学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张广智、张广勇认为,这种相对主义史观为实用主义史学的泛滥开了先河,另外它也推动了美国历史学家对史学理论的研究。

(21)李剑鸣指出,美国一致论学派和新左派的史学家们虽然在口头上否认相对主义,但他们全面改写美国史的著述活动本身等于为贝克尔等人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注解。

1960年以来,由于现代阐释学的影响,美国史学界再度关注文本和理解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的相对性问题,这可说是相对主义的绕梁余音。

(22)李勇指出,贝克尔对历史学的许多思考都可在后现代史学中找到回音,他提出的“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的结论,历史学家不能中立地阅读文本,他们带着自己的关怀,通过现实的镜头去解释过去等观点恰好是后现代主义的思想。

(23)从这些都可看出贝克尔对美国史学的影响。

   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思想在美国受到许多历史学家的欢迎,那么在美国有没有反对的声音呢?

李剑鸣认为,相对主义史观从一开始就遇到各种责难和批评。

(24)张广智、张广勇指出对其进行批判的早期代表人物是美国历史理论家曼德尔鲍姆。

其代表作《历史知识问题:

答相对主义》对相对主义史学作了详细的批判。

(25)黄进兴也认为曼德尔鲍姆的这本著作是第一部系统反驳历史相对论的专著。

在梳理美国学者对历史相对论的批判方面,黄进兴着力甚多。

   学者们在对其研究对象进行批判时,通常会按自己的理解指出其缺陷所在。

张广智、张广勇认为贝克尔之所以走上相对主义史学的道路,在于他过于强调现在的决定意义和认识主体的主观意志。

(26)陆象淦认为,由于相对主义史学将历史认识的客体和主体的某些侧面以及历史认识本身的某些侧面形而上学地分割开来,并加以绝对化,他们抹杀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任何差别,从而把过去与现在、客体与主体完全等同起来。

(27)袁吉富指出,贝克尔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是基于其哲学观上的唯名论看法。

唯名论的观点认为只有个别是实在的,而一般是虚幻的。

历史学家所说的历史事实仅仅是过去事件的一个概括,所以它不是实在的。

袁吉富认为,这种唯名论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不仅如此,贝克尔的错误还在于把客观的过去事件和人们对它的印象和反映这二者生硬地割裂,尔后又巧妙地用后者取代了前者,使历史事实变成了完全主观的东西。

可见,在历史领域,贝克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贝克莱主义者”,历史存在就是被记忆、被创造,历史存在没有客观性。

正是从这一角度,贝克尔否定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28)李剑鸣指出,贝克尔等历史学家将相对性强调到绝对的程度,就会暴露许多缺失。

(29)

   贝克尔提出的相对主义史学在美国既受到一些历史学家的欢迎和吹捧,又受到另一些历史学家的反驳和批判。

那么我们该采取怎样的立场呢?

罗凤礼认为,贝克尔提倡的相对主义史学走为少数人服务的实用主义路线昭然若揭,但他也提醒了我们要对历史学的相对性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承认历史学有相对性,却不能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

(30)陆象淦指出,贝克尔等人的现代主义史学揭示历史学家的主观能动性,其关注的问题是历史与现实、史学与时代的关系,这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但现代主义史学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极端功利主义的史学观,它把历史科学变成了一种实用的工具,变成了为某种政治倾向和利益而信口雌黄的辩护手段。

(31)王晴佳认为贝克尔等人的相对主义史学虽有其启人深思的地方,但其论点整体上过于悲观,否认了历史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样的结果有取消历史学研究地位的危险,因而让人无法接受。

(32)黄进兴认为贝克尔等人提倡的历史相对论的缺点非常明显,而其所指出的人们在认识历史时所遇到的问题并非不可避免。

   二、贝克尔面临的史学界现状

   国内学者在阐述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为何出现时,考虑到了美国当时史学界的现状,但有些学者在具体分析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的特点时却并非如此,如果不考虑到这一因素,难免会不同程度地误解贝克尔的相对主义史学。

要想理解贝克尔,就要首先弄清楚贝克尔处于怎样的一个话语系统中。

   美国史学起步很晚,缺乏史学传统,1884年美国历史学会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