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费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1067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利费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利费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利费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福利费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福利费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利费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Word格式.docx

《福利费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利费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利费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Word格式.docx

因此,法律没有必要、也不应该继续设定法定公益金制度来解决职工的集体福利。

  二、有利子体现公平公开的薪酬制度,揭开垄断行业的隐避性福利

  旧的《财务通则》或《企业会计》对职工的薪酬或福利大多分散在职工货币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或非货币性的实物中,没有系统的文件制度予以规范和限制。

因此,垄断行业由于存在巨额垄断利润,企业管理者便千方百计巧设名目走福利费的账,借方计入成本和费用,贷方计入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交款,其各种福利是一般行业望尘莫及。

而新准则从薪酬的本质出发,规定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所给于或付出的所有对价,均构成职工薪酬,多方位、多角度地规范了职工薪酬的内容:

无论是货币性还是非货币性薪酬,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后薪酬,无论是计量相对直接明确的常规性薪酬还是以权益工具为计量基础的现代薪酬,无论是提供给职工本人的薪酬还是捉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福利,无论是物质性薪酬,还是教育性福利,均属于职工薪酬。

并在统一的负债科目“应付职工薪酬”中核算,这就把以前可能躲躲藏藏的东西都暴露出来。

从而使企业,尤其足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的薪酬公开在财务报表中,使职工福利更加透明。

  三、改变了财务指标的评价内容,影响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比性原制度没有规定一个完整统一的职工薪酬概念,对企业人工成本的核算不完整、不准确,比较分散。

新准则中职工薪酬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处理,对于取消的按工资总额计提的14%职工福利费,企业可以按实际发生额列支,例如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生产产品、提供劳务中的直接生产人员和直接提供劳务人员发生的职工薪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计入存货成本,但非正常消耗的直接生产人员和直接提供劳务人员的职工薪酬,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

这意味着企业财务状况中的流动负债、存货成本和经营成果中的期间费用较以前年度相比,财务报表范围扩大。

各种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在纵向上将失去可比性,报表使用者应关注福利费的取消对报表分析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但要分析“表内关系”,还要关注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的“表外项目”,以便获得相对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

  四、重新分配了国家、股东、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

  取消应付福利费的计提,职工福利性质费用据实列支,不再允许有余额。

其实质是国家、股东、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重新分配。

按原制度产生的应付福利费结余,一部分转为国家所得税收入;

一部分转为企业的留存收益,实质是股东的权益;

另一部分通过一定的程序,以现金红利的性质分给股东,成为股东的既得利益。

从资金上来说,按原制度产生的应付福利费结余,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可能分配给了股东,只有作为企业留存收益的那部分才可以利用,因此,企业可以利用的资金相对减少。

  由于职工福利性质费用列支得越多,可在国家与股东之间分配的利益就越少,所以需要一定的配套政策,规范职工福利性质费用支用范围。

新《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对此作了明确规定:

企业不得承担属于个人的娱乐、健身、旅游、招待、购物、馈赠等支出;

购买商业保险、证券、股权、收藏品等支出;

个人行为导致的罚款、赔偿等支出;

购买住房、支付物业费等支出;

应由个人承担的其他支出。

所以,从《通则》规定来看,对于惠及全部或部分职工的一些福利性费用,比如职工旅游费、节日慰问费、职工困难补助等,由于是用于职工个人,所以也是禁止企业承担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职工在企业中享受到的利益水平下降,因为《通则》这么规定,主要是出于杜绝公款私用、以权谋私的现象,避免因个别人不当行为危及企业、国家和股东利益,而不是真正降低职工收入水平。

企业可以通过适当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的方式,将暗补变为明补,这样既可以提高职工收入分配的透明度,减少个别职工不当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又可以使职工的整体收入水平不至于减少,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

  五、应付福利费余额对大多数公司未来业绩的负面影响较小

  对于应付福利费余额,根据财企[2007]48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途径:

  1.2007年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

  2.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应付福利费账面余额:

(1)余额为赤字的,转入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润出现负数的,依次以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弥补,仍不足弥补的,以2007年及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

(2)余额为结余的,继续按照原有规定使用,待结余使用完毕后,再按照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执行。

  3.对于上市公司以前年度应付福利费余额在首次执行日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首次执行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应当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福利计划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该项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之间的差额调整管理费用。

  据统计,截至2006年末,A股上市公司应付福利费余额合计为212亿元,比2005年末203亿元增加了9亿元。

应付福利费为借方余额(红字余额,表示实际支出多于提取的福利费)的仅有7家公司,合计758万元;

另有49家公司余额为零。

  可见,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体系后,2006年初212亿元的应付福利费余额将于未来调整计入管理费用或者用于相关福利支出,将会略微增大2007年度及以后年度业绩。

而7家仅758万元的应付福利费借方余额,对这些公司未来业绩的负面影响却是微乎其微的。

  六、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新准则将几乎所有的职工薪酬按受益对象处理,有助于企业正确核算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从而提供更为可靠的成本等信息;

改变了以前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做法,采用按实列支,体现了真实性的原则;

明确界定了职工薪酬包含的福利费内容;

历史性的解决了职工薪酬的范围、确认、计量和披露。

如此统一的福利费的确认和计量有助于企业提供相关、可比、可理解的会计信息,满足报表使用者多层次的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新准则新税法下工资与福利费的列支范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规定,“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不仅包括过去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内容,而且还包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

“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及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职工报酬,并为从事高危作业的职工缴纳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工资薪金、福利费均采取了据实列支的作法。

不论是新会计准则、新《企业财务通则》还是新所得税法对于工资、福利费的开支范围,均沿用了过去的相关规定,因此有必要对工资与福利费的列支范围介绍如下:

(一)工资总额范围

工资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90年国家统计局重新发布了《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函[1989]65号),93年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统制字[1990]1号)对企业工资总额的组成范围作出了规定。

根据这个二个规定,工资总额具体有以下六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

  这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包括实行结构工资制的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工资,也包括新参加工作的实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

  

(2)计件工资

  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工资,包括按包干办法支付给个人工资和提成工资。

  (3)奖金

  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具体包括:

生产奖(包括年终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

  (4)津贴和补贴

  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因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津贴的内容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从事特殊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主要指工龄工资)以及其他津贴。

如企业免费午餐,或发现金和餐票给职工,不属于津贴的范围;

企业报销书报的,不属于津贴的范围;

但如每月发给书报费,就属于津贴的范围了。

补贴主要是指物价补贴,目前这个项目基本上没有了。

  (5)加班加点工资

  (6)其他支付的工资

  这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因病、工伤、产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休假等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还包括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二)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

  1,根据国务院据有关部门的规定颁发的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技术改进奖等等奖金

  2,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支出

  具体有:

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公费医疗卫生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费、探亲路费、冬季取暖费、上下班交通费、洗理费等。

  3,离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4,劳动保护支出

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消毒剂、高温清凉饮料,以及63年劳动部规定的五类等特殊工种享受的保健食品支出。

  5,非雇佣性劳务报酬

  6,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7,本企业职工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支付的股息和利息

  8,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费用

  9,应建立雇佣关系而支付给劳动部门的各种费用

  10,支付给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

  11,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

  此外,企业发给职工的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因工负伤医疗期间的伙食补助,以及发给职工的洗理费、卫生费等福利费也不属于工资总额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