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 刘培明第四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105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 刘培明第四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年级语文 刘培明第四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年级语文 刘培明第四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年级语文 刘培明第四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年级语文 刘培明第四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 刘培明第四单元备课.docx

《二年级语文 刘培明第四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 刘培明第四单元备课.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 刘培明第四单元备课.docx

二年级语文刘培明第四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备课

备课人:

孙超使用人:

刘培明

一、教材分析:

本组有四篇课文,它们分别是《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这几课以童话、寓言、故事等形式,告诉我们怎么学习做人,学会认识社会。

从《小鹰学飞》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不能满足现状,要虚心不断攀登高峰。

《青蛙看海》则描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

《狼和小羊》告诉我们在社会上,有像狼一样坏人为了干坏事总会找碴儿,它们的凶恶本性不会改变的,跟它们只有斗争。

《狐狸和乌鸦》中乌鸦之所以会失去叼着的肉,因为它爱听奉承话,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耍提高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骗。

二、教学总目标: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品析课文语言,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要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单元中的第一类字;理解童话的文学表现形式。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3.是同学们知道学习无止境,应该不断的道理;能正确分辨好恶;让学生懂得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

4.认识童话的写作形式。

四、教学难点:

1.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使用了那些方法?

2.一些字的写法。

3.如何理解文中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五、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学生从未见过的寓言或童话,教师要讲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教学中可结合观察插图,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角色本质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

读了这几篇寓言,你有些什么想法?

从而让学生懂得一些重要的道理。

这几篇课文故事性强,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进行三个活动:

一是复述指导,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以后,可引导学生对照插图及狐狸的三次说话及乌鸦的三次不同表现进行复述,复述时可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适当展开想象,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二是写字指导,重点指导左右机构字的写法;三是实践活动,童话故事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除了运用书上的语言,狐狸与乌鸦当时的想法要通过旁白表现出来,使故事情节更为具体生动。

五、课时安排:

第8课《小鹰学飞》2课时

第9课《青蛙看海》2课时

第10课《狼和小羊》2课时

第11课《狐狸和乌鸦》2课时

练习四2课时

8小鹰学飞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地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让学生从中领悟学无止境,虚心好学的人生哲理。

采用双线并用的方法表达中心思想。

第一条是情节线索,把重点放在小鹰的飞行实践上。

第二条是与情节线索对应的感情线索,写小鹰的认识不断提高。

二、教学要求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三、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通课文,知道课文结构。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五、教学评价设计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搞好教学。

六、教学准备

小卡片,教学挂图

七、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图片。

(1)出示图一:

图上画的是谁和谁?

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什么地方?

(2)出示图二:

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

2.设计悬念,引出新课。

小鹰为什么会越飞越高?

它飞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

3.出示课题。

(1)板书:

8小鹰学飞

(2)教学生字:

鹰鹰是整体认读音节,半包围结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①读第一遍,在生字下做记号。

②读第二遍,碰到生字重点拼读。

③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上“~~”

(2)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①出示课件。

dǐngzǒngsuànyáoyáogǔjìn

头顶总算摇摇头鼓起劲

Pīnmìngjícùchuǎnǎipánxuán

拼命急促喘着气矮小盘旋

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

(出示课件)

③去掉拼音读词语。

(出示课件)

(2)教学生字:

摇鼓促吧顶算命总盘旋

(3)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师范读

(①出示:

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课件)

②出示:

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课件)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

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生字选择正确读音。

3.指名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二、细读训练。

1.学习第1、2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2)指名读第1、2自然段。

(3)了解有关词句。

①它们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②小鹰说这话时,心情怎样?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

③“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有什么目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

自由练读。

★生边读边做动作

④小结:

小鹰跟着老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这不算会飞。

2.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句。

①小鹰和老鹰又来到什么地方?

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②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

哪两个词应读得重些?

为什么?

③小鹰飞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不算会飞”?

它心里怎样想的?

指名读老鹰的话。

(3)分角色读第3、4自然段。

(4)小结:

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3.学习第5、6自然段。

(1)指名独课文。

(2)思考讨论。

①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

③小鹰怎么会飞得指名高的?

哪儿看出它练得很刻苦?

④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

(语气不肯定,变得虚心了)

⑤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教师范读:

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⑥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

理解:

“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

它会怎样去做?

⑦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

(1)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2)学过这篇课文,你读得了什么道理?

师总结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旋()()()鼓()()()

2.用下列词语练习说话。

(1)跟着

(2)已经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8小鹰学飞

(白云图、鹰图)学无止境

(大山图、鹰图)

(大树图、鹰图)不断向上

教学反思:

在读中体会小鹰学飞的辛苦珍视学生独特体验

成功之处:

《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地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注意把握了以下两点:

  

一、创设情境,品词析句,培养语感。

 

这篇课文语言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却蕴涵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小鹰学飞之如学生学习一样,需要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那如何让这么小的学生明白如此深刻的道理,并付之于自己的行动呢?

我在教学时,做到立足文本,紧紧抓住读书训练这条主线不放,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他们不易,让他们在读中感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的道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

“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孩子的阅读能力从何而来?

我认为就应该脚踏实地地立足于文本,重在品词析句,领会语言文字的神韵,体会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情感。

因此,结合本文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紧紧围绕以读为主线,将情境教学法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语句,在创造性的想象表达中积淀语感。

通过情境导读,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

通过读悟、指点、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使学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出作品的情景,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二、珍视学生独特体验,实现个性化阅读。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致力于建构民主、平等的氛围,努力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

以本片段的教学为例,我先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孩子们就有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悟,这样一来,不但激活了学生的个性,触发学生在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对话过程中积极情感的反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形式,会使得他们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态是开放而宽松的,师生之间是和谐的。

这样的课堂不仅充满了活力,而且也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个性,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不足之处:

在这篇课文中,第5、6自然段同样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学习“一、二两次飞行”的经验,但是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文中某些词句。

建议:

本文根据小鹰的三次学飞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的结构和写法相似,因此,前两部分教学我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演课文,体会小鹰两次学飞的不同心情,在此基础上,转入第三次学飞的教学。

  

9青蛙看海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新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通过朗读、评议、想象,使学生懂得:

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本课的教学中,读演结合,通过学生的精读和自演以及教师精到的指导,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

2.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其主动阅读的愿望。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表演、情境的创设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读懂了课文,受到了启发。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等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释题激趣

1.板书课题:

9、青蛙看海。

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过渡:

让我们一起认真读书,边读边想,自己来解决这些问号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

3.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仔细看插图,再对照课文想一想:

每一幅图上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