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泵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0941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4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射泵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注射泵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注射泵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注射泵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注射泵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射泵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

《注射泵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泵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射泵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

注射泵产品的内部结构示例如图1:

图1:

内部结构示例图

注射泵分类:

1、根据外形结构不同划分为单通道注射泵、多通道注射泵。

多通道注射泵一般包括双道注射泵、三道注射泵、四道注射泵、六道注射泵。

多通道注射泵一般由多个单通道泵组合而成,比如双道泵是由两个单道泵经过设计整合而成。

单通道注射泵产品示例如图2,双通道注射泵产品示例如图3。

2、根据功能不同划分为普通恒速泵、体重模式泵、程控泵。

普通恒速泵仅仅是用于微量恒速输液、体重模式泵是带体重模式计算功能的普通恒速泵、程控泵是可设定泵在不同时间段而有不同运行速率的注射泵。

图2:

单通道注射泵示例图

图3:

双通道注射泵示例图

(三)产品工作原理

临床上,注射泵产品通常用于需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恒定的给药速度和精确的给药量的动、静脉输液环境,多用于注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硝酸甘油、硝普钠等液体量少、高浓度但又需精确控制的心血管活性类、麻醉类、激素类药物。

也可根据临床需要,注射其他液体。

从工作原理来讲,注射泵的注射动作是由单片机系统发出控制脉冲经驱动电路使步进电机旋转,步进电机经减速机构驱动丝杆、螺母,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螺母的直线运动,螺母与配套注射器的推杆相连,即可推动配套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注射输液。

通过设定电机的旋转速度,就可调整其对配套注射器的推进速度,从而调整所给的药物剂量和速度。

当配套注射器安装到注射泵上,传感监测系统通过自动测量注射器的筒径尺寸,判定装载的注射器规格。

通过输入系统(键盘)设置所需的运行参数,注射泵的控制系统将会自动计算出一个驱动频率驱动微推进系统推动配套注射器,并将配套注射器中的液体通过输注管路推注到患者体内。

在运行过程中传感监测系统将会对配套注射器的安装、微推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注射泵产品的工作原理图见图4。

 

图4:

工作原理图

(四)产品作用机理

因该产品为非直接治疗类医疗器械,故本指导原则不包含产品作用机理的内容。

(五)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

目前与注射泵产品相关的常用标准:

序号

标准名称

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2008

ISO780:

1998

2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

GB9706.1-2007

IEC60601-1-1988

3

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

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安全专用要求

GB9706.27-2005

IEC60601-2-24:

4

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4710-2009

5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YY/T0316-2008

ISO14971:

2007

6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

YY0466-2003

7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

通用要求

YY0466.1-2009

ISO15223-1:

2007部分代替YY0466-2003

上述标准包括了注册产品标准中经常涉及到的标准。

不包括根据产品的特点所引用的一些行业外标准或其他标准。

(六)产品的预期用途

产品的适用范围应与申报产品的性能、功能相符,并应与临床资料结论一致。

注射泵产品的适用范围一般可限定为:

与配套使用注射器配合使用,用于控制注入患者体内液体流量。

(七)产品的主要风险

注射泵产品的风险管理报告应符合YY/T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有关要求,判断与产品有关的危害,估计和评价相关风险,控制这些风险并监视控制的有效性。

申请者应按照YY/T0316-2008附录C的34条提示对注射泵产品的安全特征进行判定,并按照YY/T0316-2008附录E的提示,通过对产品的危害、可预见事件序列和危害处境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实施降低风险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措施。

建议关注下表所列注射泵产品的常见危害:

危害类型及形成因素

危害类型

形成因素

能量危害

电能

可触及金属部分、外壳、应用部分等与带电部分隔离/保护不够,电介质强度不够,可能对使用者或患者造成电击危害

产品外壳、应用部分绝缘/隔离不够,可能引起过量漏电流伤害使用者或患者

产品没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地失效,或高压绝缘介质年久老化,绝缘性能下降,导致使用者或患者误接触高压部分

热能

可触及的外壳温度过高,可能引起使用者或患者烫伤

机械能

患者管路末端阻塞可能导致输注管路产生破裂或泄漏

便携式设备的提拎装置不牢固,固定设备的支撑装置强度不足,设备面、角、边粗糙,都可能对使用者或患者造成机械损伤

生物学危害

产品生物不相容性

设备若有直接与患者接触的组件,接触材料应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

配套使用产品生物不相容性

配套使用的注射器或输注管路不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导致对患者的生物学危害

配套使用的注射器或输注管路有交叉使用或重复使用现象,导致对患者的生物学危害

环境危害

废物处置

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注管路、报废电池等任意丢弃

电磁干扰

对环境的电磁干扰超标,干扰其他设备正常工作

抗电磁干扰能力差,特定环境工作不正常

不适当的能量供应

供电电压不稳定,导致产品不能正常工作或损坏

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不适当的操作说明

和设备一起使用的附件(注射器、输注管路等)规范不适当,选用的附件规格、尺寸不符,导致流速不准

对日常使用维护、校准规定的不明确、不适当,导致设备偏离正常使用状态

设备使用环境条件规定不明确,或未按规定条件使用,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

由未经培训的人员使用

快速输注启动后未关闭操作键,导致过量给药

注射器、管路选择不匹配,导致给药量不准

注射流速和流量计算错误,导致给药量不准

注射器、管路没有夹住,导致过量给药

药液输完后不及时加药,导致中途停止给药

针头堵死或输液管压扁未及时发现,导致中途停止给药

电池电量耗尽未及时更换,导致中途停止给药

与消耗品/附件/其它医疗器械的不相容性

同设备配套使用的消耗品,如注射器、输注管路等,交叉使用或重复使用,导致对患者产生生物学危害

注射液体引起的危害

注射液体种类错误,导致患者发生注射危害

注射液体剂量不准,导致患者发生注射危害

注射液体本身具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发生注射危害

注射液体与患者禁忌症冲突,导致患者发生注射危害

信息危害

不适当的标记

设备外部和内部标记不全面、标记不正确或不能够清楚易认,以及标记不能够永久贴牢

不完整的说明书

说明书中对产品预期用途、禁忌症、副作用等描述不规范、不完整,导致设备的非预期或超范围使用

和设备一起使用的附件(输注管路)规范不适当,选用的注射器尺寸不符,导致流速不准

日常使用维护、校准规定不明确、不适当

过于复杂的操作说明

人机工程

复杂的控制系统

设备提供的人、机交流的界面过于复杂,容易引起误操作而造成危害

操作点布置不符合人体特征与常规习惯,容易导致使用者疲劳或误操作造成危害

功能失效老化

设备寿命终止

设备使用寿命规定不明确,设备主要元件失效可能导致产品失控给患者造成危害

偏离校准

设备日常维护方法、校准周期和校准方法规定不明确,导致产品偏离正常工作状态

储存、运输不当

运输、储存环境条件规定不明确,或未按规定条件运输储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

(八)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

注射泵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可分为有效性技术指标和安全性技术指标。

根据注射泵的主要功能和预期用途,产品的有效性能指标应包括:

输注速率及精度、报警功能、保持静脉通道开放流速(KVO)功能等。

安全性技术指标一般包括电气安全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安全性能(如适用)。

不同企业的产品参数根据设计要求会有所区别,并可根据自身产品的技术特点制定性能指标要求。

但不得低于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

标准中规定的要求部分是否齐全,可以通过对是否具有以下主要内容来进行审评:

1.流速:

(1)流速设定范围:

注射泵的每个通道,应根据配套使用的注射器容量,规定不同的流速设定范围,并应明确流速设定的最小增减量;

多通道注射泵每个通道的参数应能单独设定;

若为体重模式泵或程控泵,应根据其功能进行体重模式计算或设定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运行速率。

(2)流速精度:

应根据配套使用的注射器规格/型号,明确流速的精度要求,即最小的允许误差。

如需要,可根据流速设定范围规定不同流速下的精度要求。

并应明确该精度已包含配套用注射器产品的精度要求,即应体现注射泵产品和注射器配合使用后的系统精度。

2.输液总量设置范围:

产品应能设定最小和最大的输注量,并应能在注射过程中随时反映当前的注射量。

3.注射泵应能自动识别注射器的规格。

4.保持静脉通道开放流速(KVO)功能:

在规定的状态下(如完成预定的输液量等),输液速率恢复至预定的低速状态(如0.5ml/h),保持患者的静脉管路开放。

同时应能触发声/光报警。

5.报警功能:

设备必须具有以下报警功能,并且多通道注射泵的每个通道的报警功能应能独立显示。

生产企业应明确报警方式、报警延续时间或关闭方式,可听报警应明确报警分贝,灯光或字幕报警应明确灯光颜色或显示字样等具体报警状态。

以下报警状态必须存在可听报警:

(1)过流报警:

当输液完成或超过设定的注射量时,应能触发报警,并自动转换成KVO状态;

(2)阻塞报警:

当输液系统受阻,超过阻塞压力时,应能触发报警,生产企业应给出阻塞压力设定范围及误差;

(3)移动报警:

在注射过程中,注射器、输注管路有移动或移走现象,应能触发报警;

(4)若产品采用电池供电,应有电池欠压报警:

当电池电压不足时,应能触发报警;

(5)若产品采用交流供电,应有网电源中断报警:

在使用过程中电源线脱落时,能自动转为内部电池工作,并能触发报警;

(6)注射器/输注管路脱落报警:

在注射过程中,转动注射器压板或由于注射器受到干扰使注射器脱落时,应能触发报警。

制造商也可根据设备特点,增加其他报警功能,以降低设备使用风险。

6.外观要求:

表面应光洁、平整、色泽均匀,无飞边、凹陷、伤痕和裂纹等缺陷。

7.电气安全要求:

应符合GB9706.1-2007及GB9706.27-2005标准的规定。

本文的附件给出了电气安全部分的附录A编写的示例。

8.电磁兼容性:

应符合YY0505-2005标准的规定。

(注:

具体要求按照《关于延期实施YY0505-2005〈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

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行业标准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6]499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9.环境试验要求应符合GB/T14710-2009的要求。

10.产品若有与生物组织、细胞或体液接触的设备和附件的部分,必须按照GB/T16886.1明确要求。

(九)产品的检测要求

产品的试验方法应根据技术性能指标设定,试验方法一般应采用已颁布的标准试验方法,如果没有现行的标准试验方法可采用时,规定的试验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再现性。

输注精度检测和各项报警功能的检测主要参照GB9706.27-2005,电气安全性能的检测主要参照GB9706.1-2007和GB9706.27-2005,生物相容性的检测主要参考GB/T16886系列标准。

产品的检验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1.出厂检验应包括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两部分。

性能要求一般应包括以下要求:

外观、注射器识别、流速和输液总量设定、输液精度、报警、标识以及其他生产方认为重要的功能要求。

安全要求应至少包括:

保护接地阻抗、漏电流、电介质强度。

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应包括产品标准中的所有检验项目。

(十)产品的临床要求

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局令第5号)、《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附件12,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评价资料和临床试验(试用/验证)资料。

注射泵产品在市场上已有多家同类产品批准上市,且其原理、技术较为成熟,因此可通过对同类产品的临床试验资料或临床文献的评价,证明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若产品进行临床试验,应提交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局令第5号)要求的临床试验资料,试验科室一般选择ICU\CCU\麻醉科等,并应遵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

核准产品适用范围,在不扩大GB9706.27所确定的适用范围的前提下,应基本与临床报告结论,或与对比同类产品适用范围一致。

(十一)产品的不良事件历史记录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情况,近年来有关注射泵发生(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情况如下:

2005年、2006年度无该类产品的不良事件报告;

2007年,有3例来自不同的医疗机构上报注射泵不良事件报告,反映的问题均是速率不准;

2008年,1例报告反映静推速度不准确,1例注射泵内置镍氢充电电池发生爆裂;

2009年,共9例报告。

1例注射泵内置镍氢充电电池发生爆裂(经调查为电池问题池),1例在注射过程中无任何提示自动关机(经调查为仪器超推荐使用年限),1例使用中注射泵背部冒出火光(经调查为使用不当造成),1例使用中实际注射流量大于设置值,2例速率不准确,1例微量泵不蓄电只能使用电源插头方可通电使用,1例通道阻塞未能及时报警,1例微量注射泵无法开机。

另外,通过查询FDA官方网站中记录的注射泵/输液泵(InfusionPumps)召回信息,FDA声明在过去5年中共收到5万6千份与此类产品有关的不良事件报告,这些事件中造成严重伤害和死亡的事件超过500例。

2005年到2009年间,有87起此类产品的召回事件。

这些事件包括了软件、使用沟通的问题、机械和电子故障,而且这些问题并不只限于一个生产商和一类产品。

FDA关于此类产品改进动议的白皮书中,提到此类产品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软件问题、报警错误、使用说明不足(使用者容易犯错)、容易损坏的部件、电池问题、着火、冒火花、烧焦、震动等情况。

(十二)产品说明书、标签、包装标识

注射泵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应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YY0466-2003、GB9706.1-2007和GB9706.27-2005中的相关要求。

说明书、标签、包装标识的内容应当真实、完整、科学,并与产品特性相一致,文字内容必须使用中文,可以附加其他语种。

说明书、标签、包装标识中的文字、符号、图形、表格、数据等应相互一致,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注射泵仅仅是用于临床辅助治疗的医疗器械产品,因此没有禁忌症的要求,临床使用时具体的用药剂量和参数设定需按照临床诊断结果和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注射泵的定期维护和校准需要根据各个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厂家的建议执行。

1.说明书的内容

产品说明书一般包括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

(1)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2)生产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联系方式及售后服务单位;

(3)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注册证编号、标准编号;

(4)产品主要性能参数、结构组成、适用范围;

(5)注意事项以及其他警示、提示的内容;

(6)对医疗器械标签所用的图形、符号、缩写等内容的解释,如:

所有的电击防护分类、警告性说明和警告性符号的解释;

(7)产品安装和使用说明;

(8)产品维护和保养方法;

(9)产品运输、贮存条件和方法;

(10)产品使用年限,或保修期限;

(11)设备校准周期、校准方法和校准设备的精度要求;

(12)熔断器和其他部件的更换;

(13)明确废物、残渣、失效的设备附件等的处理方法;

(14)运输和贮存限制条件;

(15)电路图、元器件清单等;

(16)标准中规定的应当在说明书中标明的其他内容。

根据注射泵产品的特性和临床使用方式,使用说明书中还应包含下列内容:

1)应明确使用的注射器、输注管路需具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明确其具体规格等要求,以及正确安装注射器、输注管路的方法。

若输注管路可能被不正确地装载,必须有一箭头或其他适当的符号来指示正确的液流方向。

2)使用不适合的注射器、输注管路所造成的后果警告。

3)制造商推荐的与设备一起使用的专用附件清单。

4)有关安装设备时所允许的安装方位,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杆的稳定性。

5)有关装载、灌注、更换和重装输注管路的说明,以及有关输注管路更换间隔的说明以确保其规定的性能。

6)使用中需明确由专业医务人员定期监视的要求,并且防止不同通道药液输注错误的注意事项。

7)关于输注管路上夹子的使用,自流状况的避免和更换药液容器步骤的说明。

8)若性能与重力有关,患者心脏上方允许的药液容器高度的范围。

9)防止空气输入患者体内的方法。

10)设备产生的最大输液压力和阻塞报警阈值(压力)的说明。

11)设备运行在最小速度和中速以及最小和最大可选阻塞报警阈值(压力)时,阻塞报警触发所需的最长时间。

12)设备运行在中速并且达到最小和最大阻塞报警阈值(压力)时,产生的丸剂量的说明。

13)提供阻塞缓解前(如果有)控制丸剂的方法说明。

14)若设备不能作为便携式设备使用,向操作者明确有关的说明。

15)当设备使用内部电源供电并以中速运行时,通常的运行时间。

16)推荐的设备清洗和维护具体方法。

17)保持静脉通道开放流速(KVO)功能的说明,以及何时开始。

18)有关报警及其运行环境的说明。

19)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无法维持规定精确度的警告。

注:

制造商必须规定当设备不能维持其规定精确度时有关的参数

20)其他输液系统或附件连接至患者管路时有关的安全方面危险的指导。

21)与可能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外部射频干扰或电磁辐射有关的安全危险方面的警告说明。

22)可选择的速度范围以及选择的增量。

23)操作者检查正确的报警功能和设备的操作安全性试验的指导。

24)关机后,电子记忆功能保存的时间(如有)。

25)单一故障状态下可能传输的最大容量。

26)若设备连接了遥控装置,有关其安全运行的指导。

27)使用的电池型号及其有效性的有关信息。

技术说明书内容:

一般包括概述、组成、原理、技术参数、规格型号、图示标记说明、系统配置、外形图、结构图、控制面板图、按键的型式及显示方式,必要的电气原理图及表等。

2.标签和包装标识

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

(1)生产企业名称;

(2)产品名称和型号;

(3)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

(4)产品编号或生产日期、生产批号;

(5)使用电源电压、频率、额定功率。

(十三)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

如产品结构、技术指标、预期用途符合以上描述的注射泵产品,原则上可作为同一注册单元。

(14)同一注册单元中典型产品的确定原则

注射泵同一注册单元内所检测的产品应当是能够代表本注册单元内其他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典型产品。

若以通道数量不同划分型号,则建议以通道数量最多的型号作为注册单元的典型型号。

若以功能不同划分型号,则建议以功能最多,能覆盖注册单元全部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型号作为典型型号。

3、审查关注点

(一)应关注注册单元中,产品各个型号的关键结构组成、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同一注册单元产品的以上项目应基本相同。

(二)应关注产品标准中,产品结构组成,是否包含有注射器、输注管路等部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是否齐全,是否为现行有效版本;

对流速设定范围、流速精度等指标的检测方法,是否覆盖了所有产品说明书中明确的可配套使用的注射器规格。

(三)应关注产品结构组成中,是否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接触患者的部件,应对此类部件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

(四)应关注注册检验报告是否覆盖所有性能要求的检验,覆盖的性能指标是否为最高要求,注册检验报告所附照片中的产品结构组成、标识标签等信息,是否与其他申报资料描述相同。

(五)应关注临床试验资料中,对比同类产品的关键结构组成、工作原理、适用范围是否与申请注册产品一致,所提交的临床文献是否出自省级以上核心期刊;

若经过临床验证,则应关注验证结果与产品预期用途的一致性。

(六)应关注产品使用说明书适用范围是否与临床结论一致,不能宣称临床试验结论以外的其他的预期用途,也不能对临床试验结论进行扩大或改变;

应明确产品配套使用的注射器、输注管路的要求,包括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具体型号规格等;

应强调注射液体、注射量和速率,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设定,产品禁忌症和不能用注射的液体,应在说明书中给出。

附录A:

注射泵产品电气安全要求(举例)

A0产品主要安全特征:

1)防电击类型:

I类、内部电源;

2)防电击程度:

CF型;

3)进液的防护程度:

IPX4;

4)非AP或APG型设备;

5)连续运行设备;

6)电源种类:

单相网电源供电;

内部电源:

12V。

7)输入功率:

单道12VA。

8)微量泵具有应用部分,具体指:

微量泵配套使用的注射器、延长管、皮头针;

A1绝缘图

A2适用条款见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