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00658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确定配制强度(fcu,o)

  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采用碎石时:

  

采用卵石时:

(3)选择单位用水量(mW0)

 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a.水灰比在~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20(P104)选取。

  b.水灰比小于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a.以表4-22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β为减水率

(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0)

  根据已选定的单位用水量(mW0)及初步确定的水灰比(W/C),可计算出单位水泥用量(mC0):

(5)选取合理砂率值(βS)

一般应通过试验找出合理砂率,也可按骨料种类、规格及混凝土水灰比,参考表4-21(P106)选取。

(6)计算砂、石用量(mS0、mG0)

①质量法

 即假定混凝土拌合物在振捣密实状态下每立方米的质量mCP′为一固定值,再根据已知砂率,列出关系式(4—9-1)及式(4—9-2):

②体积法

即将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看成是各组成材料绝对体积,加上拌合物中所含空气的体积。

据此可列关系式(4—10-1):

再根据已选取的砂率值列出关系式(4—10-2):

㈡确定基准配合比的计算

调整的目的:

一是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满足施工需要;

二是使水灰比符合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要求。

和易性调整

  按初步配合比称取表4-24规定的体积时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搅拌均匀后测定其坍落度,同时观察其粘聚性和保水性。

当试样调整工作完成后,应测出混凝土拌合物的实际表观密度mCP(kg/m3),并按下式重新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各项材料用量:

 

表4-24混凝土试配时最小拌和量

㈢确定实验室配合比的计算

  方法是采用调整后的配合比制成3组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试块:

一组采用基准配合比,另外两组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分别增加和减少,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

  分别将3组试件标准养护28d,根据测得的强度值与相对应的灰水比(C/W)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相对应的灰水比,并应按下列原则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①用水量(mW)在基准配合比用水量的基础上,根据制作强度试件时测得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进行调整确定;

②水泥用量(mC)以用水量乘选定的灰水比计算确定;

③粗、细骨料用量(mG、mS)应在基准配合比的粗、细骨料用量的基础上,按选定的灰水比调整后确定。

由强度复核之后的配合比,还应根据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ρc,t)和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计算值(ρc,c)进行校正。

校正系数为:

㈣确定施工配合比的计算

假定工地上测出砂的含水率为a%、石子含水率为b%,则将上述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材料称量为:

水泥:

砂子:

石子:

水:

【例题】某工程制作室内用的钢筋混凝土大梁(不受风雪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0~50mm,采用机械振捣。

该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

  采用材料:

普通水泥,级,实测强度为,密度为3100kg/m3;

中砂,表观密度为2650kg/m3,堆积密度为1500kg/m3;

碎石,最大粒径20mm,表观密度为2.70g/cm3,堆积密度为1550kg/m3;

自来水。

试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按干燥材料计算)。

若施工现场中砂含水率为3%,卵石含水率为1%,求施工配合比。

解:

(1)确定配制强度。

  该施工单位无历史统计资料,查表4-30(P13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时,取σ=。

  fcu,o=fcu,k+σ=25+=(MPa)

(2)确定水灰比(W/C)

①利用强度经验公式计算水灰比:

②复核耐久性查表4-24(P127)规定最大水灰比为,因此W/C=满足耐久性要求。

(3)确定用水量(mW0)

  此题要求施工坍落度为30~50mm,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查表4-20(P104)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mW0=195kg

(4)计算水泥用量(mC0)

  mC0=mW0×

/(C/W)=195/≈(kg)

  查表4-24(P127)规定最小水泥用量为260kg,故满足耐久性要求。

(5)确定砂率  根据上面求得的W/C=,碎石最大粒径20mm,查表4-21(P106),选砂率βS=30%。

(6)计算砂、石用量mS0、mG0

  ①按质量法:

强度等级C20的混凝土,取混凝土拌合物计算表观密度=2400kg/m3,mCP=2400kg,列方程组

 

即:

解得:

mSO=537.2kgmGO=1253.3kg

②按体积法列方程组(不使用外加剂α=1)

mSO=532.3kgmGO=1242.0kg

(7)计算初步配合比

  ①质量法

mC0:

mS0:

mG0:

mwo=:

195=1:

 即:

 W/C=

  ②体积法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近。

(8)配合比试配、调整

  按初步配合比称取15L混凝土拌合物的材料:

  水泥×

15/1000=6.22kg

  水 195×

15/1000=2.93kg

砂子×

15/1000=8.06kg

  石子×

15/1000=18.80kg

  ①和易性调整将称好的材料均匀拌和后,进行坍落度试验。

假设测得坍落度为20mm,小于施工要求的30~50mm,应保持原水灰比不变,增加5%水泥浆。

再经拌和后,坍落度为40mm,粘聚性、保水性均良好,已满足施工要求。

此时(和易性调整后)各材料实际用量为:

  水泥 +×

5%=6.53kg

  水  (1+5%)=3.07kg

砂  8.06kg

  石  18.80kg

M拌=+++=36.46kg

并测得每立方米拌合物质量为mCP=2420kg/m3

调整后各材料用量(配合比):

②强度调整

  方法如前所述,采用:

W/C=、W/C=和W/C=三个水灰比(W/C=、W/C=的两个配合比,坍落度均满足要求),测得表观密度分别为:

2415kg/m3、2420kg/m3、2425kg/m3。

强度实测结果如下:

绘出fcuo与C/W的关系图

从图上找出恰好满足要求的fcuo=对应的灰水比C/W=2,即W/C=。

修正每1m3混凝土各材料的用量:

水203.7kg,水泥

砂535.0kg(没变化),石子1247.8kg(没变化)。

该配合比为最佳配合比。

按照所确定的最佳配合比重新试配,并检验新拌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12kg/m3。

计算该混凝土的表观密度:

则其配合比校正系数为

无需调整!

则前面计算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设计(实验室)配合比,

mCmS:

mG:

mw=∶∶:

=1∶∶:

试验室配合比见下表:

(10)施工配合比

  1m3拌合物的实际材料用量(kg):

 mC′=mC=407.4kg

 mS′=mS(1+a%)=535×

(1+3%)=551.0kg

 mG′=mG(1+b%)=×

(1+1%)=

 mW′=mW-mS·

a%-mG·

b%=×

3%×

1%=175.2kg

习题一:

1、施工中制作一组标准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经标准养护28d,上机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测得抗压破坏荷载分别为765kN、770kN、820kN,试判断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某混凝土试配调整后,各材料的用量分别为水泥3.1kg,砂6.5kg,卵石12.5kg,水1.8kg,测得拌合物的表现密度为2400kg/m3。

(1)计算1m3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

(2)用2袋水泥(50Kg×

2)拌制混凝土时,其他材料的用量分别为多少。

3.混凝土计算配合比为1∶∶,水灰比为,在试拌调整时,增加了10%的水泥浆用量。

试求

(1)该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

(2)若已知以基准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每m3需用水泥320kg,求1m3混凝土中其他材料的用量。

习题二

某工程制作室内用的钢筋混凝土梁(不受风雪影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施工要求坍落度为50~70mm,采用机械振捣。

该施工单位强度。

普通水泥,级,实测强度为,密度为3150kg/m3;

中砂,表观密度为2600kg/m3,堆积密度为1500kg/m3;

碎石,最大粒径40mm,表观密度为2.65g/cm3,堆积密度为1550kg/m3;

若施工现场中砂含水率为2%,卵石含水率为1%,求施工配合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