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科研方法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科学教育科研方法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育科研方法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来源于偶然机遇
3、来源于热点问题的追踪
4、来源于已有理论的质疑
5、来源于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
6、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7、从学术争鸣中选题
8、沿着前人足迹选题
(4)、选题的策略与程序
1、选题的策略
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②、尽可能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选题
③、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相关的课题
④、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
2、选题的程序
①、确定研究范围:
研究的大致方向,如科学教材方面,学生科学概念等
②、提出研究问题:
从范围中确定一个具体的问题,这其中需要有一定的问题。
另外,还需要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如何才能提出更多的问题?
查阅资料、实地调查、专家咨询
③、从问题中选择课题:
从三方面考虑:
是否适宜做课题;
是否有价值;
是否切实可行
一个好的课题名需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题的要求
表明三点:
研究对象;
研究问题;
研究方法
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1、主要题目的,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
2、本课题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该课题的已经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包括前人说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
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等,进而说明该课题研究将在哪几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4、研究的条件:
研究的可能性。
研究的基本条件:
包括人员结构,从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
5、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
在系统的分析综合基础上写的简洁、明确具体,概括的论证报告。
一般约五六百字。
课题论证报告不仅用于申报研究项目。
而且也应用于发表论文的开篇
开题报告内容一般包括:
(1)、课题名称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研究的主要内容
(4)、本课题的内外研究现状
(5)、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源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研究工作计划
1、工作计划的内容
1、题目名称
2、研究目的
3、研究对象
4、研究范围
5、研究方法
6、资料来源
7、研究步骤
8、经费预算
2、制定研究计划的要求
第3节收集资料
1、收集资料的途径
1、查阅文献
2、调查
3、实验
4、观察
2、收集资料的方式
(1)、笔记
1、真实2、全面
(2)、制作卡片
(3)、利用现代化手段
3、搜集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1、搜集材料要有目的性
2、搜集材料要有可靠性
第4节整理资料
1、材料的鉴别
1、搜集材料的时间地点
2、搜集材料的条件
3、搜集材料的方法
4、搜集材料的对象
5、搜集材料数量的多少
(二)、对材料的科学性进行计划
2、材料的选择
(1)、根据材料课题的相关程度进行选择
(2)、根据材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选择
(3)、根据材料的大小进行选择
第五节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研究报告的分类
(一)、调差报告
(二)、实验报告
(三)、经验总结报告
(四)、学术报告
二、研究报告的结构
(一)、题目
(二)、署名
(三)、摘要
(四)、关键词
(五)、正文
(六)、结论
(七)、参考文献与附录
第三章文献检索与综述
第一节文献及文献法其作用
(一)、文献:
所谓文献就是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一切物质实体
(二)、文献法:
是指收集、鉴别和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方法
二、文献法的意义和作用
(一)、能帮助研究者了解有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更具体地限制和确定研究问题和方向
(二)、有助于了解问题的全貌,形成关于研究问题的一般印象,便于进行深入研究
(三)、为当前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和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思想和方法
(四)、预见研究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研究方案提出适当的修改意见
(五)、避免重复劳动
三、文献的分类
(一)、按信息载体分:
手写型,印刷型,缩微型,计算机阅读型,声像型
(二)、按文献的加工程序分:
零次,一次,二次,三次
四、文献的主要分布
(一)、书籍:
包括
(1)、名著要籍
(2)、教育名著
(3)、教科书
(4)、教育年鉴,手册(如:
《中国大百科全书》)
(5)、资料性工具书(如:
百科全书)
(二)、报刊:
包括报纸和期刊类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
(1)、报纸:
以出版迅速、情报及时而为研究者所重视
(2)、期刊:
出版周期短、内容新颖、论述深入、发行量大、影响面广,反映学术界当前最新研究成果,是研究者的主要参考资料(注:
期刊包括杂志、学报和文摘)
(三)、交流文献:
在学术会议前后散发的散文
第二节教育文献的检索方法
一、文献检索的方法
(一)、直接检索法
(1)、顺查法:
从远到近,边查边有目的地筛选,直到查阅的文献能满足科研的要求
(2)、倒查法:
从远到近,回溯而上,直到查阅的文献能满足科研的要求。
这种方法能查到最近的文献
(3)、交流文献
(二)、追溯检索法
利用一篇文章所用的参考文献,逐步追溯查找出这一专题文献的检索方法
(三)、分段检索法
二、文献检索的步骤
(一)、分析检索课题
(二)、制定检索策略
(三)、正式检索
(四)、获取原文
三、文献检索的途径
(一)、分类途径:
是按学科分类体系进行检索的途径,使用分类目录,分类检索
(二)、题名途径
(三)、笔者姓名途径
(四)、主题途径
(五)、引文途径
第三节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二、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课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三、综述的特点
(一)、综合性
(二)、评述性
(三)、先进性
四、综述的内容要求
选题要新,说理要叩,层次要清,语言要美,文献要新,校者把关
综述包括:
题名、著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步骤:
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注意事项: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第四章科学教育经验总结概述
一、科学教育经验总结的概述
科学教育的经验总结,就是化学教育工作者以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的感性的认识为研究内容,经过进一步的思维加工,分析概括并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特点:
1、有效性
2、创造性
3、稳定性
4、回溯性
5、普遍性
二、化学教育的经验来源
1、客课
2、设计
3、课堂
4、赋题
5、辅导
6、学习
三、科学教育经验总结的意义和作用
1、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
2、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3、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
4、教育经验总结是教育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的可能保证,也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方法
第二节科学教育经验总结的类型
一、科学教育经验总结的类型
(一)、描述性经验总结
具体陈述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成效等事实,往往带有个人特点,XXXXX
(二)、解释性总结
在“描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为什么”,解释其原理、理由,乃至提炼出其中蕴含的教育理论(如:
教育观)
(三)、论述经验总结
二、科学教育经验总结法的宗法
整理事实——解释事实——抽象事实
第三节好的经验总结的标准
创造性、稳定的高效性、符合社会需要和改革的需要
第四节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步骤
一、选题的制定方案
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研究对象,从实际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验,制定方案
二、收集整理经验资料
三、
四、经验总结的写作方法
(一)、描述说明法
这是着重描述或说明XX从事的成功的教育、教学的某些环节或步骤,给人以鲜明的感受认识。
然后将自己对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分析和概括
第五章调查法
第一节调查法的意义
一、
二、调查法的作用
(一)、保证研究课题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二)、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调查的类型
一、根据调查的目的
(一)、比较调查
(二)、常模调查
二、根据调查内容的性质分析
(一)、事实调查
(二)、征询意见调查
三、根据调查范围的大小和事项多少
(一)、综合调查
(二)、专题调查
四、根据调查对象
(一)、全面调查
(二)、非全面调查
(1)、抽样调查
(2)、典型调查
第三节问卷法
一、问卷结构的设计
第一、调查的目的和价值
第二、填写说明
第三、向被调查者保证
(1)、
(2)、问题
(一)、提出问题是由调查设计者完成
(1)、直接问题和间接问题
(2)、单一问题和综合问题
(3)、具体问题和抽象问题
(二)、回答问题是由被调查者来完成
(1)、开放式
(2)、封闭式
(3)、半封闭式
(三)、题目的设计
问题、答案
(1)、问题的制讨
①、不能同时提出两个问题
②、不能隐含某种期望
③、避免问题刺激被调查者
④、所提问题要与答卷人的信息背景相适应
⑤、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二、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与局限
优点:
1、标准化程度高
2、被调查者较少顾虑
3、调查效率高
局限:
1、当被调查者缺乏合作的诚意或为了迎合主流意识,不作实事求是的回答时,调查结果就不真实
2、当问卷设计不科学,难以归纳、分析与整理
3、问卷程序启动,调查难以…
三、问卷编排
(一)、同类组合
(二)、由易到难
(三)、由小到大
(四)、由一般到特殊
(五)、由事实到态度
(六)、结构性→开放型
(七)、
四、问卷的试用和修订
试用,为调查问卷初步完成后,为保证问卷科学性与可行性,一般要选择小部分调查对象作试用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五、问卷调查的流程
在完善问卷后,调查者就可以按计划进行正式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第四节访谈法
一、访谈调查的一般程序是由调查者探访被调查者(面对面交谈,打电话或通过电子交流),按访谈提纲与被调查者逐一问答,并及时记录,最后对访谈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到调查结论
1、灵活、深入
2、直接、可靠
3、回收率高
局限性:
效率低,标准化程度较低,调查过程易产生偏差,被调查者容易有思想顾虑等
二、访谈调查的技巧
(一)、访谈准备
(1)、准备访谈材料
(2)、了解访谈对象
(3)、接近访谈对象
(二)、
(2)、
(3)、淡化敏感问题
(4)、注意学生的言语行为
(5)、耐心倾听
三、访谈类型
(一)、访问
(二)、个案晤谈
(三)、集体晤谈
四、访谈法的操作
(一)、准备阶段
(1)、选定课题
(2)、搜集资料
(3)、部门计划
①、确定具体方法
②、确定与了解被试样本
③、准备谈话提纲
④、确定记录方法、工具
⑤、确定处理资料
⑥、确定时间与过程
(4)、培训助手
(5)、约定时间
(二)、实施阶段
(1)、营造和谐的访谈气氛
(2)、控制方法按计划顺利进行
(3)、适时地、愉快地结束访谈
(4)、做好记录
(三)、作出结论
(1)、明确结论
(2)、阐释结论
(3)、撰写研究报告
(四)、建立合作关系
(1)、开门见山进行自我合作
(2)、可事光通知被访者
(3)、采用肯定的约谈方式
(4)、服饰应让被访者接受
(5)、入乡随俗
(6)、充分尊重被访者
(7)、创造友好气氛
第五节教育调查研究方法三——观察法(不作独立研究方法)
教育观察法的含义与特征:
教育观察法属于科学观察法的范畴。
它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
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教育领域内的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考察,并客观地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的主要特征
(一)、观察的目的性
(二)、观察的客观性
(三)、观察的能动性
二、教育观察法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
(一)、观察是获取原始资料的最基本的方法
(二)、观察室选择和形式的重要来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
(三)、观察是验证理论的重要手段
(一)、观察只是现象、结果,即“为什么”“是什么”,不能判断“为什么”的因果问题
(二)、由于研究者知识、经验、情感不同,他们的观察记录受主观因素影响
(三)、由于观察研究的取样范围及容量较小,其代表性不够高,而观察时间和情景处在不断变化,也影响到观察素材的代表性
三、观察法按环境分
(一)、自然观察
(二)、实验观察:
人工控制的环境中
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
四、教育观察法的目的
(一)、明确观察目的和内容
(二)、为观察做好充分准备
(三)、编制观察提纲
(四)、实施观察
(五)、资料收集记录
(六)、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五、观察的记录
(一)、描述记录
(二)、取样记录
(三)、行为核对表
第六章科学教育研究中的比较法
第一节科学教育比较法的基本认识
一、比较研究方法:
指对某类科学教育现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
“科学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二、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旅游者的传说
(二)、记实研究阶段
(三)、分析研究阶段
第二节化学教育比较法的种类
一、同类比较
二、异类比较
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
定性比较:
通过事物间本质属性的比较来确定事物间的性质
定量比较:
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
第三节化学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的要求
一、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步骤
(一)、明确比较目的,选定比较主题
(二)、广泛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三)、对材料比较分析
(四)、作比较、结论
二、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要求
(一)、保证可比性
(二)、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坚持全面本质的比较
案例:
普通高中课程《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的比较
1、确定比较问题
2、制定比较标准,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呈现
3、广泛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4、分析比较内容
5、得出比较结论:
教材编写建议、实施建议
第七章案例研究
第一节案例研究概述
一、教育案例研究法实质
(一)、案例研究法是对个体对象或某个实践中发生的情景的真实描述,是一种描述性的研究文本
(二)、案例研究的类型
(三)、案例研究的对象
二、案例研究的特征
(一)、所有的案例都是教学事件
(二)、事件中必须包含一个或是多个疑难问题,并可能包含解决方法
(三)、事件比较有典型性,能带来思考和启迪
(1)、所有案例都是故事
①、必须是真实的事例
②、该故事情节完整
(2)、案例都是对一个事例的描述
①、案例的描述要包括一定的冲突
②、要具体、明确
③、要反映事例的特定背景
④、要反映教育的复杂性
三、作用
(一)、促进教师联系实际、学习理念
(二)、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提高专业化水平
(三)、促进教师认识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四)、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有效途径
第二节案例的形成与开发
一、案例撰写的程序
(一)、前期准备
(二)、收集资料阶段
(四)、形成案例阶段
二、案例的写作格式
(一)、事件描述+点评
(二)、问题+描述+点评
(三)、全程描述+反思
(四)、教学日记
三、案例的撰写规范
(一)、使用过去时态
(二)、事实反映要充分
(三)、必要时列出实际采用的决策
(四)、注明引用材料的出处
(五)、核对有关数据
(六)、附表和附录
第八章教育实验法
第一节教育实验法的意义
教育实验法含义:
教育实验法就是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具体的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并试图揭示教育活动规律及某些教育内容、实施的研究方法
一、教育实验法的历史发展
(一)、两条基本线索
(1)、从自然科学实验经心理学而引入教育领域
(2)、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
两种特点的教育实验
模仿自然科学,强调数学工具的应用,强调严格控制条件(小范围、教师)
选择教育的自然环境,强调研究目的的应用,对象的整体性和定性说明方法(大范围、国家、集团)
(二)当代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发展基本特点和趋势
(1)、日益重视哲学方法论对教育实验的理论指导
(2)、重视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3)、教育实验类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教育实验技术手段的变革
二、教育实验法的特征
(一)、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
(1)、因果关系推论
(2)、自变量(实验变量)的操作
(二)、教育实验法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1)、研究对象时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2)、实验手段不能脱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三、教育实验研究的应用范围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验研究
(二)、教材改革的实验研究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研究
(四)、学生心理的实验研究
四、教育实验法的局限
(一)、由于高度控制带来的环境“失真”
(二)、由实验人员和实验过程带来的负效应
五、实验研究的依据
(一)、以实验研究的对象的质和量为依据
(1)、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2)、对照实验
(3)、模拟实验
(二)、以实验的场所或情境为依据
(1)、实验室
(2)、自然实验
(三)、以实验的因素多少位依据
(1)、单项实验
(2)、多项实验
(3)、整体综合实验
(四)、以实验的组织形式为依据
(1)、单组实验:
对一个实验对象进行实验
(2)、等组实验
(3)、轮组实验
第二节教育实验的效度
一、效度的含义
教育研究的结果反映研究对象的准确程度
从结果和适用范围分:
内在效度
外在效度(结果能被推广到人的情境和条件)
1、内在效度是保证外在效度的一个前提条件
2、一定的内在效度是决定该研究的结果能否适用于同类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影响效度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
(1)、历史因素
(2)、选择
(3)、成熟
(4)、测验经验的成长
(5)、测量工具的稳定性
(6)、
(二)、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
(1)、克服实验过分人工情况化
(2)、增加样本的代表性
(3)、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
三、提高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
(一)、试用设计组加以平衡
(二)、设计控制
(三)、统计控制
第三节教育实验设计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二、操作性原则
三、可比性原则
第四节变量的控制
一、何为变量的控制
1、自变量:
实验变量
2、因变量:
效果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3、无关变量:
与自变量无关,但能影响因变量
例:
两种教学方法对学习的影响
自变量:
说话法、探索法
因变量:
学习成绩、学习兴趣、情感动态、创造力
无关变量:
教学秩序、教师教学水平、学习时间、学生已有的知识、智力基础
变量的控制
变量的控制是指自变量的操纵,因变量的测定和无关变量的控制
二、自变量的选择和操纵
三、因变量的测定
(一)、制定测定指标
(二)、确定测定方法
(三)、科学地评价试验效果
四、无关变量的控制
(一)、控制对象
(1)、主试者:
教师
(2)、被试者:
学生
(3)、试验材料和手段
(4)、试验环境
(5)、试验时间
(二)、控制方法
(1)、消除法
(2)、平衡法
(3)、抵消法
(4)、统计法
第五节试验类型的设计
一、良好的实验类型
(一)、充分的实验控制
(二)、具有比较的基础
(1)、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
(2)、实验组之间比较
(3)、实验前与实验后比较
(三)、非污染数据
(四)、智力原则
二、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一)、有效地控制无关变量
(二)、成功把操纵自变量
(三)、科学地观察因变量
三、实验设计
单组实验的设计
(一)、单组实验的模式
G——01——X1——02
G——03——X2——04
GN——01——X1——02
因变量自变量后测
02—01>0
单组实验的优缺点
可以节省初试,能较好地控制机体变量
缺点:
(1)、由于多次接受测量和实验处理,前面实验的效应将对后续实验产生影响
(2)、被试者对测量的敏感化而影响测量的真实性
(3)、要做到几次先后测验等质
等组实验设计
以不同的实验处理分别实行于两组式几组情况基本相同或相等的被试,然后比较其所产生的变化
M均匀分配
M:
均衡分配的被试G1G2两测量被试
01、02分别表示两种实验处理后的结果
02——01
这是没有前测的实验
有前测的实验
G1——01——X102
0X1=02-01
(平均分配测试)
G2——03——X204
0X2=04-03
01、02前测的数据03、04表示后测的数据
被试分配的方法
1、随即控制
采用抽签法、摸球法、抓阄法
2、测量数据
3、逐个分配法
第九章化学教育
第一节
一、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一般概念
(一)、教育研究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
1、用事实说明问题
2、用深刻的哲学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来说明问题
二、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过程
1、
2、教育研究成果表述可分为七个阶段
确定选题→编制写作计划→收集与整理资料→构思谋篇→草拟提纲→执笔写作→修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