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036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docx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docx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著

经题七字,通别合举,人法双彰。

‘经’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修多罗藏,同名经故。

‘佛说四十二章’六字是别名,异众经故。

就别名中,‘佛’为能说之人,‘四十二章’为所说之法。

‘佛’者,梵语具云佛陀,此翻觉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自觉不同凡夫,觉他不同二乘,觉满不同菩萨。

即是释迦牟尼如来,万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

‘说’者,悦所怀也。

佛以度生为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机缘既熟,应病与药也。

‘四十二章’者,约数标名。

盖从一代时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简明者,集为一册,以逗此土机宜,所以文略义广,该通四教,未可辄判作小乘也。

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

后汉,即东汉,对前汉而言之。

孝明皇帝永平三年,岁次庚申,帝梦金人,项有日光,飞来殿庭。

以问群臣,太史傅毅对曰:

‘臣闻西域有神,号之为佛。

陛下所梦,其必是乎!

’博士王遵亦奏曰:

‘按周书异记,载佛诞于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

时江河泛溢,大地皆动,五色光贯太微。

太史苏由卜之,得干之九五,飞龙在天,是西方大圣人也;后一千年,声教流被此土。

王命刻石为记,埋之南郊。

后于周穆王时,乾坤震动,有白虹十二道,贯日经天。

太史扈多占之,谓是西方大圣人入灭之象。

’明帝乃于七年岁次甲子,敕郎中蔡愔、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西寻佛法。

至印度国,请迦叶摩腾及竺法兰,用白马驮经,并将舍利,及画佛像。

以永平十年,岁次丁卯,至洛阳。

帝悦,造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

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岳道士褚善信等,负情不悦,表请较试。

乃于十五日,大集白马寺南门,信等以灵宝诸经置道东坛上,帝以经像舍利置道西七宝行殿上。

信等绕坛涕泣,启请天尊,词情恳切,以旃檀柴等烧经,冀经无损。

并为灰烬。

先时升天、入火、履水、隐形等术,皆不复验。

而佛舍利,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环如盖,遍覆大众,映蔽日轮。

摩腾以神足通,于虚空中飞行坐卧,神化自在。

天雨宝华,及奏众乐。

时众咸喜,得未曾有。

此即佛法入震旦之始也。

按迦叶摩腾及竺法兰,皆中印度人,二名俱不见有翻。

所云译者,谓以华言易彼梵语,令此方之人得解义也。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

离欲寂静,是最为胜。

住大禅定,降诸魔道。

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

世尊教敕,一一开悟。

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诸经通序,皆有六种证信:

一法体,二能闻,三机感,四教主,五处所,六同闻。

所谓: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

今文次第,与通途稍异。

盖繇佛法初来,且顺此方文字之体贵在简略。

然细绎之,六义俱备:

‘世尊’二字,即标教主。

‘成道已’三字,即标机感。

‘鹿野苑中’,即标处所。

‘憍陈如等’及‘复有比丘’,即标能闻及余同闻。

‘法轮’、‘教敕’,即标法体。

就此一文,仍分四节:

初‘世尊成道已’一句,乃总叙一化之繇。

次从‘作是思惟’至‘降诸魔道’,乃追叙成道之法。

三从‘于鹿野苑’至‘证道果’三句,乃别叙法轮之始。

四从‘复有比丘’至顺尊敕,乃正叙此经发起也。

初文,‘世尊’者,即我释迦牟尼如来。

乃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于一切器世间、一切众生世间、一切正觉世间,独称尊也。

‘成道’者,若论世尊,实成佛道以来,已经不可说微尘数劫,如法华经寿量品中所明。

今为此土有缘众生,故于过去人寿二万岁时,迦叶佛会,示居补处位中。

上生兜率内院,以净天眼,观可化机。

直至人寿百岁时,机缘方熟,乃示降神于中印度迦维卫国。

父名净饭,母名摩耶。

处胎十月,从左胁生。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顾四方,周行七步。

自言:

天上天下,惟吾独尊。

次复示为童子,遍学众艺,无不超伦。

至年二十九岁,游城四门,睹老病死及沙门相,决志出家。

子夜踰城,金刀剃发,尽弃珍饰,披树神所献麻衣,游学诸国。

先从阿蓝迦蓝习无所有处定,不久得证。

知非究竟,舍之而去。

次从郁头蓝子习非想非非想处定,亦不久得证。

知非究竟,舍之而去。

见诸外道,竞修苦行,希冀得道,各以三年为期,终无克获。

将欲度之,遂往雪山,示修六年苦行。

每日止食一麻一麦,皮骨连立,终不成道,乃舍苦行。

受牧女十六转乳糜之供,精气充足。

次往熙连河中,浴身而出。

取天帝释化现童子所施吉祥草,诣摩竭提国金刚场菩提树下,敷草结跏趺坐。

以慈心三昧,降伏魔军,深入四禅,观察四谛。

于腊月初八夜,明星出时,豁然大悟,证无漏道,是为佛宝初现世间也。

次文,‘作是思惟’等者,乃追叙坐树下时,以无师智、自然智,了知离欲寂静为胜。

故先诃弃欲界恶不善法,与觉观俱,而入初禅;次复离于觉观,内净一心,而入二禅;次又离喜而证妙乐,入于三禅;次又双弃苦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从四禅中,顿发三明,破魔王之爱网,断外道之见缚也。

或初成道句,是根本智,自证菩提。

次‘作是思惟’等,是后得智,重观四谛以为说法之本。

寂静最胜,即观灭谛;住大禅定,即观道谛;诸魔外道,即苦集二谛也。

第三文中,‘鹿野苑’者,亦名鹿园,在波罗奈国,即佛初转法轮之处。

‘转四谛法轮’者:

苦集灭道名四谛。

苦是世间之果,即指三界六道色心五蕴。

集是世间之因,即指见思烦恼,及有漏善恶不动等业。

灭是出世之果,谓因灭故果灭,便得寂静无为安乐。

道是出世之因,谓略则戒定慧,广则三十七品,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也。

此四皆名‘谛’者,审实不虚故。

复名‘四圣谛’者,惟有圣智乃证知故。

佛既证见此四谛理,转令一切众生咸使闻知。

从佛后得智中,流出法音,度入众生心中,故名为轮。

又轮者,摧碾之义。

以此教法,转破众生见思诸惑,故名为轮。

说此四谛法轮,凡有三转:

一者,示转。

谓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二者,劝转。

谓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三者,证转。

谓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是为法宝初现世间也。

憍陈如等五人者:

一阿湿婆,此翻马胜。

二跋提,此翻小贤。

三拘利,或名摩诃男。

此三人皆佛父党。

四憍陈如,此翻火器。

五十力迦叶,或名婆敷。

此二人皆佛母舅。

初太子踰城出家,父王思念不置,命此五人寻之。

太子既誓不肯归,五人不敢归国,遂相侍从。

太子既修苦行,二人不堪苦行者先自遁去;太子后受美食,三人乐苦行者亦复舍去,于鹿苑中各修异道。

佛既成道,观此五人应先得度,遂往就之。

初转法轮,陈如先悟。

次说布施持戒生天之法,诃欲不净,赞叹出离为乐,阿湿跋提寻悟。

第三说法,迦叶拘利亦悟。

是为僧宝初现世间也。

第四文中,‘复有比丘’等者:

佛既度此五比丘已,次复度耶舍等五十五人,三迦叶等一千人,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人。

从是以后,度人无量,咸令成比丘性。

言‘比丘’者,此翻除馑。

谓其具持二百五十净戒,堪为人世福田,除彼众生因中果上之饥馑也。

又含三义:

一破恶,二乞士,三怖魔。

‘所说诸疑,求佛进止’,犹言决择可否也。

‘合掌’表于一心听法,不惰不散。

已上序分,下皆正说。

佛言:

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次为阿那含。

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

证阿罗汉。

次为斯陀含。

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

次为须陀洹。

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此第一章,总明沙门果证之差别也。

欲证沙门四果,必须‘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盖父母不许,则佛法中不听出家。

出家而不识心达本,则身虽离俗,仍缚有为,不得名为沙门。

‘识心’者,了知心外无法,即悟遍计本空。

‘达本’者,了知心性无实,即悟依他如幻。

‘解无为法’者,了知真如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即证圆成实性。

梵语‘沙门’,此翻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也。

‘常行二百五十戒’,即增上戒学。

‘进止清净’,即增上心学。

‘为四真道行’,即增上慧学,谓观察四谛而修道行也。

‘阿罗汉’,具含三义:

一杀贼,二应供,三不生。

乃沙门所证第四无学之果,断尽三界见思二惑。

‘飞行变化’,聊举六神通之一事。

‘旷劫寿命’,谓三种意生身,堪能随愿久住。

‘住动天地’,言罗汉所住之处,天神地祇皆为感动;或可一行一住,皆能震动天地也。

‘阿那含’,此云不还,即第三果。

‘十九天’者,从四王天,上至无烦,为第二十,则超过下十九天。

繇彼已断欲界九品思惑,即于五净居天中证阿罗汉,不复还来欲界也。

‘斯陀含’,此云一来,即第二果。

已断欲界六品思惑,余三品在。

故一上欲天,一还人中,即证阿罗汉也。

‘须陀洹’,此云预流,即是初果。

已断三界见惑,初预圣流,不复堕三恶道。

但欲界九品思惑全在,故能更润七生。

谓欲界上上品任运贪嗔痴慢,能润二生;上中品惑,能润一生;上下品惑,亦润一生;中上品惑,亦润一生;中中品、中下品惑,共润一生;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惑,共润一生。

七番生死之后,方证阿罗汉果。

此约任运断者;若加行断,则复不定。

然三界见思,虽有多品多类,总以爱欲为本。

爱欲一断,便出苦轮。

故喻如四肢一断,决不复用也。

佛言:

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

不历诸位,而自崇最。

名之为道。

此第二章,明沙门果证虽有差别,而所证之理无差别也。

断凡圣同居欲爱,识自心源我执本空,达佛真谛深理,悟生空所显真如无为之法。

断方便有余欲爱,识自心源法执本空,达佛俗谛深理,悟法空所显真如无为之法。

断实报无障碍欲爱,识自心源俱空不生,达佛中谛深理,悟俱空所显真如无为之法。

又了知三土欲爱即空,名断欲去爱,识自心源遍计本虚,达佛真谛深理,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悟如来藏如实空义,名无为法。

了知三土欲爱即假,名断欲去爱,识自心源依他如幻,达佛俗谛深理,一假一切假。

无空无中而不假,悟如来藏如实不空义,名无为法。

了知三土欲爱即中,名断欲去爱,识自心源圆成本具,达佛中谛深理,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悟如来藏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义,名无为法。

此无为法,本自有之,非属新生,故‘内无所得’。

惟一真心,心外无法,故‘外无所求’。

知法如筏,故‘心不系道’。

已断惑种,故‘亦不结业’。

证无分别根本实智,故‘无念’。

证不思议后得权智,故‘无作’。

称性之修,修即无修,故‘非修’。

全性作证,证无别证,故‘非证’。

诸位如丈尺显虚空,而虚空元非丈尺;又如入海虽辨浅深,而浅深元非大海,故云‘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也。

藏教则因灭会真,灭非真谛,故真谛不历诸位。

通教即事全真,故真谛不历诸位。

别教则中道随缘不变,故中道不历诸位。

圆教则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故中道不历诸位。

繇上一章,方知性不废修;繇今一章,方知修不碍性。

繇上一章,方知即而常六;繇今一章,方知六而常即。

四教皆论性修,皆论六即。

通此旨者,则于一代时教,思过半矣!

佛言:

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

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此第三章,赞叹头陀胜行,以为证道要术也。

上文既云非修非证,恐人错会,执性废修,故今特申抖擞尘劳之行,以为断欲去爱之方。

譬如古镜,虽复本具光明,理须磨拭,方得莹净耳!

佛言:

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何等为十?

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杀盗淫。

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意三者,嫉恚痴。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

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此第四章,明善恶无性,犹如反掌;而生死涅槃,惟此三业,更非他物也。

断他物命,名之为杀。

不与而取,名之为盗。

两相交会,名之为淫。

斗乱彼此,名为两舌。

咒咀骂詈,名为恶口。

心口相违,名为妄言。

无义浮辞,名为绮语。

悭鄙贪欲,不耐他荣,名之为嫉。

暴戾残忍,怀恨结怒,名之为恚。

于诸事理盲无所晓,名之为痴。

身口七支,惟是业道;意地三支,属烦恼道。

繇惑造业,必招苦果,长系三界,故‘不顺圣道’。

是恶若止,即名十善。

譬如破闇即是光明,泮冰即便成水也。

然恶既有事恶理恶,故翻恶为善,亦有事善理善。

就事善中,下品十善为修罗因,中品十善为人道因,上品十善为天道因。

就理善中,真谛善为二乘因,俗谛善为菩萨因,中谛善为佛乘因。

此三理善,俱名上上品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