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研究范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0319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研究范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研究范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研究范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研究范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研究范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研究范文Word格式.docx

《关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研究范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研究范文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研究范文Word格式.docx

Abstract

Promotetheuseofcommodityconcrete,greatlyimprovingthequalityofconstruction,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concretetechnology,buttheresultingearlyconcretecrackingproblemhasignited,thequalityofconstructioninrecentyearsthefocusofcomplaints,italsocausedtheindustryandthecommunityveryThemajorconcern.Impropercausecracksinconcreteisofcourseduetothecomplex,multifaceted,however,Inmyopinion,lackofawarenessofthecommercialconcreteandconservationisthemainreasonfortheprevalenceofcommodityconcretecracks,nowtalkaboutconservationissuesinthecommercialconcretesomeofmypersonalviews.Beforepouringconcretemixture,inadditiontogoodgeneralprovisionofthepouringprocess,butalsodoabouttemplates,steelandembeddedpartspreparationandinspectionofvariouscomponentsoftheconcrete,shouldbelayeredpouring.Pouringconcreteshouldbecontinuousinordertoensurestructuralintegrity.Thekeypartsoftheconcretepouringshouldcompleteconstructionrecords.Qualityassuranceofconcreteworks,commercialconcretecompanyisusinghighqualityrawmaterials,andareasonablemixratiofulluniformmixingandtimelyandaccurate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unitsisareasonableconstructionorganizationandtechnicalmeasures,includingtherightcasting.vibrators,hand,andconservationmethods.Commercialconcretecompanyandtheconstructionunitshouldenhanceexchangesandmutualcooperation,workcloselywithbothsidestostrictlyimplementthestateandindustrystandardstoensurethateveryaspectisnoproblem,soastobuildagoodqualityofconcreteworks.

Keywords:

ConstructionqualityConcretecracksHierarchicalplacementIntegrity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III

引言1

1、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标准2

1.1混凝土的拌制2

1.1.1现场拌制混凝土2

1.1.2预拌混凝土2

1.2浇筑的基本要求3

1.2.1浇筑前的基本要求3

1.2.2浇筑与振捣的基本要求3

1.3浇筑方法3

1.3.1梁、板、柱和墙的浇筑3

1.3.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3

2、混凝土质量检查方法6

2.1表面缺陷6

2.2露筋6

2.3蜂窝7

2.4孔洞8

2.5烂根、缩颈9

2.6酥松脱落9

2.7缝隙、夹渣9

3、预防措施10

3.1.1浇筑前的基本要求10

3.1.2浇筑与振捣的基本要求10

3.2浇注和养护的操作要求11

3.2.1卸料11

3.2.2浇注11

3.2.3振捣11

3.2.4抹面11

3.2.5养护12

4、混凝土的养护13

4.1自然养护13

4.1.1覆盖浇水13

4.1.2塑料薄膜养护13

4.2加热养护13

4.2.1蒸汽养护13

4.2.2热膜养护14

4.3太阳能养护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引言

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始于1949年之前,是我国遭受帝国主义铁蹄践踏和外国列强蹂躏的悲惨时期,国家衰败,人民饥寒交迫。

在这种条件下,不可能有专门的人员和机构从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中国自己的研究成果属于空白。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百废待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活动。

没有设计规范,就不能保证工程结构要求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鉴于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照抄国外的规范。

计规范原建筑工程部20世纪60年代后期批准发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BJG21—66),就与前苏联规范HNTY123—55一模一样,只有个别术语的译名重新进行了定义和命名,没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内容。

我国于1971年开展了一轮全面制定和修订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活动,并于1974年颁布了一批各材料结构的设计规范,其中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

由于规范的编制是一个资料和研究成果长期积累的过程,受历史的影响,同时考虑规范的过渡,TJ10—74仍然是主要参照前苏联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H10-57)制定的,增加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内容,修改了过于陈旧的斜截面承载力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但已开始吸收一些英美国家先进标准规范的内容,当发现两者差别较大时,仍以前苏联规范为准进行修改。

此外,也依据我国自己的试验成果和设计经验增加了个别新内容。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也是我国文化大革命运动时期,包括规范的修订,各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严重影响。

“文化大革命”结束迎来了改革开放,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管理组组织全国有关高等院校、科研、设计、施工单位,针对当时规范存在的问题和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问题,有计划地开展了三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课题的研究。

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级鉴定和审议,出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报告选集》,一些研究成果同时发表在国内的相关刊物上。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

其所用的胶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

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

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

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

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混凝土;

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

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

混凝土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1、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标准

1、混凝土拌合物所用原材料品种、规格、质量等应符合施工配合比的要求。

2、混凝土拌合物应满足和易性的要求。

3、同批混凝土试块在标养28天的抗压强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4、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工作允许偏差不得超过配合比规定的±

0.5倍,当坍落度要求大于6厘米时,其偏差不得超过3厘米。

5、混凝土拌合物净搅拌时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6、混凝土拌合物每盘材料的计量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1.1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拌制的方法分为两种:

现场拌制混凝土、预拌混凝土。

1.1.1现场拌制混凝土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的混凝土强度,由具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配合比,即砂子、石子、水泥、水的用量(重量比)。

在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了省事,事先用粉笔在小车上划上印,不车车过秤,造成材料用量不准确,有的每车重量相差十几斤,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造成了结构隐患,所以要严格计量,加强管理,加强责任制的落实。

如何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主要控制搅拌时间、投料顺序、供水方法和外加剂的掺加方法等。

选择合理的搅拌制度,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搅拌时间是从原材料全部投入至混凝土拌合物开始卸出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搅拌时间应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均匀、颜色一致,在保证拌合物的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根据搅拌机的类型、骨料的种类、拌合物的流动性等因素的不同来确定。

投料的顺序是先放石子、砂子,再放水泥,掺用外加剂时,有掺外加剂干粉和掺外加剂水溶液,并有先掺和后掺之分。

试验认为,在搅拌后至2~3min的干粉掺加效果最佳,掺加后需拌合一定的时间。

1.1.2预拌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亦称商品混凝土,指在混凝土搅拌工厂集中搅拌制作而以商品形式供应用户的混凝土。

由于商品混凝土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所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商品混凝土的输送主要采用塔吊及泵送两种形式。

泵送混凝土是通过专用混凝土输送泵和管道,借助于泵的压力将混凝土直接输送到灌注地点,一次完成水平和垂直运输的一项高效混凝土输送技术。

泵送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

(1)现场应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

坍落度140mm左右较为适宜,过小不易泵送,并有可能堵泵;

过大易离析,也不易泵送或造成堵泵。

(2)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在30~50cm之内。

(3)地泵和泵车的冷却水槽要注满水并定时更换,防止砂、石磨伤液压缸活塞杆。

(4)施工过程中不宜长时间停机待泵,如停机时间较长,要每隔15~20min抽吸泵送几次,以防止堵塞,并在停泵前倒泵几次,以减小管道内混凝土压力。

(5)在管程较长或气温较高时,要向料斗加水进行泵送,必要时应在管道上铺盖麻袋片并浇水降温,防止砂浆在管道内失水而堵塞。

(6)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不宜把料斗内的混凝土泵送完,以防空气进入管道,使管道产生发热气堵或造成混凝土在管道出口处喷射。

(7)施工完毕清洗设备时应倒泵抽吸,将管内混凝土抽吸干净,抽吸完后放出混凝土,将海绵橡胶球塞入管中,料斗内注入尽力泵。

发生堵泵时应先倒泵,防止伤人。

1.2浇筑的基本要求

1.2.1浇筑前的基本要求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或防水措施。

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

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对模板上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

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预先堵严;

对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1.2.2浇筑与振捣的基本要求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起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入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筒或溜槽等。

(2)浇筑混凝土使用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度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5倍,最大不超过50cm。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捣器(或称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之前部分边缘。

1.3浇筑方法

1.3.1梁、板、柱和墙的浇筑

(1)在浇筑与柱和墙边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停歇1~1.5h后再进行浇筑。

(2)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

拱的高度大于1m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1.3.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即指其结构尺寸很大,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来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由温度差而产生温度应力并控制温度裂缝开展的混凝土。

这种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积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大、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因此,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外,再加上工程条件较复杂、施工情况各异,混凝土原材料的材性差异较大,还存在如何控制温度变形裂缝开展的问题,因此控制温度变形裂缝就不光是单纯的结构理论问题,还涉及到结构设计、构造设计、材料组成和其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施工工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合理的分段分层的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

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性高,通常不允许留施工缝,根据结构大小、钢筋疏密等具体情况,可选用如图1中的几种浇筑方法。

1全面分层浇筑方案。

如图1(a)所示。

他是将整个结构分成厚度相等的浇筑层,每层从一边向另一边浇筑,当第一层完全浇筑完毕,在初凝前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完全浇筑完毕。

这种方案用于结构平面尺寸不大。

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也可以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2分段分层浇筑方案。

分段分层浇筑方案,见图1(b)。

他是将结构适当地分段,当第一层混凝土浇筑一段长度后,回头浇筑第二层混凝土。

同样当第二层混凝土浇筑一段后,又回头浇筑第三层。

如此依次浇筑以上各层。

每段的浇筑长度可根据混凝土浇筑到末端后,下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来确定。

这种方案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3斜面分层浇筑方案。

如图1(c)所示。

当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而混凝土流动性又较大时,若采用分段分层方案,混凝土往往不能形成稳定的分层台阶,这时可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案。

施工时将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让混凝土自然地流淌,形成坡度为1:

3的斜面。

这种方案适宜泵送混凝土施工。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水泥水化热大,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以致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1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等)来配制混凝土。

2参加缓凝剂或缓凝型减水剂。

3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降低水灰比;

注意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4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在气温较高时,砂石堆场,运输设备上搭设遮阳装置,采用降低水温或冰水拌制混凝土。

5加强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

采用保温材料或蓄水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扩散及延缓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降温速率,以避免或减少温度裂缝。

扩大浇筑面积、散热面、分层分段浇筑。

2、混凝土质量检查方法

一般采用的检查手段可归纳为:

“看”、“摸”、“敲”、“照”、“靠”、“吊”、“量”、“套”等八种方法。

1、“看”指外观目测,即对照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查。

2、“摸”指手感检查。

3、“敲”指运用工具进行敲击来检查。

4、“照”指对于人眼不能达到的高度、深度或亮度不足,借照明或测试工具进行检查。

5、“靠”指用工具测量表面平整度,有时应用“量”来辅助。

6、“吊”指用工具测量垂直度,有时用“量”来辅助。

7、“量”指借助于度量衡工具进行检查。

8、“套”指用工具对角及线脚进行检查

2.1表面缺陷

1、麻面

(1)现象:

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麻面,表面粗糙,无钢筋外露。

(2)原因分析:

模板表面粗糙或未清理干净、模板拼缝不严或拆模过早。

混凝土未振捣密实,气泡未排出,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预防措施:

模板表面粗糙,应清理干净,模板拼缝要严。

支模后应有自检,所有缝隙,应用油毡纸、塑料条、纤维板堵严。

拆模应控制好时间,尤其是冬季施工,要求有拆模申请。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排出气泡为止。

2.2露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副筋或箍筋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贴紧模板外露、构件结构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如设计图纸中未注明,可参照下表执行。

环境与条件

构件名称

混凝土强度等级

低于C25

C25至C30

高于C30

室内正常环境

板、墙、壳

15

梁和柱

25

露天或室内高温度环境

35

有垫层

基础

无垫层

70

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

石子最大粒径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个钢筋净间距的3/4。

截面较小的钢筋较密的部位宜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下料,防止离析。

2.3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类似蜂窝状的大量空隙窟窿,使结构受力截面收到减弱,强度和耐久性降低。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计量错误,加水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未搅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下料不当,一次下料过多或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与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段分层下料,振捣不密实或靠近模板处漏振或使用干硬性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够或下料与振捣未很好配合,未及时振捣就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5.模板缝隙未堵严,振捣时水泥浆大量流失,或模板未支牢,振捣混凝土时模板松动或位移,或造成振捣过度造成严重漏浆。

6.结构截面面积小,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混凝土被卡住造成振捣不实。

1.认真设计及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混凝土应拌合均匀,坍落度应适宜。

3.混凝土下料时高度如超过2m,应设置串筒或溜槽。

4.浇筑时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如插入式振捣,浇筑层厚度应为震动作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5倍。

5.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带浆下料方法或赶浆振捣法,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良好结合,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平板振动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6.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模板、支架、拼缝等情况,发现模板变形、走动或漏浆、应及时修复。

2.4孔洞

在拆完模板后,发现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孔洞,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空隙特别大,局部钢筋或全部裸露,空隙深度和长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1.在钢筋较密集部位,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而在下部形成孔洞。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而形成特别的蜂窝。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高度,振捣器振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易于充满模板,并仔细振捣密实,必要时辅以人工振捣。

2.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

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垂直或成40~50度斜角振捣。

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

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直径(R)的1.5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mm。

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3.控制好下料,混凝土自由倾斜度不应大于2m(浇筑板时1.0m),大于2m时应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

2.5烂根、缩颈

(1)现象:

柱子拆模后,柱子根部有麻面、孔洞、夹渣,梁柱交接处柱头有缩颈现象。

柱子根部未清理干净,未先浇筑1~2cm的同标号水泥砂浆,一次浇筑过高,超过2m未加串筒,箍筋及主筋过密,振捣未到位,柱头模板截面尺寸控制不好。

柱根部应清理干净,必要时应预留清扫口,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先浇筑1~2cm的同标号水泥砂浆,一次浇筑不要过高,振捣到位,控制柱与梁交接处的模板尺寸。

2.6酥松脱落

混凝土结构构件浇筑脱模后,表面出现酥松,脱落等现象。

表面强度要比内部强度低很多。

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度不够,混凝土表面水泥水化的水分被吸去,造成混凝土脱水酥松。

拆模过早,表面强度过低,特别是冬期施工,强度增长较慢,结构混凝土表面受冻,造成酥松脱落。

木模板应浇水湿润,要控制拆模时间。

2.7缝隙、夹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