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届高三上学期统考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990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届高三上学期统考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届高三上学期统考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届高三上学期统考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届高三上学期统考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届高三上学期统考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届高三上学期统考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湖南省长沙市届高三上学期统考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届高三上学期统考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长沙市届高三上学期统考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湖南省长沙市届高三上学期统考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统考(期末)

历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

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C.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D.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2.秦始皇亲近法史,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C.下级官史抵制中央坑儒政策D.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支持

3.图1为陕北出一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农户生活的悠闲富足状态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情况

C.边疆畜牧业迅速发展情形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状况

4.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

A.皇权不断加强B.长期处于分裂C.外戚势力衰落D.皇权相对削弱

5.图2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春秋北方农业的进步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

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

6.下表为唐玄宗和唐宪宗时期宰相的出身统计表,从表格中可知当时

A.科举制度成效十分显著B.皇权势力仍占主导地位

C.皇权对相权的优势增加D.皇权实现有效控制地方

7.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

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三教合一的趋势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天理人欲观对立D.佛学诗词的兴盛

8.汉代只有孔子被神化,称为“圣人”,孟子和荀子尚为等而下之的“仁人”。

宋代以后,孟子也被视之为圣人,被尊称为“亚圣”。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宗法血缘制度的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9.明中叶以后,朝廷中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皇帝争辩,甚至出现官员以因批评皇帝受到惩处为荣的现象。

这主要表明当时

A.君主专制进一步削弱B.内阁职权凌驾六部之上

C.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约束D.文官集团以批评皇帝为乐

10.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康熙五十二年风调雨顺,不仅“田禾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是丰收的大好年成,然米价仍居高不下。

这一时期米价的非正常上涨原因最有可能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B.人口出现急速增长

C.经济作物的扩大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11.福州开埠后,茶叶出口大幅增长。

据统计,1855年这一数字是15,793,700磅,1860年就达到了40,000,000磅。

这一变化反映了

A.福州成为东方经贸中心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中英贸易获得大幅增长D.西方崇尚东方生活方式

1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金融市场发生金贵银贱变动,西方各国都相继采用金本位制货币,而中国仍采用银本位制货币。

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逐渐脱离世界金融市场B.西方各国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C.中国出口贸易数量增长D.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3.1895年,谭嗣同等人联名察请湖南学政江标,希望将浏阳南台书院改为浏阳算学馆。

这一建议虽得到江标的批准,但浏阳知县在当地很多士子的要求下借故拖延,拒不执行,使这一计划未能成为现实。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开算学馆断送地方官政治前途B.新学改制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

C.政府官员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14.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

这是因为

A.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B.日本开矿技术没有优势

C.甲午战争激起中国的民族愤恨D.中国内陆矿产十分有限

15.某一时期的《广州民国日报》发表文章指出:

近有所谓新青年者,好规人过失,不满于民国纪元前之革命运动。

徒震惊与俄国革命,认为创举,仅以成败论英雄,完全不把国人崇敬之

A.立宪派对革命派的批评B.儒家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

C.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批评D.中国对苏联式革命的赞同

16.郭沫若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工作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各地方来归附的军队很多,凡是凡是有来归附的军队,他们最先所请求的便是派遣政治工作人员。

”这种现象表明

A.政治宣传促使各地方军队来归附B.各地军队决心接受三民主义思想

C.政治工作成为国民革命主要工作D.政治工作有助于提升军队战斗力

17.1928年8月,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第三时期”理论,认为这个时期将是“大规模阶级搏斗的时期”。

这一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是

A.失去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导致了“左”倾错误泛滥

C.放弃了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D.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8.图3是汪子美的漫画《首挫其锋》,它描绘了全副武装的日本侵略军看着手中的怀表计算着时间,反侵略的中国军人愤怒地举起步枪,狠狠将枪托砸在日寇的钢盔上,给日寇以迎头痛击。

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B.淞沪会战C.平型关大捷D.台儿庄大捷

19.从晚清到民国,历届中央政府均试图厉行禁止鸦片,都未能完全肃清鸦片烟毒。

而1952年新中国开展的全国禁毒运动则取得了成功。

这一现象说明

A.国民经济取得恢复和发展B.国际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

C.新中国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鸦片成为中央主要收入源

20.一五计划期间,农业发展缓慢,如1954年,因为农业生产未能完成计划,导致工业生产缺乏原料,从而影响了工业发展计划的实现。

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

A.农业生产关系的加速调整B.工业生产计划的放弃

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D.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21.1957年我国钢材自给率达到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60%以上。

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2%,12个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降低29%。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B.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C.十分雄厚的重工业基础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22.公元前450年,伯利克里改革公民权法案,将之前只要其父为雅典人即可获得雅典公民身份,调整为新生儿必须父母双方均为雅典人才有资格获得雅典公民权。

伯利克里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城邦政治B.减轻财政危机

C.提高妇女地位D.消除跨城邦婚姻

23.有学者指出,罗马时代的法律并不直接反映人们的行为,而只是行为的可能性。

我们不能设想所有的罗马人都理性地以法律为行为准则。

从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只是帝国所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以及帝国解决这些问题的意向。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

A.罗马法的精华在于其思想和原则B.罗马法律制度稳固了帝国统治

C.罗马的法律制度无力解决社会纠纷D.理性是罗马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

24.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

13世纪同盟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兴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

15世纪转衰,1669年解体。

导致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北部经济的衰落B.欧洲重商主义兴起

C.德国宗教改革的出现D.新贸易路线的竞争

25.中世纪欧洲的人们把好色贪吃、放纵奢华看作十恶不赦,要进第九层地狱,但在但丁眼里这些只是轻微的错误,最多只需要进第一层地狱。

这说明了

A.但丁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奠基人B.欧洲社会普遍存在放纵欲望行为

C.教会的说教无法阻止人性的觉醒D.放纵欲望的行为遭到人们的反对

26.16世纪从事奴隶贸易的主要是葡萄牙人,只有少量西班牙人。

到17世纪,荷兰人统治了大多数奴隶市场。

18世纪又以英国人领先。

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工业革命顺利完成B.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C.海上殖民霸权转移D.奴隶贸易空前繁荣

27.美国独立战争初期,各州立宪严格限制政府官员权力,其中宾夕法尼亚州甚至取翻州长一职,但1780年各州修订新宪法时又加强了政府的权力,宾州又设置了一个强有力的州长职位。

这一现象

A.揭示了美国民主政治体制的虚伪B.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力量

C.说明了启蒙思想影响的深入D.预示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发展趋势

28.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

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的航运。

这一现象说明

A.自由贸易政策推动了生产的集中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C.交通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交通运输方式

29.1929年苏联创建了拖拉机站。

拖拉机拥有农业机械(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并负责维修工作,使其随时可以使用,而费用则由集体农庄负担。

拖拉机作业从1928年到1936年急剧上升了差不多100倍。

这主要反映当时苏联

A.重工业飞速发展B.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农业集体化急速普及D.农民欢迎新经济政策

30.据统计,罗斯福每天收到群众来信少则5000多封,多则8000多封。

胡佛仅用l名秘书来回答信件,而罗斯福政府则用50名。

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群众热烈欢迎罗斯福新政B.胡佛关心群众切身利益

C.胡佛无更多精力处理群众来信D.罗斯福致力于加强政府的职能

31.1987年,西德议会批准摇滚明星在离柏林墙不远处的勃兰登堡门举办一场音乐会。

西德议会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选民的支持B.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C.推动流行音乐的发展D.展示西德的经济实力

32.20世纪末期的美国联邦税收显示,曾经支付了占联邦税收总数30%的公司,现在只贡献了12%。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的加剧B.政治多极化的加强

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D.新自由主义的崛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3题至第3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题至3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3题25分,34题12分,选做题15分,共5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国内外政局的变化促使南京国民政府把主要精力移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来。

1935年4月,蒋介石在贵阳发表谈话,提出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同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

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它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

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中国军事经济全史》

材料二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状况。

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

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

它的基本前提:

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

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