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988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docx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docx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

地质观测描述1岩石、构造

〔一〕岩石观察描述

〔一〕岩性描述

岩性的观察描述是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的根底,只有在详细观察岩性特征、正确确定岩石名称后,才能进一步研究其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地质体的关系。

岩性描述内容:

1、岩石颜色

为岩石的新鲜面整体颜色〔风化面颜色加括号写于新鲜面颜色之后〕。

2、结构、构造

侵入岩结构如粗粒、中粒、细粒、微粒、斑状、似斑状等,构造如块状、斑杂、流动、条带状等;

火山岩结构如辉绿、粗玄、球粒、斑状、集块、火山角砾、凝灰等,构造如熔渣状、枕状、石泡、流纹、流线、流面、饼状、豆状等;

碎屑岩结构如粗、中、细粒砂状、粉砂状、泥质结构等,并描述胶结类型、胶结成分、层理等特征;

变质岩如变余结构、粒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变余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条带状构造等。

3、矿物成分及结晶状态、粒度形态、含量及变化

一般按主要成分在前、次要成分在后的顺序描述。

注意目估矿物含量总和不能大于100%。

对于斑〔玢〕岩,先描述斑晶成分、含量、形态、大小及变化情况,后描述基质;

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物、胶结物的顺序描述。

4、蚀变、矿化

蚀变:

岩石的蚀变情况,包括蚀变部位、蚀变矿物、残留矿物;

矿化:

金属矿物种类、目估含量、集合体形式等。

根本要求:

正确定名,切忌印象描述。

〔二〕岩层〔岩体〕观察描述

在岩性观察的根底上,向周围扩大观察范围,描述岩层、岩体在空间上的总体特征。

描述内容:

1、岩相划分情况;

2、岩性变化及互层情况;

3、层理、片理产状及变化;

4、包体特征;

5、化石产出情况。

根本要求:

正确分层。

〔三〕接触关系观察描述

描述不同岩层、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描述内容:

1、接触带类型:

按接触界线的明显程度分为:

急变、渐变;

按成因分为:

沉积〔超覆〕、断层、侵入〔脉动、涌动〕、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

2、接触带特征;

3、接触带侵入岩岩相变化;

4、原生构造;

5、内外接触带的变化特点;

6、接触带产状变化

根本要求:

正确识别接触面类型

构造特征观察描述

〔一〕褶皱构造

1、褶皱要素

测量两翼的产状、褶皱枢纽产状、轴面产状、翼间角大小;

2、组成褶皱的岩层

岩性、新老关系等;

3、几何形态

注意观察描述转折端形态、各褶皱层的厚度变化、褶皱的对称性等。

4、附属构造

观察与褶皱有成因联系的附属小构造,如小褶皱、节理裂隙、层间滑动、劈理线理的分布、型式及与褶皱的关系等。

〔二〕断裂构造

1、构造岩的描述

按岩石描述内容描述。

构造角砾岩着重描述构造角砾成分、砾径大小、形态、排列形式,胶结物成分、胶结程度等;糜棱岩重点观察结构特征及矿物的变形特征等。

2、断层两盘的岩层(石)及其产状变化

3、断层面产状及断层带宽度确实定。

4、断层力学性质及两盘的相对运动方向

主要根据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牵引褶皱、擦痕、阶步、羽状节理、两侧小褶皱、断层角砾岩等确定。

5、断层组合、配置形式及其与其他构造的关系等。

6、断层的一些其他特征

如负地形标志、断层三角面;断裂中的矿化蚀变现象等。

〔三〕节理构造

1、节理产状测量。

2、节理的性质及节理面特征。

3、节理的充填情况〔注意含矿性〕。

4、节利与层理及大构造的关系。

5、节理的分期配套及组合型式〔有重点地观察〕。

〔四〕劈理构造

1、描述劈理的性质,区分劈理的类型。

2、测量劈理与层理的产状及其夹角。

3、观测描述劈理与劈理之间的先后顺序。

4、描述劈理与其他构造的关系。

5、描述劈理域与微劈石的特征。

地质观测描述2矿石、矿体及蚀变体

一、矿石及矿(化)体特征的观察描述

首先在地质点或工程中详细观察矿石、矿化特征,并进行矿石命名,在此根底上加大观察范围,追索观察矿〔化〕体的总体特征。

〔一〕矿石命名原那么

1、凡根据有用矿物目估含量换算的有用元素含量达边界品位者,一律定为矿石,作为根本名称。

如黄铜矿≥1%〔即Cu≥0.3%〕,那么定名为××岩黄铜矿石;对于金而言,如野外快速分析Au≥1×10-6,那么暂定为××岩金矿石,其他依此类推。

2、矿石中假设有两种以上有用矿物,目估含量又分别到达各自的边界品位,命名时以本工程主攻矿种的矿物作为根本名称,其他矿物按“少前多后〞的原那么冠于根本名称之前。

但参与命名的矿物最多不得超过三种。

如黄铜金矿石、黄铁方铅闪锌矿石等。

3、当有用矿物总含量小于50%时,按原岩加有用矿物组合的原那么来定名,如透辉石矽卡岩黄铜矿石、构造角砾岩金矿石等;当有用矿物总含量大于50%时,为块状矿石,原岩不参与矿石命名,如黄铁黄铜矿石、方铅闪锌矿石等。

4、为了防止矿石名称过于冗长,可将根本名称前的所有“矿〞字去掉,如黄铁黄铜矿石,但在文字描述中“矿〞字不能省掉。

〔二〕矿化命名原那么

1、凡含有用矿物,其中有用组分目估含量在某一界限以上又达不到边界品位时可称为矿化。

命名时以岩石名称作根本名称,其前冠以“××矿化〞。

如黄铜矿化变质粉砂岩、辉锑矿化凝灰岩等。

2、有两种以上矿化时,只选两种主要的,按“少前多后〞的原那么冠在岩石名称之前,其余在描述中表达。

3、参与矿化命名的有用元素目估含量范围:

Cu品位在0.1%≤Cu≤0.3%时,定为×铜矿化,如辉铜矿化石英砂岩;

Au品位在×10-6≤Cu≤1×10-6时,定为金矿化;

S品位在2%≤S≤6%时,那么主要含硫矿物黄铁矿或磁黄铁矿参与矿化命名;

其他矿种一般以边界品位的三分之一左右数值作为矿化命名的含量下限。

〔三〕矿石描述顺序及内容

1、矿石颜色:

矿石总体新鲜颜色,风化色加括号写于后。

2、结构构造:

主要的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后面。

3、矿物成分、含量及产状特征:

先描述金属矿物的种类及含量百分比、集合体产状特征;后描述脉石矿物种类及其含量变化。

4、矿物共生组合:

主要的〔含量多的〕在前,次要的在后,最后为脉石矿物,并用短线连接。

如:

次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

5、矿化总体特征:

首先概括表达该矿段的整体矿化程度,包括贫富、均匀程度及其与岩石、构造等的联系;其次由上到下表达各段中金属矿物的组成、含量、产状等的变化特征。

6、矿石的次生变化。

7、有条件时根据矿物之间的交代关系,确定主要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早生成的在前,后生成的在后,并用箭头依次连接。

如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褐铁矿、孔雀石。

矿化岩石一般先按〔一〕的内容描述原岩特征,再按上述3—7的要求描述矿化特征。

〔四〕矿石的描述实例

1、透辉石矽卡岩磁黄铁黄铜矿石:

古铜色〔褐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

金属矿物有黄铜矿〔2—5%〕,磁黄铁矿〔20—25%〕,黄铁矿〔3%〕;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40—50%〕,石榴石〔5——10%〕,方解石、绿泥石等。

矿物共生组合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

黄铜矿呈他形粒状,星点状分布于磁黄铁矿之间,少量呈细脉状;磁黄铁矿多呈团块状粒状集合体产出,上部以块状为主,下部以团块状为主。

金属矿物矿化不均匀,上部较富,下部较贫。

矿石中可见黄铁矿、黄铜矿细脉穿插磁黄铁矿,故推测其生成顺序:

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

局部见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绿泥石多沿裂隙面分布。

矿体与上盘岩石界线不清楚,呈渐变过渡关系。

2、中粒石英砂岩辉铜矿石:

灰白色〔紫褐色〕间夹钢灰、烟灰色,他形粒状结构,浸染状构造。

金属矿物有晶质辉铜矿〔5—35%〕、烟灰辉铜矿〔微量〕、褐铁矿〔2—25%〕,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粒度自上而下由粗变细,上部强烈破碎呈角砾状。

矿化较均匀,上部强烈,呈稠密浸染状,向下减弱,呈星散状;晶质辉铜矿集合体粒径一般—毫米,烟灰色辉铜矿仅见于细小裂隙中;褐铁矿沿裂隙及砂岩孔隙出现。

硅化普遍,局部强烈,呈石英化;次为叶蜡石化、绢云母化。

矿段上、下与页岩界线清楚,而矿化在上、下页岩层变弱。

〔五〕矿〔化〕体特征的观察

1、矿〔化〕体的宽度、产状的测量。

2、矿〔化〕体顶、底板围岩特征。

3、矿〔化〕体沿走向在矿化强度、矿体厚度、产状等的变化情况。

4、矿〔化〕体赋存构造部位、成矿后构造对矿体的影响等。

5、矿化与蚀变的组合关系。

二、围岩蚀变的观察描述

1、蚀变种类:

按主要蚀变矿物类型,如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

2、蚀变矿物分布特征:

如蚀变矿物呈星点状分布、带状分布、面状分布等等。

3、蚀变规模及强度:

面型蚀变描述其范围大小如蚀变范围500米×400米;带型蚀变说明蚀变带长度、宽度等。

4、蚀变分带及其与围岩的关系。

例如斑岩型矿床从斑岩体内部到远离围岩具有钾化—石英绢云母化—青磐岩化的分带等。

5、蚀变与矿化关系:

如蚀变强度与矿化强度具正相关关系,其中黄铜矿与绢云母化关系密切,辉钼矿化与钾化〔黑云母化〕关系密切等。

气成-热液蚀变类型一览表

蚀变类型

原岩性质及蚀变围岩

常见新生矿物组合

与矿化的关系

蛇纹石化

超基性岩及局部白云岩、基性岩

各种索纹石,其次滑石、碳酸盐矿物、水镁石、磁铁矿、斜绿泥石,阳起石等

石棉、滑石、镍矿〔?

〕、菱镁矿

皂石化

超基性岩及含橄榄石的基性岩

包林皂石为主

没有明显的成矿关系

伊丁石化

含铁橄榄石的基性、中性喷出岩

伊丁石为主

同上

滑石碳酸盐化

超基性岩、蛇纹岩

滑石、菱镁矿、白云母、石英,其次铁菱镁矿、铬云母、黄铁矿、叶腊石

滑石、菱镁矿、金、钴

滑石化〔块滑石化〕

同上

几乎全是滑石

滑石

次闪石化

中基性岩、局部超基性岩

纤闪石、透闪石、阳起石、其次钠长石、绿帘石类、方解石、绿泥石

磷灰石、磁铁矿

钠黝帘石化

中基性岩、局部中酸性岩

钠长石、绿帘石类,其次葡萄石绢云母、次闪石、绿泥石、方解石

铜矿、铁矿

绿帘石化黝帘石化

基性、中性及弱酸性岩浆,片麻岩,其次酸性岩、泥质岩、矽卡岩、钙硅酸盐

绿帘石或黝帘石,其次碳酸盐矿物、绿泥石

铁矿、铜矿、铅锌矿、黄铁矿

葡萄石化

同上,还见于偏碱性的火山岩

葡萄石,其次方解石、沸石、绢云母

铜矿

方柱石化

中基性岩、石灰岩、钙硅酸盐岩

方柱石,其次是次闪石、磷灰石、磁铁矿、方解石、石英、硅灰石

磷灰石、铁矿、铜矿

青盘岩化〔变安山岩化〕

中基性火山岩〔有时可能是中酸性火山岩〕

钠长石、冰长石、绿帘石、透闪石、阳起石、碳酸岩、绢云母、黄铁矿,其次葡萄石、沸石、绿泥石

金矿、铜矿、铜铁矿、锌矿、黄铁矿、金银矿

细碧岩化

基性喷出岩

钠长石,其次绿泥石、方解石、次闪石、绿帘石

黄铜矿、黄铁矿、铅锌矿

绿泥石化

中基性岩最为发育,酸性岩少见,个别见超基性岩中

绿泥石、石英、绢云母,其次方解石、电气石、钠长石、阳起石,有时还含有黑云母

铅锌、锡、金、银、含铜黄铁矿、铜矿

黑云母化

各种基性、中性、弱酸性岩浆岩,相同化学性质的变质岩及含铁镁质较高的砂页岩

黑云母,其次绿帘石、黄铁矿、白云母、绢云母、碳酸岩、绿泥石、石英、黄玉、电气石、次闪石

钨、锡、钼、铜、含金石英脉

云英岩化

酸性成分的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及局部喷出岩

石英、白云母,其次是绢云母、铁云母、黄玉、电气石、萤石、绿柱石

钨、锡、钼、铋、铍等

电气石化

中酸性岩,特别是伟晶岩、云英岩,相同化学性质的沉积岩、变质岩

电气石,其次黄玉、萤石、白云石、石英

钨、锡、钼、黄铁矿、钴、金

黄玉化

酸性侵入岩,特别是云英岩、伟晶岩、局部酸性火山岩,以及同化学性质的沉积岩、变质岩中

黄玉,其次白云母、石英、电气石,有时与黑云母伴生

钨、锡、钼、砷

萤石化

酸性岩、碱性岩、火山岩、碳酸盐岩

萤石,其次是石英、白云母、黄玉、钾长石

钨、锡、钼、铋、砷、铁、稀土等〔与气成高温萤石化有关〕

钠长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