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篆刻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198553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5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学期篆刻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学期篆刻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学期篆刻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学期篆刻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学期篆刻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学期篆刻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新学期篆刻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学期篆刻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学期篆刻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四、章法举例

五、摹刻作品

六、小篆摹写练习

前言

中国的篆刻,为史而生,又在承载人的见识中形成自己一门独特的艺术,可称之为最早的文字使者,最深的文字底蕴。

亦渐渐形成一种金石精神,且其精神又大都被借喻为一种民族精神的美学范式,于此,篆刻之学,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质与中华民族之精神的一种内涵的日渐增深与外延的不断丰富与拓展。

方寸虽小,可现大美。

方寸之美,丰厚深邃,在观赏之中,在研习之中,在探讨之中,在实践之中。

或曰,方寸之美,在石上,在刀下,在心中。

第一课时

篆刻初步

篆刻是一门极具中华民族个性或特色的雕刻艺术。

最初是指把各种古文字镌刻在金石上,其中以篆文为主,故名篆刻。

(关于篆的意思还有别解,这里不详说)

古朴典雅的篆文(其实,近代以来,其他各种书体都已入印)或肖形造型,鲜艳的大红色(一般情况用大红,即中国红,当然也可用其他颜色),极具纪念性和喜庆性,故深受国人喜爱,特别是深受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喜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篆刻艺术逐渐迈出了国门,也受到许多国际友人的亲睐。

今天,随着2008奥运会会标“京字中国印”在全世界的迅速传播,中国的篆刻艺术,更是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外交部在送给外国元首的礼品中往往都有中国印。

篆刻与一般刻章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艺术性与实用性。

篆刻的艺术性是它的生命力。

其艺术性融进了作者的学养、功力、天资、情感、个性特点和匠心独具,而其实用性则是次要的,主要用于书画及鉴赏。

相反,一般刻章则其实用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清晰明了、易识实用是它的生命力。

篆刻艺术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图腾雕刻和甲骨刻字。

早期的印章叫“玺”,即“王者之印”,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国家或部族交往的凭信,一般人是不能拥有的。

春秋战国时期,古玺铸刻已使篆刻艺术趋于成熟,官印使用也已十分普遍。

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篆刻艺术的第一个繁荣阶段,其留存下来的战国古玺、秦汉印和封泥等众多篆刻作品,风格多样,古朴典雅,是我们进行篆刻学习的主要是取法对象。

宋之后,篆刻发展为文人清玩的一种独立艺术形式。

明清至民国是我国篆刻艺术发展的又一个繁荣阶段,出现了类似于吴昌硕、邓石如等为数不少的大师级人物。

今天这些大师们的作品也是我们学习取法的对象。

篆刻艺术也可说是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就一般而言,是不可能没有篆刻印章的。

但篆刻艺术也可说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篆刻虽然是要以书法为基础的,换言之,即没有好的书法水平就不可能有好的篆刻水平。

)今天篆刻艺术的发展,又显得不很尽然。

因为篆刻学习除需要更加扎实的古文字学基础外,一定还应有较长时间的抄刀实践功力。

再者,篆刻艺术实践过程中,所谓的书法是可以反复修改的。

当然修改后的书法有时会显得有些不自然或境界不高。

我也曾见识过以篆刻知名而书法却不怎么样的篆刻家。

近代书画大师级人物吴昌硕就是浙江人,诗书画印,无所不精,人称四绝。

我们今天学习其篆刻艺术,不仅是继承和发扬光大这门了不起的民族艺术,也是对先贤的一种最好的纪念。

第二、三、四课时

刻印步骤

对于一般人而言,篆刻似有些神秘,但其实是非常容易入门的,关键是要有人领入。

入门之后,则完全可以靠自学。

后期提高之难则在于书法和识篆。

书法需要长时间地浸淫其中,而识篆,也不是我们一般人所想象之简单:

因为许多字古体与今体差别甚大,无法推导;

再者,一字多形之现象十分普遍,亦无法简而化之。

但在有了些基本的书法与古文字功夫后,再加上几本相关的工具书,我们就可以进行实际的篆刻技术操作了。

具体有大致如下部骤:

将石用砂纸磨平。

(图一磨石)

第一种是先用铅笔或其他工具把印材印面之大小形状钩画在宣纸上,再在钩画好的印面轮廓中进行印稿设置。

把写好的印稿反覆在印材上,醮上清水,反复按压。

这种方法是传统的上印方法,其优点是简单易学,其缺点是有时效果不是很好,即难以十分清晰。

但如果用浓黑磨墨上印,效果较好,但又太费工夫。

第二种是直接将设计的稿子用铅笔或毛笔反写在印章上。

也可对镜反临上印。

就是把写好的印稿面对镜子,再看着镜子里的反稿临写到印材上。

第三种用墨将印面涂黑,以刀当笔将印文写上。

总之无论用哪种方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反复实践才行。

(图二写印稿)(图三墨涂印面)(图四刀代笔写印稿)

(图五执刀)(图六握刀)(图七抵刀)

印稿设计好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镌刻了。

起始阶段只能照壶画弧、精雕细刻,等抄刀久了,自然而然就快了。

抄刀之法自古以来无定法,有切、冲、拉等等。

工具也因人而异,初学所用刀具一般以合金平口钢刀为好。

当然也有用斜口刀的,那就要看各人喜好和习惯了。

(1)切刀法:

刀之一角着石,用力下切,提刀,衔接刀痕再下切,反复用之。

在线条表现上有单刀和双刀之分。

单刀:

刀杆直立,在笔画之中下刀,刻细白文用之。

双面崩恨。

(图八用刀)

双刀:

刀杆稍向外倾斜,在笔画两边缘下刀,刻粗白文、朱文用之。

双刀刻白文,先就笔画右边由外向里切去,然后旋转印石,再就笔画另一边由外向里切去,将笔画切净。

双面光洁。

(图九用刀)

双刀刻白文,先就笔画中切去,然后沿笔画右边复刀,旋转印石,将笔画切净。

一面光洁,一面崩恨。

(图十用刀)

双刀刻朱文:

先就笔画左边切去,然后旋转印石,再就笔画另一边切去,将笔画之外切净。

(图十一用刀)

★无论横笔侧笔一例视同竖笔,旋转印石以就刀势。

★初学者多用此刀法为宜。

(图十二切刀练习)

(3)冲刀法  

  冲刀法的执刀方法可以用五指、三指握拳式三种方法,其特点是刀刃在印石上以冲走运行的方式镌刻线条。

在运刀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起刀、行刀和收刀的表现方法和要求。

①起刀:

用刀角自右向左入石,刀柄与印面呈三十五度角状。

角度太小,刀身会碰擦印面,手指易接触印框;

角度太大,刀刃与印面垂直,也难以着石,运行不易。

②行刀:

刻刀运行时,要控制好角入石的深度,运刀要保持运力平稳,不要太浅,太浅者刀迹浮滑,纤弱无力;

太深会使刀角陷入石中,难以再运行。

若不注意隐入石中,应提起重新调整角度,再行运刀。

冲刀的速度也不宜过快、过猛,否则会导致线条破碎,而且难以收刀。

运行时要用无名指抵住石章的右侧,以控制刻刀的适度冲力,防止刻刀滑出。

③收刀:

要适可而止。

做到胸有成竹,及时收刀,不要使刀尖超了界限,锋芒毕露。

同时,还要防止因用力过猛而使刻刀冲出限度,破坏其它线条,甚至刻伤左手。

用力要稳健,保持及时能放能收,行则有力,停则立止。

④冲刀与切刀,因用力不同,产生的艺术风格不同。

冲刀的线条稳健挺拔、流畅自然,刀法力度强烈,给人以运刀如笔的感觉。

⑤切刀的线条一刀一痕、顿挫起伏,老辣痛快,较前者更为灵活,易于表现线条的变化。

篆刻执刀要避免采用象执钢笔的三指斜式执刀,其线条力度差,容易“走刀”。

(4)运刀:

单刀刻白文印时,每一笔画基本上用一刀刻成。

运刀须果断力猛,刀过之处,不滞不涩,内缘平齐,外缘粗糙,不加修琢,自然成趣。

用刀要注意以下三点:

准:

用刀时必须仔细看准笔画的边缘,不能马虎。

狠:

用刀要像大力士举重一样,有气魄,一气呵成,以达到痛快淋漓的效果。

匀:

和写字一样,要有起笔、收笔,行刀时要匀,一刀到底,收刀时,宜稳且慢,一则合乎收刀要求,二则避免失刀伤手。

第五课时

篆刻的章法

因材附形、因字附形、法无定法。

因材是根据印材的形状大少进行设计;

因字是根据字之自然走势、笔画多少而进行设计;

但原则上是镌刻完工后,是自上而下自右而左进行欣赏和阅读。

其他形式也不少,但不是常态。

1、平正、匀落

这是最基本的要领,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匀称妥贴。

2、疏密统一

古人以“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方法处理,从而使疏密对比更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巧拙、粗细

印章的风格应提倡多样,“巧”“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但追求“巧”不能失之纤媚:

追求“拙”不能失之狂怪。

应多留意并分析摹仿古印及名家印中线条粗细的自然处理。

4、增减、重复

为求全印妥贴,对部分文字有时要作增减处理,但要注意,一印中切不可逐字增减,增减的笔划也不能太多;

增减要不碍字义,不失篆体。

印中有重复字接连出现,一般以二小点代替。

5、挪让、呼应

挪让即在字有空处无法填实,或一字笔划无法使之平正方直时,伸缩文字所占地位,移动文字笔划的位置,使全印气势宽展的办法。

呼应一般有“对角呼应”、“并头呼应”、“盘曲呼应”、“留红呼应”等。

6、盘曲、变化

字体有的带方势,有的带圆势,有屈曲、有平直,为求章法上的协调,对个别字可作屈伸方圆处理,但一切应视印文而定。

7、留红、空白

印章的留空处,在白文叫留红,朱文称空白。

尤其白文,大块留红,可以给读者强烈的印象。

好比造屋,设计前,先得定好门窗位置一样,在设计印稿时也得规划好何处留空,这种范例,在古印及名家中是不少见的。

8、离合、变形

离是将字形太局促者分开、使者宽展;

合是将字形太散漫者连一体,不致造成几个字的感觉。

但要离合有伦错落有致,离不致散,合不致局促才好。

有些字笔划繁简不一,线条排列方圆杂陈,就须变动其字体的一部分地位,使之化长为方,或化方为长,以取得统一调和,给人一种新鲜感。

9、 

文、合文

印章文字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地排列,但有时为了布局上的需要,将繁简悬殊的文字安排得斜角对称,将文字的次序作逆时针方向处理,就是“ 

文”。

有时为将单数字排列成双数字那样均衡,或将一简一繁的文字或两个较简单的文字处理从只占一个字的地位,这便是“合文”。

10、加边,界划。

在创作中,为求全套印谱之形式多变,可以依照古印的形式,在印章中加以各类界划,边框。

11、十宜十忌

十宜:

1.笔划、字多的印宜排得安详:

2.笔划、字数少的印宜排列得沉着;

3.方笔方形字宜丰满;

4.圆笔或圆形笔宜挺劲;

5.单笔无所依者挺而略带濡涩;

6.有相同笔划的字宜紧凑而排列得有参差;

7.多转折的字宜灵活;

8.字的横划或直划宜刻得浑厚;

9.朱文一般宜刻得秀劲;

10.白文一般宜刻得质朴。

十忌:

1.笔划方正忌板;

2.笔划圆转忌滑;

3.字数少忌散漫;

4.字数多忌杂乱;

5.巧忌纤媚;

6.拙忌狂怪;

7.笔划瘦忌单薄;

8.笔划肥忌臃肿;

9.笔划转折忌露角;

10.字之起笔,终笔忌尖而锐。

第六课时

章法举例(印文四个字的安排):

印文四个字的一般由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将印面分成四等份,每字各占1/4的位置。

如:

第二种,在三个字的姓名印后加上一个“印”字,组成四个字,也是均匀排列,有几种排法。

第三种,根据断句和印面美感的需要排成,如:

摹刻作品

正字看稿反字上印

(图十三摹印练习)

第七课时

小篆摹写练习

(秦李斯小篆摹写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