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练习题10附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8517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练习题10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代汉语练习题10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代汉语练习题10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代汉语练习题10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代汉语练习题10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练习题10附答案Word格式.docx

《古代汉语练习题10附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练习题10附答案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练习题10附答案Word格式.docx

18、由此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1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20、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

21、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22、谚曰: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23、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24、昔楚灵王好细要。

25、地不知寒人要暖。

26、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7、其御之妻自门閒而窥其夫。

28、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9、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1、緣溪行,忘路之远近。

32、心忧炭贱愿天寒。

33、楚人为食,吴人及之,食而从之。

34、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二、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然后将其词义引申的层次用图表示出来。

任:

①是任是负。

(《诗经·

大雅·

生民》)

②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也。

(《商君书·

弱民》)

③以为能胜其任也。

(《孟子·

梁惠王下》)

④秦任商君国以富强。

(《盐铁论·

非鞅》)

⑤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白居易《题山石榴花》)

⑥众怒难任。

(《左传·

僖公十五年》)

⑦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须立秋。

(《后汉书·

章帝纪》)

⑧王甚任之。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三、简答:

1、什么是词本义和引申义。

2、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四、阅读本章文选,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文选中的判断句及被动句。

2、指出文选中活用的词并指出用法。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所对应的今字、异体字或通假字,并指出其关系。

①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②姜氏欲之,焉辟害?

③段不弟,故不言弟。

④公赐之食。

食舍肉。

⑤韩厥俛定其右。

⑥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⑦入垒,皆下,搏人以投,收禽挟囚。

⑧祁惧其讨也,愬诸宣子。

⑨《诗》曰: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知也。

⑩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

4、解释下列句字中加点的词,并翻译全句。

①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②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③郄子曰: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赦之,以劝事君者。

”乃免之。

④使御广车而行,己皆乘乘车。

将及楚师,而后从之乘,皆踞转而鼓琴。

⑤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

《诗》曰: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夫子觉者也。

第三章练习题

一、填空:

1、就文字体系而言,汉字属于    文字。

2、汉字六书中,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这叫做    。

3、《说文解字》是一部    的著作,为东汉    所编撰,共收字    个,并将它们分为    个部首。

4、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解释中,对象形的解释是    、    ,对形声的解释是    、    。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是指    ,他对会意的解释是    ,    。

5、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多种形体,依次是    、    、    、    、

6、汉字发展过程中,有古文字和今文字之分,二者的分水岭是    。

二、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莫问既采马础鹿本指步鼎鱼视帛下至末载牧寸防舂网甘朝手即鸟通见耳悲涉旌户旦牟鬲禾效目象粪秉明瓜刀捧歌江陟门弃丹龟虎果贝日山燕牛艸州止月犬泉水大小厷七朱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廿卅又曰北益戍降逐比从射隻休取戒企锦阿郊忝渭河城花裁请耄腾栽够基罔景歸

三、指出下列形声字的义符和声符。

(见答案)

四、请写出下列古文的今文字形并说明形体结构。

五、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所对应的今字、异体字或本字,并说明两者是古今字、异体字还是通假字的关系。

1、姜氏欲之,焉辟害?

2、淚落连珠子。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4、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

5、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6、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8、为轻煖不足于体与?

9、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10、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1、阳货欲见孔子。

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12、孟尝君不说,曰:

“诺,先生休矣!

13、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14、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15、甚矣,汝之不惠!

16、韩厥俛定其右。

17、宰夫胹熊蹯不孰。

18、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19、段不弟,故不言弟。

20、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2、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23、雍水暴益,荆人不知。

24、辟如行远必自迩。

六、阅读本章文选《冯谖客孟尝君》,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本文中活用的词,并说明其用法。

2、找出本文中的判断句,并说明其表达功能。

3、指出加点词的意义,并翻译句子。

⑴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⑵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⑶谢曰: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⑷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

“责毕收乎?

来何疾也?

”⑸冯谖曰: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请为君复凿二窟!

”⑹庙成,还报孟尝君曰: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第四章练习题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6、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7、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8、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0、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1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12、齐威王欲将孙膑。

13、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1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7、此天以寡人慁(hù

n,扰乱、打扰)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

1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9、同志者,当不远千里而至。

20、豕人立而啼。

2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3、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24、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25、左右欲刃相如。

26、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2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8、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2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0、公子怒,欲鞭之。

31、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32、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

3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34、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也。

35、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3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37、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38、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3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40、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条件。

2、举例说明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3、举例说明名词作状语所表达的几种意义。

三、阅读本章文选,回答以下问题。

1、翻译《君子食无求饱》一文;

2、翻译《士不可以不弘毅》一文;

3、翻译《博学》一文中下面一段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第五章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什么句式,前置宾语的请指出宾语并说明用法,谓语前置的请指出谓语,判断句、被动句请指明句式属于哪一种情况。

1、败矣,子所使求马者!

2、敢问何谓也?

3、是炎帝之少女4、蔓草犹不可除。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7、孔子曰:

“何陋之有?

”8、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9、天下者,高祖天下。

10、子也,言伐莒者?

11、弥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12、南冥者,天池也。

13、曰:

“奚冠?

”曰:

“冠素。

”1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5、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16、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17、巫妪弟子是女子,不能白事。

1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9、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20、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1、彼且奚适也?

22、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23、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24、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5、许子奚为不自织?

26、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8、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29、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30、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二、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三、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四、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五、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表达功能。

六、阅读本章文选,回答以下问题。

1、翻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文。

2、给《小国寡民(王弼注)》加上标点。

3、给《鲁少儒(王先谦集解)》加上标点。

第六章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术语:

1、传  2、笺  3、疏  4、衍文  5、脱文  6、曰、为、谓之  7、谓

8、貌、之貌  9、犹  10、之言、之为言  11、读为、读曰  12、读若、读如

二、选择题:

下面各小题之下,都列举了可供选择的几种答案,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1、《孟子·

滕文公上》:

“树艺五谷。

”赵歧注:

“五谷  稻黍稷麦菽也。

”赵注用的注释术语应该是:

A、曰、   B、谓   C、谓之   D、为

2、《礼记·

王制》:

“古者公田藉而不税。

”郑玄注:

“藉  借也”。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之言   B、谓之   C、犹   D、读若

3、《诗经·

卫风·

氓》: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  畔。

”郑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读为   C、曰   D、之言

4、《楚辞·

涉江》:

“冠切云之崔嵬。

”王逸章句:

“崔嵬,高  。

”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之   B、貌   C、之貌   D、为

5、《论语·

学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同门  朋,同志  友。

A、谓   B、之为言   C、谓之   D、曰

6、《诗经·

魏风·

葛屦》:

“掺掺素手。

”郑玄笺:

“掺掺  纤纤。

”郑笺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言   C、读曰   D、犹

7、《楚词·

离骚》:

“恐美人之迟暮。

“美人  怀王。

A、曰   B、谓   C、谓之   D、为

8、《论语·

先进》: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朱熹注:

“谷不熟  饥,菜不熟  馑。

”朱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读如   C、犹   D、曰

9、《说文解字》:

“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总声,  葱。

”许慎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读曰   B、读如   C、犹   D、之言

10、《诗经·

伐檀》:

“置之河之侧兮。

”毛传:

“侧  崖也。

”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   B、之为言   C、读曰   D、犹

三、给下段《诗经·

相鼠》的注疏加标点符号并用不同的符号标明毛传、郑笺、孔疏及《经典释文》的注音。

(毛传  、郑笺  、孔疏  、注音{ })(见答案)

四、阅读本章文选,翻译下列句子。

1、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2、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之,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足食也;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4、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饟;

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5、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

时异则事异。

第七章练习题

1、平水韵  2、粘    3、对    4、孤平   5、三平调

6、拗    7、救    8、借对   9、流水对  10、联

二、写出下列题目要求的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1、如果一首近体诗的尾联出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那么整首诗的平仄格式是:

2、如果一首近体诗的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仄仄仄平平”,那么整首诗的平仄格式是:

三、分析下列几首诗的平仄格式,有拗救的请指明。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戚戚满别情。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2、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渡荆门送别)

3、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张籍·

没蕃故人)

4、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kān)。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

月夜)

四、简述一首近体诗在字数、押韵、平仄及对仗等方面的要求。

 

古代汉语练习题(10)答疑

第一章练习题答疑

题解说明:

这类题目的一般解答方式如下:

首先从具体的句子(即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归纳出所问的词的意义,分析该意义属于古义还是今义,然后分析出相应的今义或者古义,在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两者的差异。

这类题目有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句子中的意义往往是该词的古义,而该词的今义往往是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很少有不同)。

因而做该题型的技巧是:

从句中归纳出该词的意义,这个意义基本可以肯定就是古义,然后对比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总结出二者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什幺方面。

本题参考答案如下:

1、皮:

古义专指动物的毛皮、今义泛指事物的表面部分,词义范围扩大;

2、子:

古义指子女,今义指儿子,词义范围缩小;

3、羹:

古义指带汁的肉、今义指汤类食品,词义范围转移;

4、怨:

古义指痛恨、今义指埋怨,词义程度由重变轻;

5、谤:

古义指背后议论人、今义指毁谤或造谣中伤,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成贬义;

6、爪牙:

古义指得力的助手或勇猛的干将、今义指坏人的帮凶,词义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

7、恨:

古义指遗憾、今义指痛恨,词义程度由轻变重;

8、河:

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词义范围扩大;

9、谷:

古义泛指各种粮食作物、今义专指谷子一种作物,词义范围缩小;

10、涕:

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词义范围转移;

11、菜:

古义专指蔬菜、今义指包含蔬菜以及肉蛋等副食,词义范围扩大;

12、睡:

古义指打盹、今义指睡觉,词义范围扩大;

13、粮:

古专指出行所带的干粮、今义指各种粮食,词义范围扩大;

14、汤:

古义指热水、今义指汤类的食品,词义范围转移;

15、江:

古义专指长江、今义泛指河流,词义范围扩大;

16、臭:

古义泛指各种气味、今义专指臭味,词义范围缩小;

17、诛:

古义指责备、今义指杀掉、杀死,词义程度由轻变重;

18、宫:

古义指所有人的房屋、今义指帝王居住的宫殿,词义范围缩小;

19、坟:

古义指大土堆、今义指坟墓,词义范围缩小;

20、官:

古义指官府、今义指官员,词义范围转移;

寺:

古义指官署、今义指寺院,词义范围转移;

21、朕:

古义指所有人均可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今义指皇帝一人使用的称呼,词义范围缩小;

22、暂:

古义为突然或一下子、今义为短暂或暂时,词义范围转移;

23、祥:

古义为征兆、今义指吉祥,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褒义;

24、侵:

古义为不宣而战、今义指侵略,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贬义;

25、锻炼:

古义为玩弄法律诬陷人、今义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人或事朝好的方面发展,今义感情色彩由贬义变褒义;

26、购:

古义指重金悬赏、今义指一般的购买,词义程度由重变轻;

27、禽:

古义是鸟兽的总称、今义专指鸟类,词义范围缩小;

28、虫:

古义是所有动物的总称、今义专指昆虫,词义范围缩小;

29、瓦:

古义是陶器的总称、今义专指一种建筑材料“瓦”,词义范围缩小;

30、复辟:

古义为恢复君位、今义指反动势力卷土重来,词义感情色彩由贬义变褒义;

31、丈夫:

古义是所有男子的总称、今义专指妇女的配偶,词义范围缩小;

32、丈人:

古义是所有老年男子的总称、今义专指妻子的父亲,词义范围缩小;

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义范围不同,也就是词义的外延不同。

主要有三个方面:

1、词义范围扩大(简称词义扩大)

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

)例:

响:

古专指回声。

《水经注•江水》: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今泛指声音。

洛宾王《在狱鸣蝉》: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宜沉。

2、词义范围缩小(简称词义缩小)

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采取了全面收敛的方式,使今义成为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缩小。

(今义小于古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成为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

金:

古义指金属的总称。

《说文•金部》:

“五色金也。

”《周易•系辞上》: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后专指黄金。

《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3、词义范围转移(词义转移)

词义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今义古义之间不存在类属关系,只是具有一定的联系。

词义范围由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由甲范围变为了乙范围。

例:

荤:

古义指葱蒜等有辛辣刺激气味的蔬菜。

《说文•艹部》:

“荤,辛菜也。

”《管子•立政》:

“瓜瓠荤菜,百果具备。

”后指鱼肉等肉类食品,《旧唐书•王维传》:

“居常蔬食,不茹荤血。

”范成大《离堆行》:

“款门得得酬清樽,椒浆桂酒删膻荤。

”舒梦兰《游山日记》:

“公已绝荤久矣,亦尚思肉味否?

(二)词义感情色彩不同词的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类。

词义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词的感情色彩没有变化。

但有少数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情形如下:

1、由褒义变为贬义。

复辟:

古义指恢复君位。

《明史•王骥传》:

“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

”感情色彩为褒义。

今义指反动势力卷土重来。

用作贬义。

2、由贬义变为褒义。

锻炼:

古义有玩弄法律诬陷人的意思。

《汉书•路温舒传》:

“则锻炼而周纳之。

”《后汉书•韦彪传》:

“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注:

“锻炼犹成熟也。

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铸陶,锻炼使之成熟也。

”用为贬义。

今义则用为褒义。

3、由中性变为褒义。

祥:

古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

《左传•僖公十六年》:

“是何祥也?

”表示预兆时为中性词。

后指吉祥,《韩非子•内储说上》:

“主欲治而不听之,不祥。

”为褒义。

4、由中性变为贬义。

②侵:

古义指不宣而战,无正义非正义之分。

《左传•僖公四年》: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钟鼓曰侵,轻曰袭。

”后指非正义的侵略、侵犯。

《韩非子•内储说上》: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三)词义程度轻重不同

有些词意义所表示的程度古今也存在差异。

具体表现如下:

1、词义由轻变重,即古义轻今义重。

诛:

古义为责备。

从诛的字形可以分析出来。

《说文•言部》:

“诛,责也。

”今成语有“口诛笔伐”。

《论语•公冶长》: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后来词义变重,成为“杀”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成语有“天诛地灭”。

2、词义由重变轻,即古义重今义轻。

购:

古义指重金购求、悬赏。

《说文•贝部》:

“购,以财有所求也。

”《史记•项羽本纪》:

“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

”今义指一般的购买。

《清史稿•兵志》:

“请令两广督臣续购大小洋炮。

1、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九方皋相马)用法:

名词作状语;

2、请见之。

动词使动用法;

3、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数词用为动词;

4、景公饮诸大夫酒。

(景公射出质)用法:

5、君嗜之,则臣食之。

2、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判断句及被动句。

(一)判断句:

1、臣之子皆下才也。

(九方皋相马)

2、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