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锤击桩Word下载.docx
《施工方案锤击桩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锤击桩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标高控制网拟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等级
每千米
高差误差
路线
长度
水准仪
型号
水准
标尺
观测次数
附合闭合差(mm)
三等
6mm
50km
AL25A
双面
往返各一次
12L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测量仪器选用DS3型水准仪,往返观测。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仪型号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较差
前后视距累积差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三级
DS3
75m
2m
5m
0.3m
2.0mm
3.0
1.4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5)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6)轴线放完后要求进行闭合检查。
7)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8)每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自检—互检—交叉检。
第二章桩基工程施工方案
2.1编制依据
(1)《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08-11-1999)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6)《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04G361)
(7)《钢筋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2.1.1国家及上海市颁布的安全操作规程、文明施工的规定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5)《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98
2.2工程概述和主要内容
工程名称:
浦东三林镇01街坊桩基工程
建设单位:
上海中万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2.1施工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
本工程位于浦东三林镇。
场区西临中汾泾、南临松泉路,东临东明路,北面为振兴路。
设备及商品桩进出运输便利。
2.周边环境及场地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浦东三林镇,地貌类型属滨海平原。
拟建场地原为旧民宅区,地势有一定起伏。
3.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揭露深度45.30M范围内的地基土均属于第四系沉积物,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
土质基本以划分为5个主要层次:
1、第①层素填土,上部夹有砖块碎石,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
2、第②层褐黄~灰黄色粘土,该土层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变软的特点,土质较佳。
3、第③、④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粘土,呈流塑状态,土质差。
4、第⑤1层灰色粉质粘土,夹少量粉砂,层顶埋深约17.0M,整个场区内均有分布。
5、第⑤2层灰色粘质粉土,土质不均匀,层顶埋深约17.6M~20.5M,局部缺失。
6、第⑤3层灰色粉质粘土,夹薄层粉砂,层顶埋深约27.0M,厚度大于19.0M,未钻穿。
2.2.2设计和施工要求
1.根据提供的图纸反映本工程±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250米。
持力层为⑤层粉质粘土层。
2.本工程采用混凝土预制方桩,桩型选用国标《04G361》。
3.桩位施工前,应按设计院提供的坐标点进行放线,并经监理和设计单位校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4.压桩全过程现场应有完整记录,内容包括准确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的关系,桩顶标高和桩顶平面偏位。
2.3工程量
房号
桩规格
桩长(M)
数量(套)
工程量(M3)
1#、2#
工程桩
JZHb—230—13,14B
27
340
826.2
试桩
JZHb—230—14,14B
28
6
15.12
5#、6#
346
840.78
7#、8#
JZHb—230—13.1,13B
26.1
408
958.392
JZHb—230—11.7,13B
24.7
18
40.014
JZHb—230—10.35,13B
23.5
102
215.73
9#
JZHb—230—13,14B
270
656.1
3
7.56
10#
317
770.31
4
10.08
合计
4370.526
2.4施工部署
1.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
(1)地质报告反映场地第①层为填土,成分复杂,场地内遍布夹大块混凝土碎块等建筑物垃圾,局部厚度较大,底部分布软弱淤泥质土。
(2)认真处理高空、地上和地下障碍物。
对建筑物基线以外4~6m以内的整个区域及打桩机行驶路线范围内的场地进行平整、夯实。
在桩架移动路线上,保持地面平整。
(3)打桩区域及道路近旁应排水畅通。
2.临时道路
临时道路考虑到桩运输的需要,道路使之畅行无阻。
道路宽度拟定为6.0米左右,路基暂定50厘米厚的建筑垃圾进行铺垫,道路的转弯半径应满足载重车的运行,并结合地形在道路两侧设排水沟。
2.5施工安排
根据图纸文件暂列工程量,初步计划:
锤击方桩投入1台打桩机(或1台静力压桩机备用),在60个日历日内完成桩基任务。
(详见进度表)
2.6锤击桩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2.6.1打桩前的施工准备
(1)在打桩现场或附近需设置水准点,数量为两个以上,用以抄平场地和检查桩的入土深度。
根据建筑物的轴线控制桩定出桩基每个桩位,作出标志,并在打桩前,应对桩的轴线和桩位进行复验。
(2)打桩机进场后,应按施工顺序铺设轨垫,安装桩机和设备,接通电源、水源,并进行试机。
然后移机至起点桩就位,桩架应垂直平稳。
2.6.2打桩顺序
根据原则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要求,确定其打桩流程和打桩顺序。
对打桩流程进行编号。
施工时应按编号顺序,由小至大施打。
桩机按螺旋型方式从基地内圈往外打设,以减少挤土效应。
施工中,如需要改变打桩流程和顺序必须经过工程认可后方能变更。
2.6.3沉桩施工要点:
(1)由卷扬机单点起吊,单点吊吊点位置,用钢丝绳绑在桩上部约0.295L(L为桩长)处。
桩帽与桩接触的表面应平整,与桩身应在同一直线上。
(2)当桩吊起就位后,要缓缓放下,插入土中,进行桩位和垂直度校正后,并在桩身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做好记录,才能开始施打,开始时应起锤轻压或轻击数锤,待锤以及桩身等垂直度一致后,即可转入正常施打。
(3)为了避免打桩过程中桩顶部的损坏,可在桩顶放上弹性垫层,如草纸﹑麻袋或草绳等,放下桩帽套入桩顶时,将桩帽放上垫木。
桩锤底面﹑桩帽上下面和桩顶应保持水平。
桩锤﹑桩帽和桩身中心线应在同一线上。
(4)打桩应“重锤低击”﹑“低提重打”。
桩开始打入时,桩锤落距宜小。
一般为1.5~0.8米,打入一定深度后方可增加落距,最大不超过1.8米。
2.6.4桩停止锤击的控制原则:
①桩端位于一般土层时,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可作参考;
②桩端过到坚硬、硬塑的粘性土、粉土、中密以上砂土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作参考;
③贯入度已达到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按每阵10击的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加以确认,必要时贯入度应通过试验或与有关单位确定。
2.6.5方桩焊接
桩的连接采用角钢帮焊连接。
端头钢板与桩的轴线垂直,钢板平整,以使相连接的二桩节轴线重合,连接后桩身保持竖直。
接头施工时,当下节柱沉至桩顶离地面0.8~1.5m处便吊上节桩。
若二端头钢板之间有缝隙,用薄钢片垫实焊牢,然后由两人进行对称对角分段焊接沿接桩处共焊接三遍。
。
在焊接前要清除预埋件表面的污泥杂物,焊缝应连续饱满。
2.6.6雨季施工措施
1、雨季时要注意做好施工现场排水系统,及时将现场的水排除流走。
2、中雨、大雨严禁施工,小雨天必须采用以下措施方可进行施工。
3、电焊接桩处必须采取搭蓬等有效防雨措施。
4、接头处必须将雨水擦干或烘干。
5、使用的电焊条不能被雨水淋湿。
2.7静力压桩施工主要的技术措施
2.7.1全液压静力压桩施工工艺及沉桩机理
我公司采用的全液压静力压桩是通过静压力将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工艺,其全部动作均由液压驱动具有“自行移动”的全部功能,能独立完成“吊桩一喂桩一压桩”的全过程。
移位时,行走机构采用提携式步履,把船体当作铺设的轨道,通过纵、横向油缸的伸缩,实现压桩机的纵横向行走。
压桩时,利用压桩机本身的重量作反力,由桩机配备的吊机将管桩吊入压桩机的抱箍内,对准桩位,压桩油缸伸程把桩压入地层中,压桩完毕后,压桩油缸回程,重复上述动作,可实现连续压桩操作,直至用送桩器把桩送入预定标高。
因此,静力压桩具有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综合造价低、施工速度快、施工场地文明干净等优点。
全液压静力压桩机由于其本身的先进技术装备为优质施工创造了条件,压桩时桩位偏差都较易控制,并且每根桩的承载力均能从压桩机上的压力表反映出来,因而可对所压的桩进行评估,及时处理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桩,确保施工质量。
桩在静贯入过程中,桩尖直接使土体产生冲剪破坏,孔隙水受到冲剪挤压作用形成水压,产生了超孔隙水压力,扰动了土体结构,使桩周一定范围内土体强度降低,发生了土动软化,从而桩可势如破竹地被压入土中。
由于超孔隙水压力不能迅速消失,土的强度不能立即恢复,使得桩在贯入时的侧摩阻力很小,沉桩时所施加的静压力主要用来克服端阻力,因此,一般来说土体强度恢复后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要大得多。
2.7.2压桩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
2.7.3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
本工程采用液压步履式压桩机进行施工,施工工艺流程为:
1)桩位定位
A、根据测设的控制点(轴线测量基准点),用经纬仪、水准仪建立基准点和临时水准点,并建立明显保护标志。
B、测出桩位轴线及桩位点、标高。
并执行测量复核、检验制度,经总承包方、监理复检验收后方可施工。
C、在正式压桩前对桩位进行再次复验。
对测量基线要定期复核,并及时修正,保存记录。
2)桩机就位压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中心,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
3)起吊方桩
工程施工前卸桩由起重机采用两点起吊,平移至桩架前,然后再由卷扬机单点起吊,单点吊吊点位置,用钢丝绳绑在桩上部约0.295L(L为桩长)处。
4)压桩和稳压
压桩时启动压桩油缸,当桩入土至50厘米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保证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超过0.5%,然后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
控制施压速度,一般不宜超过3m/min。
压桩应连续同一根桩中间间歇时间不宜超过30min。
5)接桩
(a)采用焊接法,接桩预埋铁件表面清洁,上下桩节间的缝隙应用铁片垫密焊牢,焊接时采取措施对称施工,以减少焊缝变形引起节点弯曲,焊缝应连续饱满,无咬肉,夹渣等缺陷,验收合格后,才能压入土中。
(b)接桩一般在距离地面1米左右进行,上下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3mm。
6)送桩
把送桩杆的中心线与桩身吻合一致,并通过预先调整到与设计标高一致的(S3型)水准仪控制每一根桩的标高。
7)施工记录
由压桩机操作人员做好施工记录,开始压桩时,记录每节桩施压的压力值,当下沉至设计标高时记录最终施压的压力值。
2.8工程竣工交接、验收方案
1.从施工结束、设备退场至工程质量经质监部门核验通过为竣工验收阶段。
工程质量的核验会议按规定由申报质监手续的单位通知质监部门到现场核验,经核验会议核验通过。
2.项目经理安排专人进行开挖值班,项目工程师负责主持工程质量的自检与竣工报告的编写工作。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有专人负责看护桩头,对发生野蛮作业损坏桩头的现象予以坚决的制止,并书面报告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
3.竣工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1)、记录验收:
对原始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测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应齐全、清晰、无漏项、验收手续符合要求。
2)、桩位验收:
对整个工程中各桩位的偏差、桩顶标高、桩数进行测定检查,编制桩位竣工平面图。
3)、桩的检测:
按要求进行桩身质量,试块强度和单桩承载力测试测定。
4)、竣工报告的编写
竣工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概要介绍工程名称、工程位置、工程结构、设计要求及本次施工的范围、工程监理单位、供料情况和施工配合等。
(2)工程完成情况。
包括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完成工程量等。
(3)工程质量评述。
详细介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使采用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及其有关的质量保证措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情况、质量自检和互检情况、工程监理和质监部门的监理结果、测试单位的各项检测结果。
逐项分析归纳质量情况(桩位偏差、桩顶标高、桩身质量等),最后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做出评估(优良、合格、不合格)。
4)、提交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按现行《上海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竣工资料》执行。
2.9质量保证措施
一、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本工程按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派出一批富有实践经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该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把关工作。
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接受业主、设计、质量监督及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督。
(1)实行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主体的岗位质量责任制,做好技术质量监控工作,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开工前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对工程的总体技术要求明确,对质量要求和设计要求有深刻的了解。
(2)实行工序管理制度,由施工员及时协调,使各工序紧密衔接,专职检验员跟班制检查,验收控制各个工序质量,各班实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验制度,并要特别注重交班工作。
(3)认真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和施工日记,做到准确、整洁、齐全,并及时整理、汇总、信息反馈,进一步指导施工。
(4)制定严格的质量奖罚制度,严格执行先验收,后签证的工作程序。
(5)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
二、打桩及压桩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保证材料质量
材料必须采用正规厂家的产品,每批进场后都要有质保书,并按规定进行复试。
电焊条性能必须满足国家标准,采购时必须有质保书。
(2)保证测量定位准确。
用经纬仪进行桩样定位,压桩前应复核测量基线、桩位,桩机就位后,认真对准桩位中心,由质检员复验监理认可后方可开工。
为便于竣工后桩位准确性的测量,桩位定位基准点必须在不受影响,不易破坏的地方,并树立明显保护标志。
桩位控制标准:
桩位偏差和标高应符合GB50202——2002规范要求,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盖有基础梁的桩: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150+0.01H
2
桩数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桩数4~1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1)最外边的桩
(2)中间的桩
1/3桩径或边长
5
桩顶标高
50
注:
H为施工现场地面与设计标高的距离。
(3)经纬仪检查和校正桩垂直度,并由质检员复检后方可开始打桩。
在打桩过程中,随时跟踪检查的垂直度,以便及时修正。
(4)桩顶标高控制
为确保桩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打桩前确定基准面的高程,在送桩至桩顶标高后,必须认真丈量送桩器余尺,确保桩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5)方桩质量
方桩在使用前进行复验,由专人严格把关,验看桩的龄期报告和强度报告。
并进行逐根检查:
A、桩外观有无质量问题,发现桩身有裂缝或桩身麻面等情况及时汇报;
B、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压桩;
(6)桩的堆放和吊运
堆放底层应在吊点位置放好垫枕,现场场地应坚实,平整,确保垫枕支承点在同一平面上。
堆放层数严格参照规范(04G361),一般不宜超过2层,桩的吊运必须符合(04G361)规范,吊运过程保持平稳,避免振动和冲击。
方桩吊运规范图
(7)打桩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停止打桩:
1)荷载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未压至设计标高时
2)桩体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严重回弹
3)桩身或桩顶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
4)因挤土效应产生报警,甲方下令通知停工
三、常见质量问题现象,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1桩身断裂
(1)现象:
a.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这时可能是桩身断裂。
b.由于地基土低耐力达不到桩机所行走的低耐力要求,使桩机行走时下陷,使打好的桩位在土层中断裂。
(2)原因
a.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b.沉桩不垂直,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移架方法校正,使桩身产生曲折。
c.两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弯曲。
d.制作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够,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未被发现。
e.土的地耐力不够。
(3)预防措施
a.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了解。
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200)不宜使用。
b.在沉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严惩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
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执行。
c.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不得使用。
d.较硬的建筑物基础需挖除。
e.地基土的不均匀起伏变化变形,如在压桩过程中发生因压力过大,且不能沉桩的情况,可采取控制压力的方法来控制沉桩,或与设计联系且须认可。
f.压桩前应先填1米厚道渣来满足压桩要求。
2桩顶位移
(1)现象:
在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浮。
(2)原因:
a.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b.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
c.桩数较多,土饱和密实,桩间距较小,在沉桩时土被挤到极限密实度而向上隆起,相邻的桩被浮起。
d.在软土地基施工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沉桩引起的孔隙水压力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
(3)预防措施:
a.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
b.在压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
c.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d.沉桩期间不得开挖基坑,需要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地质情况、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定,一般宜两周左右。
第三章施工临时用电、用水计划
3.1编制依据
本工程桩基施工用电安全组织设计,根据《上海市建筑工程施工用电规范》和JGJ46-88要求,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3.2工程用电、用水概况
1)本工程位于浦东三林镇。
2)根据图纸设计及工期要求,计划用1台DD-1.8(3.2)T型锤击桩机(或YZJ-300T静力压桩机备用)总用电量约100KW。
3)用水量现场主要是生活用水,且用量不大。
3.3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1)根据基础工程安全施工条例,机械设备进场向有关用电部门申请桩基用电计划。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规划用电的路线,设置分配电箱,根据本工程特点,安全用电达到以下标准:
a、所有用电箱(配电箱、开关箱)颜色醒目,有门、有锁、有色标、有编号、有单位名称。
b、箱体材料应使用1.5mm薄钢板或绝缘玻璃钢,不得现场自制。
c、箱内整洁,各类电器装置灵敏有效,完整无缺,绝缘良好,无外露带电部分,且安装牢固,接线布置规范,进、出线口设在箱体的下表面。
d、电箱应装在干燥、通风、常温以及无杂物、无液体浸溅和易受撞击的场所。
e、总配电箱靠近电源设置,分配电箱应设置在用电设备(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
f、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熔断器和分熔断器(或总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总开关的额定值、整定值相适应。
动力、照明线路分路设置,并选用与用电设备箱匹配的漏电开关工作保护。
g、分配电箱进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