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理中考考纲.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619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地理中考考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地理中考考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地理中考考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地理中考考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地理中考考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地理中考考纲.doc

《福建地理中考考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地理中考考纲.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地理中考考纲.doc

2010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地理)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及《2010年福建省初中学业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二、命题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难易适中,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初中学校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普通高中招生的改革和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顺利实施,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的初中地理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l     用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l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l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

l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l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2.地图

l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l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l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l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二)世界地理

1.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l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l   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海陆变迁

l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l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气候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l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l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l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l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l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l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3)主要气候类型

l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l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l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居民

(1)人口与人种

l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l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l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语言和宗教

l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l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3)聚落

l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l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l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地区发展差异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l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l   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2)国际合作

l       举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l       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5.认识区域

(1)认识大洲

l       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l     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l     运用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l     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2)认识地区

l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l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l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l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l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l     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l     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l     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l     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认识国家

l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l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成因。

l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l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l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料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l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l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的概况。

l    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l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三)中国地理

 1.疆域与人口

(1)疆域与行政区划

l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l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l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人口与民族

l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l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l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l       运用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l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l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2)自然资源

l       举例说出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l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l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l       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3.经济与文化

(1)经济发展

l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l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l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l   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4.地理差异

l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l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l  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认识区域

(1)位置与分布

l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l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l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l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l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l   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l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l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l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l       根据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l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l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l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l     运用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3)环境与发展

l   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l   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l   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l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l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乡土地理

l       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的特点。

l    利用图文材料和历史档案,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

l    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

l    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

l    结合实际说明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l    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

l    举例介绍家乡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情况。

l    举例说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六、考试形式、时间、分值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6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七、试卷难度

考试合格率达80%。

八、试卷结构

1.题型分值比例

(1)单项选择题50%

(2)非选择题50%

2.内容分值比例

(1)地球地图约15%

(2)世界地理约30%

(3)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共约55%

九、试题示例

例1.图1中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分别是(难度:

容易)

 

 

 

 

图1

 

 

A.杭州西湖八达岭长城 B.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

C.桂林山水布达拉宫 D.长江三峡敦煌莫高窟

例2.小华在福州五一广场看见一辆车牌为“赣G01226”的轿车,马上就能判断该轿车来自于:

(难度:

容易)

A.重庆B.海南C.江西D.福建

例3.读“莆田市略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

(难度:

中等)

 

(1)莆田市降水丰沛,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多在1000一—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大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地(填“递增”或“递减”),不同年份的降水量变化大,易发生灾害。

(2)莆田市夏季高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