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病欲解时临床病案举隅Word下载.docx
《六经病欲解时临床病案举隅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经病欲解时临床病案举隅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师老膺荣师从顾植山教授,为龙砂医学流派主要传承人,临床善用欲解时理论,笔者在跟师侍诊中,常得指教,获益匪浅,深有感触。
今不揣卑陋,就导师临床的病案中探讨六经病欲解时辨证规律,略陈体会,以飨同好。
1头晕(从阳明病欲解时论治)
戴某,男,79岁,2014年2月24日就診于广东省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因反复头晕7年余就诊。
刻诊:
头昏沉重,无天旋地转,无恶心呕吐,外院诊断“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腔隙性脑梗死”。
天气变化则血压升高,暂服西药控制中。
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下午3时出现肚脐升热到头部,伴血压高,服降压药控制不佳,下午5时缓解,最近推迟到下午5时发作,仍晚上9时缓解,畏风寒,容易感冒,痰白,眠差,入睡难,早醒,汗少,口干饮水多,纳佳,自服龟板胶后背部发痒,大便干,2~3d一行,小便可。
面红,痣多,舌红,苔白偏干,舌下脉络细长迂曲,脉细数,左关略滑,右关沉弱,双手拇指不自主颤动。
处方小承气汤化裁:
枳实10g、厚朴10g、酒大黄10g、瓜蒌子10g、薤白10g、桔梗5g、天麻5g、法半夏30g、茯神10g、生山萸肉15g、当归10g、赤芍20g、桃仁10g、五指毛桃30g、防风5g、白术15g。
共3剂,水煎服,上下午各1剂。
1周后二诊患者仍见头晕,发作时间减短,从3时至9时发热情况偶有发作,大便仍干,1~2d一行,二诊加大大黄量至15g,三诊患者头晕发作频率明显减少,血压服降压药后可降至正常,下午3时至9时发热情况发作不明显,大便转软,1~2d一行。
按:
《伤寒论》曰: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申至戌上”即申、酉、戌三个时辰,为下午3时至晚上9时。
患者出现下午3~5时出现肚脐升热到头部,下午5~9时缓解,故辨为阳明病。
《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
“两阳合明谓之阳明”。
阳明是把阳气从一种生发的、释放的状态收拢聚合起来,使它转入蓄积收藏的状态。
从位置上来说阳明是居太阳、少阳之里,太阳少阳气血充盛之后,阳明自然亦随着充盛,故阳明为三阳俱盛,时值天之午后此时阳气虽盛,但阴气始生,故“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申酉戌为阳明经气自旺之时。
该患者自下午3时至9时期间自觉发热,一方面其发热时间处于阳明病欲解时时间段,另一方面结合《伤寒论》第240条云“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该患者阳明病症状在欲解时期间并未得以缓解,反而可能加重。
舒驰远在《伤寒集注》云:
“正气得所王之时则能胜邪……腹邪实盛,正不能胜,惟乘王时而僅与一争耳。
是以一从王时而病解,一从王时而潮热,各有自然之理也。
”也认为患者阳气逢天阳趋势之助,“欲解”而非“愈解”,也可能是症状加重。
阳明主降,腑气不通,胃肠积滞而燥屎内结,则见大便干结,多日一行,阳明气机不降,浊气上泛于头目,里热内盛而浊热上泛于清窍而髓海不宁,故发为头晕,方用小承气汤通腑泄浊。
另患者舌下络脉迂曲,左关偏滑,双手颤动,此乃患者风痰瘀血之痼疾也。
患者年高,不可只见其标不顾其本,故在小承气汤基础上予活血化瘀及息风止痉。
处方着眼病机,标本兼顾,初诊效小,乃大黄用量偏小故,后加大用量,效乃增显。
2腹泻(从太阴病欲解时论治)
党某,男,32岁,2015年4月就诊于我院。
因反复腹泻1年就诊,刻诊:
大便1~2次/d,不成形,若进食寒凉大便则3~5次/d,多成水样便,不臭,无腹痛,夜间手足冷但不欲盖被子,夜间11时至次日2时左右出现双侧腰部及腹部冰感冷,无汗,唇裂口干饮热水不解,饮水则腹胀,胃脘胀不适饭后明显,无嗳气反酸,夜尿1次,舌淡,苔少微黄,脉沉细。
处方附子理中汤合肾着汤化裁:
熟附子10g、干姜20g、炙甘草30g、党参15g、白术30g、乌药10g、茯苓10g、当归10g、赤芍10g。
共5剂,水煎服,上下午各1剂。
1周后二诊,患者大便稍溏,夜间双侧腰部及腹部冰感减轻一半,神疲思睡、气少缓解,仍饭后腹胀明显,故二诊加厚朴15g下气除满。
三诊时患者大便已转为正常,夜间腰腹部冰冷感已不明显,饭后腹胀缓解。
《伤寒论》云: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子上。
”亥至子就是亥子丑三个时辰,为半夜11时至凌晨3时。
患者夜间11时至2时左右出现双侧腰部及腹部冰感冷,故辨为太阴病。
太阴为阴中之至阴,此时脾气来复,阳气渐增,正胜邪却,则疾病有欲解之机。
该患者阴寒内盛,故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形、手足冷等一派寒象,唇裂口干饮热水,饮水则腹胀为脾虚不能布津之征。
夜间11时至2时刚好为太阴病欲解时,此时为阳气来复,驱寒外出,若机体正气尚足,则疾病趁天时自去,若正气难以抗邪而出,而又逢阳气来复则见正邪斗争,在该患者身上则表现为夜间11时至2时左右出现双侧腰部及腹部冰感冷,方用理中汤温振脾阳,助天时以趋寒邪。
又《金匮要略·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云: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腹重如带五千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
”另加肾着汤治疗太阴脾虚不能制水出现的腰腹部冰冷感。
3感冒(从少阴病欲解论治)
梁某,女,67岁,2015年12月15日就诊于我院,因反复恶寒鼻塞流涕半年来诊。
患者6月在国外旅游受寒感冒发热后反复出现鼻塞流涕、恶寒,凌晨1时到4时自觉有寒气从足底向上透出,盖被不能缓解,无发热,眠差梦多,晨起痰涕白稀,白天神疲思睡,容易紧张烦躁多思善忧,时有心悸,口淡,痰少,纳可,饭后脘胀嗳气反酸,大便需要用水果泥通便,日一行,否则量少干结,小便常。
形体偏瘦,眼眶黑,唇暗,舌淡边暗苔薄白,舌下脉络细长白络多,脉沉紧。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附子山萸肉汤化裁:
熟附子5g、麻黄3g、细辛3g、生山萸肉10g、法半夏10g、肉豆蔻5g、木瓜5g、乌梅10g、丁香3g、香附10g、桂枝10g、赤芍10g、紫菀15g、厚朴10g、枳实10g、苦杏仁10g。
1周后二诊鼻塞流涕减轻三成,凌晨1时到4时自觉有寒气从足底向上透出,白天思睡神疲缓解,余症同前。
加大木瓜量后服用上药5剂再1周后三诊已无鼻塞流涕,恶寒已不明显,仍时有神疲心悸,饭后脘胀嗳气反酸减轻,但大便仍干,故三诊时加大黄10g,四诊时患者神疲心悸发作继续缓解,饭后嗳气反酸不明显,大便好转,日1行。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子至寅就是子丑寅三个时辰,为凌晨1时至凌晨5时。
患者在凌晨1时到4时自觉有寒气从足底向上透出,结合其症状发作的时间特点,故辨为少阴病。
“子时一刻阳气生”,此时则正值阳气归根来复、阳渐增息的过程,所以少阴病往往在这个时辰得以邪去正安。
如果少阴病在欲解时疾病不解,则出现两种转归:
少阴从水寒化,阳虚虚寒,或见手足厥逆脉微细,当四逆类急温之;
或见阳虚水泛,小便不利,当真武汤温肾利水。
少阴从火热化,或见阴虚火旺,肾水不足,阴不敛阳,阳不入阴,心中烦,不得卧,当用黄连阿胶汤,或见水热互结,小便不利,当用猪苓汤。
但此患者在凌晨1时到4时自觉有寒气从足底向上透出,伴有恶寒鼻塞流涕,又曾外感寒邪,结合《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考虑该患者为少阴病阳虚阴盛,又复感外邪。
当属表里同病,即“太少两感”。
本证为表里同病而里證未甚,治当表里同治,故用麻附细温经解表。
而附子山萸肉汤出自陈无择《三因司天方》中,为六甲年运方,书中记载曰: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缪问注曰:
“敦阜之纪,雨湿流行,肾中真气被遏,则火用不宣,脾土转失温煦,此先后天交病之会也。
”可见附子山萸肉汤可治疗土盛乘水之证。
2015年虽为乙未年,但当时患者旅游国外的6月处于寒冷雨水较多的季节,且患者平素紧张烦躁多思善忧口淡、眼眶黑、饭后脘胀嗳气反酸,结合这些症状考虑为土盛乘水之象,结合时象故用附子山萸肉汤。
另患者饭后脘胀嗳气反酸,大便需要用水果泥通便,考虑为阳明不降,加紫菀、厚朴、枳实、苦杏仁、大黄通降阳明。
4失眠(从厥阴、少阳欲解时论治)
张某,女,63岁,2016年8月22日就诊于我院。
因反复失眠20余年就诊,刻诊:
时因腹胀入睡困难,或早醒难续,常凌晨3时到5时醒后心悸汗出口苦口干难续,需要饮水服用阿普唑仑、复方丹参滴丸,梦少,每晚可睡5h,白天神疲,眉心胀,头昏沉,时有发作性眩晕欲呕,咽痒,口苦口干上午饮水多,下午饮水少,痰少,白天汗多,不畏寒,纳可,饭后或饮后脘胀,腹胀矢气则减轻,大便日2~3行,量少先软后溏,小便常。
形体肥胖,唇暗淡,舌淡黄胖,苔黄干,舌下脉络细长白膜宽厚,脉沉细。
处方乌梅丸、小柴胡汤化裁。
乌梅丸化裁:
乌梅10g、花椒3g、当归10g、桂枝10g、党参10g、熟附子5g、干姜5g、黄连6g、炒关黄柏5g、细辛3g。
小柴胡汤化裁:
柴胡15g、黄芩10g、党参20g、炙甘草15g、大枣10g、天花粉15g、法夏10g、生姜10g。
去滓再煎,共5剂。
早上服小柴胡汤,夜晚服乌梅丸。
9月5日二诊:
入睡容易,停服用阿普唑仑、复方丹参滴丸,凌晨4~5时醒后心悸汗出减少,仍口干口苦,起床需要饮水,梦多,每晚可睡5h,白天“发作性眩晕欲呕大便不得”未发作,神疲、眉心胀、头昏沉、咽痒缓解,口苦口干,上午饮水多,下午饮水少,痰少,白天汗减,耐寒热,纳可,脘胀减少,矢气多,大便日2~3行,量增,先硬后软,小便常。
舌脉同前。
二诊在小柴胡汤中加厚朴10g行气以通便,余方同前。
9月12日三诊:
诉睡眠已正常,每晚可睡7~8h,停服阿普唑仑、复方丹参滴丸,凌晨4~5时心悸汗出等已不明显,梦减,神疲、眉心胀、头昏沉、咽痒、口苦、口干等症状偶有发作,仍稍有脘胀,矢气减少,大便日1~2行,质软。
舌淡红,苔薄稍黄,脉沉细。
《伤寒论》云“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丑至卯就是丑寅卯,为凌晨1时至早上7时。
患者凌晨4~5时醒后心悸汗出,伴口干口苦,处于厥阴病欲解时,故辨为厥阴病,方用乌梅丸调和厥阴。
顾植山教授认为:
“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故病至厥阴,两阴交尽,由阴转阳,一阳初生。
若阴阳两气不相交接,阳气难出,此阴盛阳衰故也。
”故厥阴为阴尽阳生、阴阳交争、厥热胜复之时。
六微旨大论》云“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可见此时厥阴的阳气是否来复取决于少阳是否能顺利火化,而若厥阴枢机不利,则少阳相火亦不能来复,故厥阴病最重要的是调通厥阴枢机,且患者一方面有口干苦等少阳火化证,一方面又有大便溏、畏寒等厥阴标证。
故方用乌梅丸调和厥阴。
而《伤寒论》又云“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寅至辰上”即寅、卯、辰三个时辰,为凌晨3时至上午9时。
4~5时又为少阳病欲解时,此为两经重叠部分,并且患者还有晨起口苦,符合少阳病提纲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本为嫩阳,易于郁遏,郁而化火,可见口苦口干多饮。
手少阳三焦气化不利,水液代谢失常,不归正化,蕴而为痰湿,留害脾胃,故脘腹胀满,大便溏薄。
咽为足少阳胆经别使,邪气循经上扰,则咽痒。
故又用小柴胡汤调理少阳,加天花粉生津止渴。
厥阴少阳枢机得利,少阳阳气顺利来复,其病自解。
5体会
5.1三阴三阳,开阖枢机
《黄帝内经》中《素问·
陰阳离合论》记载“三阳者,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者,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
”三阴三阳既有各自的独立气化方式,但又是相互制约、相互协同的。
三阴开阖枢则主要影响阳气的藏和放,三阳开阖枢主要影响阳气的升和降。
顾植山教授将其与《伤寒论》中六经病欲解时相结合,这刚好与六经病欲解时顺序是相对应的,即:
太阳开(巳午未)-阳明阖(申酉戌)-太阴开(亥至丑)-少阴枢(子丑寅)-厥阴阖(丑寅卯)-少阳枢(寅卯辰)与昼夜十二时辰变化依次相对应。
六经病“欲解时”是基于《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开阖枢”有序的动态变化的时空方位概念,是对人体气化六种状态的表述。
六经“三阴三阳”于天地相应各有气旺主时,三阴三阳以开阖枢的有序动态变化各藉其主气随其旺时而解,但“欲解”不一定就是疾病于六经欲解时得以缓解或者痊愈,也可能是出现或加重。
六病各主其时,当人体得天时之助,而与邪气相争,此时如果邪气不盛而正气充足病情就会随欲解时而解,若正邪同盛,此时正邪交争激烈,病情反而会加重。
如案一中在阳明病欲解时出现发热感,案二中患者会在少阴病欲解时而苏醒……而临床医者正是因为抓住这些症状的出现,才能审时度势,处方开药。
因此顾植山教授从诸多奏效的临床案例中得出结论“欲解时”应为“相关时”更为合适。
5.2阳长阴短,天人相应
三阳经欲解时从少阳至阳明(寅时至戌时)共9个时辰,即18个小时,而三阴经欲解时从(亥时至卯时)共5个时辰,即10个小时,这与古人重阳思想相关,《周髀算经》云:
“夏至昼极长,日出寅而入戌,阳照九不覆三。
”三阳从寅时至戌时,代表一天之中阳气渐渐生息壮大然后再缓缓潜藏的过程。
三阴从亥时至卯时,代表一天之中阴气逐渐壮大后阳气渐升的过程。
由于天人相应的原因,人体六经与四时、昼夜之气息息相通,在阴阳的生长潜藏运动上,存在着共同的规律。
只有顺应天地阴阳变化才能真正达到天人相应的效果,所以六经病欲解时一方面可以指导临床处方,另一方面患者也需顺应六经欲解时阴阳变化规律,避免熬夜或者夜间运动,同时六经病欲解时还可以指导临床服药,钮枯禄·
斡济报道一篇关于少阳病发热久治不愈,后改变服药时间后病情得解。
案五中患者早上服小柴胡汤,夜晚服乌梅丸的意义在于让药性助欲解时之气,使疾病得解。
5.3平脉辨证,把握时象
当临床上患者症状出现反复的时间特征性时,可考虑用“欲解时”辨证。
但六经病“欲解时”辨证虽辨于时,却不应拘于时。
顾师认为:
辨证论治,天、人、病证皆需考虑,而欲解时理论仅仅是六经辨证理论的一部分,是属于“天”的部分,必须结合人、病证综合考虑,即症状和舌脉,整体合参,如案五中虽抓住失眠的发作时间在少阳病欲解时,但还需结合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6结语
仲景一部《伤寒论》,寥寥数百言,可谓字字珠玑,而书中“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强调了天人相应的关系,同时也兼顾了辨证施治。
临床上诸多复杂的疾病有时仅仅可以根据症状发作的时间特征,通过观察某一疾病的外在症候出现、减轻或加重的时间,诊断其为何经之病,便可处方开药。
医者在临床如能晓知与应用六经病欲解时的规律,对指导临床辨证用药、提高疗效大有裨益。
欲解时理论为中医辨证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值得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