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监理安全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731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监理安全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息系统监理安全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息系统监理安全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息系统监理安全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息系统监理安全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监理安全管理办法.docx

《信息系统监理安全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监理安全管理办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系统监理安全管理办法.docx

信息系统监理安全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V0。

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北京赛迪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工作,进一步推进信息系统安全监理标准化工作,提高项目现场安全监理和文明实施管理水平,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国务院147号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系统指公司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工程管理与服务平台项目(以下简称“云平台”)和五大业务应用.“业务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科研工程、通信工程、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和咨询等业务应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分公司.现场安全监理和文明实施管理除应执行本办法外,尚应符合国家、省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当本办法高于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时,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条有关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方针、原则和制度

(一)有关安全的几个基本概念

1、信息系统安全

在信息系统工程中,信息安全涵盖了人工和自动信息处理的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包括:

软件安全和硬件网络安全两部分.

在信息系统安全定义中,人是指信息系统应用的主体,包括:

●各类用户

●支持人员

●技术管理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等

2、网络

指以计算机、网络互连设备、传输介质以及操作系统、通信协议和应用程序所构成的物理和逻辑的完整体系。

3、环境

是系统稳定和可靠运行所需要的保障体系,包括:

●建筑物

●机房

●电力

●保障与备份

●应急与恢复体系等

(二)安全生产的方针

安全生产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三)安全生产原则

“三同时”原则—凡是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五同时”原则-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四不放过”原则—在调查处理安全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和事故责任者没有被处理不放过的原则;

“三个同步"原则—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的原则。

(四)安全生产制度

安全生产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

第二章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职责

第五条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信息系统安全第一责任人,各部门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信息系统安全重大事项决策和协调工作。

第六条信息系统安全纳入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实行专业管理、归口监督.公司工程技术支持与服务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各业务系统的安全保障工作。

第七条公司工程技术支持与服务部主要职责:

(一)落实国家有关信息系统安全法规、方针、政策、标准和规范,联系国家有关部门落实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二)组织制定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

(三)指导、协调和检查各部门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组织落实公司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制度,统筹开展公司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工作;

(四)在公司应急体系框架内,负责公司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相关工作;

(五)开展涉密计算机网络和系统立项、设计和建设,做好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检查;

(六)负责规范公司信息系统安全产品的测评和选型工作.

第八条各职能部门职责:

(一)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信息系统安全法规、方针、政策、标准和规范,贯彻落实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本单位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制度和规范体系;

(二)负责落实本单位范围内信息系统安全工作责任制;

(三)在公司信息职能管理部门指导下,落实本单位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制度、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等工作;

(四)按公司信息系统应急体系要求建立本单位信息系统应急体系,组织本单位信息系统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五)负责明确本单位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维护部门或机构,落实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维护日常工作,具体落实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策略;

(六)组织本单位信息系统安全的宣传和培训。

第三章管理措施

第九条不断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通过操作规程实现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标准化作业;定期对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审定,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时进行修订。

第十条严格遵守“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纪律,严禁将涉密计算机与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严禁在非涉密计算机和互联网上存储、处理国家秘密。

严禁在信息外网计算机上存储和处理涉及企业秘密的信息。

严禁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及互联网上交叉使用。

第十一条严格信息系统安全工作人员录用过程,审查其身份、背景、专业资格,关键岗位应签署保密协议;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严格外部人员访问程序,对允许访问人员实行专人全程陪同或监督,并登记备案.

第十二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开展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定级、审批、备案工作。

针对确定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要根据等级保护有关要求,落实必要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严格执行等级保护制度。

第十三条新建信息系统涉及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应明确安全需求,确定安全等级,结合公司安全防护总体策略,进行安全防护方案设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坚持鼓励使用国产化产品原则,开展安全产品采购,必要时开展产品预先选型测试;加强软件开发管理,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安全隔离;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测试单位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并出具安全性测试报告;对测试不符合要求的,在整改后要重新测试。

系统试运行前,要开展相关安全培训。

第十四条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全过程管理:

(一)严格执行信息机房管理有关规范,确保机房运行环境符合要求,严格机房出入管理。

要编制信息系统资产清单,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根据资产重要程度对资产进行标识.

(二)对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选型、采购、使用等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相应操作规程,对终端计算机、工作站、便携机、系统和网络等设备实行标准化作业.强化存储介质存放、使用、维护和销毁等各项措施。

(三)按照最小服务配置和最小授权原则,对安全策略、安全配置、日志和操作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明确各个角色的权限、责任和风险;详细记录日常操作、运行维护记录、参数设置和修改等内容,严禁任何XX的操作;定期开展运行日志和审计数据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及时根据需要进行软件升级更新,并在更新前做好备份;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并进行修补;及时安装补丁程序,在安装补丁前做好测试和备份工作。

(四)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加强全员防病毒、木马的意识,不打开、阅读来历不明的邮件;要指定专人对网络和主机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并做好记录,定期开展分析;加强防恶意代码软件授权使用、恶意代码库升级等管理。

(五)严格系统变更、系统重要操作、物理访问和系统接入申报和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变更管理制度。

保证所有与外部系统的连接均得到授权和批准,进行必要的安全隔离,配置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开展必要的安全评估。

(六)建立和执行密码使用管理制度,使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规定的密码技术和产品。

(七)对信息网络与系统运行状况等进行监测和报警;定期对监测和报警记录进行分析,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应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对安全设备、恶意代码、补丁升级、安全审计等安全设施进行集中管理。

(八)严格按照有关信息系统事故调查规定,及时报告信息系统事故情况,认真开展信息系统事故原因分析,坚持“四不放过"原则,有效落实整改,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严格执行有关公司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情况通报制度,做好定期、节假日和特殊时期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情况报送工作。

第十五条严格执行公司有关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切实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常态化和制度化,及时落实整改,及时消除信息系统安全隐患。

根据国家和公司要求,定期开展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做好特殊时期安全检查和安全保障工作。

第十六条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演练,确保人力、设备等应急保障资源可用。

第十七条建立备份与恢复管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数据备份和恢复过程,妥善保存备份记录,定期执行恢复程序.要切实根据需要开展业务应用容灾系统建设。

第十八条切实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规划工作,不断完善公司安全认证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和功能规范。

强化信任体系应用工作,做好信息系统统一身份认证,以及重要信息的加密和签名工作。

第十九条切实加强员工信息系统安全培训,提高全员信息系统安全意识;强化信息系统安全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做到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培训效果有评价.要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全面、严格的安全审查和技能考核,对在信息系统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应给予奖励和表彰。

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要追究其责任。

第四章技术措施

第二十条根据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对机房建筑设置符合要求的避雷装置、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取防雨水措施,防止雨水、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控制机房温、湿度在设备运行所允许范围之内,保证双路供电,电源线和通信电缆应隔离,避免互相干扰;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

第二十一条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工作:

(一)网络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要冗余配置,合理分配网络带宽;建立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的访问控制;根据需要划分不同子网;对重要网段采取网络层地址与数据链路层地址绑定措施。

(二)采用防火墙或入侵防护设备(IPS)对内网边界实施访问审查和控制;对进出网络信息内容实施过滤,对应用层常用协议命令进行控制,网关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

严格拨号访问控制措施。

(三)加强内部用户私自访问外部网络行为的检测工作,要能够及时发现,准确定位,有效阻断;对重要网段,应采用入侵检测系统进行监控,对入侵事件及时提供报警。

第二十二条加强系统安全技术工作:

(一)对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具有登录失败处理,限制非法登录次数,设置连接超时功能;用户访问不得采用空账号和空口令,口令要足够强健,长度不得少于8位.

(二)严格限制匿名用户的访问权限;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访问权限分离,对访问权限一致的用户进行分组,访问控制力度应达到主体为用户级,客体为文件、数据库表级。

(三)控制单个用户的多重并发会话和最大并发连接数,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磁盘空间的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当系统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时,应能检测并报警。

第二十三条严格网络、系统安全审计工作,安全审计系统应定期生成审计报表,自动进行备份,审计记录应受到保护,避免删除、修改或破坏。

第二十四条重要和敏感信息实行加密传输和存储;对重要信息实行自动、定期备份;对门户网站页面,要具有防篡改机制和措施。

第二十五条严格用户帐号及口令管理,使用强健复杂口令,定期更换口令,杜绝使用空口令;定期开展用户终端计算机数据备份工作,及时安装系统补丁程序,及时更新杀病毒程序,加强移动存储介质管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北京赛迪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并督促执行。

第二十七条各分公司、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北京赛迪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备案。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