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一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702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一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一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一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一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一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一套.docx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一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一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一套.docx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一套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答案一套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关雎》)

(4)□□□□□□□,只有香如故。

(陆游《仆算子咏梅》)

(5)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bàn_(),容不得闭塞

(2)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bēiliè()最无耻的事情。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shēngnìjì()。

(4)当他jiáránérzhǐ()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感到对他十分陌生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湖光岩的湖光山色,在濛濛细雨中,隐隐约约,美如仙境,引人入胜。

B.气候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枯荣,草长莺飞,年年如此。

C.老师三番五次的批评我不做作业,我依旧周而复始,屡教不改。

D.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自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交会对接。

(在“这是”后面加上“天宫二号”)

B.他一边领着客人参观校园,一边详细地介绍学校近二十年来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的最新成绩。

(将“近二十年来”调至“在教育教学上”之后)

C.在全球大学500强中,中国是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7所上榜的大学。

(删去“是”)

D.往年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大年初一广州白鹅潭附近的空气质量一般不达标,市民和游客从来没看到过蓝天。

(将“从来没看到过蓝天”修改为“一般看不到”)

5.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4分)

XX网2017年10月2日报道9月30日,记者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获悉,港珠澳大桥的主体桥梁工程桥面铺装工程建设近日已落幕。

海底沉管隧道内装饰、电气等附属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安装,沥青路面铺装工作准备就绪。

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力争年底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正式动工,到今年主体工程全部贯通,港珠澳大桥八年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成为中国建设史上历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有删节)

-

二、(46分)

(一)马说(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一食或尽粟一石()(3)执策而临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下面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第2、3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二)晋文公攻原(9分)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

”左右于是谏曰: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

“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公。

【注释】①原:

原国。

②卫:

卫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遂与大夫期十日 陈太丘与友期行B:

原三日即下矣 令初下,群臣进谏

C: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一食或尽粟一石D:

可无归乎 男有分,女有归

10.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3分)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11.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

(3分)

(三)飞机“不喝油”也能飞王远

  ①“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

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②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

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

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

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③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

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

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④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

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

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⑤“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

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

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

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阳光动力2号”这架不喝油的飞机由太阳能提供动力,几乎不消耗燃料。

B.人类把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的历史由来已久。

C.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超过30%。

D.“阳光动力2号”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举例子主要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

B.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了电池板的厚度,强调了电池板之薄。

C.“阳光动力2号”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飞行的三个要求。

D.“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商业价值远小于象征意义。

14.““阳光动力2号”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

(概况三点即可)

(四)温暖17分)

①那一年,我中学还没毕业便到省城去打工.其实我并不想离开学校,但贫穷的家境让我必须早早地去挣钱,分担家里的困难.我背着行李在寒冷的车站广场上冻得浑身发抖,最后,父亲以前的工友把我送到了一个铝合金加工厂.

②老板的冰冷自然不用说,但给的待遇还可以,每月除了定时发工资还管吃管住,这对一个学徒工来说,已是很好,我便心怀感激地留在这里.

③其实,老板并不愿意留我这种刚出校门又笨手笨脚的人,只是不好意思抹朋友的面子罢了.而我的宿舍就是加工厂,一个破旧的小仓库.第一个晚上,我几次冻醒.后来干脆不睡了,听着外面呼啸的寒风,泪流不止.

④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没人能帮我.门口本来有一个小地炉,我真想用它生火,温暖一下房间,但老板来的时候很明确地说了,给我这么高的工资,又给我找住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过冬取暖问题自己解决.

⑤城市里煤那么贵,我的这点工资还要补贴家里,根本无力购买,这要是在农村还可以到野外捡点干树枝什么的,可城里只能用钱买柴火,我同样舍不得花钱.所以,房间只能这样冰冷着.

⑥在厂子西北墙角就有煤和柴,但这是给打更大爷的,并不是给我的.好多次,我都想偷偷地趁大爷中午不在的时候烧一点,可我还是克制了自己.。

⑦隔壁打更的大爷七十多岁了,他的屋子很温暖.他是老板的舅舅,白天不在这里,晚上才过来.晚上,我下班之后没地方去,便去找大爷聊天,顺便也在大爷的房间里暖和一会儿.

⑧不知不觉,我和大爷成了忘年交.极寒的天气里,大爷每天都拉着我聊得很晚,我知道大爷在照顾我,我的心里充满着感激,我也把大爷夜晚上巡视厂房的事全都揽了过来

⑨一天中午,大爷和一个瓦匠模样的人开着一辆装满砖的三轮车来到厂里.我忙问大爷这是做什么.大爷说屋里炉子总回烟,把烟道收拾一下,我嗯了一声,没有说什么,帮着大爷卸完砖就走了.下午,老板带着我们到外地去干活了,两天后才回来.

⑩回来的那天晚上很冷,想着我那冰冷的小仓库,我就有点打怵.可令我吃惊的是,刚一开门,突然一阵热气迎面扑来,与大爷房间相隔的那面墙满是水珠,用手一摸都是热的.我立即来到大爷的房间,他正在收拾屋子,在靠近我房间的那一边,新砌了一个排烟道,刹那间我明白了一切.站在那里,泪水流了出来.

⑪大爷笑了,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轻声对我说:

“孩子,你老板是我亲外甥,有些事我不好说,但砌个烟道我还可以做主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

”我摇头.“孩子,这都快三个月了,你的屋子也有炉子,可天这么冷,我墙角的劈材和煤从来没少过你是个好孩子”

⑫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别香,没有被冻醒,因为那面火墙一直释放着温暖.那是从未有过的温暖,渐渐地沸腾了我的心

15.梳理“我”来到省城打工的经历以及内心情感的变化,完成下表(4分)

打工经历“我”找到一份工作

(2)(3)大爷借修烟道之名,让我拥有了一面温暖的火墙

情感变化

(1)泪流不止充满着感激(4)

16.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列举一处并谈谈其作用。

(4分)

---------------------------------------------------------------------------------------

17.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小说第4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好多次,我都想偷偷地趁大爷中午不在的时候烧一点,可我还是克制了自己

1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温暖”的理解。

(5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