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沟顶板管理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
《孙家沟顶板管理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家沟顶板管理规定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公司总工程师对本单位的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
负责组织制定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负责配备技术力量,确定岗位责任、开展科研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组织编制顶板管理、矿压观测计划和资金计划,参加重大顶板事故的抢救和处理。
3.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对顶板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
负责组织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督查各级顶板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组织实施顶板管理各项措施,不断改进顶板管理工作,参加重大顶板事故的抢救和处理。
4.公司分管副总工程师对本单位的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责任。
负责组织制定和落实顶板管理的技术措施,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审查作业规程,审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安全通风部(安全),对本单位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监察责任;
安监人员要按三大规程及有关文件规定,认真检查顶板管理工作措施的执行情况,严格把关。
6.公司安监处长对本单位的顶板管理工作负监察责任,健全和落实岗位责任制。
负责督促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活动的日常检查;
负责采掘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定级工作;
负责顶板事故的统计、分析、考核。
7.生产技术部是顶板管理的主要机构,负责顶板管理技术指导;
负责制定并落实公司顶板管理措施;
编制矿压观测制度方案,分析顶板顶活动规律,为科学管理顶板提供依据,定期分析顶板变化动态,有针对性地控制重点、难点;
组织学习推广顶板管理先进经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
做好顶板管理的质量标准化工作。
8.采掘队长对本队组职责范围的顶板管理负全面责任。
负责落实三大规程及有关规定和措施,经常分析本队的顶板情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顶板变化及顶板管理工作情况。
9.生产技术部主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责任。
队组技术员负责编制顶板管理措施、指导措施的实施,协助队长定期分析顶板情况,检查和落实三大规程及有关顶板管理的文件、规定和措施,针对顶板变化及时修改作业规程和措施。
10.队组的班组长和工人对所在岗位的顶板管理工作负责,按规程措施要求完成本职任务。
11.加强各部门的业务保安责任制,设计人员在设计优化巷道顶板支护方案要有利于顶板管理;
生产技术部(地测人员)要加强地质工作和水文预测预报,摸清地质变化,及时提供地质条件变化资料,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顶板管理措施;
生产技术部要把顶板管理及推广新技术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计划,对重大课题组织攻关;
供应部门要及时保质保量提供顶板管理所需的设备及材料;
人力资源培训部门要督促落实职工顶板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
二、回采顶板管理
(一)强化采空侧动压巷道治理
一是采空侧巷道按规定实施补强支护措施,采煤工作面初采安全验收前,必须按规定全长补打大直径锚索。
回采期间采用缸径110mm大直径单体液压支柱(专用配套铁鞋)加大支护强度,并安排专人负责动压巷道的日常起底和维护工作,保证通风断面符合规定和行人安全;
二是我公司要配合集团公司与天地科技等科研单位合作的课题研究,按要求从衔接时间、煤柱尺寸、巷道层位、支护参数四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巷道布置,改善动压巷道支护状况。
(二)加强回采面顺槽落山强制放顶工作
加强对基层队组现场退锚放顶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进行退锚作业,顺槽落山悬顶深度超过5米必须采取强制放顶措施,特殊情况不能强制放顶的,必须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
(三)规范完善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
要加强回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生产队组技术员要及时把矿压观测数据和初始分析结果报矿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负责人要结合本组观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掌握采场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为顶板支护提供依据。
健全工作面矿压观测和预报管理制度,基础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
现场矿压观测仪器配备齐全完好(仪器类型、布置方式),定期对工作面及两巷进行矿压观测,矿压分析预测预报准确,反馈处理记录闭合。
(四)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装备水平
一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通过巷道支护成套技术、(煤)岩巷快掘系统、采煤工艺适应性分析及优化等项目研究,优化采掘面顶板管理设计。
二是持续推进综采自动化技术、端头和超前支架等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改善现场顶板管理,最终提高采掘工作面单产单进。
(五)回采工作面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两端头的顶板维护和安全管理,支设好两巷超前支护,保证两个安全出口畅通符合规定。
杜绝支架接顶不严现象,保证达到初撑力。
2.加强地质构造区顶板管理,严格控制工作面滚帮、冒顶事故发生,对易发生滚帮冒顶区域,提前采取移架、伸伸缩梁、支设贴帮柱、戗柱、超前打锚杆(索)、铺金属网、化学材料加固等加强维护措施。
3.人员进入煤帮作业前,必须采取敲帮问顶、临时支护、停溜并闭锁等安全防护措施。
4.加强两巷退锚放顶管理,全面使用安全高效退锚机,严格控制两巷落山悬顶距离,按规定及时进行落山退锚。
5.加强工作面液压支架及单体液压支柱的管理,乳化液泵站压力要达到30MPa以上。
液压支架及单体液压支柱支设要符合相关要求,初撑力达到规定值,并有可靠的检测手段和记录。
单体液压支柱严禁在浮煤、浮矸上支设,要采取有效的防倒措施。
使用3.5米以上单体液压支柱,要制定专项安全措施。
6.加强工作面初、末采顶板管理,成立初、末采领导组,负责指挥初、末采期间的顶板管理工作,期间要加强泵站、支架的检修维护以及人员的操作管理,保证支架的初撑力,两巷落山采取退锚剪网以及加强支护的措施。
7.回采工作面伞檐不超规定,采高大于3.0米、片帮严重、倾角大于15°
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片帮措施。
倾角大于15°
时,液压支架必须采取防倒、防滑措施。
倾角大于25°
时,必须有防止煤(矸)窜出刮板输送机伤人的措施。
工作面由于煤层松软或直接顶易冒落造成实际采高等于或大于支架的最大支撑高度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采高。
8.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要加强工作面及两巷支护。
液压支架要达到初撑力,端头采用戗棚(柱)或木垛等加强支护措施。
初采期顶板垮落难度大的,要制定专项强制放顶措施。
9.回采工作面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必须先停止生产,待顶板维护好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处理过程中必须明确负责人,队干、工长现场指挥,安全员现场监察,闭锁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确保退路畅通。
严禁人员进入支架上方构顶。
10.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过空巷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积极采取主动有效的支护形式,如煤体加固、打锚杆、锚索等,控制片帮冒顶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根据构造区或空巷压力变化情况,及时对措施进行修改补充。
11.回采工作面因故停产前,必须将液压支架移至最小控顶距,并采取有效的防止支架自降措施。
端面距超规定时,要支设贴帮柱。
停产期间,安排专人巡回检查,发现顶板隐患及时汇报矿调度,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12.加强工作面安装、拆除期间的顶板管理。
提前做好拆安运输巷道的前期准备工程,发现巷道支护出现折损失效或巷道变形严重的、顶板离层现象、支护强度低或支护参数不合理的必须采取补强、整修措施,特别是采空侧巷道要加强支护;
起吊前要选择顶板完好的地点,补打起吊锚索,保证起吊点稳固;
针对顶板破碎等特殊地质条件下拆除时,做好护帮护顶措施,加强三角区的顶板管理。
13.采煤工作面拆除必须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煤矿总工程师批准。
综采设备拆除前,应对工作面质量和设备状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停采时的煤壁必须平直,采高及宽度不准低于设计规定。
工作面推进离停采线至少20m前,支架顶梁上要铺设单层或双层网并联接牢固。
在拆除过程中应加强临时支护。
在拆除设备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行人通道畅通,以保证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人员能迅速撤离现场。
三、掘进顶板管理
(一)一般规定
1.巷道掘进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没有设计不准施工。
2.每项掘进、巷修工程在开工前必须按要求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并对所有施工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贯彻、学习、考试等,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和施工措施施工。
没有作业规程和施工措施或没有进行贯彻、学习作业规程和施工措施的不准施工。
3.每项掘进、巷修工程开工前,必须由生产技术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共同对工程开工前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
4.掘开工作面必须明确永久支护和临时支护方式及参数、最大空顶距、循环进度、爆破参数及相关要求,如有穿煤层、交叉口施工情况时必须重点明确相应的详细支护规定。
所有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临时支护,没有临时支护或临时支护不合格,一律不得作业。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及措施执行。
遇到过老空、过巷、贯通、过地质构造破碎带、顶帮煤岩松软破碎等特殊情况时,要提前及时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5.掘进、巷修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规定,首先清理畅通脚下应急退路,班组长指定专人监护顶板,施工人员站在完好正式支护下使用长柄工具“由外向里、由上向下、由顶向帮”进行“敲帮问顶”及清理活矸围岩工作。
(二)锚网、锚喷巷管理规定
1.掘进巷道所有(除最下一排)锚杆、锚索必须紧跟掌头施工,最下一排帮锚杆可滞后掌头施工,但滞后距离必须符合规程措施规定。
2.锚杆支护优先选用树脂锚杆,锚杆的长度应根据巷道的类别、围岩情况、矿压情况和巷道断面情况等确定,并不得小于1600mm。
3.锚杆的间排距应在规程措施中具体规定,并严格落实。
4.锚杆锚固长度不小于600mm,螺母拧紧力矩、锚固力符合规程措施规定。
5.锚杆间排距误差不超过设计值的±
100mm,孔深度不小于杆体有效长度,且不大于杆体有效长度30mm。
6.锚杆的托板必须紧贴岩面,螺母到端头长度不小于10mm,不大于50mm,锚杆与围岩的角度不超过设计值的±
5°
。
7.必须使用锚杆钻机、风动扳手、电动扳手等机械工具安装锚杆。
锚杆锚固力检查,每300根必须检查一组,每组不少于5根(3根顶锚杆,两根帮锚杆),并有详细记录;
锚杆螺母必须使用气扳机或力矩扳手拧紧,保证力矩符合有关规定。
8.锚索长度应根据巷道顶板岩层情况确定,必须把锚索锚固到顶板稳定的岩层中,当稳定岩层与巷道顶板距离过大时,锚索长度应超过自然平衡拱2m以上,并满足锚固段长度不小于1m,自由段长度不小于3m,张拉端长度要保证张拉工艺要求的长度,一般不小于0.2m。
9.锚索外露长度一般不超过250mm,如外露长度超过规定要求,影响巷道使用,应由矿统一组织切断,严禁队组私自剪切。
锚索切断器应由矿统一管理,不允许施工队组配备切断器。
10.对锚索预紧力进行抽查验收,每100根至少抽查5根,有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抽查5根,合格率达不到90%时,或有一根预紧力低于设计值80%时,全部重新预紧,发现失效的锚索必须当班进行补打。
11.喷浆巷道喷浆料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比例配置,巷道顶板完好时初喷可滞后掌头30米,复喷成巷可滞后掌头60米;
顶板松软破碎时初喷必须紧跟掌头,喷厚必须符合规程措施规定要求。
(三)金属架棚巷道管理规定
1.巷道架棚施工中必须严格使用临时支护,支设临时支护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工作。
2.炮掘工作面每次放炮前,掌头往外10m范围内的棚,要用抗钩或锚杆(锚索)及时加固。
3.棚与棚之间拉钩撑木必须齐全,严禁出现前倾后仰、射肩、顺肩等不合格现象,棚顶及两帮必须勾盘严实。
在倾斜巷道内架棚,必须有一定的迎山角,迎山角值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支架必须迎山有力,严禁支架退山。
4.棚腿基础深度为100mm,必须支到实底,底板松软或为煤层时,要穿料石鞋,料石规格为400×
200×
200mm。
5.放炮后,必须对放炮崩倒、崩坏的支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修复支架期间,必须指派专人监护顶板,应首先检查顶、帮情况,处理危石活矸,打好临时支护;
扶棚或更换支架,应从外向里逐架进行,修复合格后方可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
(四)巷道过空巷、贯通管理规定
1.掘进工作面施工通过有立交的空巷(上下巷层间距小于20米),生产技术部(地测人员)及时下达过空巷通知单,施工队组制定专项过空巷措施,经有关部门、领导审核后严格执行。
2.炮掘工作面贯通距离剩余20米,综掘工作面贯通距离剩余50米前生产技术部(地测人员)要提前下发贯通通知书并及时标明贯通透口位置。
巷道相向贯通普掘巷道剩余20米、综掘巷道剩余50米时,必须停掘一头,由另一掘进头与停掘头贯通。
3.巷道贯通及过巷必须提前编制专项技术措施,措施中必须明确距贯通10米段及贯通前被贯通侧的加强支护措施,施工贯通队组必须严格按照措施及有关规定认真执行落实。
(五)加强井巷维修管理工作
1.在进行整修井巷工程前,由分管副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开专题会,研究整修方案,调整各系统正常运行使满足整修要求。
2.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下井跟工程,现场确定施工措施,并解决各项问题。
3.井巷维修整巷时,要制定专项措施,确保安全出口畅通,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巷道时人员能撤退的出口。
4.独头巷道维修整巷时,要由外向里逐架、逐排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维修整巷地点以里。
5.对进行整修的巷道要先进行临时的支柱支护,防止情况恶化发生冒顶事故。
6.加强施工管理,对于发生冒顶的地点,处理时要有队组跟班人员现场盯班,公司跟班领导进行巡查,发现有支护问题时,先停止施工解决后再继续施工。
7.重要井巷整修要在调度建立台账,每天在早会上通报整修情况。
8.在整修施工现场要安装电话,能够及时的井上下联系,确保通讯畅通,及时管控。
(六)掘进工作面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掘开工作面要保证各种临时支护设施齐全有效,并坚持正规使用,坚决杜绝空顶作业现象,最大控顶距要严格控制在作业规程规定范围之内,永久支护要紧跟煤头。
2.巷道交叉点要有补强支护措施,巷道开口及贯通地点要提前加强维护。
3.矿当班安监员要严格加强对生产队组临时支护的使用管理,无临时支护、临时支护不合格、临时支护数量不足的要立即停止施工,直至符合要求方准施工。
4.各掘进队组每施工300根锚杆必须进行一次锚杆锚固力及扭力矩检测,每次检测不少于9根(3根顶锚杆、两帮各3根锚杆);
每施工100根锚索必须抽查一组,每组锚索不少于5根,并将检测结果报生产技术部负责人。
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员要对各队组锚杆拉拔力及扭力矩进行抽查检测,并留有记录。
5.在掘顺槽施工过程中,队组技术员要按相关规定进行顶板岩性探测和按规定安装矿压观测站,对巷道进行矿压观测和记录、分析,确保支护参数合理可靠。
距掘进工作面50m内的观测频度每天应不少于一次。
在此范围以外,除矿压有明显变化,观测频度可为每周一次。
发现顶板离层、压力急剧增大等严重情况时要及时汇报,采取措施,补打锚索或套棚支护。
6.在掘大巷施工过程中,每旬由生产技术部按相关规定对巷道进行矿压观测和记录、分析一次,建立矿压观测台账,确保支护参数合理可靠。
7.掘进巷道竣工验收后,矿压监测日常工作由矿生产技术部管理。
回采生产时,移交回采队技术员负责日常管理。
回采结束后,矿生产技术部负责整理掘进和回采期间的矿压监测数据,分析巷道矿压、离层及位移变化结果,总结规律,为巷道设计和支护设计提供依据,所有资料以电子版和书面文档存档备案。
8.各掘进队组若需要剪切锚索,必须按照公司锚索剪切有关规定和程序严格办理,严禁擅自剪切锚索。
9.巷道维修必须制定专项技术措施,坚持先支后回、由外向里的原则,必须做到退路畅通。
四、特殊情况顶板管理
(一)采掘系统及各队组要严格按照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管理有关规定要求开展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期间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采掘工作面遇构造及应力集中区域、过空巷、近层间距掘进、顶板松软破碎时都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现场探测分析及巡查工作。
(二)坚持顶板地质构造预测预报、以预防冒顶事故为主的原则。
生产技术部(地测)要及时进行采掘工作面的专项预测预报,探明构造的变化趋势,明确构造走向、倾向、角度、范围等,为顶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产技术部要根据预测预报中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控制工作面片帮、冒顶事故的发生。
(三)顶板支护以采取主动支护措施为主的原则。
对于已探明的受断层、褶曲、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影响的顶板破碎带及其边缘地带,以及揭露构造前和过完构造后10米范围的煤岩结合区域,必须超前采取打锚杆、锚索和注浆加固等主动支护措施,以及伸出伸缩梁、及时移架、支设贴帮柱和戗柱控制滚帮等及时支护措施,预防冒顶事故发生。
具体支护形式、范围等要在专项措施中明确提出。
(四)井下各地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制定措施并加强支护。
1.巷道顶板离层超过规定。
2.喷射砼出现大量裂缝。
3.锚杆体、锚索发生被拉断现象。
4.锚杆、锚索托板被压坏。
5.巷道围岩发生较大变化,顶板松软破碎。
6.顶底板移近速度较快,巷道断面变形较大。
五、顶板管理其它要求
(一)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必须制定规程措施并组织人员贯彻学习,并定期开展规程措施复查工作,重点检查规程措施有无与集团公司及上级规定相违背之处、有无不易操作之处、是否具有针对性、条件发生变化后是否及时对规程措施进行修订补充、学习贯彻是否符合规定等。
(二)供应采购要根据季节变化,及时与药卷生产厂家取得联系,必要时变更药卷的材料配方,保证锚杆材料符合规定要求。
要不定期抽查各种支护材料质量,坚决杜绝使用受潮或不合格的水泥、速凝剂、树脂药卷和锈蚀的锚索、锚杆、锚具,确保支护材料合格。
(三)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各采煤工作面的顶底板观测及建立数据分析;
负责对各掘开巷道顶板岩性探测及矿压离层仪建立数据分析。
(四)顶板隐患排查治理
1.日常排查
(1)井下各施工地点开工前,跟班队干或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对查出的隐患,必须及时处理。
对本队不能承担处理的隐患,及时以书面形式报送到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安排专门队伍进行处理;
确认无危险隐患后方可组织人员进入工作面作业。
(2)安通部安排安监员要对自己所负责的头、面的顶帮情况进行日常的排查,对查出的隐患按责任区管辖范围进行“三定”落实,无责任区的汇报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根据隐患大小和严重程度有计划安排队伍进行整改。
(3)遇紧急情况,队组要立即汇报调度室和安监处,调度室及时安排专业队组处理,安全通风(安全)派专人现场把关。
2.生产技术部负责不定期组织安监、通风、皮带、运输、掘开等部门对全矿所有开拓巷道、采区巷道和无人区巷道进行全面排查,对查出的隐患由生产技术部进行分类汇总,根据隐患大小及严重程度有计划安排队组进行处理。
(五)生产技术部(地测)要经常检查各采区地面是否因采动塌陷、开裂,若有开裂现象要及时汇报顶板管理领导组。
2018年5月1日
抄送:
公司相关领导。
存档
(2)
共印5份
山西世德孙家沟煤矿有限公司办公室2018年5月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