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630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docx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docx

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5N,0NB.0N,5NC.5N,5ND.5N,1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物重G=5N,所以A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5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5N,示数也为5N.同理,B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5N,示数也为5N.

故选C.

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一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根据二力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判断。

【详解】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二者的方向是相同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B符合题意;

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尽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它们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二者方向相同,而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一个文具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且大小不相等,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均作用在文具袋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的两个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4.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N,F2=6N,那么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对B的摩擦力为10N,向右

B.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N,向左

C.A受到摩擦力为4N,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6N,向左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10N,则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10N,故A正确;

C.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10N,A受到B的摩擦力是10N,故C错误;

D.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即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0N-6N=4N,方向向左,故D错误;

B.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故B错误。

故选A。

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牛顿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

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前行驶

D.地球上物体有惯性,到了太空没有惯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A错误;

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同样有惯性,B错误;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能继续向前行驶,C正确;

D.惯性的大小仅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与所处的位置无关,地球上物体有惯性,到了太空一样有惯性,D错误。

6.一辆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卡车的支持力

B.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卡车对地面的压力

C.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路面对卡车的支持力

D.地面对卡车的摩擦力和卡车对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平衡力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详解】

A.卡车静止,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卡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关系,故A正确;

B.卡车所受的重力和卡车对地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路面对卡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地面对卡车的摩擦力和卡车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7.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B.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必须接触

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共同决定的,故A错误;

B.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可以不互相接触,故B错误;

C.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只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托里拆利实验精确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B.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有益摩擦

C.小轿车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而设计的

D.水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2)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4)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详解】

A.托里拆利实验最先精确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轿车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但不能减小惯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越往下,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因此水坝越往下越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注意对惯性的理解,惯性即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是物体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注意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9.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

C.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

D.乙石头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乙石头处于平衡状态,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

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

所以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甲、乙、丙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乙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丙石块对乙的支持力、甲石块对乙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是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而不是摩擦力;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可以改变木块速度的大小,所以其运动状态可以被摩擦力改变;木块最后停止是由于摩擦力与弹力相等。

故选B。

11.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即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一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

图中分别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G与F3是一对平衡力

B.G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重为G小球悬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由图可知F 1是弹簧对小球的拉力,F2是小球对弹簧的拉力,F3是铁架台的水平横杆对弹簧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重力G与F1是一对平衡力,F2和F3是一对平衡力,F 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G与F3是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如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普通的长方体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乙木块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个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

A.甲为零,乙受到向左的15N的力

B.甲受到向右小于15N的力

C.甲受到向右15N的力

D.甲、乙均受力15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干中木块乙向右端匀速运动可以得知,木块乙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平衡力的作用,其中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甲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5牛,包含地面和甲对乙的摩擦力,这两个摩擦力都小于15N,方向水平向左.甲和乙间的摩擦力为相互作用力,所以甲受到向右小于15N的力,故B正确.

13.两个质量相同的钩码,下端固定有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在拉力作用下两钩码分别同时从同一位置开始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如图(a)所示,它们的s—t图像如图(b)所示.则

A.甲的拉力大

B.甲的机械能小

C.乙的动能小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在图a中的甲、乙两图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由此确定钩码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此时的钩码只受两个力的作用:

弹簧秤竖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相等,即甲、乙的拉力都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由于钩码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故A不符合题意;

BCD.两个钩码的质量相同,由题意知,两个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图(b)知,甲、乙上升相同的高度,甲所用时间小于乙所用时间,根据v=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甲的势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